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論文大全>學術論文>

經濟類學術論文挑戰(zhàn)杯作品

時間: 家文0 分享

  當今,全球的經濟態(tài)勢主要表現為經濟日益全球化和知識經濟對各國國民經濟影響的日益深入。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經濟類學術論文挑戰(zhàn)杯作品,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經濟類學術論文挑戰(zhàn)杯作品篇一

  經濟結構、無通脹增長與全球經濟

  內容提要:本文假定美國確實有一個“新經濟”,將討論其事實根據,考察圍繞“新經濟”的爭論和證據。探討“新經濟”的出現——如果它確實存在——可能對世界上其它地區(qū)包括亞太地區(qū)的經濟產生什么影響。

  關鍵詞:經濟結構 通脹 全球經濟 新經濟

  作者簡介:[美]理查德·N·庫珀,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哈佛大學教授。

  “新經濟”已經成為一個流行詞匯,它被用來描述美國經濟的特征,但它的內涵確定而定義模糊。有時,人們有選擇地用它來指高技術因素,特別是計算機、半導體、軟件、電信。然而,這個詞匯通常是指美國經濟在整體上發(fā)生的重要變化。最具戲劇性的是:這個詞匯表明,傳統(tǒng)的商業(yè)周期已經打破,通脹和失業(yè)一直得到控制,美國的長期增長率顯著提高,高值股市并不是估價過高了,并且肯定將繼續(xù)攀升。更確切地說,它表明美國經濟結構已經發(fā)生了根本變化,尤其意味著貨幣財政措施以其不同于過去的方式影響著美國經濟。最后,它也表明,美國生產率的增長已經回復到或者說至少已經接近20世紀70年代中期衰退之前那些年的高水平。

  新經濟的根據

  有四個因素特別使人們想到美國經濟可能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經歷了根本變化。第一個因素是:在1990-1991年的衰退之后,經濟出現了長期的持續(xù)增長。國內生產總值(GDP)在2000年超過了10萬億美元,是自從GDP有了充分的數據記錄以來持續(xù)時間最長的一次增長,它超過了早先1961-1970年的長期復蘇。由于歷史上的“商業(yè)周期”,即每三到四年出現一次經濟衰退期,所以這次長期經濟增長至少表明,或許傳統(tǒng)的商業(yè)周期已不復存在。人們提出了各種原因來解釋為什么會是如此,其中特別強調商業(yè)公司對存貨的管理有了改善。

  第二個發(fā)展是,美國失業(yè)率從1992年的7.5%下降到1995年的5.6%(標準的經濟復蘇——隨后又繼續(xù)下降為2000年的4.0%),自20世紀60年代后期戰(zhàn)爭期間的繁榮年代以來還沒有見過這么低的失業(yè)率,而當時它還伴隨著明顯加速的通貨膨脹——1969年,消費物價指數的增長達到6.2%。然而,相比之下,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通貨膨脹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并得到控制,2000年有所上升,按照消費物價指數測算為3.4%,如果不計算食品和能源則為2.4%,而國民收入核算中的絕對消費緊縮占2.3%。這表明,一個重要的所謂宏觀經濟特征,即所謂的“不加速通貨膨脹的失業(yè)率”(Nairu),可能已經明顯降低。

  第三個發(fā)展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生產力的發(fā)展令人意想不到地增長了。對這種增長的發(fā)生并沒有激烈的爭論,但是,圍繞著增長的幅度、增長的范圍、對增長的解釋和增長的持久性,人們卻有爭論。尤其是它究竟多大程度上預示著美國經濟從長期看會有一個增長?

  第四個發(fā)展是,資產凈值估價的增長明顯高于歷史上的平均值——例如,關于賬面價值或公司收益——而且,盡管遭到許多股市分析家、經濟學家甚至美聯儲主席阿蘭·格林斯潘的堅決反對,資產凈值估價仍持續(xù)上升。格林斯潘早在股票市場“非理性繁榮”的1996年12月就明確抱怨過。此外,關于如何解釋高值股價并經久不衰也是眾說紛紜。

  “新經濟”在1999年和2000年已極度流行。但過分的狂熱在1999年第三季度由于股市變冷而受挫,隨后進入2000年初時又有某種程度的復蘇,然后便是納斯達克股票指數在4月份戲劇性地下跌20%,納斯達克股是由高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IT)股控制的。2000年下半年,經濟增長戲劇性地放慢,并一直到2001年,納斯達克股繼續(xù)下跌,到2001年4月,跌至不到其最高點時價格的40%。更為典型的是,標準普爾500家公司股票價格指數(S&P500 index)在2001年4月跌至其2000年4月最高點時的80%。盡管在2001年年中,股票價格仍超過歷史上大多數的平均值,但這些下跌粉碎了任何股票價格會永遠攀升的幻想。此外,到2001年中期,經濟衰退(連續(xù)兩個季度GDP都真的是在下降)被一些觀察家視為現實可能性,盡管由于當年上半年1%的增長而避免了又一次衰退,而大多數分析員預測到經濟在下半年將復蘇,并持續(xù)到2002年(然而,工業(yè)生產從2000年第三季度起已經連續(xù)下滑了9個月)。

