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的由來雙11是誰發(fā)起的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jié)是指每年11月11日的網(wǎng)絡促銷日。在這一天,許多網(wǎng)絡商家會進行大規(guī)模促銷活動。可能有很多朋友會疑問雙11是怎么來的。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雙11的由來,一起來看看吧!
雙11的由來
雙十一網(wǎng)購狂歡節(jié)源于淘寶商城(天貓)2009年11月11日舉辦的促銷活動,當時參與的商家數(shù)量和促銷力度均有限,但營業(yè)額遠超預想的效果,于是11月11日成為天貓舉辦大規(guī)模促銷活動的固定日期。
1.由于網(wǎng)絡的發(fā)達,在2000年以后,電子商務就漸漸火熱起來。遇上光棍節(jié)這種節(jié)日,商家肯定喜歡做一做文章。于是,每年的光棍節(jié),都有各種商家以光棍為噱頭,推出各種促銷活動之類的。雙十一購物就已經(jīng)漸漸地興起了。
2.2009年,雙十一購物狂歡節(jié)初步形成。除了淘寶,還有京東、蘇寧易購等等各個大型電子商務網(wǎng)站都開始會利用這一天來進行一些大規(guī)模的打折促銷活動。這時候起,參與瘋狂購物就不再只是光棍了,而是全民購物。所以,這一天就成了電子商務行業(yè)的大促銷的日子,消費者狂熱的購物、集體瘋搶狂歡的節(jié)日,我們常常說的購物狂歡節(jié)。
雙11的介紹
雙十一是指每年的11月11日,是年輕人的一個另類節(jié)日。因為這一天的日期里面有連續(xù)四個“1”的緣故,這個日子便被定為“光棍節(jié)”。“光棍節(jié)”是校園趣味文化的代表產(chǎn)品之一。隨著一批批學子告別校園,“光棍節(jié)”的氣氛漸漸向社會彌散。如今商家,尤其是線上商家都會利用這一天進行大規(guī)模的打折促銷活動,是名副其實的購物狂歡節(jié)。淘寶網(wǎng)在2009年11月11日在這一天打折促銷,其他購物網(wǎng)站也跟風促銷,快遞業(yè)也跟著爆倉。2014年10月30日,阿里發(fā)出通告函,稱阿里集團已經(jīng)取得了“雙十一”注冊商標,經(jīng)阿里巴巴集團授權,天貓就“雙十一”商標享有專用權、受法律保護,其他任何人的使用行為都是商標侵權行為。2016年11月11日,2016年雙十一開場20秒成交額達1個億,6分58秒超100億,12小時超807億,15小時19分超912億元,全天交易額達1207億元。
雙11的歷史
“雙11”是怎么來的?
在美國有一個電商節(jié)日“黑色星期五”。美國所有的電商平臺都在那里打折,打8折或者是9折,在美國打8折是巨大的折扣,打95折就已經(jīng)很厲害了,因為美國一般沒有折扣,最多給你積分。只要美國哪一個店打折都會排長隊。
2008年時候“黑色星期五”他們銷售了將近20億美金,所有的平臺一天加起來。換算成人民幣應該是130億到140億。
在2008年淘寶的夢想就是,如果哪一年一天能夠賣出100個億人民幣,可以接近或者超過美國的”黑色星期五”,那樣就好了。當時想這個目標至少花10年要做到。但實際上淘寶只花了五年。馬云沒有想到,所有人都沒有想到。
基于“黑色星期五”,淘寶策劃了“雙11”活動。在這之前,在五點問題上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第一個點,為什么要做“雙11”?為什么要做這個業(yè)務,這個業(yè)務的商業(yè)價值是什么,只有對產(chǎn)業(yè)有價值或者對行業(yè)有價值的事情才能做大。如果只是加長一個公司的生產(chǎn)線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第二點,為什么選那個時間點,是11月11日,而不是其他的時間呢?
第三點,消費者憑什么來下單?
第四點,商家為什么愿意加入“雙11”這個活動?
第五點,整個活動的配套是否是完備或者準備好的。
這五個點是淘寶管理層當年思考“雙11”的時候討論得非常多的。如果把這些問題講清楚也就知道了為什么可以做“雙11”這個活動。
為什么做“雙11“活動?
