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結構心得體會_鋼筋混凝土結構心得體會怎么寫
鋼筋混凝土材料是當今世界和我國用量最多的建筑材料,那么面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你的心得體會是什么?下面就由學習啦小編為你帶來鋼筋混凝土結構心得體會,希望你喜歡。
鋼筋混凝土結構心得體會篇【1】
【摘要】在現(xiàn)代建筑中,建筑結構作為一項主要的并且重要的項目出現(xiàn),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建筑結構設計主要工作就是加固技術,加固技術實施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整個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質(zhì)量的好壞。因此,本文就從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中加固技術應用進行分析,淺談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的加固技術。
建筑施工損失的絕大部分都是由于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加固技術實施質(zhì)量低下造成的,因此,在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中,施工技術人員應該著重注意建筑結構施工中的加固技術應用,在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加固技術被廣泛應用,在進行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加固技術應用和實踐時,需要施工技術人員注意的問題有很多,筆者就從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加固技術應用進行分析,淺談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加固。
1 增大截面加固技術
對鋼筋混凝土結構而言,增大截面法是通過采用同種材料(鋼筋混凝土)來增大原混凝土結構截面面積,從而達到提高結構承載能力的目的。當梁、柱構件抗力不夠時,常采用增大截面法,其優(yōu)點如下:
1.1 施工技術成熟,便于施工。
1.2 質(zhì)量好,可靠性強。
1.3 提高抗力及構件剛度的幅度大,尤其對柱增加穩(wěn)定性較大。
增大截面、增加剛度,首先要考慮分析整體結構,不能僅為局部加大而加大,這樣會引起整體結構的局部薄弱層發(fā)生重大事故。此外,加大截面法還有一些不利因素,使用時要予以考慮。一是因構件質(zhì)量和剛度變化較大,結構固有頻率會發(fā)生變化,因此,應避免使結構加固后的固有頻率進入地震或風震的共振區(qū)域,造成新形式的破壞。二是現(xiàn)場濕作業(yè)工作量大,養(yǎng)護時間較長,對生產(chǎn)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三是構件的截面增大后對結構的外觀以及房屋或橋梁凈空也有一定的影響。增大截面加固法主要使用于梁、板、柱、墻等一般結構。
2 預應力加固技術
預應力加固法是一種采用外加預應力鋼拉桿(分水平拉桿和組合式拉桿)或型鋼撐桿對結構進行加固的方法。通過施加預應力強迫鋼拉桿或型鋼撐桿受力,影響并改變原結構應力分布,并降低結構原有應力水平,致使一般加固方法中普遍存在的應力應變滯后現(xiàn)象的影響能較好的消除。因此,后加部分與原結構能較好地共同工作,結構的總體承載能力可顯著提高。預應力加固法具有加固、卸載和改變結構應力分布的三重效果,適用于大跨度結構加固,以及采用其他方法無法加固或加固效果很不理想的較高應力應變狀態(tài)下的大型結構加固。預應力加固法的主要優(yōu)點如下:
2.1 體外配筋張拉預應力可以起到增加主筋、提高正截面及斜截面的強度,同時也提高了剛度,有效地改善了使用性能且效果好。
2.2 預應力能消除或減緩后加桿件的應力滯后現(xiàn)象,使后加桿件有效地工作。
