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后杜甫寫了哪些詩
安史之亂后杜甫寫了哪些詩
安史之亂是唐代所發(fā)生的一場政治叛亂,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zhuǎn)折點,在安史之亂后,杜甫的詩風(fēng)有所轉(zhuǎn)變。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安史之亂后杜甫的詩,歡迎閱讀!
安史之亂后杜甫的詩篇1
《悲陳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①,血作陳陶澤中水②。
野曠天清無戰(zhàn)聲③,四萬義軍同日死④。
群胡歸來血洗箭⑤,仍唱胡歌飲都市⑥。
都人回面向北啼⑦,日夜更望官軍至。
注釋】
①孟冬:農(nóng)歷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從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陉愄?,地名,即陳陶斜,又名陳陶澤,在長安西北。
?、蹮o戰(zhàn)聲:戰(zhàn)事已結(jié)束,曠野一片死寂。
④義軍:官軍,因其為國犧牲,故稱義軍。
?、萑汉褐赴彩放衍?。安祿山是奚族人,史思明是突厥人。他們的部下也多為北方少數(shù)民族人。
⑥都市:指長安街市。
⑦向北啼:這時唐肅宗駐守靈武,在長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都人:長安的人民。
【翻譯】
初冬時節(jié),從十幾個郡征來的良家子弟,一戰(zhàn)之后鮮血都灑在陳陶水澤之中。
藍天下的曠野現(xiàn)在變得死寂無聲,四萬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內(nèi)全部戰(zhàn)死。
野蠻的胡兵箭鏃上滴著善良百姓的鮮血,唱著人們聽不懂的胡歌在長安街市上飲酒狂歡。
長安城的百姓轉(zhuǎn)頭向陳陶方向失聲痛哭,日夜盼望唐朝軍隊打回來恢復(fù)昔日的太平生活。
【賞析】
756年(唐肅宗至德元年)冬,唐軍跟安史叛軍在這里作戰(zhàn),唐軍四五萬人幾乎全軍覆沒。來自西北十郡(今陜西一帶)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陳陶戰(zhàn)場,景象是慘烈的。杜甫這時被困在長安,詩即為這次戰(zhàn)事而作。
這是一場遭到慘重失敗的戰(zhàn)役。杜甫不是客觀主義地描寫四萬唐軍如何潰散,乃至橫尸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鄭重的筆墨大書這一場悲劇事件的時間、犧牲者的籍貫和身份。這就顯得莊嚴,使“十郡良家子”給人一種重于泰山的感覺。因而,第二句“血作陳陶澤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這一開頭,把唐軍的死,寫得很沉重。
至于下面“野曠天清無戰(zhàn)聲,四萬義軍同日死”兩句,不是說人死了,野外沒有聲息了,而是寫詩人的主觀感受。是說戰(zhàn)罷以后,原野顯得格外空曠,天空顯得清虛,天地間肅穆得連一點聲息也沒有,好像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萬義軍同日死”這樣一個悲慘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氣氛和感受。
詩的后四句,從陳陶斜戰(zhàn)場掉轉(zhuǎn)筆來寫長安。寫了兩種人,一是胡兵,一是長安人民。“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兩句活現(xiàn)出叛軍得志驕橫之態(tài)。胡兵想靠血與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鐵蹄之下,但這是怎么也辦不到的,讀者于無聲處可以感到長安在震蕩。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傷,他們北向而哭,向著陳陶戰(zhàn)場,向著肅宗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軍收復(fù)長安。一“哭”一“望”,而且中間著一“更”字,充分體現(xiàn)了人民的情緒。
