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為什么要發(fā)壓歲錢
春節(jié)為什么要發(fā)壓歲錢
春節(jié),最開心的莫不過于拿到爸爸媽媽給的壓歲錢,不過壓歲錢這個習(xí)俗是怎么來的呢?接下來就跟著學(xué)習(xí)啦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壓歲錢起源于漢代,又叫押歲錢、壓祟錢、壓勝錢等,并于漢魏六朝時期開始流行。相傳古時候每到大年三十,都有一名叫“祟”的小妖去戲耍家中幼兒,孩子往往被嚇得大哭,并因此患病。因此在民間有了年三十晚上不睡覺的習(xí)俗,叫做“守祟”。
有一對夫妻老年得子視為寶貝,在年三十的晚上,為了防止“祟”來傷害其子,母親就用八枚銅錢用紅紙包住,放在孩子枕頭底下。“祟”出現(xiàn)之時,被銅錢紅包嚇退。因為“歲”和作祟的“祟”同音,壓歲就等于壓祟,壓歲錢的叫法也流傳開來。
另有一種傳說,壓歲錢起源古代“壓驚”。說是太古時有一種兇獸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炮竹驅(qū)趕“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為“壓驚”。年久日深,便演變?yōu)橐载泿糯澄?,至宋便?ldquo;壓驚錢”。
據(jù)史載,王韶子南下,因被壞人背走,于途中驚呼,才被皇車所救,宋神宗即賜了他“壓驚金犀錢”。以后才發(fā)展為“壓歲錢”。
古時的壓歲錢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而是帶在身邊把玩,當(dāng)做吉利物品或辟邪用的類似錢幣樣子的東西。漢代壓歲錢以圓形圓孔和圓形方孔居多,錢幣正面一般鑄有“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去殃除兇”、“福山壽海”這樣的吉祥語;背后則有北斗七星、龍鳳、龜蛇、雙魚、斗劍、星斗等等的各種祥瑞圖案。
唐代,宮廷散錢之風(fēng)也頗濃。五代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唐玄宗天寶年,“內(nèi)廷嬪妃,每于春時,各于禁中結(jié)伴三人至五人擲錢為戲。”
王建在《宮詞》中載:“宿妝殘粉未明天,總立昭陽花樹邊。春日內(nèi)人長打白,庫中先散與金錢。”從春日“擲錢為戲”,到“散與金錢”,后又發(fā)展到贈“洗兒錢”。據(jù)司馬光《資治通鑒》記載,楊貴妃認安祿山為義子時,“玄宗親視之,喜贈貴妃洗兒錢”,以賀喜驅(qū)邪。
壓歲錢也出現(xiàn)過長方形的錢幣形狀。北宋王黼在《宣和博古圖錄》中記載的壓歲錢樣貌:“厭勝錢有五,一體之間,龍馬并著,形長而方,俗謂佩此能驅(qū)邪鎮(zhèn)魅。”
明朝和清朝時的壓歲錢,大多是用紅線串起來的。清朝人富察敦崇寫的《燕京歲時錄》當(dāng)中就有記載:“以彩線穿錢,編作龍形,置于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清人吳曼云《壓歲錢》的詩中云:"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普通百姓家以這種類似錢幣的物件作為壓歲錢,古代大戶人家發(fā)的壓歲錢,可是正兒八經(jīng)的“金元寶”——金銀錁子。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除夕為尊親師長辭歲,……闔家團拜,更盡分歲,散黃錢金銀錁錠,親朋友輩來辭歲者,留飲啜,答以宮制荷包,盛以金銀錁飾。”
金銀錁子,通俗的說法就是小金錠,專門用金銀鑄造出來用來送禮、打賞或當(dāng)做壓歲錢之用。與市面上作流通的金錠形狀不同,金銀錁子多呈不規(guī)則狀。一般為了表吉祥之意,金銀錁子表面會鑄有富貴圖案或吉利詞。金銀錁子雖不流通,但由于是金銀所致,與現(xiàn)在的金條、銀條類似,在古時也只有富貴之家才散得起。
《紅樓夢》中就多次提到金銀錁子。在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中,寧府尤氏準備給榮府賈母的針錢禮物中就有“一包碎金子,共一百五十三兩六錢七分,里頭成色不等,總傾了二百二十多個錁子。有梅花式的、也有海棠式的、也有筆錠如意的,也有八寶聯(lián)春的。”除夕之夜祭祖后,賈母歸了正座,賈敬、賈赦等領(lǐng)了諸子弟給她行禮。一面男一起,女一起,行禮、受禮完成后,又“散壓歲錢、荷包、金銀錁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