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歷史偉大的歷史轉折教案
八年級下冊歷史偉大的歷史轉折教案
特別是在歷史的教學過程中備課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備好課才能上好歷史課。為此, 接下來,學習啦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偉大的歷史轉折教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偉大的歷史轉折教案
【課標標準】
認識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史上的偉大轉折。知道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fā)展需要的基本原則。以深圳等經濟特區(qū)的建立為例,探討經濟特區(qū)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影響。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能列舉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要內容,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史上的偉大轉折。培養(yǎng)以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知道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培養(yǎng)在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基礎上得出結論的能力。
了解深圳等經濟特區(qū)的經濟騰飛情況,根據史實分析、歸納經濟特區(qū)建立的歷史作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比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社會發(fā)展的巨大變化,熟悉基本的對比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路徑;
通過從分析史料得出歷史結論的過程,體驗“論從史出、史由證來”的方法和過程;了解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的偉大作用,學習歷史的、辨證的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和視角。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學習,認識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
通過對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及改革開放進程的學習,形成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的基本認識。
通過感受深圳及家鄉(xiāng)的滄桑巨變,逐漸生發(fā)對家鄉(xiāng)、對社會的真摯情感、積極關注家鄉(xiāng)未來的建設與發(fā)展。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初步體會并學習實事求是地做人。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和經濟特區(qū)的設立等改革開放重大舉措的作用。。
難點:如何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共和國歷史上的偉大轉折;
初步學習史論結合的方法,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fā)展需要的基本原則。
【課前準備】
1.教師指導學生查閱有關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資料,并準備用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
2.從提高教學有效性出發(fā),教者整合文字、圖畫、音頻、視頻的自制多媒體教學課件。
【板書設計】
第11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
一、改革開放的春雷
十一屆三中全會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
三、對外開放的窗口
5——14——4——1
【教學過程】
課前渲染
播放《春天的故事》的FLASH動畫作品(音樂和體現(xiàn)深圳改革開放的畫面同時展現(xiàn))。
(設計說明:該環(huán)節(jié)旨在渲染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
導入新課
音樂是一種表現(xiàn)的藝術,很多歌曲不但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心聲,更能體現(xiàn)出一個時代的主題,如課前我們聽到的這首歌:
這首歌曲名叫什么?伴隨美妙的歌聲,我們欣賞了美麗的深圳風光。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光的隧道,回到三十年前,去探尋發(fā)生在春天的故事。
第一環(huán)節(jié) 展示篇
同學們,三十年前,在一位操著四川口音、名字叫“小平”的老人的帶領下,中國社會開始發(fā)生巨變,城市展新貌,鄉(xiāng)村奏新曲。讓我們共同來看幾幅我們身邊的圖片(幻燈片展示:城市新貌;鄉(xiāng)村新曲)
城市新貌:鐘樓遠景(鐘樓氣勢恢弘,南大街繁華興盛)。鐘樓夜景:流光溢彩、璀璨迷人。
鄉(xiāng)村新曲:漫畫“吃水不用擔、做飯不冒煙、看戲不出門、學校大改觀”
這些看似尋常的景象在三十年前卻不是這樣的,我們再看兩幅圖片。
70年代的鐘樓(周圍房屋低矮陳舊,街道狹下冷清)。
70年代的農村(房屋破爛簡陋,設施缺乏)
教師:是什么原因,讓我們的家鄉(xiāng)、我們的祖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學生合作探究并回答(預設為改革開放)
(設計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畫面的展示、渲染烘托,教者的對比設問,得出歷史結論,引出溯源篇。)
教師總結:短短三十年,彈指一揮間,改革開放,中國巨變。世界銀行這樣評價高度中國:“中國只用一代人的時間,就取得了其他國家用幾代人才取的的成就。”(幻燈片)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追根溯源,探究指引中國走向富強的偉大歷史轉折——改革開放是如何開始的,又是如何發(fā)展的?
第二環(huán)節(jié) 溯源篇
那么,這場轉折開始于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在“”結束兩年后召開,當時的中國中國是怎樣一種局面?在此基礎上發(fā)生了什么事件,為偉大轉折準備了條件。請看一段視頻?