  經濟增長的放慢和股票價格的下跌,被大多數分析家視為值得的修正。的確,從前幾年增長強勁時特別是從1999年中期開始,美聯儲就一直在策劃給經濟降溫,因為5%以上的增長速度被認為超過美國經濟的增長潛力,失業(yè)還在繼續(xù)下降,通貨膨脹也總是現實的危險,盡管還不明顯。聯邦制訂的聯邦基金利率(聯邦基金利率,銀行之間準備金市場的銀行儲備率)斷斷續(xù)續(xù)地提高——從1993年3%的低谷上升到2000年后期的6.5%,其間1998年秋季的短暫下降,倒是有助于防止金融危機。在2000年7月對國會的證詞中,美聯儲主席阿蘭·格林斯潘聲稱:“一段時間以來,總需求的增長已經超過生產潛力的擴張……我們一向都很清楚,由于勞動力市場已經相當緊張,需求的增長與可能的供給之間繼續(xù)存在差距會造成產生分裂的不平衡。”因而,與金融新聞記者和世界各地的其它記者們的設想相反,經濟減速本身并不表明美國經濟的運行很糟糕。但是,它否定了關于新經濟的最樂觀的說法。

  宏觀經濟結構的變化?

  美國經濟會增長得如此之快,失業(yè)會減少了如此之多,沒有引起通貨膨脹的明顯上升,這令許多分析家驚訝不已。自20世紀60年代后期以來就存在這樣一種相關關系:失業(yè)率持續(xù)低于5%將會導致工資的明顯提高,而工資提高會導致價格膨脹的加速,進而又會導致與通貨膨脹作斗爭的美聯儲緊縮信貸條件,以阻止通貨膨脹,因而放慢增長。

  如上所述,美聯儲的確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令人注目地緊縮了信貸,但1998年秋季有過短暫放松,以應付因俄羅斯拖欠政府債務而造成的信貸市場恐慌,而長期信貸的管理幾乎失敗——至少,用操作手段的變量、聯邦基金利率來測評是失敗的。此外,還有M1的增長(M1=通貨、旅行支票和可開支票的存款)在1995-1997年間的每一年里實際上都是負數,致使一些貨幣主義者預言美聯儲正在把美國經濟引入衰退。然而,廣義的貨幣供應M2和M3都切實增長了。1997-1999年間,M2每年增長5%以上,M3每年增長7%以上,致使一些持批評態(tài)度的觀察家們爭辯說,美聯儲在不知不覺地促進股票市場的繁榮。事實上,正如格林斯潘主席每半年一次給國會的報告中所強調的,聯邦正在監(jiān)測目前的和預期的通貨膨脹率。為了抑制通貨膨脹的加速實行了輕度緊縮的貨幣政策(依據聯邦基金利率評估),這與因食品和石油價格產生的時起時落的特殊壓力而做的調整是一致的。經濟的迅速增長和失業(yè)的下降是這一進程的結果,而不是貨幣政策需要進一步緊縮的明確無疑的信號。

  應該注意的是,在1993年增稅之后,沒有積極地采用所設想的財政政策來減少從20世紀80年代早期以來居高不下的預算赤字。有人堅持認為,這次財政緊縮并配合對消費增長的持續(xù)抑制,使得美聯儲在貨幣政策方面可以比別的辦法輕松一些,而且,也使長期利率下降了。10年期政府債券的利率在1990年高于8%,10年以后降到6%以下,盡管這期間經濟迅速增長了。的確,隨著經濟迅速增長,1998年聯邦預算出現了1969年以來的第一次盈余。但是,由于經濟減速以及2001年春季的減稅,預算余額增長的勢頭明顯減弱,在這一年的下半年又采取了一些財政刺激措施。

  失業(yè)下降到4%而沒有明顯的通貨膨脹,是否意味著美國經濟結構的一個重大變化?特別是,是否意味著不加速通貨膨脹的失業(yè)率的下降?或者是關于通貨膨脹與失業(yè)關系的菲利浦斯曲線的持久變化?

  美國國會預算局已經計算出過去40年美國經濟中的不加速通貨膨脹的失業(yè)率。幾乎沒有什么變化,從1962年的5.5%緩慢地上升到20世紀70年代后期的6%,1990年代后期又緩慢地下降到5.5%(據布雷納德-佩里報告,2001年,第62頁)。這些變動主要反映了人口統(tǒng)計上的變化,許多年輕人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加入了勞動力大軍,人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羅伯特·戈登所做的估計表明,由于GDP的下降,不加速通貨膨脹的失業(yè)率有較大的降低,從1988年6.4%降為1998年的5.7%。這些計算結果可以怎樣解釋20世紀90年代后期的經驗?在1995年后期之后,失業(yè)率在5.5%以下——通常是確實在5.5%以下——盡管這就是5.5%的不加速通貨膨脹的失業(yè)率(Nairu),卻還是導致了通貨膨脹的日益加速。消費物價指數從1995年的2.5%上升到1996年的3.6%,不過在隨后的3年里,登記的增長僅為1.7%、1.6%和2.7%。2000年上升到近3.4%。這意味著1998年以后有某種程度的加速。但是,如果將食品和能源排除在外——理由是食品和能源價格格外不穩(wěn)定,并且很大程度上是由世界市場決定的——通貨膨脹在這個十年的最后幾年里就是一個整百分點,失業(yè)率也是4%左右,都低于1991-1993年,當時的失業(yè)率超過6%。

