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結(jié)婚有哪些習(xí)俗
河北結(jié)婚有哪些習(xí)俗
提親即男家委托媒人到女方家提親,若女方同意議婚,則男家再去女家求婚,俗稱“說媒”??赡阒篮颖钡貐^(qū)的結(jié)婚有什么習(xí)俗嗎?下面就隨學(xué)習(xí)啦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河北結(jié)婚的7大習(xí)俗
河北結(jié)婚習(xí)俗一、提親
即男家委托媒人到女方家提親,若女方同意議婚,則男家再去女家求婚,俗稱“說媒”。舊時重“門當(dāng)戶對”和“以命相擇”,流傳著“門對門,戶對戶,豁拉口子對柵欄”的民謠。一般地說,男方托媒人去提親時,首先把自己的身份、土地、財產(chǎn)及自己子女情況做個全面的考慮,與女家的情況是否搭配,就是說雙方條件差不多。但也有媒人受人重禮,弄虛作假。女方父母若有意,就托人探聽男方情況,如果認為門戶相當(dāng),男女兩家就各辦庚貼。庚貼有用紅紙做的,上寫成婚子女的姓名、年庚、三代、籍貫、俗稱“四庚貼”,以后雙方交換。
河北結(jié)婚習(xí)俗二、問名
俗稱討八字。“八字”是根據(jù)每個人誕字的年、月、日、時,各用天干、地支的兩字相配,四項共有八個字,所以稱“八字”。迷信的人認為根據(jù)生辰八字可以推算出一個人的命運好壞,每個人都屬于五行中的某一種“命”,如金命、木命、水命、火命、土命等,凡五行相克者都不能成婚。
媒人先持男貼到女家,將女子的生辰八字,連同彩禮寫于男貼之背面,由媒人帶給男方,男方請命先生“合肖”,占卜吉兇,如男女年庚八字無“沖吉”,雙方父母同意,即可訂親。當(dāng)然也有其他說道,如“女大一使不得”,“妻大二生一對”,“妻大三抱金磚”等。
河北結(jié)婚習(xí)俗三、換貼
男女雙方的婚事說定后,要舉行一次換貼,換貼的日期要選吉日進行。男女先遣媒人向女方議聘。男方將議訂聘金和新郎的庚貼放入小匣子內(nèi),并用紅布或紅綾將小匣包裹,連同彩禮(包括錢幣、衣物、食品),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女家收下聘金、彩禮和男方的庚貼后,女方出將庚貼放入原匣內(nèi),連同回送的衣著嫁妝喜果等由媒人轉(zhuǎn)交男家,這一程序叫做換貼。
河北結(jié)婚習(xí)俗四、過大禮
這是男女兩家締結(jié)婚約后,男方將聘禮送往女家的禮儀。送過彩禮的婚約才算正式生效。舊時一般男家要給女家100—200塊現(xiàn)洋,衣料、手鐲、戒指等禮品。結(jié)婚前還要“抬食籮”(用三層長方形的木板成的架子),至少要送三架食籮,上面堆放著大米、掛面、饅頭、豬肉等,由數(shù)人送抬著到女家。
河北結(jié)婚習(xí)俗五、婚禮籌備
成婚前要選擇成婚日,擇雙雙日,諸如四月初四,八月二十八等,或三六九吉日。選后好,男家備好禮物和衣料,紅柬貼上寫明迎親日期要媒人轉(zhuǎn)交女家,通知親友婚禮日期。并開始清整院落,粉刷、布置新房。新房內(nèi)掛上喜畫,有麒麟送子、五子登科等。窗花,常有喜鵲登梅、鴛鴦戲水、雙飛燕子、并蒂蓮子等。家中遍貼喜聯(lián)和紅“喜”字。喜聯(lián)多用“百年合好”、“白頭偕老”、“花開并蒂”、“綰結(jié)同心”、“宜室宜家”等。女家收到男方紅柬貼后開始置辦嫁妝,迎請眷屬,邀請男女還客。家族長輩請出閣閨女吃“離娘面”。