1.播放《復興之路》視頻(教師剪輯后重新組合)。
視頻內容
1976年10月,_被粉碎,經歷了十年磨難和挫折,人們開始期盼著新的生活快速到來。但是,很快出現(xiàn)了“兩個凡是”,再次讓人們陷入困惑。“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要堅決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要始終不渝地遵循” 。這是否意味著中國還要走“”的老路。
鄧小平、陳云等老同志堅決反對“兩個凡是”的錯誤理論。他們認為毛澤東是人不是神。中國要前進,必須要突破兩個凡是的束縛。人心所向,正在匯聚為一股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1978年5月,《光明日報》發(fā)表了特約評論員的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的唯一標準》,劍鋒直接指向“兩個凡是”的錯誤思想,一場關于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就此在全社會展開。鄧小平說:“現(xiàn)在發(fā)生了一個問題,就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都發(fā)生了問題,簡直莫名其妙!”隨后,各省、市、自治區(qū)、各大軍區(qū)的負責人紛紛表示支持。真理標準大討論為為“”的中國實現(xiàn)歷史大轉折奠定了思想基礎。
2.選詞填空描述當時中國社會(師生互動)
教師:出示幻燈片并顯示下面內容
農村 ;
思想 ; 思想解放 。
對外 ;
(選詞) (自填)
自由多元 封閉落后 僵化保守 繁榮富裕 貧困蕭條
學生:填空
(設計說明:通過觀看視頻資料,培養(yǎng)學生多渠道整合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師生互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進而,學生弄清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時代背景)
第三環(huán)節(jié) 探索篇
教師: 二十年來中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事實上,出現(xiàn)這種變化的標志性事件是一次會議的召開,同學們知道是哪次會議嗎?下面我們看一段影音資料,然后請同學們快速搶答老師的問題,看誰的反應最快!
教師播放有關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影音資料,學生快速搶答教師的問題:這次會議的名稱,會議召開的地點、時間、主要內容及指導思想、工作重點。
(設計說明:學生從聲音、畫面中,快速收集、捕捉信息,大大提高了整合信息的能力。)
那么這次會議的意義是什么呢?同學先別急著說,我們探討完下面兩個問題答案自然就出來了。
首先,我們請班上的小歌星為大家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教師播放卡拉OK伴奏帶,學生演唱)
(設計說明: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示才藝的平臺,這樣,臺上臺下氣氛活躍。把課堂當做快樂的場所,施行快樂學習法。為后面繼續(xù)學習鋪平道路)
教師:是什么原因使農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學們閱讀第二目,根據自己的理解參考家庭聯(lián)產承包制的有關資料,展示在家與家長一起探討的這個問題的答案,然后評出最佳答案。
生生合作,一起理解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并用不同方式來表現(xiàn)。然后小組互評,師生共評 。
(設計說明: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對初二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對于集體和農民的責、權、利可能理解得不透徹,因此,此處學生最容易質疑。教師在做好充分思想準備的同時,還可以利用在家與家長談話形成的“家長經歷”這一寶貴的課程資源,使課堂從校內向校外延伸,大大開闊了視野,為學生的質疑提供參考答案。)
教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我國在對內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那么對外的封閉落后又是如何打破的?黨中央國務院意識到了這一點,確立了對外開放的政策,那么,又是哪位偉人開辟這條道路的呢?
(幻燈片展示)
1978年鄧小平針對中國封閉落后的面貌發(fā)出了這樣的聲音: “環(huán)顧全球,今天世界上經濟發(fā)展較快的國家,沒有一個是閉關自守的。對外開放的政策是中國的希望。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行的,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
——《鄧小平文選》第二卷
1979年4月,鄧小平同志與當時的廣東省委書記習仲勛同志談話時說: “還是辦特區(qū)好……在你們廣東劃出一塊地方來,也搞特區(qū)。過去陜甘寧邊區(qū)就是特區(qū)。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搞,要殺出一條血路來.”
——《鄧小平文選》第二卷
學生:思考、討論。
教師:巡視、個別點撥。
學生:發(fā)言。
教師:鄧小平在中國南海邊畫下的那一個圈,不斷擴展。開放的春風,從南方吹到北方,從沿海吹到內地。從1980年開始,我國對外開放的步伐逐漸邁開并呈跨越式發(fā)展,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了(點擊圖文)“多層次、有重點、點線面結合的全方位對外開放”的特點。
(圖文演示、連續(xù)點擊)
第1步:點:5個經濟特區(qū)——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省;
第2步:線:14個沿海城市。
第3步:面:4個經濟開放區(qū)——環(huán)渤海、長三角、閩東南、珠三角。
第4步:體:1個全方位開放的新局面:上海浦東新區(qū)的開放。
學生齊讀。1979年昔日封閉落后的中國正在變成一個開放發(fā)展的中國。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了(點擊圖文)“多層次、有重點、點線面結合的全方位對外開放”的特點。
到過特區(qū)的同學一定感受很深。下面我們就請幾名同學給大家講一講感受。
(設計說明:探索篇旨在引導學生探究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有關內容及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其中關于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比較表象化,學生很容易找到答案,因此在教學法中設置了既比較簡單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搶答環(huán)節(jié)。學生才藝的展示、小組互評,教者的點評,突出了師生雙主體的理念。)
第四環(huán)節(jié) 啟示篇
教師:同學們,本節(jié)課我們從展示到溯源再到探索,一起回顧了偉大轉折的歷程,本課重點突出了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歷史的偉大轉折,從此中國人民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領導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對內改革、對外開放。讓我們一起重溫今天的學習內容。
教者出示知識體系圖(點擊出示)
農村:貧窮蕭條
思想:僵化保守
對外: 封閉落后
對內改革改革
農村:包產到戶
對 外
點、線、面、體
看了八年級下冊歷史偉大的歷史轉折教案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