2.3 預應力產(chǎn)生的負彎矩可以抵消部分荷載彎矩,減小原構件的撓度,縮小原構件的裂縫寬度甚至使原裂縫完全閉合。
因此,預應力加固法是一種加固效果好而且費用低的加固方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該方法的缺點是增加了施加預應力的工序和設備。
3 增設支點加固技術
增設支點加固法是通過增設支承點來減小結構計算跨度,達到減小結構內(nèi)力和提高其承載能力的加固方法。該法簡單可靠,但對于使用空間有一定影響,適用于梁、板、桁架、網(wǎng)架等水平結構的加固。
按照增設的支承結構的變形性能,增設支點法可分為剛性支點和彈性支點兩種情況。剛性支點法通過支承結構的軸心受壓或軸心受拉將荷載直接傳給基礎或柱子等構件。由于支承結構的軸向變形遠遠小于被加固結構的撓曲變形,對被加固結構而言,支承結構可簡化按不動支點考慮,結構受力較為明確,內(nèi)力計算大為簡化;彈性支點法是通過支承結構的受彎或桁架作用間接地傳遞荷載的一種加固方法。由于支承結構的變形和被加固結構的變形屬同一數(shù)量級,支承結構只能按彈性支點考慮,內(nèi)力分析較為復雜。相對而言,剛性支點加固對結構承載能力提高幅度較大,彈性支點加固對結構使用空間的影響程度較低。
4 化學灌漿補強加固技術
化學灌漿補強就是將一定化學材料配制成漿液,用壓送設備將其灌入混凝土結構裂縫內(nèi),使其擴散、膠凝或固化,達到補強的目的?;瘜W灌漿材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環(huán)氧樹脂為主劑配制成的環(huán)氧樹脂灌漿材料,它具有化學穩(wěn)定性好、可以室溫固化、收縮小、強度高、粘結力強等一系列優(yōu)點,而且因為環(huán)氧樹脂灌漿材料的粘結力和內(nèi)聚力均大于混凝土的內(nèi)聚力,能有效地修補混凝土的裂縫,恢復結構的整體性,目前是一種較好的補強固結化學灌漿材料,一般用于修補寬度為0.2~0.5 mm的裂縫;另一種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為主劑配制的甲基丙烯酸酯類灌漿材料。它具有可灌性好的特點,能灌入0.05 mm寬的細微裂縫中,一般用來修補縫寬在0.2 mm以下的裂縫。
化學灌漿補強法主要用來修補因出現(xiàn)裂縫而影響使用功能的結構,如水池、水塔、水壩等,也可用來修補混凝土梁、板、柱等構件及因鋼筋銹蝕而導致結構耐久性降低的構件。
5 水泥壓漿補強加固技術
水泥壓漿補強法是一種用壓力設備將水泥漿液壓入結構構件的蜂窩、孔洞或裂縫中,充填并固結這些缺陷,以達到補強加固的目的。水泥灌漿具有強度高、材料來源廣、價格低,運輸、儲存方便及灌漿工藝比較簡單等優(yōu)點,至今仍是應用最廣泛的灌漿材料。該法的缺點是需要專門的設備,主要用于因地震、溫度、沉降等原因引起的磚墻裂縫的修補。
6 噴射混凝土補強加固技術
噴射混凝土補強法是一種用混凝土噴射機將混凝土拌和料和水(干噴機)或混凝土濕料(濕噴機)以高速噴射到混凝土結構上,并快速凝固成型的加固方法。噴射混凝土不需要振搗,它借助水泥與骨料之間的連續(xù)沖擊實現(xiàn)密實化,也不需要支模或只需部分支模,施工方便、速度快、工期短,噴射凝固層與原結構粘結力強,所以在大范圍加固工程中具有獨特優(yōu)勢;其缺點是需要專門的設備,對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要求較高。這種方法常用于病弱混凝土的局部或全部更換;在梁、板等構件的下面增補混凝土;填補混凝土和磚石結構中的孔洞、縫隙及混凝土墻的麻面。
7 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的加固技術
鋼筋混凝土建筑鋼結構的加固技術主要是對鋼結構建筑物進行加固和對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等建筑物采用剛才進行加固。建筑結構的加固技術要求根據(jù)加固的對象決定采用鋼柱的加固、鋼梁的加固、鋼層架加固、托架加固、吊車系統(tǒng)加固、裂紋的修復和加固、連接和節(jié)點的加固等,根據(jù)損害范圍選擇局部加固或者全面加固。
8 結語:
本文中,筆者就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的增大截面加固技術、預應力加固技術、增設支點加固技術、化學灌漿補強加固技術、水泥壓漿補強加固技術、噴射混凝土補強加固技術、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的加固技術這幾個方面對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的加固技術進行了簡單的分析,筆者還著重分析了常采用增大截面法的優(yōu)點以及預應力加固技術的主要優(yōu)點。筆者認為在不斷建造建筑物的同時,要不斷地吸取和積累建筑經(jīng)驗,對于存在一些問題要進行反思,將理論與實踐很好的結合起來,而對于國外的一些施工技術,我們要不斷的開拓創(chuàng)新,推動我國建筑結構的發(fā)展。
鋼筋混凝土結構心得體會篇【2】
《鋼筋混凝土基本理論》是學期我們土木工程本開設的基本專業(yè)課之一。經(jīng)過三個星期的學習,對于鋼筋混凝土這種最常見的建筑材料,它的發(fā)展過程與發(fā)展趨勢、理論研究成果、力學性能等方面,我也算是有一些膚淺的了解了。
混凝土結構是以混凝土作為主要的建筑材料的構件,包括素混凝土、鋼筋混凝土以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合了混凝土抗壓強度高以及鋼筋抗拉強度大這兩大有點,大大改進了材料的受力性能以及破壞性質(zhì)。材料的變化與革新都會帶來一場革命,鋼筋混凝土材料使得建筑建設發(fā)生驚天動地的變化,也為人類建筑文明的前進帶來無盡的活力。
科技的進步是與時俱進的,材料也一樣。像混凝土,人們致力于研究高強、輕質(zhì)、耐久、抗裂性能好、易成型;因為時代要求更好的更多動能混凝土;在鋼筋方面,人們也在研發(fā)鋼筋的高強輕質(zhì)、延性好、低松弛、防腐等優(yōu)勢,我們學習土建的學生應該時刻關注這些最新的科學的研究成果,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鋼筋混凝土雖然在實際應用中已經(jīng)大放異彩,但是我們必須從最根本的方面著手,一步步掌握:比如它在實際運用中受力與破壞的優(yōu)缺點,工程中的改進措施等,都是要我們在實際應用里一點點摸索與吸取教訓獲取的經(jīng)驗知識。
鋼筋混凝土是一種復合材料,了解它就必須先了解鋼筋和混凝土。鋼筋的形式和品種、力學性能(尤其是應以應變曲線的各個階段
和特點以及對應的應力值)、冷加工和熱處理、蠕變松弛疲勞等特性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另外,對于混凝土的強度、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性能、徐變和收縮等結構特點,我們也應懂得。只有懂得材料的土建工作者,才能用好材料,才能建造出美觀、實用、堅固的建筑;也只有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才能檢驗理論的正確與否。
鋼筋混凝土的構造規(guī)定主要由三個方面: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鋼筋的錨固長度,縱向鋼筋最小配筋率。老師一再要求我們必須切記這三個要求,不管是現(xiàn)在學習還是以后工作。老師講的很詳細,因為結構的堅固就是材料的應用是否得當,而一座建筑最基本就是結構是否牢固,所以這些基礎的知識,我們應該牢牢掌握,這不僅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以后工作的業(yè)主與公司,甚至社會負責。
老師講的很慢,也很生動;在開發(fā)我們思維方式上更是不錯,因為我們局限于教室,無法在實際建筑工地里切身體會。所以老師說思維一定要發(fā)散,而且還建議我們應該多一些去工地,哪怕只是感性的認識也是不錯的。
《鋼筋混凝土基本理論》是我至關重要的課程,也是我們學習土建學生的最基礎的課程,因此我要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扎實地學習,虛心請教。這也應該該是我們每一個土木人應該有的知識基礎,良心責任。
鋼筋混凝土結構心得體會篇【3】
減小鋼筋混凝土結構用鋼量的絕密措施(一)
一、方案階段與建筑密切協(xié)作