陳陶之戰(zhàn)傷亡是慘重的,但是杜甫從戰(zhàn)士的犧牲中,從宇宙的沉默氣氛中,從人民流淚的悼念,從他們悲哀的心底上仍然發(fā)現(xiàn)并寫出了悲壯的美。它能給人們以力量,鼓舞人民為討平叛亂而繼續(xù)斗爭。
從這首詩的寫作,說明杜甫沒有客觀主義地展覽傷痕,而是有正確的指導(dǎo)思想,他根據(jù)戰(zhàn)爭的正義性質(zhì),寫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現(xiàn)出他在創(chuàng)作思想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安史之亂后杜甫的詩篇2
《悲青坂》
我軍青坂在東門,天寒飲馬太白窟。
黃頭奚兒日向西,數(shù)騎彎弓敢馳突。
山雪河冰野蕭瑟,青是烽煙白人骨。
焉得附書與我軍,忍待明年莫倉卒。
創(chuàng)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五載(756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即皇帝位于靈武,改元為至德。九月,左相韋見素,文部尚書房琯,門下侍郎崔渙等奉玄宗遜位詔書、皇帝冊書及傳國璽等自蜀郡至靈武完成禪讓大典。十月,房琯自請為兵馬大元帥,收復(fù)兩京。肅宗同意并令兵部尚書王思禮為副元帥,分兵為南、北、中三軍。楊希文、劉貴哲、李光進各將▼
賞析
作者:佚名
此中“數(shù)騎”和“敢”字都是經(jīng)過鍛煉的字眼。只用三個字就表現(xiàn)了安祿山叛軍的強壯和官軍的怯弱。“青是烽煙白人骨”這一句,本來應(yīng)該說“青是烽煙,白是人骨”??s成七言句只好省略一個“是”字。《同谷歌》有一句“前飛鴐鵝后鹙鶬”,本來是“前飛鴐鵝,后飛鹙鶬”。省略了一個“飛”字。又《李潮八分小篆歌》有一句“秦有李斯?jié)h蔡邕”,省略了一個“有”字。這種句法,僅見于七言古詩,五言詩中絕對不可能有。七言律詩中也少見。“青是烽煙白人骨”止是一個描寫句,“白人骨”還屬于夸張手法。陣亡士兵的尸體暴露在荒野里,至少要幾個月才剩一堆白骨。杜甫此句,只表現(xiàn)“尸橫遍野”的情景。他有一首《釋悶》詩,其中有一聯(lián)道:“豺狼塞路人斷絕,烽火照夜尸縱橫。”也是寫戰(zhàn)后的原野,它和“青是烽煙白人骨”是同一意境的兩種寫法。
此詩第二聯(lián)寫安祿山部隊的強悍,第三聯(lián)是其后果,所以寫官軍死亡之慘。而在敘述同一事件的另一首詩《悲陳陶》里,第二聯(lián)寫官軍士氣怯弱,無戰(zhàn)斗力;第三聯(lián)是其后果,所以寫“群胡”的飛揚跋扈??梢姸鸥膬蓚€不同的角度來描寫同一事件的藝術(shù)手法。第四聯(lián)是寫被困在長安城內(nèi)的人民和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陳陶斜一敗之后,長安城中的人民在痛哭之馀,還希望官軍馬上再來反攻。可是在青坂再敗之后,人民知道敵我兵力相差甚遠,只得放棄“日夜更望官軍至”的念頭。杜甫在長安城中,聽到唐軍戰(zhàn)敗的消息,心中非常焦急。而只好設(shè)想托人帶信給官軍,希望他們好好整頓兵力,待明年再來反攻。這兩首詩的結(jié)尾句深刻地表現(xiàn)了人民對一再成敗的官軍的思想感情的合于邏輯的轉(zhuǎn)變。
《杜詩鏡銓》引用了邵子湘的評語云:“日夜更望官軍至,人情如此;忍待明年莫倉卒,軍機如此。此杜之所以為詩史也。”這個評語,反映出邵子湘認為兩個結(jié)句有矛盾,因此他把《悲陳陶》的結(jié)句說是人民的感情如此;把《悲青坂》的結(jié)句說是軍事形勢有這樣的需要。他以為這樣講可以解釋矛盾。其實是似是而非。要知道,“軍機如此”,也同樣是長安城中人民聽到青坂之?dāng)∫院蟮恼J識和感情。杜甫寫的正是人民思想感情的轉(zhuǎn)變,根本不能以為兩首詩的結(jié)句有矛盾。
安史之亂后杜甫的詩篇3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日暮時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來強征兵。老翁越墻逃走,老婦出門應(yīng)付。
差役喊叫得是那樣兇狠,老婦人啼哭得是那樣悲傷。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的三個兒子去參加鄴城之戰(zhàn)。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另外兩個兒子剛剛戰(zhàn)死。活著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復(fù)生了!
