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支出政策績效評價
財政支出政策績效評價
在整個社會經濟未處于充分就業(yè)水平時,擴大財政支出從而導致社會總需求的變化,使產出水平即國民收入水平發(fā)生變化。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財政支出政策績效評價的相關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財政支出政策績效評價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的基本理念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是近20年來出現(xiàn)在西方國家政府公共支出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其核心是強調公共支出管理中的目標與結果及其結果有效性的關系,形成一種新的、面向結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資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務水平。
財政支出
財政支出建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的核心,就是把現(xiàn)代市場經濟的一些理念融入預算管理中,使政府預算能像企業(yè)財務計劃一樣,對政府的行為進行內控,并通過這種內控,保障政府目標的實現(xiàn),提高政府運行效率,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與市場的協(xié)調能力。
從操作層面上講,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不僅僅是對財政支出使用情況進行評價和監(jiān)督,它的根本意義更是以財政支出效果為最終目標,考核政府的職能實現(xiàn)程度,也就是考核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或公共服務的數(shù)量與質量。正因為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有著這樣的功能,因此,如果僅僅從財政的角度來進行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就很難全方位地反映財政支出的實際效益與效率。從這個意義上講,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是以財政部門為主體,政府其他職能部門共同配合而形成的管理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一項制度。
由于財政支出范圍廣泛,再加上支出績效呈多樣性的表現(xiàn)特點,既有可以用貨幣衡量的經濟效益,還有更多的無法用貨幣衡量的社會效益,而且不同的項目有不同的長短期效益,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長期以來,財政部門一直無法采取一種比較準確的辦法,來對財政支出進行衡量。而這一"盲點",恰恰是減少資源損失浪費、提高效率的關鍵點。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就是要把"不可衡量的事"變?yōu)榭珊饬康?,確定政府的職能、財政支出的目標以及實現(xiàn)這些目標所需的步驟,在給定目標的前提下尋求最有效率的實現(xiàn)目標的方式,以最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滿足公共需要、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二、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的方法
政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一般包括:制定明確、合理的公共支出績效目標,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對績效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及效果實施考核與評價,并把績效評價與預算編制與預算管理緊密結合起來。
為了形成與當?shù)厣鐣洕l(fā)展相適應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西方市場經濟國家進行了各種探索,再加上經濟理論界的研究,目前,形成了如下幾種比較主流的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即將一定時期內項目的總成本與總效益進行對比分析的一種方法,通過多個預選方案進行成本效益分析,選擇最優(yōu)的支出方案,該方法適用于成本和收益都能準確計量的項目評價,如公共工程項目等,但對于成本和收益都無法用貨幣計量的項目則無能為力,一般情況下,以社會效益為主的支出項目不宜采用此方法。
2、最低成本法,也稱最低費用選擇法,適用于那些成本易于計算而效益不易計量的支出項目,如社會保障支出項目,該方法只計算項目的有形成本,在效益既定的條件下分析其成本費用的高低,以成本最低為原則來確定最終的支出項目。
3、綜合指數(shù)法,即在多種經濟效益指標計算的基礎上,根據(jù)一定的權數(shù)計算出綜合經濟效益指數(shù),該方法目前被中國多個部門采用,評價的準確度較高、較全面,但在指標選擇、標準值確定及權數(shù)計算等方面較復雜,操作難度相對較大。
4、因素分析法,將影響投入(財政支出)和產出(效益)的各項因素羅列出來進行分析,計算投入產出比進行評價的一種方法。
5、生產函數(shù)法,通過生產函數(shù)的確定,明確產出與投入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借以說明投入產出水平即經濟效益水平的一種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Y=f(A,K,L…),其中Y為產出量,A、K、L等表示技術、資本、勞動等投入要素。生產函數(shù)法不僅可以準確評價綜合經濟效益,而且對評價資源配置經濟效益、規(guī)模經濟效益、技術進步經濟效益等都有重要作用,但函數(shù)關系的確定較為復雜。
6、模糊數(shù)學法,采用模糊數(shù)學建立模型,對經濟效益進行綜合評價的方法,將模糊的、難以進行比較、判斷的經濟效益指標之間的模糊關系進行多層次綜合評價計算,從而明確個單位綜合經濟效益的優(yōu)劣。
7、方案比較法,主要用于財政項目資金管理。首先評價各方案有無經濟、社會效益,然后,對各方案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進行事前估算,并根據(jù)估算結果進行方案選擇。