  考慮到工資增長的滯后,工資結算與以不加速通貨膨脹的失業(yè)率為基礎的預期更為一致:企業(yè)部門每小時的工資在1994-1995年提高約2個百分點,1996-1997年提高約3個百分點,1998-2000年提高5個百分點,提高速度顯然加快了??墒牵べY增長有許多是來自勞動力向高報酬工作的流動:工資和薪水的增加,對職業(yè)和行業(yè)之間的流動起著調節(jié)作用,在1994-1995和1998-2000年之間僅僅提高了1個百分點,即從每年2.8%增加到3.8%(另外有0.8個百分點來自小恩小惠的費用)。里奇和里斯米勒的報告稱,在他們估算1967-2000年期間工資總額的方程式中,他們沒有發(fā)現什么明顯變化。他們推斷,在通貨膨脹和失業(yè)交替中的任何變動都是在勞動力市場之外發(fā)生的。

  羅伯特·戈登強調了積極供給所造成的波動的重要性。他將其劃分為五類:食品和能源價格更趨合理,進口商品價格的降低(部分是由于美元的增值),計算機和相關產品價格下跌的加速,衛(wèi)生保健開支增長速度的放慢,以及價格上漲監(jiān)測措施的改善。然而,要對20世紀90年代后期通貨膨脹的減少做出解釋,考慮到這五個因素還僅僅是做了一半。

  在低失業(yè)率的條件下,以不加速通貨膨脹的失業(yè)率為基礎對通貨膨脹所作的預測顯然失靈了,關于這一情況的一種可能解釋是:生產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出人意料地出現了跳躍式的增長,并使得工資略有提高卻不增加單位勞動的成本,因而沒有對產品價格造成通貨膨脹的壓力。的確,在1996-2000年期間,生產的提高明顯高于此前。根據經濟顧問委員會提供的這篇論文(2001年,第73-74頁),無論勞工還是雇主都沒有預料到生產的增長,因此雙方在工資談判中都沒有考慮到生產增長的因素。如果生產繼續(xù)增長,就不會仍然在人們的意料之外,而工資結算則可以預料會逐步與生產增長掛上鉤。因此,不加速通貨膨脹的失業(yè)率只不過是由于生產的意外增長而暫時下降,恢復正常是可以預料的,較高的工資水平會同新的生產數據一起被引入工資談判。

  可供選擇的另一種解釋是,不加速通貨膨脹的失業(yè)率并不存在,或者說在這期間并不穩(wěn)定,因而不能為制定政策提供有用的參考,也無助于對美國經濟運行的理解。布雷納德和佩里運用各種統(tǒng)計方法(遞推回歸法、當代的和逆向的卡爾曼篩選法),考察了1960-1998年期間美國的工資和價格是怎樣確定的(注:布雷納德-佩里的分析一直受到費爾的批評,批評的理由是:他們使用消費物價指數作為國內物價膨脹的量度指標,而消費物價指數包括進口商品;他們沒有把生產力包含著工資因素之中,而生產力是包括在價格因素之中的;他們的分析中沒有包括成本波動。費爾推測,包括的因素越全面,就會使評估系數顯得越穩(wěn)定可靠。戈登(1998年)認為生產力對工資沒有影響;相反,里奇和里斯米勒發(fā)現,生產力的變化對實際工資的影響是很大的。)。他們推定,不加速通貨膨脹的失業(yè)率不僅無所助益;而且根據(緩慢改變著的)CBO的說法,在他們考察的大多數年份里,哪里的政策制定者熱衷于既保持低通貨膨脹又要保持高就業(yè)、高產出,不加速通貨膨脹的失業(yè)率就給哪里的政策制定提供了非常拙劣的誤導。

  具體說來,他們發(fā)現從1965年起,在保持低通貨膨脹的同時失業(yè)率大大上升,1980年達到頂點,然后開始回落,到1998下降到略高于20世紀60年代后期的水平。當然,這是一種描述性的統(tǒng)計,可以被解釋為(正如泰勒2001年所指出的)那段時間菲利浦斯曲線的變化,首先向右,然后向左。關鍵問題是:那些變化在多大程度上是通貨膨脹自身內在的變化,以及應付通貨膨脹的政策的內在變化。

  第三種可能的解釋是菲利浦斯曲線在20世紀90年代完全塌陷——也就是說,變成了一條平直的線,這是由詹姆斯·斯托克在他對戈登的評論中提出的。他測試的結果表明,在1993年早期,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的關系突然中斷,這之后的發(fā)展與變得平直的菲利浦斯曲線是相符的。另一種表述方法是,失業(yè)已經不再是緊縮經濟總需求的的好辦法,這或許是由于勞動力市場的變化,或許是由于經濟結構的其它變化(注:斯托克(1998,第340頁)提出,生產利用率、新建筑物的許可證、制造業(yè)生產、就業(yè)的增長、貿易銷售額,都為預測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通貨膨脹提供了比較有說服力的根據,而失業(yè)率卻沒有這樣的說服力。)。菲利浦斯曲線畢竟是對兩種內生變量之間的關系所做的經驗分析的描述,缺乏理論基礎??梢灶A料,這種以經驗為根據的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改變,乃至完全消失。

  貨幣政策的作用不同是“新經濟”的一個特征嗎?博伊文和賈安諾尼認為,產出似乎已經變得對聯邦基金利率不那么敏感,然而,他們卻找不到任何證據說明廠商和家庭對利率的變化也不那么敏感了(不過,他們分析的情況只到1995年底為止)。正如泰勒所觀察到的,近幾年里聯邦已經對變化的經濟情況作了比較快的反應,可以證明:這種反應已經減少了產量和通貨膨脹的變化。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波動也明顯低于早先的數十年。

