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生理健康教育3篇
小學生的心理生理教育,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時期,是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矛盾的時期。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小學生生理健康教育,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生生理健康教育篇1
我們知道,種子萌芽生長,必須經過黑暗中的掙扎才會有破土而出時的第一縷光亮;蛹破繭而出,必須經過苦苦掙扎才會有彩蝶的翅膀美麗如畫。21世紀的小學生,必須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困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才能在學習、工作與生活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未來社會也日益要求個人在社會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動發(fā)展的意識與能力。”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而且這種競爭也被移植到學校。剛結束一天緊張的學校生活,學生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還沒來得及吃飯就開始伏案做作業(yè)了。周末,悠閑的大人們在家中看電視,學生們卻在忙碌著大人為他們準備的各種補習。他們只能透過窗戶凝視著蔚藍的天空,數著天空飄過的白云,看電視更成了他們遙不可及的奢望。在這種緊張的學習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靈漸漸承受不住,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時下,小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人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隨之受到了重視。
一、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1)學習和升學競爭導致的過度焦慮。
有關這方面的問題年級越高情況越嚴重,但現在也出現了向低年齡、低年級發(fā)展的趨勢。一些孩子剛剛入學,其家長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雙百”上。一旦成績不理想,就連嚇帶逼、連罵帶損,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致使學生視學習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與沖突。
淺談小學生生理健康教育:現在的小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許多人從小養(yǎng)成了自我為中心,不關心他人,依賴性強、不容他人等不良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況也很嚴重,這使他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面臨很大的問題。小學生因為人際關系沖突苦惱的比例相當大,由于同學關系緊張和沖突而患病,比如學??謶职Y,或出走、自殺的情況也屢有發(fā)生。
(3)與父母、師長缺乏理解和溝通導致的心理矛盾和沖突。
中小學生與父母、師長難以溝通,相互間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他們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種沖突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進入青春期之后,更加突出不,使他們普遍感到壓抑、苦悶、無助和煩躁。一方面他們特別希望父母、老師理解他們的想法和做法;而另一方面,我們的家長和老師除了在物質上關心他們,從學習上要求他們之外,卻不能認真地、客觀地了解和認識他們的思想、情感,理解他們的苦衷。在教育實踐中教師經常遇到因與家長和教師難以溝通而苦惱的學生前來尋求幫助,一些學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見其心理上壓力之大。
二、如何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所謂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據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采用各種方法和措施,以維護個體的心理健康及培養(yǎng)其良好的心理素質。就其內容來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質培養(yǎng)與心理健康維護任務。心理素質培養(yǎng),主要是教育和培養(yǎng)個體形成各種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助其學業(yè)、事業(yè)成功。心理健康維護,它主要是使個體形成并維持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能適應社會,正常地成長、發(fā)展。這兩個任務層次不同,心理素質培養(yǎng)主要是使學生能成功、成才;心理健康維護則主要是使學生能正常地生長發(fā)展,能適應、成人。
就其性質來看,心理健康教育則包括發(fā)展性教育和補救性教育。發(fā)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進行培養(yǎng)促進,使學生的心理品質不斷優(yōu)化。補救性教育則主要是對心理處于不良狀態(tài)或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專門的幫助,使之回復正常狀態(tài)。這兩中教育也是不同的層次,發(fā)展性教育主面對正常發(fā)展的學生,是提高性的;而補救性教育則主要是面對心理方面出現不同程度問題的學生,是矯正性的。
基于上面對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和理解,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發(fā)展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健康教育環(huán)境,避免學生經常性地陷入危機狀態(tài),維持其心理的平和、積極、順暢。這對于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標是至關重要的。比如,切實開展素質教育;教師和家長應采用恰當的教育方式以及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親子關系。