河北結(jié)婚習(xí)俗六、成親
成婚那天,雙方有“姑不接,姨不送”之忌諱,且接送雙方不得委托寡、二婚頭或?qū)傧嗯c新娘新郎相克者。這天是男家大喜之日,房前屋后,院里院外,都以清水潑地,打掃得一塵不染。門前懸掛紅燈,院子里,房檐下掛滿了親友們送來的喜幛、衣料、被面,處處呈現(xiàn)出一片熱烈歡樂的景象。迎娶時鳴放鞭炮,紅燈傘仗,鑼鼓喧天。有條件的還請儀仗隊、嗩吶伴奏。到了女家門前,女家故意事先將男方人“拒之門外”,待男方將“過門禮”從門縫塞進去方才開門迎接。然后引至客房招待吃茶點和“下馬面”。
新娘在上轎前開容(又稱開顏),即用線將臉上的汗毛絞去。梳妝后與親人拜別,然后用紅頭巾蓋頭蒙面,紅巾四角縫上棗子、花生、銅錢(即早生貴子之吉利),胸前掛一鏡子,以“避“兇光。在迎親曲中,由其兄背人花轎,并有一小兄弟或子倒輩相隨于轎后,謂之“押轎孩兒”。由女家起程時,新郎騎馬在前,男陪客、男娶客北馬相隨。由女方長輩或平輩兩位男性親屬,跟隨新郎花轎左右,手把轎桿隨行,押送嫁妝,俗稱“送客”。女送客在轎后騎馬或坐車相隨。
過去石家莊有些地方興這么一個風(fēng)俗,閨女在上轎前哭幾聲娘,以表示難分難離之意。傳說很久以前,有這么娘倆,相依為命過著苦日子,娘織布,女兒紡線,緊干慢干還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娘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心里更有著急,總得給女兒找個婆家呀。于是娘委托媒人給女兒說了個婆家,并訂了迎娶的吉日。眼看著喜日一天比一天接近,娘倆的愁也一天比一天深。等到男家花轎來到門前,女兒望著娘的滿頭白發(fā)和枯瘦的臉,想到自己一走,娘的日子怎么過呀,還不活活餓死嗎?想到這里抱住娘的頭大哭起來。這哭聲感動了一位過路的神仙,看見這娘倆哭得這么可憐動了善心,用手指了指姑娘臉上的淚花,這淚花就變成金光燦亮的金豆子,姑娘看見有這么多的金豆子,足夠娘下半輩子吃用啦,就高高興興地梳洗打扮上了花轎。從那以后,凡是姑娘上轎,都是遲遲不愿上轎,實在拖不下去了,就抱住娘大哭幾聲,就是沒有淚,也要擠出幾顆淚珠子,好讓金豆子養(yǎng)活娘。年深日久便形成了“閨女離娘,大哭一場”的風(fēng)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新娘娶回時,要繞村串莊,不準許走原路,謂之不走回頭路。一路上爆竹聲聲,嗩吶不停地吹奏,好不熱鬧。轎至男家停在門口,新郎下馬向花轎三揖,謂之拜轎神。新娘由伴娘攙扶出轎。新娘扯彩進門之后,先從火盆上跨過。象征婚后日子“火火爆爆”。然后踏紅氈進入中堂拜堂成親。這時由事先請來的德高望得的人作儐相(司儀),主持婚禮儀式。