  人們通常設想,貨幣政策(以改變聯邦基金利率的方式)影響美國經濟有三種渠道:聯邦基金利率低,會降低貸款利率,從而刺激投資和消費;使美元貶值,從而刺激凈出口;提高資產的價格,從而刺激消費并——通過托賓所說的"q"(q等于被資產重置成本所分割的公司市場價格)——刺激投資。蔡斯銀行的布魯斯·卡斯曼分析了美聯儲的宏觀模型,根據這個模型(見《經濟學家》2001年6月30日的報告,第70頁),聯邦基金利率降低一個百分點,將會使國內生產總值在一年以后提高0.6%,兩年后提高1.7%。

  至于匯率,或許外國人現在期待股票價格隨著聯邦基金利率的下降而上漲,盡管短期收益較低,也寧愿買進而不愿賣出美元。這也許表明人們的行為發(fā)生了重要變化,尤其是如果變化持續(xù)下去,將會削弱聯邦基金利率的一定變化對經濟的影響。

  生產力發(fā)展的廣闊而持久的增長

  人們注意到,美國的經濟增長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加快了,1995-2000年間的年增長在4%以上(隨后的2001年上半年,美國經濟增長猛然下降1%以下)。這些數字引人注目地高于先前假定的美國經濟每年2-2.5%的潛在增長率。當然,在此期間,失業(yè)率下降了近1.4個百分點,這與高于潛在增長率的增長是一致的。從20世紀90年代早期以來,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多半原因可以歸結于勞工和常規(guī)資本的輸入增加。然而,生產力是跳躍式地成倍增長的,增長達到1973-1995年期間平均值的3倍。

  這些發(fā)展提出了幾個問題。首先,測量是否準確,或者說是否存在著誤測的問題?第二,如果測量總的說來是正確的,如何能解釋增長的加速,特別是它可能持續(xù)多久?第三,尤其是如果斷定增長是持久的,那么,如何解釋加速的原因?在這一節(jié)里,我們將依次分析每個問題。

  測量

  眾所周知,現代經濟非常復雜,測量生產力增長十分困難,而由于勞動力逐漸地從制造業(yè)轉到服務業(yè),這項任務變得愈加困難,因為在許多服務部門——例如教育或衛(wèi)生部門——很難測量出實際產出(注:在美國,全部商品的生產——農業(yè)、林業(yè)、采礦業(yè)、制造業(yè)——只占勞動力的17%,而有78%的勞動力從事服務業(yè)(包括政府服務)——“服務”這個集合名詞太寬泛,不是很有用——建筑業(yè)占5%。)的確,在教育部門,政府的統(tǒng)計人員甚至不去設法測量實際產出,產出是用投入來測量的,生產力的增長被假定為零。其它幾個部門(包括為用戶定制軟件的部門)的情形幾乎一樣糟。那些主要和完全根據投入來測量產出的部門,其產出占了美國GDP的23%。順便提及的是,這個測量難題與現代經濟中價格上漲的測量直接相關,因為在票面上的產出價值中計算實際產出的增長,由于測出的價格變化而縮小。1996年博斯金委員會估計,美國消費物價指數年平均價格增長夸大了一個百分點以上。如果這種估計是正確的,那就意味著美國經濟的增長被大大低估了。從那以后,勞工統(tǒng)計局(負責提供消費物價指數)已經做了一系列調整,把美國的年通貨膨脹率下調了0.45個百分點。

  諾德豪斯提出了他認為測量得很準確的GDP數字,即把那些真實產出的測量特別有疑問的部門從GDP中減去。這個數字包括了制造業(yè)、運輸業(yè)和公用事業(yè)、批發(fā)和零售業(yè),1999年總計為GDP的43%;而減去了建筑業(yè)、金融、保險和房地產業(yè);其他服務業(yè);政府。準確測量的GDP中的勞動生產率增長,與GDP的總數中的勞動生產率增長相比,不僅更高而且增長更快,從1990-1995年間的年增長2.24%提高到1996-1998年間的4.65%。諾德豪斯還確定了另外一個更為微妙的測量難題。在測量各部門的增長時,切實可信的減除必須是由每個部門的投入構成的。但在美國的官方數字中,典型做法并非如此,而是根據生產(或銷售)來測量部門的產出,根據賺得的收入來測量部門的投入。在一套真實可靠的賬目中,在作必要的調整(如企業(yè)稅)而適當加減后,總收入應該與總產出相等,既然如此,如果產出和收入的測量都很精確,錯誤則可忽略不計。但是,由于測量的錯誤,總收入事實上并不等于總產出。

  最近幾年,收入的量已經超過了產出的量(注:經濟顧問委員會以收入作為測量標準所提供的報告稱,1990-2000年的非農貿易產出每年增長4.2%,比官方以產品為基礎的測量標準所提供的數據高出0.3%。)。企業(yè)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一直使用收入數據來計算,這樣顯示出來的勞動生產率提高的速度,比官方數字所顯示的更快,從1990-1995年的1.26%提高到1996-1998年的3.16%。因此,官方測量結果就為大多數關于“新經濟”的定量討論提供了一種事實根據。

