騎自行車為什么不會倒
是否有人記得自己小時候學騎自行車的樣子呢?那時候怎么騎都騎不穩(wěn),直到有一天,突然就能受自己的掌控了,你有考慮過原因嗎?
很多人覺得那只是騎車時能保持平衡了,自然不會倒了。其實自行車不會倒,還真不止我們會保持平衡這么簡單。
有人說自行車騎起來不會倒是因為陀螺效應。其實不然,即使陀螺效應在自行車的穩(wěn)定中發(fā)揮了作用,他也不是唯一的。不然怎么解釋慢速運行的自行車或者獨輪車呢?要知道自行車即使騎得很慢也不會倒下啊。
人在騎車時,其實也對自行車的平衡發(fā)揮了不小的作用,我們在學車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學習一種肌肉記憶,當車子向一邊倒下的時候,我們的腰部肌肉會瞬間將我們拉向反方向,隨后就能使自行車保持平衡。這種肌肉記憶一旦學成,就算過很多年也不會忘記。
那真的人有了這種肌肉記憶,就支撐起了自行車不會倒這種現(xiàn)象嗎?還有最重要的:自行車本身。自行車看起來結構很簡單,其實它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物理結構。除了支撐人體的重量意外,這些物理結構對車輛平衡的保持也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就是車輪。自行車運動時輪胎肯定是在轉動的,試想一下即使是一個車技很好的人,如果騎在自行車上以正常速度前進,但是車輪卻不轉,那他肯定無論如何都是保持不了平衡的。這是因為車輪在轉動時會有一個慣性,這個慣性支撐要倒下的車輛一直往前運動,而不會倒下。
第二就是前叉。自行車的整個前叉系統(tǒng)都是向騎車人傾斜的,而最末端是固定在前輪中心的,這乘坐前叉后傾。自行車再轉向時形成的離心力力矩方向剛好會與轉向方向相反,就使偏轉的車輛自動恢復在中心線,就產生了穩(wěn)定性,這也是為什么騎車騎得越快越穩(wěn),或者在要倒下時轉向就會穩(wěn)定的原因。
看了這些,大家是不是對自行車更了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