其次,要堅持發(fā)展優(yōu)先、防重于治策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著眼于發(fā)展學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質,注重維護與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將工作重點放在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的矯正與治療方面。重點開展團體發(fā)展性教育和個別發(fā)展性教育,積極開展團體補救性教育和個別補救性教育,在分清主次基礎上使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在發(fā)展性教育中不斷提高心理素質,提高抵御不良心理的影響;使學生在補救性教育中放下包袱,早日走出心理誤區(qū),發(fā)展健康向上的心理。
同時,為了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實施。心理素質教育、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就是專門的渠道。但是,僅限于專門的渠道是不夠的,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各教學中去,任課老師可以根據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的特點滲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也應該滲透到學校各項活動如班主任工作、團活動中去;這樣就能形成眾多的非專門渠道,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三、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的幾種方法:
任何一種教育活都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是一種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的教育活動,因此,要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時采用了以下方法:
(1)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學原理和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點。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是我們開展工作的立足點,心理學原理則是指導我們開展工作的方法論。青少年期是指11、12歲到17、18歲這一時期,大致相當中學階段。② 青少年是個體從童年向成人發(fā)展的過度期,是人生中的“疾風怒濤”的時期,也是智力發(fā)展的快速期,具有矛盾動蕩性。亞里士多德認為是:“暴躁、易發(fā)脾氣、易于為沖動所驅而失去控制。”在青少年時期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智力都有很大的變化,自我逐漸形成。但個體身心還很不穩(wěn)定,容易表現兩極性:情緒行為兩極波動;“中學生處于情緒與情感的‘疾風怒濤’時期,情緒與情感的兩極性明顯。”③ 閉鎖性與開放性:對成人閉鎖,對同伴開放;反叛性:反叛傳統(tǒng),喜歡標新立異。青少年期是最容易出現心理行為和行為異常問題時期。這是青少年的基本心理特點,把握好這一特點對我們開展團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此外,我們還要把個別與一般相結合,對個別學生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遵循在心理學的基本原理指導下,開展好團體和個別的心理健康教育。
(2)尊重學生個人尊嚴,以平等、民主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師生之間的交流應該是平等、雙向的,教育實踐表明,許多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往往不能接受自己,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他們只有先被別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只有先被別人尊重,才能尊重自己。如果教師不能尊重學生,學生就感覺不到自尊,心理健康也就產生不了實效。在對學生心理問題判別上,要堅持把科學的心理健康標準和客觀、科學的心理異常判別手段結合起來的原則。在這一原則下,要正確掌握中小學生的正常心理特點及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正確看待學生的各種行為表現。例如,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低是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特點,不能簡單地視好動為問題,認為好動就是多動甚至多動癥。并且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學生,這是發(fā)現、判別及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前提。還有,必須慎重區(qū)分和對待學生的心理問題,切忌亂貼標簽、亂發(fā)議論。有的教師輕率地指責學生是“弱智”、“變態(tài)”,這是極不負責任的。對待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宜出現匆匆忙下結論,最好能請心理專家進行診斷。最后,還要防止在判別時出現以下幾種偏差。把一般心理障礙視為嚴重心理障礙;把主要是心理障礙引起的問題,視為主要是或全部是生理因素引起的問題;把主要是教育不當造成的心理障礙,視為主要是學生自身因素或其他社會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礙;把個性品質不良導致的心理障礙,視為智力因素導致的心理障礙;把心理障礙視為道德品質惡劣等。只有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做出科學的判別,才能做到對癥下藥。
(3)開展教育性的心理咨詢。“咨詢心理學始終要遵循教育的而不是臨床的、治療的或醫(yī)學模式。咨詢對象被認為是在應付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和任務方面需要幫助的正常人。咨詢心理學家的任務是教會他們模仿某些策略和新行為,從而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存在的能力,或形成更適當的應變能力。”④ 可見,心理咨詢者被認為是正常的人而不是病人。不能把咨詢者必然地與病人聯系到一起,視之為有心理病的病人。在心理咨詢中里要淡化心理學概念,恰倒好處地應用心理學原理,拋棄某種概念的典型“范式”。同時,不能把心理咨詢與我們日常所說的“思想工作”混為一談。要利用利用心理學原理和恰當的心理咨詢模式幫助咨詢者走出困境。