  范圍和持久性

  如果這種增長的變化是真實的,那么,變化的范圍多大,會持續(xù)多久?提出這些問題是有理由的,特別是因為西北的經濟學家羅伯特·戈登堅持認為:生產力的增長特別集中在某幾個部門,如半導體、計算機及其相關設備產生。這些產品的美國價格是根據享樂主義(hedonic)的原則——也就是根據對使用者的有用性,諸如計算速度和記憶能力——來測定的,在過去20年間,這些產品的價格已經明顯下跌。價格下跌的加速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例如,電腦在1990-1995年間每年下跌16%,而1996-1999年間每年下跌32%。既然總需求一直持續(xù)增長,“真實的”產出(等于因價格變化指數而緊縮的總需求指數)也顯示出非常的增長。盡管這些部門僅僅包括美國經濟中消費的很小一部分,但其增長如此之快,以致影響了總的增長。當其它部門的生產率同樣顯示出某種加速增長的時候,戈登則認為,這種加速是說不出什么原因的,正如無法解釋需求的旺盛帶來的影響一樣,需求旺盛時,產出的增長高于就業(yè)的增長。

  有幾個分析家探究了戈登關于生產率的增長集中在較少幾個部門的論斷。諾德豪斯只是使用他自己精確測量的產出就發(fā)現,1990-1995年與1996-1998年相比,勞動生產率將近翻了一番,就從1.60%增加到3.09%,即使把信息技術部門(IT業(yè):計算機、軟件和電信)排除在外。在制造業(yè)內部,增長的加速高度集中在機械業(yè),包括電動的和非電動的,而批發(fā)業(yè)和零售業(yè)也經歷了巨大的增長。凱文·斯蒂羅發(fā)現,在他所調查的61個部門中,1994年之后部門生產率的增長與早期信息技術投資密切相關。換言之,使用IT的部門也經歷了生產率的高速增長,而不僅僅是生產IT的部門。的確,1995-1999年同1987-1995年相比,使用IT的部門(它們幾乎占了整個美國經濟2/3)是平均勞動生產率增長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未使用IT加速器的部門,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在1995-1999年期間在一定程度上倒是放慢了。這就清楚地說明,生產的加速增長與信息技術密切相關,部分地是在IT產品方面,但主要還是在其他部門對信息技術的早期投資方面。

  至于增長會持續(xù)多久,增長過程的持久性只能隨著時間的流逝加以測度。這里所引用的經驗研究成果只到1998或1999年為止。2000年,生產的全面增長甚至比前些年更快;但在2000年的下半年明顯放慢(降到2%),而2001年上半年進一步放慢(降至1.4%)。這種情況在需求下降之后是正常的,因為生產下降,工作裁減,導致有記錄的勞動生產率增長放慢,甚至下降。如果需求恢復到早些時候的增長,生產增長的這次放慢就會是短暫的。如果需求疲軟繼續(xù)下去,美國的公司就會逐漸裁員,這樣生產就要到幾個季度之后才恢復。因而,對生產率增長持久性的檢測,只有在總需求恢復增長時才能開始,推測起來大概是在2002年。

  我們現在知道,20世紀90年代后期在IT業(yè)的廣泛投資,特別是在許多所謂dot.coms方面的投資是相當愚蠢的,這種投資也因為風險資本垂手可得而成為可能。因此,并非所有的IT業(yè)投資都有很高的回報。確實,在2001年中期,當破產了的公司清算他們最近獲得的資產時,市場上幾乎到處堆積著“二手的”IT設備。

  但是,值得注意,許多分析家對美國經濟潛在產出的長期增長率做了估計。經濟顧問委員會認為,在2000-2008年間,非農企業(yè)的平均勞動生產率每年將提高近2.3%,高于1973-1990年間的1.4%和整個20世紀90年代的2.2%。既然潛在的GDP因預期的勞動力增加而增大,GDP也可望在下一個十年中達到年增長3.4%(實際的GDP可能因失業(yè)率上升到5%而增長得略微少些)。數據資源公司(DRI)對潛在增長所做的估計也是年增長3.4%,比20世紀90年代中期考慮過的數字大約高一個百分點。

  解釋

  要對生產率增長做出嚴格解釋,還有待于增長究竟持續(xù)多久的報告。但是,當這種增長發(fā)生時,推測其發(fā)生的原因卻是可能的。眾所周知,計算能力價格低廉,用途廣泛,特別是同便宜的通俗結合起來時,代表著一種具有普遍用途的新技術。這種新技術從根本上改變著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方式。但是,這種新技術要經濟和社會結構完全吸收是需要時間的,或許需要一代或兩代人的時間。這部分地是因為推廣新技術牽涉到許多新的投資,而新技術至今還沒有得到充分檢驗;部分因為人們總是深思熟慮,人的思想尤其是人的組織具有很強的慣性而抗拒新的行為方式;部分因為新技術會使人卷入尚未充分理解的金融和事業(yè)風險,導致人們接受新技術的推廣時小心謹慎。

