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9大食品“潛規(guī)則”
揭秘9大食品“潛規(guī)則”
要想吃得健康,只知道科學的營養(yǎng)搭配還不夠,識破加工食品行業(yè)里的秘密也應成為必備能力之一。記者結合美國多位食品專家觀點采訪國內營養(yǎng)專家,為您揭開食品行業(yè)里常見的9個秘密。
別輕信餅干是健康的。南方醫(yī)科大學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韋莉萍說,餅干含精制谷物、脂肪、鹽、糖等物質,長期食用容易引起能量過剩。在高溫加工過程中,食物原料所含的B族維生素會遭到破壞。相對而言,全麥餅干比較健康,但市面上真正能做到少油、少鹽、低鈉的并不多見。
“高纖維”可能是冒牌的。美國食品學專家羅伯特?戴維斯博士指出,菊苣根或麥芽糊精等能制造出“高纖維素”的假象。這類所謂的“高纖維”食物與谷物、蔬菜中的純天然膳食纖維相比,不僅不能帶來健康,還可能引起腹脹、噯氣等胃腸問題。韋莉萍提醒,要補充膳食纖維還是應選擇果蔬或粗糧,木耳、蘑菇、海帶等膳食纖維含量也比較豐富。
特級初榨橄欖油可能是噱頭。橄欖油被認為是一種健康油,它的優(yōu)點在于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占總脂肪量的86%,有助降脂、預防血管疾病。但韋莉萍認為,由于現代人的總能量攝入超標較多,寄望于通過更換食用油達到降脂防病的目標,可能收效甚微。不僅如此,如今橄欖油市場比較混亂,美國加州大學橄欖油中心丹?弗林教授的調查發(fā)現,市面上大約70%的橄欖油不符合特級初榨(酸度不超過1%)標準。所以從性價比來看,還不如選擇國產的豆油、葵花籽油,并在平時注意控制用油量。
學習啦網小編:“純天然”是種誤導。如果一種熟肉制品的標簽上寫著“純天然”或“不含防腐劑(亞硝酸鈉)”字樣,你或許會覺得非常放心。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肉類科學教授約瑟夫?塞布蘭內克博士提醒,這也可能是種誤導。比如,標注含有“芹菜粉、活性菌培養(yǎng)物”的肉制品內部可自然合成亞硝酸鈉,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不建議長期大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