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優(yōu)美的經(jīng)典古詩詞
意境優(yōu)美的經(jīng)典古詩詞(精選5篇)
詩從歌中分化而來,為語言藝術(shù),而歌則是一種歷史久遠的音樂文學?!对娊?jīng)》是入樂歌唱的,嚴格地說它是歌,正因為如此,《詩經(jīng)》被學者稱之為我國音樂文學成熟的標志。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意境優(yōu)美的經(jīng)典古詩詞,僅供大家參考!
意境優(yōu)美的經(jīng)典古詩詞(篇1)
1.《無題》 唐 ·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2.《鵲橋仙·纖云弄巧》宋 ·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3、長恨歌 唐代:白居易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譯文 在天愿為比翼雙飛鳥,在地愿為并生連理枝。
4、己亥雜詩·其五 清代:龔自珍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我辭官歸鄉(xiāng),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意境優(yōu)美的經(jīng)典古詩詞(篇2)
1、《蝶戀花·鳳棲梧》宋 · 柳永
蜀錦地衣絲步障。屈曲回廊,靜夜閑尋訪。
玉砌雕闌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爐溫斗帳。玉樹瓊枝,迤邐相偎傍。
酒力漸濃春思蕩。鴛鴦繡被翻紅浪。
2.《三五七言 / 秋風詞》唐 · 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3.《折桂令·春情》元 · 徐再思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
空一縷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證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4、殘燈風滅爐煙冷,相伴唯孤影。
——納蘭性德《虞美人·殘燈風滅爐煙冷》譯:燈殘風滅,香爐之煙也已經(jīng)變冷,相伴的只有自己孤單的身影。
5、翦橫枝,清溪分影,翛然鏡空曉。
小窗春到。
憐夜冷孀娥,相伴孤照。
——吳文英《花犯·謝黃復庵除夜寄古梅枝》譯:梅花從樹上剪下來后,倒映溪中的梅枝影也即分成兩截,但映在平靜似鏡的溪水中的梅影卻顯得更加空疏、自在。
將梅花放置在窗臺上,梅花的清香給居所帶來了春的氣息,獨守廣寒的嫦娥也將月光灑照在梅枝上陪伴。
意境優(yōu)美的經(jīng)典古詩詞(篇3)
1、惟有尊前曾見月,相伴人愁。
——賀鑄《浪淘沙·一葉忽驚秋》譯:只有飲酒時看到的月亮和以前一樣,和人交相愁苦。
2、巢成雛長大, 相伴過年華。
——葛天民《迎燕》譯:燕巢早已筑修好了,連小燕子都長大了 。
一人家一燕家兩戶家庭相伴著又度過了一個美麗的年華。
3、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
——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譯:卻沒有人陪伴我,只有我一人在河堤上獨自縱馬游覽,馬蹄踏著路上的泥里有一半裹著花瓣。
4、夢覺清宵半。
悄然屈指聽銀箭。
惟有床前殘淚燭,啼紅相伴。
——柳永《安公子·夢覺清宵半》譯:半夜從夢中驚醒。
靜靜地一邊細聽一邊屈指數(shù)著漏滴聲。
床前只有將要燃盡的流淚紅燭相伴
5、知心惟有雕梁燕。
自來相伴。
——許棐《后庭花·一春不識西湖面》譯:懂得我心的只有這雕梁上的春燕,飛來飛去地與我相伴。
意境優(yōu)美的經(jīng)典古詩詞(篇4)
1、留別妻 兩漢:蘇武 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譯文 和你結(jié)發(fā)成為夫妻,就從沒懷疑與你恩愛到老。
和你相愛纏綿陶醉在今夜幸福的時刻,多么美好的時光呀!
2、雨霖鈴·寒蟬凄切 宋代:柳永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譯文 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后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
3、車遙遙篇 宋代:范成大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月暫晦,星常明。
留明待月復,三五共盈盈。
譯文 多么祈望我是星星你是月,每一個夜里你我光明潔白的光彩輝映著。
秋夜!月兒常暮掩在云堆里,而星星卻輝映高掛著,多么的期待月兒的出現(xiàn)! 期待那十五月圓盈滿時,你我星月皎潔輝映成天之佳偶。
意境優(yōu)美的經(jīng)典古詩詞(篇5)
1. 《玉》唐·李嶠映石先過魏,連城欲向秦。
洛陽陪勝友,燕趙類佳人。
方水晴虹媚,常山瑞馬新。
徒為卞和識,不遇楚王珍。
2. 《再六次韻徐子英江樓》宋·賀方回最愁人處最高樓,空望三神想十洲。
大藥不靈從老病,把茅酒在盍歸休。
許追竹士陪梅友,肯羨蜂王慕蝶侯。
曾點當時未舍瑟,誰知心地異由求。
3. 《和胡仲方撫干白瑞香及黃櫞韻》宋·孫應時翠錦熏籠白玉花,幾年廬阜飽煙霞。
定知姑射同肌骨,可必離騷借齒牙。
心事早陪三友約,國香今壓五侯家。
主人對植無我費,勝乞盧仝七枕茶。
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5. 《別董大》唐·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馀年。
丈夫貧踐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