  計算和通信的重大改進是從20世紀70年代早期開始的,隨后便是創(chuàng)新產品層出不窮,包括個人電腦和國際互聯網——個人電腦今天所具有的計算能力已經超過了25年前的大型計算機,而成本只是當年的一小部分。羅伯特·索洛在1987年發(fā)出著名的感嘆:“除了生產力統(tǒng)計表之外,我們到處都能看見計算機?!庇嬎銠C已經使用甚廣,但是,其使用還沒有完全普及,重要的是其潛力還沒有被充分利用。要使一種新技術的全部潛力成為現實,不僅涉及引進新技術的硬件,而且涉及重新組織企業(yè)的工作流程甚至安排企業(yè)的產出。保羅·戴維對19世紀后期電的推廣所作的類比頗有裨益。最初,電僅僅被視為一種替代的動力資源——取代蒸汽機或水輪機,一種替代的照明資源——比美國和歐洲城市廣泛使用的汽油燈要安全。但是,直到20世紀20年代電才在企業(yè)里普及,這種動力使企業(yè)變得干凈得多也安靜得多,因為將它配送到工作地點是通過電線而不是通過傳送帶、滑車和齒輪——它們曾經裝載的是來源單一的蒸汽或水動力。或許信息技術也正在經歷一個類似的過程。設備方面的投資是必要的,但決不是這些新技術完全普及的充分條件。起初,個人計算機通常只不過是代替了打字機,反而降低了秘書的效率,然后,秘書掌握了文字處理程序,個人計算機才提高了秘書的效率(例如修改文本)。

  完全的普及要求通過相關的發(fā)明(例如較好的軟件、調制解調器、打印機等)實現進一步改進,還有新的投資、培訓和再培訓、工作場所的重新布局,甚至公司的重組。反對冒險的經營者不太可能采取所有這些必要的措施,除非由于競爭的壓力而被迫這樣做。新技術最終會完全普及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老的經營者逐漸被新人所取代,他們在這些新技術的背景下成長,不只是了解新技術的潛力,而且離不開新技術。因此,這是一個長達一代人的普及化過程。

  普及化的過程可能因巨大的競爭壓力而加快,引導公司不斷想方設法降低成本、改進產品,要不然就得求助于消費者。因此,競爭性的環(huán)境非常重要,如同資本特別是風險資本是否可以獲得一樣重要。在這些方面,美國的情況或許好于其他國家。在過去的一二十年里,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調節(jié)一直很流行;這種情況在美國很普遍,并且,在那些正在減少控制調節(jié)的產業(yè)部門,對公司利潤和就業(yè)的保護所給予的關注減少了,因此,迫使這些公司要么調整要么關門。例如,泛美航空公司執(zhí)美國國際航空運輸業(yè)之牛耳近50年,現已不復存在。它破產了,幾家鐵路公司也破產了。幾乎沒有哪個國家愿意看到這種事情發(fā)生。一度幾乎壟斷美國電信業(yè)的電話公司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現在是在高度競爭的環(huán)境中運營,以致于生存都可能成了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公司都不是由政府所有的,但兩者都遭受到嚴格的控制)。

  競爭壓力的一個重要來源一直是對國際貿易的開放。20世紀90年代后期,美國國內購買的計算機總數中,有60%以上是進口的,而計算機產品一半以上用于出口(經濟顧問委員會,第46頁)。這樣,美國的公司必須同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那些物美價廉的產品競爭。計算機及其相關產品的進口沒有限制(然而特別先進的計算機的出口卻受到控制,因而也就刺激了美國以外的公司和政府去開發(fā)這些產品)(注:在1997年的信息技術協定中,經多邊同意,沒有對信息技術產品的進口加以限制。根據這個協定,富國同意不遲于2000年1月時取消進口關稅,其它簽字國也同意在隨后5年內取消進口關稅。)。

  在一個具有普遍用途的新技術發(fā)展的時期,美國總是幸運地擁有大量的風險資本——而每當狂熱的時候,風險資本或許又太多了。這種情況部分地是由于許多美國人為了賺大錢而冒投資的危險(還由于他們相信,盡管受到所得稅的限制(注:1993-2001年間聯邦所得稅的最高稅率是39.6%,在那些征收所得稅的州(包括加利福利亞、紐約、馬薩諸塞),加上州所得稅,折抵聯邦可征稅收入的課稅減免之后,所得稅的稅率達到45%左右。對投資持有時間在一年以上的資本收益所征的最高聯邦稅率在1997年為28%,2001年減少為20%。),即使納稅,他們也會有賺頭);部分地是由于風險評估的制度構架,主要是以投資銀行的形式,對新的風險的評估和風險資本的投資抱有最高的期望。

  美國IT部門的公司從1990年的不到7萬家增加到1997年的15萬家,其中有許多公司到2000年尚未獲利。典型的模式是一個或幾個人開辦一家公司,他們有一個滿懷希望的主意,用他們自己的時間和積蓄,也吸收愿意投資的朋友的儲蓄。經過充分醞釀,他們把設想擴充為一個粗略的商業(yè)計劃。這時,他們就要找到一個風險資本的來源,它可以提供資金(以及管理的建議),使他們能夠通過數年的必要努力來進一步推進他們的主意,使之轉化為可以進入市場的產品,并且形成足夠多購買這種產品的消費者,從而獲利。一旦產品贏得足夠好的聲譽(這甚至可能在新公司可以獲利之前),公司便通過首次公開出售而成為“股票上市公司”,由此股份被出售給大眾,但被置于強大的證券交易委員會關于公開、會計標準等規(guī)章的控制之下。風險資本家的典型做法是通過把他們在公司的股份出售給廣大股民而獲利,從而使其風險資本增值。尤其是在1999年下半年和2000年上半年,自1999年7月開始的四個季度里,首次公開發(fā)售的股份增長了1000億美元以上,相當于美國非住宅固定投資總額的近10%。