2008年,當時淘寶希望找出一個日子,就像美國的“黑色星期五”一樣,讓全民都可以參與,而且可以讓所有的媒體都可以報道。讓所有人知道電子商務原來可以這么厲害。
“雙11”這個事情如果只做一年是沒有價值的。每年“雙11”前,10月15日之后20天銷量一直都會下降,直到11月底的時候銷量才會上漲,為什么?“雙11”其實只是把前后半個月集中到一天爆發(fā)了。
但是這個爆發(fā)性的一天卻對行業(yè)極端深遠的影響。就好像春節(jié),所有人都在看電視,所有人都在玩,沒有人在工作。中國人為了春節(jié)這樣一個日子,付出了多少的成本?每年那個時候,火車、動車都擠得不得了,人去樓空,仿佛人類大遷徙。淘寶也要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日子,在那個日子大家都要買東西。
問題是,如果只是搞一年是沒有價值的,最厲害的方式是你看到這個事情對時代的影響。
每當做完雙十一的時候,世界的大品牌蜂擁而至,包括傳統(tǒng)企業(yè)做電商的熱情都空前高漲。他們覺得雙十一太厲害了,都看不懂,為什么這么厲害。第二個方面,以前很多消費者在淘寶沒有買過東西,但是在“雙11“買了一次后天天買。每次“雙11”淘寶都把電子商務的生態(tài)往前推了一步。尤其是去年“雙11”的時候,不僅中國所有的電視臺都在報道,包括新聞聯(lián)播,全世界都在那天關注“雙11”,中國的電商以及在杭州的知名度那一天在全世界傳播開來。
為什么選擇11月11日?
既然價值這么巨大,為什么選擇這一天?以后你們做營銷活動的時候也要思考這個問題。
為什么選那一天做營銷?各位記得京東的促銷是哪一天嗎?是6·18。因為那天是京東成立的日子。
過自己的生日打折是很有意思的,但是阿里沒有這么做,阿里不會說,哪天是我的生日,我要打折。為什么?做事情都是靠數(shù)據(jù)的。
全世界最喜歡買泳衣的地方是哪里?上海?不是,在新疆,沒有海的地方。你們知道,全中國胸最小的女人在哪里?在杭州。阿里有各種各樣的數(shù)據(jù)。那到底選擇哪一天好呢?
一年有365天,當時發(fā)現(xiàn)天貓上每年10月、11月、12月三個月的銷量加起來是全年銷售的一半,1月份到9月份這9個月的銷量和后面三個月的銷量一樣。所以既然要做營銷,絕對選擇這三個月。因為這幾個月怎么做都做得起來。所以,一定選在10月、11月、12月這三個月。
另外傳統(tǒng)百貨零售業(yè)10月有黃金周,12月有圣誕,1月有元旦,只有11月沒有人做,所以感覺11月份是對的。
但是11月份里沒有好的節(jié)日,后來找了一個節(jié)日叫“光棍節(jié)“。當時逍遙子問什么時候是光棍節(jié)?我說11月11日是光棍節(jié)。他問有沒有更好的日子了? 11月份沒有什么節(jié)日,另外這個日子比較好記。所以就選擇了11月11日作為淘寶大促的節(jié)日。(逍遙子的生日是1月11日,和“1”比較有緣,當然這只是花絮)
消費者憑什么來下單?
消費者憑什么來買單?尤其做互聯(lián)網(wǎng)的事情的時候,你們要思考憑什么消費者和你們一起玩?一定是有所利益的。
我們看美國“黑色星期五“,他們是打8折,打9折,如果我們也打這個折扣不都過來了嗎?不是,我們下面的小姑娘說線下的店每天打6折、8折,這個折扣沒有人過來。中國都是先標一個高價,然后再打低折扣,打8折根本都不愿意過來買。
我們問那個小姑娘:“那你覺得打什么折扣會過來買?“她說,有本事打5折以下!線下的貨如果可以打5折的話已經(jīng)在拋售的,只有在熱賣期過掉在換季的時候才打5折。如果新品和好貨打五折,我可以花一個月的工資來買。
我們想,這個事情可以干嗎?后來上面的高管說,既然這樣,我們就這么干,就用5折的方式做。如果名牌真的敢打5折,消費者就愿意把一個月的工資花掉。
這樣就定好了消費者一定會來的關鍵的地方。
配套和準備是否完善?