老婦我家里再也沒有其他的人了,只有個正在吃奶的小孫子。因為有小孫子在,他母親還沒有離去,但進進出出連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沒有。
老婦雖然年老力衰,但請允許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趕快到河陽去應(yīng)征,還能夠為部隊準備早餐。”
夜深了,說話的聲音逐漸消失,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xù)的哭泣聲。天亮后我繼續(xù)趕路,只能與返回家中的那個老翁告別。
賞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的敘事,寫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連年老力衰的老婦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殘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對安史之亂中人民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藝術(shù)上,精煉是這首詩的一大特點,把抒情和議論寓于敘事之中,愛憎分明。場面和細節(jié)描寫自然真實。善于裁剪,中心突出。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單刀直入,直敘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讀者不能輕易放過。在封建社會里,由于社會秩序混亂和旅途荒涼等原因,旅客們都“未晚先投宿”,更何況在兵禍連接的時代。而杜甫,卻于暮色蒼茫之時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個小村莊里借宿,這種異乎尋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壓根兒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鎮(zhèn)已蕩然一空,無處歇腳。總之,寥寥五字,不僅點明了投宿的時間和地點,而且和盤托出了兵荒馬亂、雞犬不寧、一切脫出常軌的景象,為悲劇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環(huán)境。浦起龍指出這首詩“起有猛虎攫人之勢”(《讀杜心解》),這不僅是就“有吏夜捉人”說的,而且是就頭一句的環(huán)境烘托說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綱,以下情節(jié),都從這里生發(fā)出來。不說“征兵”、“點兵”、“招兵”而說“捉人”,已于如實描繪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個“夜”字,含意更豐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時常發(fā)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第二、表明縣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經(jīng)入睡的黑夜,來個突然襲擊。同時,詩人是“暮”投石壕村的,從“暮”到“夜”,已過了幾個小時,這時當(dāng)然已經(jīng)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發(fā)展,他沒有參與其間,而是隔門聽出來的。“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兩句,表現(xiàn)了人民長期以來深受抓丁之苦,晝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寢不安席,一聽到門外有了響動,就知道縣吏又來“捉人”,老翁立刻“逾墻”逃走,由老婦開門周旋。
從“吏呼一何怒”至“猶得備晨炊”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兩句,極其概括、極其形象地寫出了“吏”與“婦”的尖銳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強烈的對照;兩個狀語“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縣吏如狼似虎,叫囂隳突的橫蠻氣勢,并為老婦以下的訴說制造出悲憤的氣氛。矛盾的兩方面,具有主與從、因與果的關(guān)系。“婦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來的。下面,詩人不再寫“吏呼”,全力寫“婦啼”,而“吏呼”自見。“聽婦前致詞”承上啟下。那“聽”是詩人在“聽”,那“致詞”是老婦“苦啼”著回答縣吏的“怒呼”。寫“致詞”內(nèi)容的十三句詩,多次換韻,表現(xiàn)出多次轉(zhuǎn)折,暗示了縣吏的多次“怒呼”、逼問。這十三句詩,不是“老婦”一口氣說下去的,而縣吏也決不是在那里洗耳恭聽。實際上,“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不僅發(fā)生在事件的開頭,而且持續(xù)到事件的結(jié)尾。從“三男鄴城戍”到“死者長已矣”,是第一次轉(zhuǎn)折。讀者可以想見,這是針對縣吏的第一次逼問訴苦的。在這以前,詩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寫出了縣吏的猛虎攫人之勢。等到“老婦出門看”,便撲了進來,賊眼四處搜索,卻找不到一個男人,撲了個空。于是怒吼道:
“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兒去了?快交出來!”老婦泣訴說:“三個兒子都當(dāng)兵守鄴城去了。一個兒子剛剛捎來一封信,信中說,另外兩個兒子已經(jīng)犧牲了!……”泣訴的時候,可能縣吏不相信,還拿出信來交縣吏看。