  對于世界其它各國的意義

  要評價美國“新經濟”對于世界其它各國的意義,首先需要搞清楚其它各國的經濟運行是否已經有了改進,正是這種改進使美國受惠匪淺。除澳大利亞外,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在14個富國商業(yè)部門三個周期里的生產力增長情況中,只有澳大利亞的生產力增長在20世紀90年代后半期提高了;而從20世紀90年代早期尤其是從80年代以來,其他許多國家卻顯著下降了。

  另外有兩點是應當注意的。第一,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有幾個國家——包括德國和日本——所記錄的生產力增長,幾乎和美國一樣高。第二,在20世紀80年代甚至在90年代早期,其它許多國家顯示出生產力增長比美國的增長幅度大得多。這至少告誡人們,不要僅僅根據幾年的統(tǒng)計數據就做出過于普遍的概括。此外,由于國與國之間的物價評估詳細資料各不相同,特別是許多國家沒有采用美國所用的享樂主義評估標準,所以,關于物價上漲的數據不可能進行精確的跨國比較,因此關于生產力增長的數據也不可能進行精確的跨國比較。

  在一些形成中的市場——墨西哥、韓國、東南亞、俄國、巴西——由于各種各樣的金融危機,發(fā)展的勢頭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減弱了,金融危機也影響到它們的競爭對手和貿易伙伴。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期間,波蘭和越南實現了勞動生產力的急劇增長,但這主要歸因于從中央計劃到市場定價的轉變。愛爾蘭也經歷了經濟增長的復興,“新經濟”因素無疑起了某種作用,盡管不是主要作用。在大國當中,美國則由于增長加速而引人注目,澳大利亞也是如此。

  假定美國的這次高速增長不是一次僥幸,并且可望能持續(xù)十年或更長時間。那么,對其他各國來說這意味著什么呢?首先,美國經濟增長越快,當然,美國人的收入就會增長得越快——根據經濟顧問委員會預測,會多增長一個百分點。美國人已經明顯地表現出收入增長就增加消費的愿望。因此,美國對于商品和服務(包括進口)的需求就會繼續(xù)迅速增長。在這方面,美國將繼續(xù)充當世界經濟的火車頭。當然,出口也將以同樣的數量增長,所以,美國人將生產更多的商品和提供更多的服務,其中一些是其他各國所急需的,也是有競爭力的。這就可能替代某些比較傳統(tǒng)的產品并創(chuàng)造出新的需求。

  第二,美國的就業(yè)和產出結構將會發(fā)生空前迅速的變化。2000年,經濟顧問委員會的報告第一章(第35頁)顯示,IT部門的產出和就業(yè)隨著研發(fā)以及專利獎金迅速增長。所有制品生產(農業(yè)、采礦業(yè)、制造業(yè))的就業(yè)人數已經下降到美國勞動力總數的17%(另有5%從事建筑業(yè)),剩下的78%勞動力從事各種“服務業(yè)”生產。在制造業(yè)就業(yè)人數相對下降的同時,制造業(yè)產出卻沒有下降,從1989年到1999年,制造業(yè)反而增長了50%。由于制品生產中機器將繼續(xù)取代人工,這些趨勢還將繼續(xù)發(fā)展。

  與此同時,新資本的利潤似乎不會下降。技術變革支撐著這些利潤,甚至當資本和勞動的比率上升時也會如此。支撐利潤的另一種方式是新資本的“品質”在不斷改進。因此,在美國,資本產出比率一直在下降;實現產出的一定增長所需要的新投資減少了。資本生產力的這種上升部分說明美國經濟何以能在保持低儲蓄率的情況下持續(xù)增長。與單純增加股本相比,包括高收益的新技術在內的投資總額要重要得多。在美國,資本利潤率高,也就會繼續(xù)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那些地方的利潤率往往要么較低,要么(在形成中的市場)利潤率較高卻不那么可靠。因此,美元很可能保持堅挺,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龐大赤字很可能持續(xù)一段時間——盡管美元并不一定像2001年那樣堅挺,赤字也并不一定像2001年那樣龐大。

  “新經濟”似乎鼓勵中學以上的教育。隨著時間的推移,受過大學教育的雇員的薪水與受過高中教育的雇員的薪水之間的差距明顯地加大了(盡管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當失業(yè)率降至40%時,這種差距一度有所縮小),這種日益加大著的差距似乎主要與技術變革的特性有關。這種變革越來越導致新資本替代非技術工程,補充受過教育的勞工。專門技術和可靠性也很重要,甚至在教育的、技術的或專業(yè)群體內部,提高了的工資發(fā)放單就說明了這一點。這些發(fā)展將鼓勵勞工更新他們的技能。

  技術的國際傳播

  如果美國的“新經濟”確實是由于一種新的具有普遍用途的技術即信息技術的產生并逐步被人們接受,這種新技術的運用也將會逐步傳播到世界其它地區(qū)。一種渠道是外國直接投資,尤其是在那些為充分利用這種新技術而需要進行組織變革的地區(qū)。但是,新技術傳播的速度會有多快,將造成何種程度的混亂,這將取決于當地的環(huán)境,特別是取決于勞動力市場的特點和商業(yè)環(huán)境。如果公司受到保護,無論是通過限制進口還是通過制定規(guī)章實行保護,公司都不大可能感受到由于采用新技術所帶來的進行增效變革的壓力。當然,以出口為導向的公司必須或早或遲地進行變革以便保持他們的國際競爭力。