從方案設計開始結構設計工程師應盡早參與到方案設計中,要在平面布置、立面造型、柱網(wǎng)尺寸等方面提出結構設計工程師的建議和要求,以求在后期的施工圖設計中為降低結構用鋼量掌握主動權。方案設計應該控制以下要點:
(建筑物的體量,包括平面尺寸,柱網(wǎng)尺寸,層高,總高度等因素,決定了結構的形式,因而也就決定了結構的造價范圍。)
1.1建筑平面布置上力求方正,盡量避免出現(xiàn)平面不規(guī)則,控制平面長寬比,房間(板塊)分隔不要相差太大。
(盡量避免出現(xiàn)平面不規(guī)則,這就可以少布置或不需要布置抗扭構件來降低鋼筋的使用量; 控制平面長寬比:平面長寬比較大的建筑物,由于兩主軸方向的整體剛度相差甚遠,在水平力作用下,兩向構件受力的不均勻性造成配筋不均,增加鋼筋用量。房間(板塊)分隔不要相差太大,相鄰板塊相差越大會導致計算負筋增大。)
1.2建筑物的體型規(guī)整,結構的側(cè)向剛度和水平承載力沿高度宜均勻變化,層高相差不要太大。
(避免因為層間剛度比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而增加抗側(cè)力構件,從而提高鋼筋用量)
1.3立面上盡量少作一些通過鋼筋累積起來的復雜構架、外凸較大的線條大樣等。
(對抗震及提高承載力沒有任何幫助而只會提高鋼筋用量的構件建議建筑通過配色或者簡約的線條來實現(xiàn)建筑物的美觀?;蛘咄ㄟ^設計一些二次裝修的玻璃幕墻、玻璃頂棚、鋼結構網(wǎng)架來完善建筑的功能和保持造型的新穎)
1.4采暖、通風、給排水、電力及建筑物的豎向運輸設備等服務設施對結構設計在某些情況下也會有重大影響。
減小鋼筋混凝土結構用鋼量的絕密措施(二)
二、結構布置
2.1合理選擇結構體系,高烈度區(qū)可采用“隔震”“耗能減震”技術。
(應根據(jù)建筑平面布置、豎向布置和使用功能要求合理選擇結構體系,如美國紐約102層的帝國大廈采用的是框架-剪力墻體系,用鋼量為206 kg/m2;而芝加哥110層的西爾斯大廈,采用束筒體系,用鋼量僅161 kg/m2,比帝國大廈降低了20%。)
2.2結構布置
影響建筑物結構用鋼量的因素,首先是建筑物的體型(平面長度尺寸及長寬比、豎向高寬比、立面形狀等),其次是柱網(wǎng)尺寸、層高以及主要抗側(cè)力構件所在位置等。
2.2.1控制平面長度尺寸,合理設縫。
(即結構單元是否超長當建筑物較長,而結構又不設永久縫時就成為超長建筑。超長建筑由于必須考慮混凝土的收縮應力和溫度應力,它相對于非超長建筑(主要對待的僅是荷載產(chǎn)生的應力),其單位面積用鋼量顯然要多些)
2.2.2控制平面長寬比。
(平面長寬比較大的建筑物,不論其是否超長,由于兩主軸方向的動力特性(也即整體剛度)相差甚遠,在水平力(風力或地震)作用下,兩向構件受力的不均勻性造成配筋不均。使得其單位面積用鋼量相對于平面長寬比接近1.0的建筑物要多,這是不言而喻的。)
2.2.3控制豎向高寬比。
(這主要針對高層建筑而言,為了保證結構的整體穩(wěn)定并控制結構的側(cè)向位移,勢必要設置較剛強的抗側(cè)力構件來提高結構的側(cè)向剛度,這類構件的增多自然使得用鋼量增多。)
2.2.4豎向體型應規(guī)則和均勻。
(即外挑或內(nèi)收程度以及豎向剛度有否突變等。如側(cè)向剛度從下到上逐漸均勻變化,則其用鋼量就較少,否則將增多。較典型的、有豎向剛度突變的就是設置轉(zhuǎn)換層的高層建筑。)
2.2.5平面形狀應規(guī)則。
(若平面形狀較規(guī)則,凸凹少則用鋼量就少,反之則較多,平面形狀是否規(guī)則不僅決定了用鋼量的多少,而且還可以衡量結構抗震性能的優(yōu)劣,從這點分析得知用鋼量節(jié)約的結構其抗震性能未必就低。)
2.2.6柱網(wǎng)尺寸應均勻。
(包括柱網(wǎng)絕對尺寸及其疏密程度。它直接影響到梁板樓蓋的結構布置。一般而言,柱網(wǎng)大的樓蓋用鋼量較多,反之雖則較少但同時因柱數(shù)增多而使柱構件用鋼量增加,其中柱端及梁柱節(jié)點區(qū)內(nèi)加密箍筋的增加量幾乎占全部增加量的50%。柱網(wǎng)尺寸較均勻一致,不僅使結構(包括柱和梁)受力合理,而且其用鋼量要比柱網(wǎng)疏密不一的要節(jié)省。)
2.2.7控制層高。
