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學術典型論文
化學學術典型論文
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是高中化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化學知識的基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化學學術典型論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化學學術典型論文篇一
感悟化學 享受化學
摘要:教育只有滿足了生活的需要,才有意義。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本,貼近生活,貼近時代,充分體現(xiàn)了“科學源于生活,服務生活,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思想。化學教學不但要學習課本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生動手去感知、去實踐,特別是能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去享受學習化學的樂趣,那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真正體現(xiàn)了化學走向生活,生活源于化學的教學理念。
關鍵詞:化學;生活;教育;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5-0112-02
教學即生活,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論述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但是,在傳統(tǒng)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重視學生解題技巧的訓練,而忽視了學情分析,遠離學生的生活,遠離學生的實踐。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沒有得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也就沒有得到提高。若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生活,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并能解決生活中有關化學問題,則可以讓學生享受學習化學的樂趣。體現(xiàn)“科學源于生活,服務生活,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思想。
一、化學從生活中走來
只要我們在生活和教學中,時刻做有心人,充分利用身邊的生活資源,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實踐,發(fā)揮聰明才智,便可變廢為寶,讓生活資源成為課程資源,因為許多化學反應和化學原理在生產和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影子。因此,在設計教學流程時,引入化學問題要盡可能從學生周圍的生活現(xiàn)象導入。不要過多糾結學習化學是為考試而學,為升學而學,否則就會偏離學生的實際,就會走老路。學生所學的東西就在時間流淌中而流失。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教材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捕捉適宜的生活現(xiàn)象引入新知,進而可以提煉出其中的化學問題。例如,用醋可以除水瓶里的水垢;用雞蛋或牛奶可以解重金屬中毒;不同品牌的墨水不能混合使用,經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長得很茂盛,這些奇妙的現(xiàn)象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們去學習掌握醋酸、蛋白質、膠體和氮氣的性質。讓學生置身于貼近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中,產生親切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在設計教學內容時,雖要充分利用現(xiàn)有教材,但不迷信教材。因為知識和技術在更新,而教材卻在滯后。如水的凈化,教材中自來水廠的凈水劑說的是明礬,而現(xiàn)實中,明礬這種落后的凈水劑很少使用,多年前就被聚合鋁鹽和鐵鹽所取代。在生活中感悟化學,才能讓學生覺得學習有用,才會用心學習。這種教學方式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學生自然就愿學、樂學、善學。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構建生活化化學課堂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學以致用”永遠是化學的重要功能之一。學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化學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的大量化學現(xiàn)象都可以成為學習感性知識的來源。教師若將一些日常生活常見的現(xiàn)象在授課過程中向學生提出,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講述“環(huán)境保護”這部分內容時,如果按照課本內容平鋪直敘,這一節(jié)課將會干巴巴,學生也從中得不到什么啟示。如果找?guī)讉€因為沒有注意環(huán)境保護而造成嚴重后果的事例,則環(huán)境保護就顯得重要和有意義了。例如美國的洛杉磯因光化學煙霧的污染歷史上曾出現(xiàn)75%的人患紅眼病;廣東省有一個小山寨有一段時間出生的嬰兒都是女孩,變成“女兒國”,后來調查才知道是因為采礦隊在采礦時破壞了當?shù)氐乃|,水源被鈹元素所污染等。有了實際的數(shù)據(jù)和現(xiàn)實的例子,學生聽課的熱情高漲,對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也增強了。
