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厭學表現原因及輔導方法
厭學是一種常見的相信,最大原因是跟家庭、社會環(huán)境有關,其次是跟老師的教學和管理也有關系。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小學生厭學的原因和輔導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生厭學表現原因
1、學生自身因素
學習目的不明確。厭學的小學生一般學習成績較差,缺少學習動機,對上學不感興趣,沒有求知欲望,又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會學習,學習狀態(tài)消極,學習效率低下,“身在曹營心在漢”,注意力不能集中,他就可能會從心底產生對上學和學習的厭惡情緒。另外,不能與同學和睦相處。常與同學們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學們都不喜歡他,人際關系緊張,感到在學校沒意思。如果老師和同學再對他們冷漠,他們就會更感孤獨和不安,厭學情緒也會產生。
2、學生家庭因素
(1) 孩子缺少關愛,家長無力管教。
有的學生的家庭破裂,父母離異使孩子失去了家的溫暖,失去了父母的關心,覺得自己可憐,好像是命運的安排,容易胡思亂想,心理扭曲。于是對身邊的人和事產生不滿,個別學生甚至產生仇恨老師、學校和社會的心理,開始放縱自我,對學習置之不理。也有些留守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他們大多和爺爺奶奶生活,或寄住在親戚家,爺爺奶奶或親戚對留守學生無力管教。這些孩子擁有完整的家庭卻得不到完整的愛。于是他們幼小的心靈顯得更加脆弱,產生消極心理,加之自我約束力差,認為學習沒有什么意思,厭學情緒隨之產生。
(2)家長疏于管教或者家教過嚴。
有的家長只知道每天早出晚歸做生意,有的只想著“堆長城”,他們無心管教自己的孩子,上沒上學不清楚,學習好壞不關心;還有的家長溺愛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要多少給多少,也不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導致孩子任性,屢屢違反校紀班規(guī),老師到學生家中走訪,和家長交流學生的表現情況時,家長全然不知,一片茫然,對孩子疏于管教感到慚愧,也給孩子帶來不良后果。 家教過嚴同樣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有些家長觀念落后,“棒打出孝子”是他們教育孩子的“殺手锏”,成績考差了,毒打一頓。有的孩子在家和家長對著干,家長也以“武力”相逼。家長這種“恨鐵不成鋼”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但粗暴的教育方式只能適得其反,孩子們會產生逆反心理,身心受到傷害,不想上學的念頭悄然而生。
3、學校教育因素
雖然農村教育教學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有的教師教育觀念落后,教育教學手段不妥。小學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仍然看學生成績,教師在抓學生成績面前仍然不敢有半點的放松。教師采用千篇一律的“填鴨式”課堂模式,教師不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不顧學生的身心健康,而是對學生進行“疲勞轟炸”,那么學生對這門功課就會產生厭倦心理。這種無視學生主體性,不考慮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況落后教育觀念指導下的教育教學實踐,當然讓學生感到厭惡,顯然,教學質量也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提高。 另外,個別教師的不良師德也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個別教師職業(yè)道德觀念不強,排斥差生,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或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變相體罰,使產生自卑心理而厭學。
4、社會環(huán)境因素
農村的一些家長和學生受社會環(huán)境“大氣候”的影響,出現了“拜金主義”,認為學習無用,知識不重要。過去農村孩子考上了大學,那是十分光榮的事,而現在考上大學和考不上大學都一樣,有的大學生畢業(yè)后同樣面臨著沒有工作,大學生神圣光環(huán)已不再有??忌洗髮W和考不上大學都一樣能掙錢,特別是在城里打工幾年就能為家蓋上小洋樓來改善家人生活的孩子,無形中給在校小學生很大影響,同時他們也覺得沒有多少文化的父母親照樣能干大事。加上這種思想觀念,學好學壞無所謂,導致這些學生厭學。
小學生厭學表現心理
1、思想上厭學心理表現。到學校學知識,接受老師的教育,是每一個學生應該具備的思想素質??蓞拰W的學生在思想上不是把學習當成是求知的課堂,而是把它看成是一種煩惱、負擔和精神壓力。他本不愿意學習,但是在家長和老師的督促下又不得不勉強去應付學習,即使人在教室,卻心不在焉。這種思想上有厭學心理障礙的學生,是不可能學到較多知識的。
2、行動上厭學心理表現。思想上的厭學必然導致行動上的厭學,而行動上的厭學則主要表現在“懶惰”上。我曾對我們三(2)班做過調查:我班43人當中,厭學、懶惰的學生占24%之多。這些學生的主要表現是:當老師講課時他沒興趣聽,不是在跟別人小聲講話就是在做小動作;當老師向他提問時,他什么也回答不上來;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他要么找出各種理由進行推諉和拖延,實在推諉不了的就敷衍一下。有的把字寫的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跡很難讓別人看懂,而且添字、漏字、錯字的情況也常有發(fā)生。有些學生做作業(yè)不善于獨立思考,愛抄襲別人的。有的做事時總是無精打采、懶懶散散拖拖拉拉,不積極、不主動、不勤奮。
