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fā)燒吃藥拉肚子怎么辦
大多數的發(fā)熱都是因為感染引起的,感染的病原體可以有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等,以前兩種最為多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寶寶發(fā)燒吃藥拉肚子怎么辦,希望大家喜歡!
寶寶發(fā)燒吃什么藥
寶寶發(fā)燒可以吃藥嗎?寶寶發(fā)燒吃什么藥好呢?對此,兒科醫(yī)生表示,孩子發(fā)燒不超過38.5℃,建議只用物理降溫,但如超過38.5℃或孩子有驚厥史,要及時用退燒藥。父母最好選用對乙酰氨基酚(百服寧、泰諾林等)、布洛芬(美林等)這兩款兒科醫(yī)生使用最廣,臨床安全性較高的藥物。
1、前言說到的這兩類退燒藥雖然屬于兩種不同類型,但作用都是解熱鎮(zhèn)痛。服用時,需注意兩者劑型的差別:對乙酰氨基酚類的百服寧、泰諾林等有滴劑、口服液、咀嚼片三種劑型;布洛芬類的美林,對兒童只有滴劑和口服液兩種劑型。1歲之前的嬰兒,最好用滴劑,因為滴劑藥物濃度小、刺激性小。
2、在滴劑的用量上則要按體重選擇。一般6~11個月的嬰兒,對應體重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燒藥。12~23個月的嬰兒,體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3、2歲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燒藥。再大一點的孩子可用片劑,這種像餅干一樣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會拒絕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退燒藥,對患兒刺激性和副反應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類藥,對胃部刺激較大,不建議使用。
4、用藥過程中,家長要注意給孩子服用一類退燒藥的時間別太長,發(fā)燒超過兩天最好換用另一類藥。服用泰諾林和百服寧,一天不能超過4次,每次間隔最少4小時。 ...
寶寶發(fā)燒吃藥拉肚子怎么辦
有時候寶寶發(fā)高燒后,燒退了,反而一些情況出現,如紅珍子、口腔潰瘍還有拉肚子等,都是由于發(fā)高燒引起的,并不一定是藥物過敏,最好是去兒科讓醫(yī)生看一下。具體如何處理的,一般的話一周左右也就好啦。
1、當發(fā)現寶寶發(fā)燒時,先別急著給寶寶喂服藥物??梢杂梦锢斫禍?,用酒精擦擦身體,寶寶拉肚子寶媽可以先用丁桂兒臍貼來緩解寶寶肚子,多喝水。要是物理降溫達不到退熱效果,應該及早送去醫(yī)院,各位媽媽千萬別亂給寶寶吃藥。
2、寶寶的腹瀉可能與消化道外感染和腸道菌群失調有關。適量抗生素(大便化驗有細菌感染才可用);腸道益生菌;蒙脫石散;口服補液鹽;外貼丁桂兒臍貼。一般治療不外乎這些方面。飲食與護理同樣重要,飲食宜清淡,忌油膩。其次注意飲食和日常護理衛(wèi)生,寶寶的小手、奶具、玩具都要嚴格消毒。
3、另外,寶寶腹瀉最好是做做推拿促進腸道蠕動,還有就是在詢問過醫(yī)師后,煮點艾葉水少給寶寶喂服。這些都是無副作用藥物療法。
寶寶發(fā)燒怎么退燒
當寶寶發(fā)燒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泡個溫水澡,水溫在37度左右比較合適。泡澡有利于毛孔打開,利于退燒。泡一小會就可以,泡完出來要趕緊用毛巾把身上的水擦干。等溫度上來后繼續(xù)用溫水給孩子擦身退燒。
1、幫孩子物理降溫,有以下常用方法:
頭部冷濕敷: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后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
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酒精擦?。哼m用于高熱降溫。準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2、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藥。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發(fā)燒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3、少穿衣服,給孩子散熱。 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fā)燒,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fā)燒時,會出現發(fā)抖的癥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fā)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
看了“寶寶發(fā)燒吃藥拉肚子怎么辦”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