家里的液化石油氣是烴類,絕大多數(shù)的烴類雖是稍有氣味的,但為什么“煤氣”泄漏時會聞到一股刺鼻臭味?這是很多學生都有親身體會的。這股臭味是硫化氫的特別氣味而不是烴類氣體的氣味。向學生提及,他們對硫化氫就有了更深的認識。那么為什么要在石油氣中加入硫化氫?是因為這種特殊氣味容易被人們聞到,從而可以及早發(fā)現(xiàn)石油氣漏氣,以達到及時查漏處理,防止石油氣中毒或火災等事故的發(fā)生。
這樣,既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又可使學生增加生活常識。學生通過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加深了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讓一些很難用理論知識解釋清楚的內容變得簡單了。
三、讓化學在實踐中回歸生活
“實踐出真知”,實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知識理解的延伸與升華。任何束縛住學生手腳,只允許他們冥思苦想的教學方法都是不科學的。只有讓學生充分進行生活實踐,才能使學生真正明白所學知識的價值。如:利用熟水果散發(fā)出的乙烯催熟生水果,既有實用意義也加深了學生對乙烯性質、用途的了解;通過高中化學學習,學生走進服裝商場知道怎樣鑒別“真絲”與“人造絲”;走進珠寶店能鑒別真假金銀、常見寶石的主要成分及如何保養(yǎng);在學習糖類、油脂、蛋白質之后,就可以布置作業(yè),引導學生把自己經常食用的食物進行歸類,讓學生收集有關食物營養(yǎng)成分的資料,為自己或家人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
有一些比較簡單的小實驗,學生有條件的可以讓他們自己回家動手做一下。講焰色反應的時候,我就讓學生回家在燃燒的爐上灑少量的食鹽,這樣很直觀地看出鈉元素的焰色是黃色。在講葡萄糖的性質時,教學生自制甜酒;或者自制葡萄酒;教學生巧用一些化學知識:燒葷菜時,在加了酒后,再加點醋,菜就會變得香噴噴的。燒豆芽之類的素菜時,適當加點醋,味道好營養(yǎng)也好,因為醋對維生素有保護作用;用面包能消除衣服油跡:用餐時,衣服如果被油跡所染,可用新鮮白面包輕輕摩擦,油跡即可消除。家庭小實驗不僅增長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總之,在我們的化學教學中要落實新課標,體現(xiàn)化學教學的課改理念,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注意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使學生課內所學、課外有用;課外見聞,課內升華。在這樣的內外交流過程中,課堂變大了,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情感,能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寓教于樂,寓教于生活,促使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等發(fā)展性目標的達成,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享受化學的應用價值,享受學習化學樂趣。
化學學術典型論文篇二
化學實驗——化學學習的金鑰匙
摘要:文章力圖從演示實驗、探究實驗、家庭實驗三方面探討構建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立體體系,形成一個優(yōu)化的以化學系列實驗為基礎、 以學生個性發(fā)展、社會需要三者結合系列工程,同時希望通過對初中化學實驗的研究,力爭及早地在初三學生心中播撒化學的種子,以此尋找優(yōu)化初中化學教學的途徑。
關鍵詞:初中化學;演示實驗;探究實驗;家庭實驗
在新課程的步伐走得越來越堅定的2009年,我市的化學中考模式發(fā)生了變化:由原來的滿分100分變?yōu)闈M分60分制、由原來的單獨考查變?yōu)槔砘暇?與此同時,從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效率角度出發(fā)的“五嚴”規(guī)定正式出臺。這些變革無時無刻不在沖擊著我們原有的教學理念。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大多數(shù)的初三化學教師都在思考:我們的化學教學應當怎樣才能實現(xiàn)效率的最大化?2011年全國中小學生(江蘇地區(qū))“金鑰匙”科技競賽CESL(化學、環(huán)境、科學、生活)團體賽為探索中的初三化學教師指引了方向。原先在中學中常見的搶課時、反復講、反復練的陳舊模式將不再適應新的評價機制,最起碼,光會用固有的模式去解題而不會質疑、不會研究、不會實踐的學生是無法適應像“金鑰匙”這樣的一類比賽的。當然,我們平常的教學不應該也不可能將化學競賽作為唯一的目標,但是筆者認為,這樣的比賽至少代表了化學改革的方向,表達了化學學者的聲音,明晰了化學教學的趨勢。筆者在賽后在對一些獲獎團隊的學生訪談時,這些學生都深有感觸:“平時對化學尤其是實驗的濃厚興趣使得我們關注化學關注生活,這可能就是獲獎的訣竅吧!”
