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詞解釋小學
閑適詩和諷喻詩是白居易特別看重的兩類詩作,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但在內容和情調上卻很不相同。諷喻詩志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緊相關聯(lián),多寫得意激氣烈;閑適詩則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與元九書》),從而表現(xiàn)出淡泊平和、閑逸悠然的情調。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陌拙右椎脑娫~解釋小學,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白居易的詩詞解釋小學篇1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翻譯/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春水初漲,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上棲息,誰家新飛來的燕子銜著泥在筑巢。
繁多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總是觀賞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注釋
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22~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筑。唐貞元(公元785~804年)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齊平,即春水初漲。初:在古漢語里用作副詞,常用來表示時間,是指剛剛。
云腳低: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說“云腳低”。點明春游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多見于將雨或雨初停的時候。云腳:接近地面的云氣,多見于將雨或雨初停時?!澳_”的本義指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這里指低垂的云。
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鸝。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
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向陽的樹。
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
啄:銜取。燕子銜泥筑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側重禽鳥。
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地。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淺草:淺淺的青草。才能:剛夠上。沒:遮沒,蓋沒。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側重花草。淺淺的青草剛夠沒過馬蹄。
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
行不足:百游不厭。足,滿足。
陰:同“蔭”,指樹蔭。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筑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詩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huán)湖一周,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束,以“最愛”直抒深情。白堤全長1000米。
白居易的詩詞解釋小學篇2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翻譯/譯文
農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fā)黃。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水漿,相互跟隨著到田間送飯,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梁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站在割麥者身旁,右手拾著遺落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一個破筐。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因為繳租納稅,家里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饑腸?,F(xiàn)在我有什么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余糧。想到這些內心感到慚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注釋
⑴刈(yì):割。題下注“時任盩厔縣尉”。
⑵覆(fù)隴(lǒng)黃:小麥黃熟時遮蓋住了田埂。覆:蓋。隴:同“壟”,這里指農田中種植作物的土埂,這里泛指麥地。
⑶婦姑:媳婦和婆婆,這里泛指婦女。荷(hè)簞(dān)食(shí):用竹籃盛的飯。荷:背負,肩擔。簞食:裝在竹籃里的飯食。
⑷童稚(zhì)攜壺漿(jiāng):小孩子提著用壺裝的湯與水。漿:古代一種略帶酸味的飲品,有時也可以指米酒或湯。
⑸餉(xiǎng)田:給在田里勞動的人送飯。
⑹丁壯:青壯年男子。南岡(gāng):地名。
⑺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雙腳受地面熱氣熏蒸,脊背受炎熱的陽光烘烤。
⑻但:只。惜:盼望。
⑼其:指代正在勞動的農民。傍:同“旁”。
⑽秉(bǐng)遺穗:拿著從田里拾取的麥穗。秉,拿著。遺,遺失
⑾懸:挎著。敝(bì)筐:破籃子。
⑿相顧言:互相看著訴說。顧:視,看。
⒀聞者:白居易自指。為(wèi)悲傷:為之悲傷(省略“之”)。
⒁輸稅(shuì):繳納租稅。輸,送達,引申為繳納,獻納。
⒂我:指作者自己。
⒃曾(céng)不事農桑:一直不從事農業(yè)生產。曾:一直、從來。事:從事。農桑:農耕和蠶桑。
⒄吏(lì)祿(lù)三百石(dàn):當時白居易任周至縣尉,一年的薪俸大約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古時候念dàn)
⒅歲晏(yàn):年底。晏,晚。
⒆念此:想到這些。
⒇盡日:整天,終日。
白居易的詩詞解釋小學篇3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憶江南》三首是白居易回憶江南美景和經歷的詞作,格律用《謝秋娘》調,但自從白居易寫下這首詞后,詞牌多稱《憶江南》了。這三首分別寫的江南美景的追憶和杭州、蘇州的懷念。情景交融,傳唱至今。
白居易的詩詞解釋小學篇4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翻譯/譯文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注釋
①撐(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進。
②蓮:詩中指白荷花結的蓮蓬。
③解:明白,懂得。
④蹤跡:行動所留下的痕跡。
⑤浮萍:一種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白居易的詩詞解釋小學篇5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翻譯/譯文
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fā)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么?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蓱z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jiān)和太監(jiān)的手下。太監(jiān)手里拿著文書,嘴里卻說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jiān)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無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注釋
⑴賣炭翁:此篇是組詩《新樂府》中的第32首,題注云:“苦宮市也。”宮市,指唐代皇宮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場上去拿,隨便給點錢,實際上是公開掠奪。唐德宗時用太監(jiān)專管其事。
⑵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
⑶煙火色:煙熏色的臉。此處突出賣炭翁的辛勞。
⑷蒼蒼:灰白色,形容鬢發(fā)花白。
⑸得:得到。何所營:做什么用。營,經營,這里指需求。
⑹可憐:使人憐憫。
⑺愿:希望。
⑻曉:天亮。輾(niǎn):同“碾”,壓。轍:車輪滾過地面輾出的痕跡。
⑼困:困倦,疲乏。
⑽市:長安有貿易專區(qū),稱市,市周圍有墻有門。
⑾翩翩:輕快灑脫的情狀。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騎(jì):騎馬的人。
⑿黃衣使者白衫兒:黃衣使者,指皇宮內的太監(jiān)。白衫兒,指太監(jiān)手下的爪牙。
⒀把:拿。稱:說。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詔書。
⒁回:調轉。叱:喝斥。牽向北:指牽向宮中。
⒂千余斤:不是實指,形容很多。
⒃驅:趕著走。將:語助詞。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夠。惜,舍。
⒄半匹紅綃一丈綾:唐代商務交易,絹帛等絲織品可以代貨幣使用。當時錢貴絹賤,半匹紗和一丈綾,比一車炭的價值相差很遠。這是官方用賤價強奪民財。
⒅系(jì):綁扎。這里是掛的意思。直:通“值”,指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