小學生厭學輔導方法
一、改善環(huán)境,愉悅心境。
要改變厭學學生對生活的態(tài)度、對學習的認識,首先就必須要改善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一個好的環(huán)境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之間相互配合。社會的鼓勵、家長的關懷、教師的重視、同學的友好都有利于營造一個重學、樂學的氛圍,消除厭學學生被拋棄、被歧視的感覺,對學習由厭惡感、恐懼感變?yōu)橛鋹偢?、舒適感,從而積極、主動、愉快地開始新環(huán)境中的生活、學習。
二、改變觀念,接受自我。
讓厭學學生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這是變厭學為樂學的重要一環(huán)。應認真地發(fā)現厭學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良好、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行為,從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斷強化,讓他在前后比較中接受自我,認識到自己并非無可救藥,而是能學好的,相信自己也是一個有能力、有前途、受尊重的以,改變自己無能的觀念。當然,對厭學學生的評價必須客觀、中肯、善意,不能諷刺偏激,以免增添逆反情緒。
三、家庭教育科學化。
兒童的成長是有規(guī)律的,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心理特點。因此,家長要根據孩子成長的規(guī)律,根據孩子學習情況、思維特點、興趣特長等,把握其“最近發(fā)展區(qū)”,在此基礎上,選擇符合孩子實際的階段性期望目標。此外,家長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孩子精神放松地學習。作為家長應該多學一些家教知識,使其家教具有科學性。
四、培養(yǎng)興趣,樹立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厭學學生對自我價值有了新的認識后,隨即就要開始自我實踐,這種嘗試結果的好壞是他們能否我徹底轉變自己的關鍵。要盡量創(chuàng)造環(huán)境,讓厭學學生在實踐中培養(yǎng)興趣,品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樹立信心、堅定信念,徹底矯治厭學的心理障礙。
當然,對于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厭學學生,靠以上常規(guī)性的輔導和轉化還不能根治的,就必須盡早請心理醫(yī)生診斷,利用醫(yī)學手段來治療厭學。對患有厭學的學生進行教育和幫助,切實解決好他們的學習心理問題,才能讓每一個學生更好地適應學校教育的要求。從而順利走完健康成長的歷程。
五、學校教育內容、方法的更新。
解決學生厭學問題,首先要改變用學習成績一把尺子衡量學生的教育思想和對學生要求“一刀切”的舊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按照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教學,正確處理難與易、快與慢、多與少的關系,使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適合大多數學生的水平,對學習困難學生要注意觀察和了解他們是否聽得懂,學會適當指導,幫助他們克服理解接受上的困難,真正而不是形式上做到因材施教。同時,要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只有掌握適當的學習方法,學生才能自覺地、主動地去探究知識,變苦學、厭學為樂學。教師應將學法指導與教法改革相結合,做到既教知識又教方法,不僅使學生學會,更使學生會學。
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給再多,再好的學習方法,學生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也無濟于事。學生學習成績的優(yōu)劣,與其智商有一定相關,但在相同智力水平下,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則起著決定性作用。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勢必造成孩子對學習缺乏興趣和毅力,任性、自制能力差等情況。培養(yǎng)非智力因素,首先應調動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機,有興趣學生才會去投入、追求、才會自覺學習。只有讓學生主觀體驗學習是樂事,讓他們愉快地學習,愉快地思考,愉快地活動,把學校變成學習生活的樂園,才能令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從而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性格特征,提高學生的自尊水平。
學習有障礙的學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不能戰(zhàn)勝自己的學習惰性,表現出意志力薄弱。意志力不是天生的,靠后天一點一滴的培養(yǎng)。為此,教師和家長要注意從生活習慣和學習常規(guī)上培養(yǎng)學生自覺、堅韌、果斷、自制的品質。
猜你感興趣:
2.中學生厭學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