學生在接觸化學這門學科的初始階段是離不開教師的引領的,初中化學教師作為學生學習化學的領路者、指導者和合作者,應當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濃厚興趣。這其中當然離不開化學實驗?;瘜W實驗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手段,筆者在多年執(zhí)教初三化學的實際操作中,深感實驗是打開化學之門的一把金鑰匙。
一、演示實驗多樣化
化學教學中的演示實驗是起到示范作用, 同時也是學生通過感觀系統(tǒng)模仿教師行為的一種方式。這種演示實驗對知識的形成、理解和鞏固能起到一定作用,是化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因為演示實驗面對50 多名學生, 很難讓每一位學生真正觀察到實驗中的準確現(xiàn)象,感受到實驗主旨。因此, 它只適合于一些驗證性實驗。除了一些在課堂上應當必須演示的實驗以外,筆者認為也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對演示實驗進行拓展和補充。
1.科學改進,激發(fā)興趣
在初三化學實驗中,面粉粉塵爆炸實驗是一個較難演示的實驗,如果按照課本要求演示,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較難確保成功,而這個又是一個可以充分說明物質的燃燒從量變到質變的實驗,在教學中是一個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教育的難得機會。因此,筆者所在備課組老師和實驗室老師反復研究,終于制出適合面粉爆炸實驗的實驗用具(如圖1)。操作該裝置時,按動氣唧,鼓入空氣,面粉的粉塵揚起,與空氣充分混合,遇到燃著的蠟燭,發(fā)生爆炸,出現(xiàn)火球。這樣的實驗無危險,操作成功率高,并且大大增加了課堂演示實驗的趣味性。
2.巧用教具,化繁為簡
筆者在帶領初三學生對氣體的制取和收集進行復習歸納時,總是感覺教學時知識歸納過于籠統(tǒng),不夠細致,學生在復習之后只能了解大概,對于實際操作時如何選擇儀器、組裝儀器還是很沒有把握。究其原因,在復習時教師不可能將所有可能的裝置在課堂上一一組裝、逐個演示,一般是通過黑板上徒手劃出相應的裝置圖來進行講解,然后紙上談兵地介紹如何連接、如何組裝。但是裝置圖在黑板上畫好后,就是靜止的,無法移動的,無法在黑板上實現(xiàn)成套裝置的連接。當然這樣的問題可以用電腦來解決,但在很多的常態(tài)化課堂上是不現(xiàn)實的。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摸索利用硬質的卡片制作出一些基本的發(fā)生裝置、收集裝置、還有性質驗證裝置,然后在課堂上利用磁片吸在磁性黑板上讓學生隨機組合成各種需要的成套裝置,并評價組合好的每套裝置的優(yōu)劣。這種教學方式運用以后,學生普遍感覺操作性很強,很多對自己的動手
能力不很自信的學生也愿意在黑板上進行組合,因為他們覺得這是一個游戲的過程。學生在組合的過程中能夠發(fā)現(xiàn)各種問題,碰到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再去實驗室進行操作,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又節(jié)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3.借助電腦,突破難點
電腦的使用可以使教學形式多樣化,實驗教學生動化,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電腦動畫能使傳統(tǒng)教學講授時難以描述清楚的難點變得形象、生動和直觀,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如筆者在執(zhí)教《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課題中,就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flash動畫突破“在氣體發(fā)生裝置中,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為什么要伸至液面以下”這一難點。筆者在屏幕上首先展示正確的裝置圖,突出長頸漏斗下端管口伸至液面以下,學生運用物理知識很容易分析此時的氣體流向,此時屏幕上動畫演示氣體的流向,然后教師操作電腦將長頸漏斗慢慢上移直至下端管口脫離液面,學生紛紛提出氣體將從漏斗口逸出這樣的看法,和學生的看法一致,屏幕上確實出現(xiàn)氣流從漏斗口和管口逸出的畫面。這樣的處理方式可以較好地突破講解長頸漏斗使用注意事項這一難點。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在習題中遇到這類問題可以輕松應對,而且在實際組裝時也能充分注意這一要求。
二、探究實驗微型化
