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吃飯的危害
早餐是日常膳食的一部分,每天吃早餐也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倡導的一種健康生活方式?,F(xiàn)在就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長期不吃飯的危害吧。
長期不吃飯的危害
1.大腸癌、結腸癌 不吃米飯,而空腹大量進食魚、肉等高蛋白質食物,不但浪費蛋白質,還增加了身體內的廢物產生。因為蛋白質分解之后,會產生大量含氮廢物,不但增加了肝臟和腎臟的負擔,還促進大腸中的腐敗菌增殖,影響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而脂肪攝入過多,也容易造成結腸癌高發(fā)。
2.大腦退化 主食吃得少,碳水化合物攝入遠遠不夠滿足人體需要,會導致體內重要物質的匱乏,如:葡萄糖減少就會導致大腦思維活動受影響。據(jù)研究,大腦每天需要約130克淀粉主食提供能量,若不足,可產生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遲鈍、焦慮不安等,嚴重影響大腦思維。
3.體毒堆積 只吃飯不吃菜,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身體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也就不足。而碳水化合物具有解毒功能,一旦缺乏,血液中有毒廢物不能及時排除,就會造成膚色黯淡、臉色難看。
4.心血管病 由于許多蔬菜是用過多的烹調油炒成的,有的菜就像泡在油里,容易讓油脂攝入增多。同時,增加蛋白質和脂肪豐富的禽畜魚類的進食,也會導致體內脂肪囤積過多,不但會引起肥胖,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也會接踵而至。
5.糖尿病 一些糖尿病患者或擔心自己得糖尿病的人,會有意少吃米面,以為這就少攝入了糖分。如果病人主食攝入量太少,處于半饑餓狀態(tài),容易出現(xiàn)反應性高血糖,引起低血糖抗病能力下降。長此下去,患者身體消瘦,脂肪異生,易得高脂血癥等各種并發(fā)癥,給治療帶來困難。
6.脂肪肝 喝酒吃菜不吃飯尤易損肝傷膽。即使盡量少吃或不吃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性脂肪,改吃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這在抗動脈粥樣硬化方面自然有益,但酒席上控制不了油和菜的攝入量。日久就會加重體內脂質過氧化、損傷肝細胞,還可能誘發(fā)膽石癥;飲酒會加重這種損害,引發(fā)或加重脂肪肝。
吃晚飯的注意事項
晚飯不宜常過飽
中醫(yī)認為,胃不和,臥不安。如果晚餐過飽,必然會造成胃腸負擔加重,其緊張工作的信息不斷傳向大腦,使人失眠、多夢,久而久之,很容易引起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中老年人如果長期晚餐過飽,反覆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往往會造成胰島素B細胞負擔加重,進而衰竭,誘發(fā)糖尿病。
同時,晚餐過飽,必然有部分蛋白質不能被消化吸收,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產生有毒物質,加之睡眠時腸壁蠕動減慢,相對延長了這些物質在腸道的停留時間,還有可能促進大腸癌的發(fā)生。所以晚餐不能吃得太飽,更不能暴飲暴食。
晚飯不宜常食葷
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晚餐經常吃葷食的人,比經常吃素食的人,血脂較常人高三至四倍?;加懈哐?、高血壓的人群,如果晚餐經常吃葷,等于火上澆油,會使病情加重或惡化。如果晚餐經常攝入過多的熱量,容易引起膽固醇增高,而過多的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內壁上,久而久之,就會誘發(fā)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晚飯不宜常吃甜
晚餐和晚餐后都不宜經常吃甜食。國外科學家曾以白糖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雖然攝取白糖的量相同,但若攝取的時間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科學家將動物分成兩組,一組早上餵含白糖的飼料,晚上再餵普通的飼料,另一組則正好相反。前一組由於早上喂含有白糖的飼料,因此,吃完后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可以做運動;而后一組則在晚餐時食用含白糖的飼料,因此,一吃完就休息了。它們雖然全天的白糖攝取量相同,但一段時間后,晚餐喂含白糖飼料的一組,血液中的所含的中性脂肪濃度比另一組高很多。由此可見,晚上經常攝入含糖食物對身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晚飯不宜太晚吃
營養(yǎng)專家指出,晚餐也不宜吃得太晚,否則容易患尿道結石。不少人因工作關系很晚才吃晚餐,餐后不久就上床睡覺。在睡眠狀態(tài)下血液流速變慢,小便排泄也隨之減少,而飲食中的鈣鹽除被人體吸收之外,余下須經尿道排出。據(jù)測定,人體排尿高峰一般在進食后四至五小時,如果晚餐太晚,到晚上八、九點鐘才進食。那么,排尿的高峰便在凌晨零點以后。
此時,正是睡得最香的時候,高濃度的鈣鹽隨尿液在尿道中滯留,與尿酸結合生成尿酸鈣,與草酸結合生成草酸鈣,當其濃度較高時,在正常體溫下可析出結晶并沉淀、積聚,從而形成結石。因此,為了預防尿道結石,除多飲水外,還應早進晚餐,使進食后的排泄鈣鹽高峰提到睡覺之前,排一次尿后再睡最好。
吃飯時堅決不能做的事
1、只夾愛吃的菜
每個人口味不同,飯桌上有你喜歡的菜,自然也有不喜歡的。但不管是出于禮儀還是為健康考慮,都不能只夾愛吃的菜。范志紅表示,“不愛吃蔬菜的人,各種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容易缺失,便秘就會隨之而來。而不愛吃肉的人,不僅容易缺少人體所需優(yōu)質蛋白、鐵等,還會影響身體生長發(fā)育”。因此,飯桌上可以先吃些自己喜愛的食物,情緒上獲得滿足后,再搭配吃些平時不喜歡的菜,以滿足自身的營養(yǎng)需要。
2、忽略主食
如今,老百姓的餐桌變得豐富,米飯、饅頭、面條這些主食的地位一落千丈。很多人習慣先吃菜,后吃主食,最后實在吃不下,就干脆省了主食。常忙于應酬的人和減肥一族,主食攝入不足的問題就更加突出。但人們丟掉主食時,其實也丟掉了健康。美國最新研究顯示,主食吃得少的人,患心臟病風險更大,記憶力和認知功能也會受到損害。楊力建議,吃飯時最好保持一口菜一口飯的進餐模式,還要適當搭配玉米、小米等粗糧。
3、狼吞虎咽
很多人習慣盡可能地壓榨吃飯時間,騰出空閑去工作。在一項網絡調查顯示,4000多名網友中,近九成人吃一頓飯只花10分鐘,一口飯嚼三兩下就咽,因此導致近40%的人曾因吃飯過快引發(fā)胃疼、胃脹等不適。對此,范志紅指出,如果不經咀嚼,大腦還沒提醒胃腸做好接收食物的準備,胃就一下子被塞滿了,容易造成消化代謝功能紊亂。而且,也不利于掌握食量,很可能造成肥胖。因此,建議每頓飯至少吃15分鐘,尤其是老年人,最好一口飯咀嚼20次以上。
4、冷熱交替混搭
吃一口熱菜、喝一口冰鎮(zhèn)啤酒或飲料,給人一種暢爽的感覺,是現(xiàn)在很多人喜歡的搭配。但這樣做很容易引起腸胃不適。陳潤花說,“一冷一熱強烈刺激胃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造成胃痙攣或胃痛,久而久之可能誘發(fā)胃炎或腸炎”。建議大家吃飯時,備一杯溫熱的白開水,覺得渴了可以適量喝兩口。
猜你感興趣:
長期不吃飯的危害
上一篇:早上不吃飯的危害有什么
下一篇:長期不吃飯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