總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處境是夠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縣吏的同情,高抬貴手。不料縣吏又大發(fā)雷霆:“難道你家里再沒有別人了?快交出來!”她只得針對這一點訴苦:“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這兩句,也不是一口氣說下去的,因為“更無人”與下面的回答發(fā)生了明顯的矛盾。合理的解釋是:老婦先說了一句:“家里再沒人了!”而在這當(dāng)兒,被兒媳婦抱在懷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孫兒,受了怒吼聲的驚嚇,哭了起來,掩口也不頂用。于是縣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謊!不是有個孩子哭嗎?”老婦不得已,這才說:“只有個孫子啊!還吃奶呢,小得很!”“吃誰的奶?總有個母親吧!還不把她交出來!”老婦擔(dān)心的事情終于發(fā)生了!她只得硬著頭皮解釋:“孫兒是有個母親,她的丈夫在鄴城戰(zhàn)死了,因為要喂奶給孩子,沒有改嫁??蓱z她衣服破破爛爛,怎么見人呀!還是行行好吧!”(“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兩句,有的版本為“孫母未便出,見吏無完裙”,所以縣吏是要她出來的。)但縣吏仍不肯罷手。老婦生怕守寡的兒媳被抓,餓死孫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老婦的“致詞”,到此結(jié)束,表明縣吏勉強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雖然只有四句,卻照應(yīng)開頭,涉及所有人物,寫出了事件的結(jié)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表明老婦已被抓走,走·時低聲哭泣,越走越遠,便聽不到哭聲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婦一再哭訴、縣吏百般威逼的漫長過程。“如聞”二字,一方面表現(xiàn)了兒媳婦因丈夫戰(zhàn)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聲,另一方面也顯示出詩人以關(guān)切的心情傾耳細聽,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兩句,收盡全篇,于敘事中含無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時,老翁、老婦雙雙迎接詩人,而時隔一夜,老婦被捉走,兒媳婦泣不成聲,只能與逃走歸來的老翁作別了。老翁的心情怎樣,詩人作何感想,這些都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仇兆鰲在《杜少陵集詳注》里說:“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從軍。今驅(qū)盡壯丁,及于老弱。詩云:三男戍,二男死,孫方乳,媳無裙,翁逾墻,婦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孫、姑媳慘酷至此,民不聊生極矣!當(dāng)時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說,“民為邦本”,把人民整成這個樣子,統(tǒng)治者的寶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詩人杜甫面對這一切,沒有美化現(xiàn)實,卻如實地揭露了政治黑暗,發(fā)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這是值得高度評價的。
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這首詩最突出的一點則是精煉。陸時雍稱贊道:“其事何長!其言何簡!”就是指這一點說的。全篇句句敘事,無抒情語,亦無議論語;但實際上,作者卻巧妙地通過敘事抒了情,發(fā)了議論,愛憎十分強烈,傾向性十分鮮明。寓褒貶于敘事,既節(jié)省了很多筆墨,又絲毫沒有給讀者概念化的感覺。詩中還運用了藏問于答的表現(xiàn)手法。“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概括了雙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寫“婦”,不復(fù)寫“吏”,而“吏”的蠻悍、橫暴,卻于老婦“致詞”的轉(zhuǎn)折和事件的結(jié)局中暗示出來。詩人又十分善于剪裁,敘事中藏有不盡之意。一開頭,只用一句寫投宿,立刻轉(zhuǎn)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題。又如只寫了“老翁逾墻走”,未寫他何時歸來;只寫了“如聞泣幽咽”,未寫泣者是誰;只寫老婦“請從吏夜歸”,未寫她是否被帶走;卻用照應(yīng)開頭、結(jié)束全篇、既敘事又抒情的“獨與老翁別”一句告訴讀者:老翁已經(jīng)歸家,老婦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聲飲泣、不敢放聲痛哭的,就是給孩子喂奶的年輕寡婦了。正由于詩人筆墨簡潔、洗煉,用了較短的篇幅,在驚人的廣度與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與沖突,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看了安史之亂后杜甫的詩還看:
4.杜甫的勵志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