8、歷史動態(tài)比較法,將某一類支出或項目的歷史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分析,了解其歷史上的變化及效益波動情況,既可以看出其發(fā)展趨勢,也可以了解各種因素在不同時期的影響及作用機理,進而分析其效益差異的成因及改進方向。
9、目標平價法,將當期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水平與其預先目標標準進行對比分析的方法,此方法可用于對部門和單位的評價,也可用于周期性較長項目的評價,還可用于規(guī)模及結構效益方面的評價。
10、公眾評判法,對于無法直接用指標計量其效益的支出項目,可以選擇有關專家進行評估并對社會公眾進行問卷調查,以評判其效益,適合于對公共管理部門和財政投資興建的公共設施進行評價,具有民主性、公開性的特點,但應用范圍有限且有一定模糊性。
三、中國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
經過系統(tǒng)分析,本文擬從如下幾個方法來建立中國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
(一)明確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內容
基于中國的現(xiàn)實條件以及改革發(fā)展目標的需要,適應部門預算改革的需要并推進部門預算制度的完善,中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主要應從兩方面進行:
1、一般預算支出的績效評價,即評價部門預算的總體績效
從中國現(xiàn)階段及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發(fā)展目標來看,對政府各機構的預算支出的績效評價范圍主要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政務信息管理;
--資源配置績效管理;
--公務員業(yè)績管理;
--財務質量管理。
2、項目支出預算的績效評價,即對各個具體項目的支出績效進行評價
根據(jù)中國政府項目的特點,項目支出的績效評價體系應包括:
--邏輯標準;
--管理標準;
--成果標準。
通過對上述三大標準的評價,來衡量項目支出的目的設計合理性、項目管理以及項目績效目標的完成情況等,從而確定公共資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二)確定財政支出績效指標及標準
參考國外經驗,在確定財政支出績效指標及標準時,我們認為可以借鑒企業(yè)管理的辦法,在指標設計上,按照"投入--過程--產出--成果"這一邏輯程度進行指標設計。
具體設計應根據(jù)目標的不同而不同,并遵循如下原則:
1、相關性原則。是指衡量指標與政府部門的目標及項目目標有直接的聯(lián)系,不能因為容易收集就使用,例如投入或產出的衡量相對容易,但與項目成果目標的相關性存在問題,單純的投入指標或產出指標就不能很好地反映項目的實際影響;
2、經濟性原則。是指指標的選取要考慮現(xiàn)實條件及可操作性,數(shù)據(jù)的獲得應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在合理成本的基礎上收集信息;
3、可比性原則。是指在具有相似目的的項目之間有共同的指標,不同項目之間的衡量結果可以相互比較;
4、重要性原則。是指根據(jù)指標在整個體系的地位和作用進行篩選,選擇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評價要求的指標。
績效衡量指標體系一般都要綜合運用上述四種指標,可以避免單純追求成果而忽視效率或單純追求效率而不顧成果的現(xiàn)象。
但由于財政支出是以社會效益為主的,而社會效益的量化,一直是財政核算中長期解決不了的技術性難題,如:在計算各項指標與績效目標的具體相關系數(shù),判斷某項投入或產出對最終成果的貢獻率等,目前中國都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加之制度基礎的不完善,可能導致指標的濫用,帶來與指標設計初衷相反的效果。所以在進行評價時,還需要盡量克服這一難題。
(三)確定評價主體
本文認為,為了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的主體應由三部分組成:
1、負責績效評價的政府機關
中國財政部是負責政府公共支出的綜合部門,主要職責應該是建立績效評價制度、制定和發(fā)布相關政策、實施指南和技術規(guī)范等,組織評價,綜合利用評價信息改進預算管理、提高決策能力。
2、具有專業(yè)判斷能力的專家組
由來自于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中介機構等技術人員組成的專家組,主要負責解決一些技術上的難題,協(xié)同政府部門確定指標、標準,對各部門的支出績效進行分析。
3、社會公眾
社會公眾則是對政府機構的服務質量、服務效果進行評價,財政支出的分配和使用是否有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充分反映社會公眾的需要,支出績效的評價過程中應該通過調查獲得公眾的滿意度信息,檢查支出的實際效果是否符合公眾需要。
(四)配套的改革措施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是整個財政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由它"單兵作戰(zhàn)",獨自推開,是很難取得預期效果的。因此,什么時候出臺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出臺時與哪些財政配套政策相協(xié)調,財政改革與政府職能規(guī)范化呈怎樣的關系,在該方案出臺前,需要對財政專業(yè)人員進行怎樣的培養(yǎng),等等,都是在建設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中所必須考慮的。
四、結束語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涉及的內容多、范圍廣,評價體系的推開還需要各部門的配合,評價內容中各部門的績效目標、績效指標的合理與否尤為重要,績效評價的最終落腳點也是通過各項績效指標的評價來評價績效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從而確定與各部門及各項目相適應的預算。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側重于提供一個基本思路,并引以為玉。
支出效益分析
政府財政支出效益分析與微觀經濟組織生產經營支出效益分析的差別主要體現(xiàn)在:
(一)計算所費與所得的范圍不同
財政支出效益分析中計算所費與所得的范圍較寬。
(二)衡量效益的標準不同
財政支出效益分析中不能單純地以經濟效益為衡量標準,而必須確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重的效益標準。
(三)擇優(yōu)的標準不同
財政分配所追求的是整個社會的最大效益。
財政支出政策績效評價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