2008年,“雙11”大概做了9000多萬,不到1個億,當時配套沒有問題。但是一個簡單的活動,18家的東西加起來居然可以做1個億,這個在當時已經(jīng)很震撼了。如果有更多企業(yè)加入進來,會是什么樣?于是淘寶對外宣傳,這是中國的“黑色星期五”,當時中國人都不知道什么是“黑色星期五”。后來一看是五折,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第二年,做了9個多億,那些大小品牌慢慢都參與進來了。當年9個多億的時候出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問題,差點把淘寶害死。因為交易短時激增,所有銀行系統(tǒng),除了工商銀行沒有完全癱瘓掉以外,其他銀行全部癱瘓。因為銀行和支付寶的對帳單的速度是有限制的,銀行的金額有限制,一旦暴增幾個億的話,安全系統(tǒng)就卡住了。錢出不了支付寶,支付寶的錢也回不去。
2010年,天貓加上淘寶一共做了52個億,又出什么問題了呢?中國的物流系統(tǒng)被搞垮了,所有的物流公司爆倉,貨進不來,也出不去,中國物流公司沒有想到忽然增加了一個峰值,本來是一個月的銷量是沒有問題的,但這些貨放到一天,想像一下,就像本來是一天吃3頓飯,現(xiàn)在30天的飯一天吃完,這個概念是一樣的。直接被撐死,根本處理不過來。
問題來了,那天所有的物流公司爆倉,本來要求兩個星期送貨,結果兩個月之后還沒有送貨,淘寶也被客戶罵死。
當時淘寶也思考過,既然物流這么重要,是否應該自己做物流?
2011年,馬云帶著一批人考慮淘寶要不要干物流。物流是影響整個中國電子商務最大的瓶頸,同時有另外的公司也在考慮這樣的問題,他們看到天貓雙十一爆倉了,就是京東。
這個抉擇影響了后面很多年電商的格局。京東選擇加強物流,從那個時候拼命地加強物流,京東7萬人,有5.5萬人做物流,開句玩笑話,京東是一家披著電子商務外衣的物流公司。
但這個時候,馬云做的事讓淘寶內外都匪夷所思。
首先淘寶不準碰貨。京東自己采購電視機,自己賣,淘寶不干這個事情。淘寶只建立一個平臺,所以馬總再次強調,淘寶不碰貨。
其次,也再次告訴所有人,淘寶不做物流。雖然后來大家知道馬云搞了一個“菜鳥”,菜鳥是一個物流的數(shù)據(jù)公司,對接所有的物流數(shù)據(jù),可以知道每一個地點所有的情況,哪一個地方買,哪一個地方不買,未來哪個地方的增長很快。但淘寶沒有建立自己的物流公司。
第三,馬云說,要對別人有信心,要對生態(tài)有耐心。他說:贏在細節(jié),輸在格局。
這句話的影響很深,什么意思?他說,任何一個公司如果能夠在市場上活下來,一定是執(zhí)行力很強,細節(jié)注意得很好。任何一個小細節(jié)出現(xiàn)問題都會出現(xiàn)大問題,所以細節(jié)一定做得很好,否則不能活下來。但如果兩個公司都是高手,執(zhí)行力都很好,誰能獲勝呢?誰的格局更大,誰才能獲勝!
他說,中國的物流公司確實很差,確實有誘惑淘寶去做物流,而且淘寶也有錢去做物流,但如果淘寶這么做了,剩下的物流公司就沒有什么活路了。
京東做了物流之后,和所有的物流公司的關系非常差,原因是什么?一線二線城市幾乎都是京東自己送,自己運營,客戶體驗很好,盈利也很高。但送三、四、五線城市的時候,京東自己送不了,讓其他快遞公司送。其他快遞送淘寶的貨是5,送京東的是15塊錢,要送不送。但現(xiàn)在淘寶市場55%是四五線城市,京東80%到90%是一、二線城市,他們活不下去。
所以馬總對大家說:“第一,不要和生態(tài)競爭,要和他們合作。第二,我知道他們的發(fā)展速度比淘寶自己做慢,但是你們要有耐心,你們要相信別人比你想得做得更好。你要相信那些我們沒有合作的,或者我們只是合作伙伴沒有利益關系的快遞公司,他們想得比我們好。”2011年淘寶選擇不做物流,京東選擇做物流。京東銷量是天貓的1/3,他們有7萬人,按道理天貓應該有21萬人。但整個天貓一共就只有2700人,不到3000人。
正是在關鍵節(jié)點,兩家競爭公司選擇不一樣,變得慢慢不一樣了。這次“雙11”以后,淘寶開始在6月份的時候就策劃“雙11”,每年提前半年左右。