(對于高層建筑而言。層高與用鋼量之間很難確定某種關系,換言之不能肯定層高對用鋼量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就柱的箍筋而言總高度相同的建筑物,層高較小即層數(shù)較多,其配筋量反而較多,但按單位面積攤銷后其用鋼量可能反而更少。至于跨層柱,由于其受力的復雜性以及截面較大,用鋼量一般比正常層高的柱要多。在滿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適當降低層高,會使工程造價降低。有資料表明:層高每下降10厘米,工程造價降低1%左右,墻體材料可節(jié)約10%左右。)
2.2.8抗側(cè)力構件位置。
(剛度中心與質(zhì)量中心相重合或靠近,或者抗側(cè)力構件所在位置能產(chǎn)生較大的抗扭剛度,結構的抗扭效應小,因而結構整體用鋼量就少,反之則多。)
2.3 采用新型樓蓋體系
(樓蓋體系是建筑結構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其重量占整個房屋重量的22%左右。樓蓋結構多次重復使用,其累計質(zhì)量占建筑總質(zhì)量的很大比例。降低樓蓋質(zhì)量,可大幅度減輕建筑總質(zhì)量,從而減輕地震作用;同時,還可降低墻、柱及基礎的造價。降低樓蓋體系自身高度,不僅可減少層高,節(jié)約建筑空間,還可降低圍護結構、管線材料及施工機具的費用。目前,國內(nèi)外常見的鋼筋混凝土樓蓋體系有如下幾種:①現(xiàn)澆梁板式樓蓋;②井字樓蓋;③無梁樓蓋;④預應力框架扁梁密肋樓蓋;⑤無粘結預應力無梁樓蓋。鋼筋用量最少的是無粘結預應力無梁樓蓋、其次是預應力框架扁梁密肋樓蓋,鋼筋用量最多的是井字樓蓋和現(xiàn)澆梁板式樓蓋。近年出現(xiàn)了許多新研制的樓蓋系統(tǒng),鋼筋用量減少10%~30%。)
(當前流行的豪宅大面積客廳,其空間面積達40~60 m2,甚至更大,如此板塊采用普通混凝土平板,即使施加了預應力,其用鋼量都會較多,其主要原因是板的跨度和自重均較大。大跨度由使用功能決定而無法改變,要節(jié)省用鋼量,只能往“自重”上考慮,即改變樓板的結構形式。采用先進技術的現(xiàn)澆雙向空心樓板、加輕質(zhì)填充塊的雙向密肋樓板都是可以考慮的途徑。)
2.4梁布置時不必每幅墻下都布置梁
(有時一些小板塊上的隔墻,即使把隔墻荷載等效為板面荷載,其計算結果也是構造配筋。當板跨小、布梁多時使用鋼量肯定會增多,而且可能使樓面荷載多次傳遞,造成受力不合理。)
減小鋼筋混凝土結構用鋼量的絕密措施(三)
三、計算參數(shù)
3.1 結構抗震等級和柱的單雙偏壓計算模式等設計參數(shù)對含鋼率有較大影響,應認真結合規(guī)范和具體工程情況進行選擇。
3.2 計算振型數(shù)應合理
(用來判斷參與計算振型數(shù)是否夠的重要概念是有效質(zhì)量系數(shù),《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第5.1.13 條規(guī)定B級高度高層建筑結構有效質(zhì)量系數(shù)應不小于0.9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第5.2.2 條條文說明中建議有效質(zhì)量系數(shù)應不小于0.9 。一般來講當有效質(zhì)量系數(shù)大于0. 9 時,基底剪力誤差小于5% ,所以滿足規(guī)范要求即可沒有必要過多增加振型數(shù),使計算用時增加和計算書增厚。)
3.3 周期折減系數(shù)
(周期折減系數(shù)的取值直接影響到豎向構件的配筋,如果盲目折減,勢必造成結構剛度過大,吸收的地震力也增大,最后柱配筋隨之增大。)
3.4 偶然偏心
(《高規(guī)》規(guī)定,高層建筑在計算位移比時應考慮偶然偏心的影響、計算單項地震作用時應考慮偶然偏心的影響。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高層結構在計算時均應考慮偶然偏心的影響,考慮偶然偏心后結構墻及梁用鋼量將增加3% 左右。)
3.5雙向地震扭轉(zhuǎn)效應
(《高規(guī)》規(guī)定質(zhì)量與剛度分布明顯不對稱、不均勻的結構,應計算雙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轉(zhuǎn)影響。在實際工程中要求在剛性樓板假定及偶然偏心荷載作用下位移比不小于1.2時應考慮雙向地震作用??紤]雙向地震作用后結構配筋一般增加5%~8%,單構件最大可能增加1倍左右,可見雙向地震作用對結構用鋼量影響較大。控制高層結構位移比不超標是是否考慮雙向地震作用的關鍵,也是控制鋼筋用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3.6 斜交抗側(cè)力構件方向的附加地震作用
