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寶寶學會分享?分享有什么意義
分享就是指個體與別人共同享受歡樂、幸福、好處等。這是人的一種親社會行為,也是一種個人素質(zhì)的表現(xiàn)。所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學會分享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如何讓寶寶學會分享?
如何讓寶寶學會分享
滿足寶寶對愛的需求
家長盡量拿出足夠的時間、精力來和寶寶共處,不要忽視寶寶對愛的需要。否則,寶寶可能會失去已經(jīng)獲得的安全感。這種對父母的不信任,就可能在寶寶的社會行為上體現(xiàn)出來,比如不愿意與人分享。
做出分享的榜樣
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在寶寶面前與家人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當寶寶偶爾做出分享行為時,一定不要謝絕,要誠懇地接受寶寶的好意,而且要謝謝寶寶,讓寶寶體驗到和大家分享是件很快樂的事情,從而激勵他繼續(xù)這種行為。
進行角色扮演
給寶寶講有關(guān)分享的故事,并和寶寶一起扮演故事里面的角色,寶寶來扮演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和別人分享的角色,爸爸媽媽扮演接受別人禮物的角色,然后可以交換角色。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角色扮演,真實、直接的情感體驗使得角色的分享特征固定在寶寶的心中。這時,寶寶就真正從“小氣”的寶寶成長為愿意和人分享的可愛寶寶。
在關(guān)鍵期加強引導
1.5~2歲是兒童分享行為能力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父母要抓住這個時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導。比如在寶寶與家人共處時,在與小朋友共處時,要引導他分享食物、玩具等,充分利用這個關(guān)鍵期,促進分享行為能力的發(fā)展,更好地獲得社會交往的技能。
分享的重要意義
分享就是指個體與別人共同享受歡樂、幸福、好處等。這是人的一種親社會行為,是人在社會交往中的需要獲得的一種意識,一種能力,一種品質(zhì),也是每個人需要具備的一種美德,一種責任。學會分享是孩子成長發(fā)展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孩子可以從充滿童趣的分享活動中真切感受到分享帶來的快樂,這對他們正確理解分享以及將來形成健全人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失敗案例
一個叫丁丁的孩子,從小就在家里受到尊老愛幼的訓練。比如每次買回蘋果來,家長都要讓丁丁效仿孔融讓梨的故事。丁丁可謂訓練有素,他每次都要揀最大的蘋果先給奶奶吃。奶奶照例笑著夸贊一番:“丁丁真孝順,好孩子,奶奶的牙不好,你吃吧。”接下來是爸爸和媽媽,都有不吃大蘋果的理由。最后,丁丁抱著那個最大的蘋果獨享去了。一個實在算不上什么的蘋果,把一家逗得其樂融融。有一天,爸爸的上司來家里玩,懂事的丁丁立馬去果籃里找來一個大蘋果,送給客人吃。奶奶和爸爸媽媽見了,個個樂開了懷。那上司也說:“你們家的孩子真不錯。”雖說這位上司最不喜歡吃蘋果,但出于對丁丁禮貌的尊重,他還是接過了那只大蘋果。不料,他剛咬一口就惹來了麻煩,但見憤怒的丁丁用手指著客人說:“你為什么吃這最大的蘋果?你太嘴饞了!你太不要臉了!你太惡心了!”那位上司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弄得不知所措,咬在嘴里的蘋果咽不是,吐不是,一時間令他尷尬不已。
故事中的丁丁可謂訓練有素,他每次都要揀最大的蘋果先給奶奶吃。奶奶每次都笑著夸贊丁丁一番。同樣,爸爸和媽媽也都以各種理由拒絕吃最大的蘋果。最后,丁丁“只好”抱著那個最大的蘋果獨享。雖然這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生活片段,一次小小的分享過程,但這卻給丁丁傳遞了一個重要的錯誤信號,那就是大人不會吃的,只是走走過場,最大的那個蘋果在成人之間轉(zhuǎn)一圈后最終仍然會成為自己的。長此以往,丁丁就形成這樣的一種認識,所謂的分享,就是虛晃一槍,最終最大的那個蘋果會回到他的手上??墒?,爸爸的上司并不了解這個家庭中的這種特殊“分享”行為,以至于在不喜歡吃蘋果的情況下還是出于對孩子的尊重咬了蘋果,最后弄得尷尬萬分。
孩子學會分享相關(guān)文章:
1.家庭育兒知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