2012年,淘寶原本估算,根據(jù)前幾次的增長率,淘寶加天貓,“雙11”應該是70個億到80個億銷售額,各項應對應該沒有問題。因為對中國的物流公司去摸了底,中國快遞的車輛在當年增加了50%到60%,也就是說,運營能力增加了50%。另外快遞公司的員工增長了70%到80%,因為業(yè)務發(fā)展得很好。由此估算,在2011年50個億的基礎上增加70%到80%的銷量,是有可能承受得了的。所以當年的目標是80個億。
9月份馬云來到淘寶,公司的小二都很開心,很多人和偶像馬云照相。他來經(jīng)常會帶來一些東西,他說,今年要給安排任務:大淘寶今年必須過1萬億;第二,天貓“雙11”單天必須過100億。這個時候離“雙11”只有兩個月。
目標要從原先的80個億跳到100個億,這20個億怎么來?而且當時平臺是按100億做峰值設計的,超過100億我們的系統(tǒng)就癱瘓掉了,2個月時間怎么追趕?馬云說,不管,這是你們的事情。反正這個目標是我的事情,但是能不能做到是你們的事情。
結果,那年“雙11”做了191個億,超過了馬云要求的接近一倍。2012年“雙11”是最痛苦的,系統(tǒng)真的癱瘓掉了。原因是2012年11月11日零點有1200萬人同時登錄淘寶,大家可能沒有概念。1998年,南斯拉夫轟炸中國的大使館還記得嗎?當時中國的黑客為了反擊美國,用20萬臺電腦登錄美國白宮網(wǎng)站,白宮網(wǎng)站就癱瘓掉了,因為白宮網(wǎng)站的服務器就這么多。
當天晚上1200萬人登錄淘寶和黑客進攻是一個道理。1200萬人在同一個時間到同一個網(wǎng)站,而且經(jīng)過同一條服務器的時候,全世界能承受這種壓力的公司只有三家,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F(xiàn)acebook都承受不了。阿里巴巴是其中最厲害的,百度也沒有同時間這樣的峰值的,騰訊也沒有,除了在他們春晚的搖一搖的時候。
不怕生,不怕死,最怕生不如死。那天淘寶是這樣的,還能賣,消費者也能買。但是出了一個小小的問題,不能選顏色和尺碼。如果在百貨商場,你要買一雙紅色41碼的鞋子,而售貨員告訴你38碼你肯定不要。當時出了Bug之后,消費者理性一點也不會買,能趕緊處理。結果消費者比我們想象地瘋狂:這個鞋她在商場看過,要賣800多塊,在天貓、淘寶便宜一點是700塊,今天居然只要400塊錢!我等了一年了,就想買這雙鞋,竟然選不了顏色和尺碼,我也要買。還在備注里寫明,我要的是紅色41碼。
這樣就慘了!本來這雙鞋子的庫存是1萬,買一件減少一件,但是紅色的41碼總共才500雙,由于選不了顏色和尺碼,買的人亂買,他就把這雙41碼的紅色鞋子買了三千雙。商家傻了,這3000單要手寫。倉庫里總共才500雙這樣的鞋,而且這個鞋是三年前的庫存,當時的成本價就450了,今天如果要生產(chǎn),它的成本就是500多了。如果真的要生產(chǎn),就需要花兩個月到三個月的時間。
只能賠錢,賠30%。消費者這才滿意。
2013年淘寶“雙11”做了350個億,又出了一個問題,凌晨3點的時候又出現(xiàn)了2012年類似的事情。原本已經(jīng)防備的很好了,為什么又出問題了?在1點到3點的時候,把所有的工具全部停掉,果然2013年沒有出現(xiàn)癱瘓的事情。但是有商家的5000件衣服一下子賣完了。但是他說他還很多連鎖店,可以到線下找貨,再找5000件回來,淘寶允許他在3點以后在后臺加庫存。原本認為3點以后銷量會下來,但是沒有想到,還有很多人。就在允許商家改后臺庫存3分鐘后,消費者在買的過程中又產(chǎn)生了大量的超賣!
2014年“雙11”是574個億,前一年無線占比幾乎是0,而14年有40%。原因是2013年時候,馬云看了騰訊的微信,以及馬化騰對微商的期許后,決定全面轉向無線。忽然間所有人只要今天得到了無線部門的崗位調動的命令,明天就要去新的崗位里,手頭的工作不用交接,直接過去。
手淘本來只有30個人,一夜之間變成了500人,其中10個人還是淘寶和天貓最厲害的。沒有人知道要干什么,老大也不知道干什么。這10個老大關在房間里天天吵架,吵了半年之后還沒有搞出一個事情來,結果5個人離開了阿里,我們稱之為“陣亡”。后來又有兩個人離開了,剩下兩個老大把事情干完了。
今天看起來的風光,背后都是團隊的煎熬和堅持。
猜你感興趣:
1.雙十一的由來
3.關于雙11的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