(4)建立科學的學生心理檔案。學生心理檔案有一個特點是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我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時的需要,而是一個長期系統(tǒng)的工作。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有利于我們實行連貫性的跟蹤教育。學生每一階段的心理狀況作為檔案保存下來,方便我們進行比較和分析,從而制定科學的教育計劃,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茖W的學生心理檔案不僅可以為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提供豐富的第一手材料;而且還可以作為評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學校教育效果的可靠指標。所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盡可能建立學生心理檔案,以有利于系統(tǒng)、連貫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時,這也是一項很講究科學與方法的工作。我們要堅持科學的態(tài)度和遵循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在正確的教育思想指導下,結合心理學基本原理和運用科學的方法,深入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實際問題,這樣才能為較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提供現實的可能性。
我們知道,種子萌芽生長,必須經過黑暗中的掙扎才會有破土而出時的第一縷光亮;蛹破繭而出,必須經過苦苦掙扎才會有彩蝶的翅膀美麗如畫。21世紀的小學生,必須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困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才能在學習、工作與生活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未來社會也日益要求個人在社會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動發(fā)展的意識與能力。”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而且這種競爭也被移植到學校。剛結束一天緊張的學校生活,學生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還沒來得及吃飯就開始伏案做作業(yè)了。周末,悠閑的大人們在家中看電視,學生們卻在忙碌著大人為他們準備的各種補習。他們只能透過窗戶凝視著蔚藍的天空,數著天空飄過的白云,看電視更成了他們遙不可及的奢望。在這種緊張的學習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靈漸漸承受不住,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時下,小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人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隨之受到了重視。
一、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1)學習和升學競爭導致的過度焦慮。
有關這方面的問題年級越高情況越嚴重,但現在也出現了向低年齡、低年級發(fā)展的趨勢。一些孩子剛剛入學,其家長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雙百”上。一旦成績不理想,就連嚇帶逼、連罵帶損,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致使學生視學習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與沖突。
現在的小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許多人從小養(yǎng)成了自我為中心,不關心他人,依賴性強、不容他人等不良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況也很嚴重,這使他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面臨很大的問題。小學生因為人際關系沖突苦惱的比例相當大,由于同學關系緊張和沖突而患病,比如學??謶职Y,或出走、自殺的情況也屢有發(fā)生。
(3)與父母、師長缺乏理解和溝通導致的心理矛盾和沖突。
中小學生與父母、師長難以溝通,相互間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他們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種沖突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進入青春期之后,更加突出不,使他們普遍感到壓抑、苦悶、無助和煩躁。一方面他們特別希望父母、老師理解他們的想法和做法;而另一方面,我們的家長和老師除了在物質上關心他們,從學習上要求他們之外,卻不能認真地、客觀地了解和認識他們的思想、情感,理解他們的苦衷。在教育實踐中教師經常遇到因與家長和教師難以溝通而苦惱的學生前來尋求幫助,一些學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見其心理上壓力之大。
二、如何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所謂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據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采用各種方法和措施,以維護個體的心理健康及培養(yǎng)其良好的心理素質。就其內容來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質培養(yǎng)與心理健康維護任務。心理素質培養(yǎng),主要是教育和培養(yǎng)個體形成各種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助其學業(yè)、事業(yè)成功。心理健康維護,它主要是使個體形成并維持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能適應社會,正常地成長、發(fā)展。這兩個任務層次不同,心理素質培養(yǎng)主要是使學生能成功、成才;心理健康維護則主要是使學生能正常地生長發(fā)展,能適應、成人。
就其性質來看,心理健康教育則包括發(fā)展性教育和補救性教育。發(fā)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進行培養(yǎng)促進,使學生的心理品質不斷優(yōu)化。補救性教育則主要是對心理處于不良狀態(tài)或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專門的幫助,使之回復正常狀態(tài)。這兩中教育也是不同的層次,發(fā)展性教育主面對正常發(fā)展的學生,是提高性的;而補救性教育則主要是面對心理方面出現不同程度問題的學生,是矯正性的。
基于上面對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和理解,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發(fā)展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健康教育環(huán)境,避免學生經常性地陷入危機狀態(tài),維持其心理的平和、積極、順暢。這對于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標是至關重要的。比如,切實開展素質教育;教師和家長應采用恰當的教育方式以及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親子關系。
