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體楷書古詩書法作品欣賞
顏體楷書古詩書法作品欣賞
顏體在書史上的地位得以確立后,成為了二王體系之外的另一種書學典范。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顏體古詩書法作品,希望你們喜歡。
顏體古詩書法作品欣賞
顏體古詩書法作品圖片1
顏體古詩書法作品圖片2
顏體古詩書法作品圖片3
顏體古詩書法作品圖片4
顏體古詩書法作品圖片5
初學者怎樣寫好“顏體”
一、起筆與收筆:
關于起筆,求其方圓分明,完美潔凈,包世臣稱:「起筆處:順入者無缺峰,逆入者無漲墨?!篃o缺峰則形狀完美,無漲墨則筆畫潔凈,起筆時順入成方,逆入成圓。收筆時則需頓或折筆鋒而成方,回鋒而成圓。上述諸點,乃起步之大道理,應多加練習.
二、提筆與頓筆:
當你在寫作時,一個字完成的過程是由提筆與頓筆交互而形成的,「頓」是將筆下壓,屈筆鋒而將力道使于紙上。
「提」,則是將筆提起或半提起以繼續(xù)行筆。大體上,頓筆后需提筆才能行筆,而提筆后又需頓筆,使筆畫成形,或接連著下一筆的筆畫,終使字成形。
三、轉(zhuǎn)筆與折筆:
「轉(zhuǎn)」是圓潤筆畫的方法,「折」則是畫方的方法。其中,細分古書所見,折亦可稱為翻轉(zhuǎn),就是行筆中停筆不動,變換筆鋒之方向略成ㄟ狀轉(zhuǎn)向。使外角成方,得其筆意。
至于轉(zhuǎn)法亦稱絞轉(zhuǎn),行筆中「動而轉(zhuǎn)于下」,意近同于上,只是轉(zhuǎn)鋒時不停,順勢回轉(zhuǎn)向下,形亦同于ㄟ,但畫外角成圓,轉(zhuǎn)動幅度較為大。
四、方筆與圓筆:
這部分較為復雜,講求整體的效果。在書寫時,圓筆放慢些許速度,使運筆較更穩(wěn)定,以合宜的技巧,在起止及轉(zhuǎn)彎處,筆畫中等,將之突顯曲度,使整體架構(gòu)看起來圓潤,且蕭散超逸。
而方筆則是在上述各要點中,突顯筆畫的骨氣,讓整體架構(gòu)明了,直方而不失輕巧,凝整沈著,蒼勁挺拔。
五、藏鋒與露鋒:
談到筆鋒,可延伸出偏鋒、正鋒、搭鋒、折鋒、回鋒諸法,對于筆鋒的用法,重要可知。若書法筆中鋒無變化,那即是死法。又以藏鋒與露鋒最重要。
藏鋒即是將筆鋒藏于筆畫中,不露痕跡;露鋒就是筆鋒自然露外。筆鋒不藏,則缺乏含蓄之深韻,也不可偏重一方,則不得中道即為病。
兩者得相配合,藏鋒包其氣概,露鋒縱其精神,使字氣勢挺拔,氣韻天成,即得其道。
六、執(zhí)筆松緊:
執(zhí)筆的松緊自古即有多種論解,求緊者是因為執(zhí)筆時緊才能拿穩(wěn),不使字無力,求松者是因為若拿筆太緊,會使字枯骨盡露,毫無邊勁,其實他們意思都相近,只是重點論分不同罷了。
拿筆太松,運筆時易脫筆,手上無勁,當然拿不穩(wěn);拿筆太緊,則有礙運轉(zhuǎn),一樣不好。適度的松緊才是正確之道。
七、用腕
枕腕:即將手腕枕于桌上寫字,只靠手掌運筆,范圍較小,不宜書寫大字。
提腕:把手肘枕于桌上寫字,范圍變大,宜寫中字。
懸腕:將整之手臂提起,手肘姿勢固定,由手掌及肩膀運筆,活動范圍大,宜寫大字,為三法中最難者。
執(zhí)筆時手需注意四個要點:
手指實:意思是手指皆需確實的壓在筆管上,穩(wěn)固的持者。
手心虛:意思是手掌心不須繃的太緊,適度并足以靈活運筆即可。
手背圓:是形容執(zhí)筆時,手掌背圓弧且上豎的樣子。(不須硬將手臂托圓,適度足以讓手指靈活即可)
手掌豎:意思是將手掌豎起直立,能使手把筆拿直即是。
唐代唐太宗有言:「指實則筋力平均,掌虛則運用便易」。手需注意的部份大致如此,剩下細節(jié)就有賴讀者自行體會。
看過“顏體古詩書法作品”的人還看了:
1.顏體古詩書法作品
4.顏真卿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