新課程實施后,大家都很關注學生探究實驗的研究。探究性實驗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由學生獨立運用實驗的手段,對研究對象在實驗過程中所產生的未知現(xiàn)象或數(shù)據(jù)進行探究,在觀察現(xiàn)象得出實驗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抽象思維總結出結論,以了解它具有怎樣的組成,有什么屬性和變化特征,以及它與其他對象或現(xiàn)象的聯(lián)系等的一種實驗教學。探究性實驗教學是一種強調學生自主積極投身其中的教學模式,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索興趣,教師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己動手做實驗,自由發(fā)表意見,開展討論,以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認為,要使探究實驗滲透在學生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探究實驗的實效性。初三學生的化學知識有限,操作經驗不夠豐富,所以在教學中將探究實驗微型化,更易開展研究。
如在《分子和原子》課題中,學生通過濃氨水使酚酞變紅探究分子的運動,如果在實驗時參照教材使用燒杯進行實驗,實驗室中將充斥著濃氨水刺鼻的氣味。有學生提出用廢棄的飲料瓶蓋來代替燒杯進行實驗,可以減少藥品用量,又可以減少濃氨水對環(huán)境的污染。這一建議被采納,事實證明,全班28組同學都進行實驗后,實驗效果同樣明顯,實驗室空氣質量良好。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學生探究用何種固體與何種酸反應能夠較好地制取二氧化碳。這次探究中,筆者提前將點滴板介紹給學生,學生利用點滴板的多個孔穴進行實驗,藥品用量很少但是對比效果明顯,容易得出探究的結論。
三、家庭實驗常態(tài)化
1.指導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家庭實驗研究
此次“金鑰匙”競賽的開展對許多有志于化學研究的同學不啻為一劑“興奮劑”。筆者所任教的學校中,有學生因為被選拔參加團體賽而想盡辦法在家中配備了化學實驗所需的基本儀器和藥品。這些學生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在家長的監(jiān)督下,以小組形式在家中自主完成了“氧氣的制取”、“粗鹽提純”、“酸堿鹽的性質”、“植物中酸堿指示劑的選擇”、“葉脈書簽的制作”等實驗。任課教師在充分了解這些學生實驗的有關情況后,幫助他們寫出了實驗報告,并提供其在班級匯報的機會,大大激發(fā)這批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為今后他們在更高層次上的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可能。
2.鼓勵多數(shù)學生定期開展化學制作研究
家庭小實驗能幫助克服某些演示實驗中能見度低的不足之處,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驗興趣。筆者在教學中多次引導鼓勵學生利用生活中的廢棄物開展小制作活動。如用咳嗽藥水瓶、一次性吸管、一次性注射器、眼藥水瓶、廢衣夾、藥丸膠瓶和熱水瓶塞等制作小型的試劑瓶、燒杯、水槽、分液漏斗、試管、試管夾和量筒等,利用音樂賀卡可制作成測試物質導電的實驗裝置。由于制作這些儀器的原材料是生活中常見廢舊物,人人都易找到。這些制作的過程讓大多數(shù)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快樂,體驗到動手的樂趣,更為重要的是激起他們學好化學的愿望,增強學習的興趣。這些制作還能在某種程度上豐富學生課后活動的內容。
總之,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何在化學教學中充分挖掘實驗這座寶礦,充分展示化學的魅力,使學生能通過化學更好地關注社會、關注環(huán)境、關注生活,這應當是每一個化學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都應該不斷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朱大建.改進初中化學驗證性實驗淺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0,(1):120
[2] 季玉琴.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幾點反思[J].新課程學習,2010,(7):88
[3] 馮燕瑛.重視實驗教學以適應STS的改革趨勢[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1998,(8):15
[4] 周麗亞.關于如何開展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研究[J].新課程學習,2011(4):6
看了化學學術典型論文的人還看
1.中學化學學術論文
2.高中化學學術論文
4.化學學術論文
5.大學化學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