(《抗震規(guī)范》第5.1.1. 2 條規(guī)定,有斜交抗側(cè)力構件的結構,當相交角度大于15o 時應分別計算各抗側(cè)力構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紤]多方向地震對構件配筋有明顯的影響,配筋平均增加5% 左右。)
減小鋼筋混凝土結構用鋼量的絕密措施(四)
四、荷載取值
4.1活載應根據(jù)建筑功能嚴格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和《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取值,不要擅自放大,對于一些特殊功能的建筑(規(guī)范未做規(guī)定的),應會同甲方共同測算活荷載的取值或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條文說明4.1.1條酌情取值。對于《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第4.1.2條可折減的項目,應嚴格按所列系數(shù)折減,尤其是消防車活載。對工業(yè)建筑,原則上應按工藝設計中設備的位置確定活載取值,活載不折減。如果按GB50009—2001附錄C取值,活載也不折減,但應分別對板、次梁及墻柱基礎取不同值進行分步計算,取相應的計算結果對各構件配筋。動力荷載應成乘以相應的動力放大系數(shù)。
4.2恒載可以由構件和裝修的尺寸和材料的重量直接計算,材料的自重可采用《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恒荷載計算應當準確。在計算填充墻線荷載應扣除上一層梁高及門窗洞口部分重量。
(建筑結構的恒載在計算時要充分考慮使用功能。目前房地產(chǎn)開發(fā)前景廣闊,但是開發(fā)樓盤的使用功能往往是一個未知數(shù),既就是商品住宅也要考慮裝修面層的做法,水泥地面、水磨石、地板磚(濕鋪:水泥沙漿粘貼;干鋪:細石混凝土加水泥漿粘貼)、木地板、大理石、花崗巖等等應有盡有,怎樣選定合理的荷載取值要充分的了解市場需要,不能盲目選用大值,這樣才能使設計安全可靠經(jīng)濟適用。)
4.3建筑結構的水平荷載主要是風荷載和地震作用(工業(yè)建筑中還有吊車荷載、動力荷載等),計算依據(jù)是《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和《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規(guī)范》。
4.4在建筑結構計算時要合理的考慮使用荷載組合,使得使用荷載合理有效,結構在設計合理使用年限內(nèi)處于安全狀態(tài)。
4.5墻體材料:應采用輕質(zhì)材料,以減輕建筑自重。
(房屋越高,建筑自重越大,引起的水平地震作用越大,對豎向構件的地基造成的壓力也越大,從而帶來一連串的不利影響。因此,目前在高層建筑中,已大量推廣應用輕型隔墻、輕質(zhì)外墻板,以及采用陶粒、火山渣等為骨料的輕質(zhì)混凝土,以減輕建筑自重。這些都能減少結構的用鋼量。隔墻費用占房屋造價的12%左右。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針對一座上海地區(qū)正在建造的28層剪力墻結構的高層住宅建筑作了采用石膏板內(nèi)隔墻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磚石混凝土墻體系統(tǒng)的造價和經(jīng)濟性比較。研究表明,在高層住宅建筑中采用輕質(zhì)石膏板內(nèi)隔墻體系,主要的土建結構造價(包括樓板、外墻、內(nèi)墻、梁、基礎結構體系等)比傳統(tǒng)磚石混凝土體系的土建結構造價降低10%,建筑工程的總造價降低4.27%。)
猜你還感興趣的:
1.鋼筋混凝土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