這是儐相出班先唱道:“儐相儐相,兩步一丈,龍鳳鴛鴦,和諧一雙。”接著念喜歌,歌詞都是吉慶語,如“鸞風(fēng)和鳴”、“花好月圓”、“新房一閃紅花開,家有金斗供龍牌”、“相府門上掛彩綢,千金小姐配王候”之類。然后依次唱: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三拜祖宗;四拜彩郎;五拜土地;六拜春萱;七拜親朋;夫妻對拜。新郎新娘行過八拜大禮之后,接著交杯換盞。只聽儐相又唱道:“交杯換盞兩和好,夫妻白頭偕到老??葱吕?mdash;—頭項金花呈吉祥,身披山水繡鴛鴦:烏靴白底紅花襯,一身爽氣投四方。看新娘——五彩鳳冠琳瑯鑲,紫帶霞帔東飛凰。柳眉杏眼紅綾罩,金蓮知羞裙下藏。夫妻堂前花燭亮,一對鴛鴦巧成雙,隨即樂班奏出龍鳳祥之曲,在樂聲曲中,儐相高唱著吉利曲兒:“青山綠水永相映,房中笑語敘衷腸;花臺點地鴛鴦譜,吉星高照四時康。“儐相唱畢,眾位已笑得前仰后合了,使人深感婚配習(xí)俗情趣盎然,并親切逗人。
這時,由男家人在地上次第傳送麻袋相鋪,讓新娘從上走過,各為傳宗接代,引新娘以此進入洞房。末入洞房前,新郎持弓搭箭,通過新娘頭上向洞房內(nèi)連射三箭,意驅(qū)邪惡。還有的地方向新娘頭揚草節(jié)之類,這時儐相又唱:“走進洞房把頭抬,麒麟送子跟上來”“一把粟子一把棗,閨女小子滿地跑”一類喜歌。
未入洞房前,必請一位父母雙全、丈夫健在的婦女到新房中為新郎新娘安放被褥。并將一把五色糧撒到褥下,趕個五谷豐登的吉利。床頭下放幾顆紅棗,意思是早(棗)生貴子。枕下放幾?;ㄉ?,意思是男孩女孩“花”插著“生”。當(dāng)新娘進入洞房時,新郎揭開新娘的“蓋頭”,這時鄰居開始“鬧洞房”。鬧洞房的習(xí)俗由來已久,家家戶都認為來自己家鬧洞房的人越多越好,人越多越顯出自己的體面和光榮。俗話說:“新婦三天無大小”,這一天,不論男女老幼都可入房“看新媳婦兒”,逗引新娘,不管葷的素的一起來,有意是盡量使原本羞羞答答的黃花閨女變成大大方方的潑媳婦。晚上,還有人潛伏洞房窗上竊聽新郎新娘說私房話,俗稱“聽房”。倘若雨、雪天沒有肯去,母親便將一把掃帚輕輕靠在窗下完成“聽房”這一儀式。
這一天,男家娶親回來,除招待本家親友外,還要熱心地招待女家來客,并展示嫁妝,即由女方長輩代表將各親友賞送之物一一唱明展示,交付男方代表接受,俗稱“擺桌”。此時,有好事的子侄輩,給新郎母親或嬸、嫂臉上抹黑,以逗笑取樂。
河北結(jié)婚習(xí)俗七、婚禮后禮俗
第二天,新娘與親族輩禮見,拜祖、上墳后,女家率親戚到男家認親,接回新夫婦,謂之“回妝”俗稱“回面”,對新郎以好餐相待。好事的大兄嫂、小姨子常在餃子內(nèi)包以辣椒等物,以耍笑新郎。當(dāng)天返回男家。
第三天,新婚夫婦,攜帶禮品,乘轎(或坐車)去女方娘家,俗稱“三朝回門”。男家派人送饃饃于女家,謂“挎籃子”,并將新郎接回。過兩天,新娘父母再將女兒送到男家,謂“二回三住”。六日后,再將女接回,滿月后再送女于男家,謂之“過月”。至此,婚娶儀式才告全部結(jié)束。
新婚頭一年的春節(jié)期間,新郎新娘要向娘家父母拜年。時間一般在正月初二或初三。有一首民歌唱道:“大年初一頭一天,過了初二到初三;小兩口,巧打扮,帶上年貨與糕點,趕著毛驢樂哈哈地去拜年。”去時,不能空著手,必須帶一些年貸、土特產(chǎn)品,正如民歌所唱:“喝的酒,吸的煙,年糕帶了一大籃。”這同樣表示出嫁的女兒不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