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評審中業(yè)績成果貢獻度劃分的研究和應用論文
隨著職稱評審權限下放,職稱評審有向行業(yè)全面轉移的趨勢,職稱評審過程公開化呼聲不斷提高。為了體現(xiàn)管理部門的意志和愿望,客觀評價人才,控制同一部門不同單位職稱評審通過人員無較大差異,同時克服職稱評審的弊端,引入量化評價方法。通過分析多年職稱申報情況,總結人才成長的一般規(guī)律,設定業(yè)績成果貢獻度劃分曲線,引入學歷學位和專業(yè)相關度、年度考核、業(yè)務表彰、論文論著、項目成果等多項評價要素,根據部門需求,將評價要素設定不同權重后,構建了職稱評審的量化評價辦法。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職稱評審中業(yè)績成果貢獻度劃分的研究和應用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職稱評審中業(yè)績成果貢獻度劃分的研究和應用全文如下:
摘要: 研究人才評價中業(yè)績成果的量化辦法中,通過分析專業(yè)技術人員申報材料中業(yè)績成果與完成人排序之間關系,發(fā)現(xiàn)業(yè)績成果與排名之間的一般規(guī)律。引入自然衰減函數,構建數學模型,擬合業(yè)績貢獻度劃分曲線,得到相同業(yè)績成果中不同完成人業(yè)績成果的量化成績計算公式,并以此編制了業(yè)績成果查詢表,在職稱評審工作中得到應用。應用情況表明,本業(yè)績成果計算方法能客觀正確反映專業(yè)技術人員的業(yè)績成果,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 職稱評審;量化評價;業(yè)績成果;貢獻度;數學模型
0 引言
職稱評審工作已經開展數十年,涉及面大,影響廣泛,是涉及到我國廣大專業(yè)技術人員的重要政策制度,有許多專家學者就職稱評審工作的改革做了大量工作[1-6]。實際表明,引入量化評價方法,對職稱評審工作有較好的促進作用[7,8]。但在查閱有關資料和文獻過程中發(fā)現(xiàn),目前的職稱量化評價工作對于一些要素的量化評價還處于經驗模式,缺乏相應的理論依據。
由于當前社會分工不斷向精細化方向發(fā)展,完成一項綜合性任務,合作成為必然選擇。就必然出現(xiàn)主導和協(xié)作關系。在職稱評審工作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一些技術人員參與完成的論文論著或項目非常多,但排名靠后,而另一些技術人員主持或參與完成的論文論著或項目較少,但排名非??壳?,在都符合申報條件、基本情況差不多的情況下,如何排除人為因素,客觀公正的評價以上技術人員哪些更優(yōu)秀?于是給人才評價帶來了業(yè)績貢獻中排名不同所帶來的業(yè)績貢獻大小劃分問題。以往職稱量化評價的成果和文獻,對于這個問題缺乏相對客觀的評價辦法,大多是通過經驗總結,對業(yè)績貢獻進行人為劃定[7,9-11]。現(xiàn)通過引入自然衰減函數,構造相對通用的業(yè)績成果量化評價公式。
1 業(yè)績成果量化評價公式的構建
1.1 業(yè)績成果量化要素的分析 業(yè)績成果包含專業(yè)技術人員在任職期間所完成的科研業(yè)務成果、論文論著、工作總結等內容,直接反映了專業(yè)技術人員在任職期間工作質量和成果,間接體現(xiàn)了專業(yè)技術人員的理論水平、創(chuàng)新科研能力、團隊協(xié)作精神,是職稱評審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現(xiàn)用每個完成人在業(yè)績成果中貢獻度(某項業(yè)績成果量化評價的得分比例,或可分到的分值權重)來度量其貢獻度的大小。
通過對業(yè)績成果完成情況的研究調查,可以看出:各種業(yè)績成果完成過程中,正常情況下完成者排名基本上與其貢獻是一致的,完成者排名越靠前,他們起到的作用越大,貢獻度也越大,對于項目(論文)能否正常完成、達到預期結果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排名越靠前,相鄰完成人貢獻度相差越大,具有不可替代性,名次不可交換。而排名越靠后的完成人,他們起到的作用越小,貢獻度也越小;相鄰完成人的貢獻差異越接近,對項目(論文)影響力越小,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相鄰名次之間存在一定的可交換性;同一項成果,參與或完成人越少,每個人需要做的工作越多,每個人貢獻度相對越高,參與或完成人越多,每個人貢獻度相對就越低。
在這里引入自然衰減函數來模擬貢獻度的曲線。
1.2 自然衰減系數對業(yè)績貢獻度的擬合 如圖1引入自然衰減函數(1/exp(x),x∈N)。由自然衰減系數特性可知,(1/exp(x),x∈N)和坐標圍起來的面積為1。其一階導數為(-1/exp(x),x∈N),也即圖中隨著x的增加,函數值y的值不斷減少,其衰減速度越來越緩慢。
自然衰減函數(1/exp(x),x∈N)曲線非常切合我們對業(yè)績成果分解的思路。首先,曲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固定,可以對應總業(yè)績成果得分;其次,函數隨著x值增大而逐漸減小,減小速度越來越緩慢,符合業(yè)績成果中隨著排名的靠后,貢獻度逐步減少,貢獻度差異逐漸減少,隨著排名越靠前,差別越大;排名越靠后,差別越小的規(guī)律。 利用自然衰減函數來擬合貢獻度。