其次,要堅持發(fā)展優(yōu)先、防重于治策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著眼于發(fā)展學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質,注重維護與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將工作重點放在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的矯正與治療方面。重點開展團體發(fā)展性教育和個別發(fā)展性教育,積極開展團體補救性教育和個別補救性教育,在分清主次基礎上使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在發(fā)展性教育中不斷提高心理素質,提高抵御不良心理的影響;使學生在補救性教育中放下包袱,早日走出心理誤區(qū),發(fā)展健康向上的心理。
同時,為了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實施。心理素質教育、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就是專門的渠道。但是,僅限于專門的渠道是不夠的,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各教學中去,任課老師可以根據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的特點滲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也應該滲透到學校各項活動如班主任工作、團活動中去;這樣就能形成眾多的非專門渠道,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小學生生理健康教育篇2
[摘要]:21世紀的青少年,必須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困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才能在學習、工作與生活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時下,小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人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隨之受到了重視。國家教委新頒布的德育大綱第一句話就明確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與心理健康教育。”明確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據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采用各種方法和措施,以維護個體的心理健康及培養(yǎng)其良好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們知道,種子萌芽生長,必須經過黑暗中的掙扎才會有破土而出時的第一縷光亮;蛹破繭而出,必須經過苦苦掙扎才會有彩蝶的翅膀美麗如畫。21世紀的小學生,必須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困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才能在學習、工作與生活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未來社會也日益要求個人在社會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動發(fā)展的意識與能力。”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而且這種競爭也被移植到學校。剛結束一天緊張的學校生活,學生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還沒來得及吃飯就開始伏案做作業(yè)了。周末,悠閑的大人們在家中看電視,學生們卻在忙碌著大人為他們準備的各種補習。他們只能透過窗戶凝視著蔚藍的天空,數著天空飄過的白云,看電視更成了他們遙不可及的奢望。在這種緊張的學習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靈漸漸承受不住,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時下,小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人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隨之受到了重視。
一、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1)學習和升學競爭導致的過度焦慮。
有關這方面的問題年級越高情況越嚴重,但現在也出現了向低年齡、低年級發(fā)展的趨勢。一些孩子剛剛入學,其家長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雙百”上。一旦成績不理想,就連嚇帶逼、連罵帶損,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致使學生視學習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與沖突。
現在的小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許多人從小養(yǎng)成了自我為中心,不關心他人,依賴性強、不容他人等不良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況也很嚴重,這使他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面臨很大的問題。小學生因為人際關系沖突苦惱的比例相當大,由于同學關系緊張和沖突而患病,比如學??謶职Y,或出走、自殺的情況也屢有發(fā)生。
(3)與父母、師長缺乏理解和溝通導致的心理矛盾和沖突。
中小學生與父母、師長難以溝通,相互間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他們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種沖突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進入青春期之后,更加突出不,使他們普遍感到壓抑、苦悶、無助和煩躁。一方面他們特別希望父母、老師理解他們的想法和做法;而另一方面,我們的家長和老師除了在物質上關心他們,從學習上要求他們之外,卻不能認真地、客觀地了解和認識他們的思想、情感,理解他們的苦衷。在教育實踐中教師經常遇到因與家長和教師難以溝通而苦惱的學生前來尋求幫助,一些學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見其心理上壓力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