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睡前兒童故事精選
兒童故事作為一種文學(xué)形式,始終伴隨孩子們成長,并且在童年階段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至于有哪些是適合講給兒童聽的故事?家長們下面就不妨和學(xué)習(xí)啦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兒童睡前故事,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優(yōu)秀兒童睡前故事1、櫟樹托夢
從前,有一個叫石的木匠,帶領(lǐng)弟子去齊國。走到曲轅這個地方時,看見一棵被奉為神社樹的大櫟樹,櫟樹的樹蔭可以遮蔽幾千條牛,樹干有百人合抱那么粗。樹臨山而長,高出山頂八十尺才生長枝干,這些枝干可以造幾十條大船。很多人都圍著這棵大樹觀看,贊嘆不止。木匠石的弟子們也停下來圍觀,但木匠石連看都不看一眼,照樣不停地趕路。
弟子們看了好一陣,才急忙跟著追木匠石,一個弟子氣喘吁吁地問木匠石:“自從我拿著斧子跟您學(xué)手藝,還沒見過像剛才那棵櫟樹那樣的好木材,來往的人都停下來觀賞,您卻像沒看見一樣,這是為什么呢?”
木匠石聽后,回答說:“算了,你不要再說了!這是一棵毫無用處的散木,用它造船會沉,用它做棺材很快就會腐爛,用來做器具又不結(jié)實,用來做門和窗戶就會像云心木一樣流出樹脂來,用來當(dāng)柱子又容易被蟲子蛀蝕。這是一棵不能用作材料的樹,沒有任何用處,別人也不會砍伐它,所以,它才如此長壽。”
弟子們聽了,都佩服地點了點頭。
櫟樹托夢不久,木匠石從齊國回來,又路過這棵大櫟樹。櫟樹托夢給木匠石,對他說:“你把我和可作材料的樹相比嗎?那些山楂樹、梨樹、柚子樹等,果實成熟了就被摘掉,樹干樹枝常常被扭拉折斷,這都是因為它們有用,所以才遭此痛苦。我好幾次險些被人們砍伐,就是因為人們認為我有用?,F(xiàn)在好了,人們都認為我無用,我可以不被人們砍伐了。這就是無用之用,為我之大用。假使我有用的話,還能長這么大嗎?你這個寄生人間的人,怎能用常理來評論我呢?”
木匠石醒后,便把他的夢告訴了弟子們,弟子們說:“既然櫟樹追求無用,那它為什么要生長在社廟旁邊供人膜拜呢?”
木匠石忙說:“這是秘密,你們不要亂說。這棵櫟樹是想用社廟來保護自己,否則它就會被人們砍掉。這棵櫟樹保護自己的方式同它物不一樣,按照常理是無法理解的。
優(yōu)秀兒童睡前故事2、嘉陵江古幣沉船之謎
“芝麻開門!芝麻開門!”機智聰明的阿里巴巴用這樣的咒語打開了寶庫的大門,發(fā)現(xiàn)了金光燦燦的一堆堆寶藏。
這不僅僅是童話故事,2003年的一天,重慶合川就有人用一根撐船的蒿桿敲開了嘉陵江底寶藏的大門。
說起那天的事情,合川市文管所所長劉智至今還有些激動:“當(dāng)時我們接到電話,說有一條過江的船蒿桿落到江里,船工下去打撈,發(fā)現(xiàn)有好多銅錢。航運部門的打撈隊來幫助打撈時,天啦,沒料到竟有這么多的古錢!船已經(jīng)完全腐爛了,但它裝載的銅錢卻完好保留著,鋪滿了那一段的嘉陵江底。有山樣堆積的,有大竹簍裝著的,有散落在巖石縫隙里的,我們好像看到了阿里巴巴的寶藏!”
沉船裝載的古錢重達5噸之多,這是迄今我國一次性發(fā)現(xiàn)最多的古錢,按沉船的年代來看屬于宋朝時期,但令人意外的是這些古錢幣并非僅僅屬于宋代,從漢初的“半兩”到西夏的“皇建元寶”,歷朝歷代的銅錢,都混雜其間,時間跨度達1400多年。這是一艘什么船?從哪里來?要開往何處?更令人不解的是為什么宋代的船運載了年代跨度如此之大的錢幣?