  要最有效地采用新技術,要求用新的方式來組織工作場所。對于那些正在迅速發(fā)展著的窮國或中等收入的國家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大的難題,部分地可以通過從鄉(xiāng)村吸收勞動力。這種勞動力是相當靈活的。那里的問題可能是太缺乏教育背景,至少對某些工作來說是這樣。

  在富國,由于擁有構成合理和受過較好教育的城市勞動力,所以,問題很可能既有有組織的勞工的態(tài)度難以改變,也有既成體系的規(guī)章制度和司空見慣的舊習,這些陳規(guī)舊習是多年積累起來的,不讓把勞工當作一種“商品”并被管理者隨意到處調動。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新技術的一個特征就在于它是知識導向的,所以,以往那些通過集體談判或者政治行動而積累形成的勞工保護已經過時。對工作的高度熱情和奉獻精神因激勵工資而日益增強,這種熱情和風險對于實現由于新技術而成為可能的高水平生產力來說,往往是必要的。

  最后,為促進新技術尤其是軟件的持續(xù)進步,高度尊重知識產權很有必要。如果沒有這種尊重——必要時就用法律保護來強化這種尊重——人們就不會耗費精力來創(chuàng)造許多應用軟件,而憑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先進的計算和通信能力,創(chuàng)造出許多的應用軟件是完全可能的。美國人并沒有壟斷新的設想或新的創(chuàng)意并把它們轉換成可以賺錢的應用軟件。硅谷完全是以其作為“熔爐”而著稱于世的,被招引到這里來的不僅有美國人,也有中國人、印度人、越南人和其它許多民族的人,他們將新的構想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應用軟件和成功的商業(yè)機會。

  經濟顧問委員會報告的第一章表明,美國對于信息技術應用的專利獎勵在20世紀90年代急劇上升了。報告沒有說明的是,其中一半的專利獎勵是授予美國以外其他國家居民的,而在1980年以前只有大約四分之一。

  美國商業(yè)結構特別有利于創(chuàng)新。美國的勞動力市場比較靈活,至少與其他許多富國的勞動力市場相比是這樣。個人都希望在其一生中有許多不同的雇主,認為工作不滿意時就會走人。對于男性來說,受雇于同一雇主的平均雇傭期為4年,女性更短。此外,公司樂意雇用年長些的工人,如果他們具備適當條件的話;而從事各種自己經營的事業(yè)也比較容易(盡管這樣做并不一定容易獲得很大的成功)。美國的失業(yè)相對短暫,除了經濟衰退期外,平均只有六個星期。最后,臨時工作和兼職工作已經司空見慣,對男性和女性來說都一樣。簡言之,美國勞動力市場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無論體制還是個人選擇,無論對雇主還是對雇員,都是如此。

  如上所述,不重新安排工作場所,不重組生產商品和提供服務的機構,“新經濟”是不可能理想地運行的。在競爭的壓力下,美國人一直在進行著這種重組。的確,20世紀90年代后期,公司之間進行了空前的合并和收購,既有橫向的也有縱向的。在同一時期,公司也進行了大量的外部采購,即從公司之外購買商品和服務(尤其是后者),這些商品和服務曾經是由公司內部供給的。因為采用新方法,這些商品和服務就可能由那些專門的、獨立的公司更為有效地提供保證。這種可能性不僅存在于美國國內,也可能跨越國界。有理由預見,隨著新技術的傳播,國際性的合并和收購將繼續(xù)快速進行;的確,外國的直接投資將是主要傳播手段之一。投資的方式則可以稱之為有組織的套匯。那些強烈抵制外國所有權的國家,也將是抵制新技術的國家。同樣,跨越國界進行外部采購,由于快捷、可靠、廉價的長途通訊而成為可能,并將日益習以為常,正如人們從電話服務的日益國際化中所見到的那樣。對于那些行動迅速、反應靈敏因而能夠充分利用機會的公司來說,新的機會是不會得不到的。

  概括說來,美國新經濟的繼續(xù)發(fā)展將會通過以下許多渠道影響其他各國:對外貿易,既有進口也有出口,進口是為滿足美國不斷增長的需求;出口的是新技術的產品;吸引外國投資進入美國,吸引它們的是美國有許多新的機會和投資可以獲得較高的利潤;美國在國外投資,其形式是通過合并、購買、共同冒險和外部采購進行有組織的套匯;更為廣泛地傳播新思想,方式有國際會議、專業(yè)期刊、新聞報道和廣泛的留學生教育,特別是在美國,有50多萬未獲得綠卡的居民在那里學習;提高教育影響工資獎勵,范圍所及是世界性的,而不僅僅是富國等等。

  同時,5年時間雖短,卻可以以此為基礎來進行全面概括和對未來進行長期推斷。僅僅是在十多年前,日本人的生產、組織和管理方法看來要優(yōu)于其它地區(qū),回想起這一點和未來的浪潮,就提醒人們要小心謹慎經濟環(huán)境可能變得很快,出乎人們的預料。

  來源:《經濟社會體制比較》(京)2003年01期第79~88頁 作者:理查德·N·庫珀(丁俊萍翻譯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經濟類學術論文挑戰(zhàn)杯作品

2429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