我們設定項目總分為100,將按不同的貢獻度(權重)Ki大小,劃分給所有參加完成人。業(yè)績成果計分方法,則有如下情況:■K■=1
第i個人得分參考值=100×Ki/■Kn;
Ki=■■dx(i∈N,x∈R+)
σ=Ki/Ki-1=1/e,σ:衰減系數。
由于完成人數是可知且有限的,為保證■K■=1
我們可以構造合適的公式如下:
Ki=ki/■k■;
■k■=1;
ki=ki-1*σi。(1)
ki:第i完成人的計分系數,σi=ki/ki-1,第i完成人的衰減系數,n為本業(yè)績成果完成總人數。
在實際工作中,業(yè)績成果中科研和技術開發(fā)項目參與人數較多,正常情況下,省部級項目主要完成人一般不超過15人,地廳級項目一般不超過8人,而在衰減函數中,n在15以內時,第一完成人與排名最后完成人貢獻度將相差е15,所以,需要將衰減系數進行調整,根據需要將排名分成若干小段,在相同小段中衰減系數固定,不同排名段衰減系數微調。
由此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為了便于計算,業(yè)績成果主要完成人一般在15名以內,同時給定常用x值,給出相對固定的衰減系數σi,從而得出簡便的業(yè)績成果計分方法:
個人得分參考值=100*ki/■kj。(2)
根據情況,我們設定衰減系數如表1。
按總分100分,根據公式(1)、(2)和表1,可構造業(yè)績成果計分查詢表(表2),總完成人數(行)序號和本人第幾完成人(列)序號對應的交叉表格內數據即為個人得分參考值。
圖2是從單一完成人到15完成人貢獻度連線圖,直觀反映了在不同完成人參與情況下,不同完成人貢獻度大小情況。
2 業(yè)績成果計分方法應用
河南省氣象部門在2011、2012年中、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采取了本量化評價方法。限定申報人員提交論文論著每人不得超過5篇,提交科研項目限縣處級以上項目;按照論文論著發(fā)表刊物級別、字數,劃定若干等級,給定不同級別論文論著的分值,按照項目立項級別、完成狀態(tài)、應用效果、獲獎級別來劃定等級,給定不同等級的項目分值,由軟件按照表2中有關內容進行統(tǒng)計和累加計分,得到申報人員業(yè)績成果的量化成績。
從應用效果看,用自然衰減函數擬合的貢獻度劃分辦法比較準確地體現(xiàn)了職稱評審中制定的一系列指導意見。獎勵、論文論著、科研項目、總成績等平均分以上人數均在40%~60%之間,表明本量化評價辦法比較協(xié)調,可較為直觀的反映出技術人員強項和短板所在,對其今后努力方向有較強的指導作用。作為業(yè)績成果的指揮棒,在精簡項目參與人員,減少無關人員論文論著掛名方面具有積極意義,成效顯著。
參考文獻:
[1]劉春華,王澤善,郝大偉等.我國高校教師職稱評聘制度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2012(2):40-42.
[2]楊麗,許成鋒.專業(yè)技術職稱評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2):161-162.
[3]車美榮.關于我國高校教師職稱評聘制度的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8):67-68.
[4]張國方.一種客觀評定科技人員職稱的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2,22(3):73-75.
[5]陳鼎杰.關于職稱制度的評價與創(chuàng)新[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7):125-127.
[6]陳文濱,翁子健.高校職稱評審制度改革與制約因素分析[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5(3):87-90.
[7]丁元.檔案職稱評審條件的量化評價[J].蘭臺世界,2003(9):17.
[8]徐璟,雷寒,劉建瑛等.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導向性研
究——職稱量化測評對科研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5):62-65.
[9]陳珍.基于人才隊伍建設的高校教師職稱量化評價體系研究——以重慶某大學為例[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
[10]高潔,李彤,劉媛等.建立衛(wèi)生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量化評價體系初探[J].中國醫(yī)院管理,2011,31(12):65-66.
[11]胡修周,劉學景,劉兆民等.科研能力和效績量化評價及其在職稱評審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醫(yī)學科研管理雜志,2001,14(4):210-2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