有人推測這是民間某位富商運錢幣的私船。但宋代是一個商業(yè)迅速發(fā)展的年代,被視為現(xiàn)代匯兌制起源的“飛錢”,從唐朝后期開始于民間,在宋代有了很大發(fā)展。商人為避免長途販運大量銅錢的麻煩,可以將錢存入一個地方的“柜坊”,再從另一處的“柜坊”憑票據(jù)支取現(xiàn)錢。盡管這樣的方式并沒有廣泛普及于全國,但在北宋就已發(fā)明的紙幣——“川交”,在南宋的四川地區(qū)早已廣泛使用。因此,殷實人家和經(jīng)營大宗買賣的商人大致也無須長途轉(zhuǎn)運大量的銅錢。
嘉陵江古幣沉船之謎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后,我們發(fā)現(xiàn)要揭開這個謎團的思路,也許應(yīng)當(dāng)考慮宋代的商業(yè)與貨幣制度的發(fā)展。宋代是歷史上有名的“冗兵弱國”時代。最多時,北宋全國養(yǎng)兵總數(shù)達到125萬人。長年與遼、金、夏等國的戰(zhàn)爭,也使軍費開支成為巨大的財政缺口。龐大的養(yǎng)兵和養(yǎng)官開支,直接刺激了貨幣鑄造量的膨脹。宋朝的年財政收入,最高時曾達到1。6億貫。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年財政收入也高達1億貫。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需要大量的銅,用于鑄造貨幣。為了彌補巨大的貨幣缺口,朝廷采取的一個辦法就是,在收稅的時候回收以前的舊錢熔化后鑄成新錢。
那么,這艘嘉陵江沉船里裝載的漢初以來歷代舊錢,在這條線索上似乎得到了合理解釋。
優(yōu)秀兒童睡前故事3、才女救夫吟牛詩
清代末年,安徽徽州府南郊有個李秀才,為人忠誠老實,苦讀詩書,其妻林氏也知書達理。雖然家境貧寒,但夫妻二人勤儉持家,甘守清貧,奉公守法,從不逾矩。這年五月端午,家家戶戶包粽子忙過節(jié),李家無米,秀才只顧埋頭讀書,不聞不問。林氏無奈,只好到塘邊割了一把菖蒲,用水浸了煮粥,聊表過節(jié)之意。她一面勞作,一面開玩笑對丈夫吟了一首詩:
才女救夫吟牛詩可憐薄命嫁貧夫,今日端陽一事無。
佳節(jié)莫教空過去,聊將清水煮菖蒲。
秀才一聽,心甚慚愧,書也讀不下去了,便出門去散散心。正行之際,忽見兩個陌生青年鬼鬼祟祟鉆入一家牛棚,牽了牛就走。秀才一見是偷牛賊,急忙攔阻。小偷見事敗露,反扭住他大聲呼叫,誣他是偷牛賊。這家主人是個橫行鄉(xiāng)里的土財主,一向欺負窮苦人,出來一看是李秀才,認為他家貧無志,出來偷牛。不問青紅皂白,就扭送告官,還要兩個小偷一同去作證。李秀才是個書呆子,有口難辯,糊里糊涂被關(guān)了起來。有鄉(xiāng)親聞訊后立即趕到李家報信,將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訴了林氏。林氏急忙趕到縣衙擊鼓鳴冤??h官正在與師爺下棋,一聽有人鳴冤,立即升堂。林氏將自己偶爾吟詩,丈夫煩悶出門散心,路遇小偷的經(jīng)過一一稟明??h官一聽說這美貌女子竟能吟詩,就指著院子里的牛說:“既如此,今年是牛年,你丈夫又因牛犯事,你就以這牛為題吟詩一首。若吟得好,本縣自有發(fā)落。”林氏應(yīng)允,出口吟道:
明公來索句,有難不顧羞。
端陽已缺米,佳節(jié)更添愁。
為解心中悶,偏逢意外憂。
妾身非織女,郎豈是牽牛。
縣官一聽,果然是才女,想必是書香門第出身,又要她以象棋為題再賦詩一首,詩中還是要有“牛”字。林氏聞題,出口成章:
楚漢相爭戰(zhàn)未休,紛紛車馬下河洲。
雙方士卒皆齊備,只待田單縱火牛。
縣官點頭稱贊,又以案上端硯為題,要她再吟。林氏不假思索隨口就來:
端硯一方在案頭,時時磨墨伴君侯。
有朝舉起凌云筆,萬道文光射斗牛。
縣官見詩中說自己還有高升,滿心歡喜,本想就此罷休,但在旁的師爺見識了林氏的才華后也暗自稱奇,遂指著墻上一幅《紅梅傲雪圖》命她再吟一首。林氏略加思索,吟道:
傲骨冰肌去俗流,紅花朵朵在枝頭。
牧童睡起蒙眬眼,錯認桃林去放牛。
縣官立即讓人將李秀才帶上堂來,說:“李秀才,你夫妻二人知書明理,如何做出此等不良之事?”李秀才再次將外出散心,遇賊偷牛,見義勇為反被誣陷之事詳細稟明??h官說:“既是秀才,就當(dāng)堂吟詩明志,詩中也必須帶“牛”字。”秀才低頭緩緩吟道:
十載寒窗志未酬,只身無策拙如鳩。
勇為反致罹災(zāi)禍,堪愧前賢掛角牛。
縣官及師爺連連點頭稱贊,又問林氏家境如何。林氏立即以詩作答:
家貧不自由,二八漫風(fēng)流。
洗面盆為鏡,梳頭水作油。
荊釵斜插鬢,蒲扇半遮羞。
愿效緹縈女,申雪郎盜牛。
詩中提到的緹縈是個西漢女子,她的父親犯事受罰,緹縈就向當(dāng)時的皇帝漢文帝上書說:“我愿意賣身為官婢,以贖父親的刑罪。”此事感動了皇上,皇上放了父女倆。
縣官看他們夫妻舉止文雅,行為端莊,聰明多才,當(dāng)場吟出如此好詩,相信他倆根本不可能做出不良之事。又喚財主和兩個證人到堂,見此二人賊眉鼠眼,神色慌張;那土財主也是言辭含糊,猜想其中定有蹊蹺。遂對他們嚴厲審問,喝令大刑伺候。兩個賊只得老老實實交代真相??h官命將二賊各打20大板,將牛發(fā)還原主。但原主不分青紅皂白,與賊共同誣良為盜,縣官命其向秀才認錯,并罰銀20兩作為給秀才賠禮。李秀才夫妻二人連連叩謝縣太爺公正廉明,歡歡喜喜回家過節(jié)了。
猜你感興趣:
2.睡前故事大全
4.兒童睡前故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