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術論文格式范文
學術的概念界定為是對存在物及其規(guī)律的學科化論證。這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學術論文格式范文,僅供參考!
大學學術論文格式范文篇一
論學術“時尚”
【英文標題】On Academic Fashion: Starting from Baudrillard's Analysis of Fashion
【作者簡介】王曉升,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湖北 武漢 430078。
在當今中國社會,一些門外漢都熱衷于“學術”研究,成為很多領域中有“博士”和“專家”稱號或者頭銜的人,這時學術研究已經轉變成為時尚,已經時尚化了。這對哲學研究來說是值得重視的事情。雖然巴爾特早就對“時尚”進行過研究,但是,把學術作為時尚來研究卻是鮑德里亞的貢獻。
一 鮑德里亞對時尚的分析
傳統(tǒng)社會只存在儀式而沒有時尚。時尚是啟蒙運動以來的近代社會出現的,比如當我們說一個人很時尚的時候,也即說他很摩登。按照鮑德里亞的看法,時尚的出現與符號的解放是密切相關的。在傳統(tǒng)社會,符號都被固定地與某些東西聯系起來,并有確定的意義,符號是有限的。而到了現代社會,符號被解放出來?;蛘哂煤蠼Y構主義的話語來說,符號成為“漂浮的能指”。它既不指稱確定的東西,也沒有被規(guī)定具體的意義。如果說漂浮的能指在一定情況下還是有意義的,“在時尚中,意義的消解更為徹底”。①雖然字詞的意思往往不是固定的,要看人們如何使用它,但是這些符號畢竟是有意義的,而在時尚中,人們所使用的各種符號往往沒有什么意義,而只是純形式的東西。牛仔褲上挖個洞,曾經是一種時尚。這種時尚的符號沒有任何意義。雖然沒有任何意義,但是人們卻仍然會熱衷于這種時尚,這又是為什么呢?在鮑德里亞看來,這會產生一種視覺沖擊效果。有人把這種視覺沖擊效果稱為“審美愉悅”。實際上這里根本不會使其他熱衷此道的人對此產生任何美感。時尚與美丑無關。在這里,時尚實際上進行著一種表演,熱衷于時尚的人就是試圖對其他人產生某種視覺沖擊的效果。時尚所追求的就是高“回頭率”。這種“回頭率”就如同電視節(jié)目所追求的收視率一樣。
人有一種“時尚的沖動”。這種時尚的沖動是與人對“直接社會性”的追求聯系在一起的,或者說,是與人們對于“知名度”的追求聯系在一起的。為此,鮑德里亞說:“這種沖動就是廢除意義,投入純粹的符號,走向野蠻的直接社會性的欲望。”②這種時尚的欲望不是對于美好東西的追求,而是對于新奇和時髦的東西的追求。在鮑德里亞看來,追求時髦東西的欲望常常是非常強烈的。其強烈的程度一點也不比追求愛情的欲望和追求權力的野心低。只不過追求愛情和權力的野心在生活中更重要,而時尚所追求的東西在生活中卻是微不足道的。時尚沖動的目標不過是一些差異符號。而這種微不足道的差異符號為什么會讓人產生如此強烈的欲望呢?這就是對于“野蠻的直接社會性的欲望”。差異符號讓人產生印象,能夠“吸引眼球”。越是能夠吸引眼球的東西就越“時尚”。
大學學術論文格式范文篇二
論學術編輯是否應引領學術研究
【摘要】“編輯學者化”是當今學術編輯發(fā)展的趨勢,編輯身份加上學者身份是學術編輯工作創(chuàng)新性和學術性的內在要求。編輯勞動是建立在作者勞動之上的,作者是學術的真正引領者,編輯不要妄談引領學術,應在尊重作者的前提下依靠作者去實現引領學術。
【關鍵詞】“編輯學者化”;引領;學術
【作者單位】張慕華,中山大學學報編輯部。
“編輯學者化”曾引起了編輯界的廣泛爭論,編輯是否有必要成為一個學者,成了大家爭論的焦點。目前,“編輯學者化”已基本得到學界的認同,但在當前編輯未必都是學者的情況下,學界又提出“編輯應引領學術研究”,對編輯學術水平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高度。一方面,有學者把“引領學術”看作編輯的一項基本職能。依照傳統(tǒng)認識,在學術研究事業(yè)發(fā)展的序列中,編輯的工作是處于從屬地位的,編輯業(yè)務所涵蓋的一系列工作完全是輔助的、被動的,人們對編輯工作的一貫評價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即文字裁縫而已。其實這是很片面的認識。無論從歷史上還是現實上看,編輯都應該而且可以做到主動推進學術研究、主動引領學術研究”[1]。另一方面,吳承學先生提出:編輯不要妄議引領學術潮流[2]。兩方面的觀點都有道理,看似矛盾實則并不沖突,只是從不同角度去看問題而已。學術編輯是否應引領學術研究?編輯、學者、作者之間應是什么關系?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學術編輯的身份轉型
所謂“編輯學者化”,這涉及編輯與學者之間的關系。筆者認為“編輯學者化”中的“編輯”應限定為學術編輯。編輯雖古已有之,但畢竟是一個現代新出現的概念。當今世界對“編輯”的定義有上百種之多,分歧亦大,而且現代分工越來越細致,編輯人員可細分為文字編輯、美術編輯、圖案編輯等,細分后的編輯工作有時只需要具備一定技能就能從事,并不一定要編輯達到學者的要求。另外,不同的發(fā)行內容、發(fā)行對象和發(fā)行效果,也會對編輯工作產生影響,如兒童畫報的編輯、大眾雜志的編輯,就不一定要求他們有學者的高度。所以在“編輯學者化”這個命題中,泛談編輯是沒有太大意義的,應該把范圍限定在編輯學術類出版物的編輯人員。
學術編輯的學者化,編輯學界已探討得非常充分。在對學術編輯的認識過程中,學術編輯的身份發(fā)生了轉型,除了編輯身份還要再加上學者身份。
首先,這種轉型來自對編輯工作的重新理解,編輯工作由傳統(tǒng)認識中單純的技術工作轉變成學者化的內涵深化工作,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性質得到確認。人們對于編輯勞動的評估,一直存在兩種認識:一種認為編輯的勞動是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一種認為編輯的勞動不過是技術性的勞動。但從編輯的實踐過程以及編輯勞動的整體看,創(chuàng)造性和技術性勞動兩者應兼而有之,而且各有其重要性[3]。把編輯工作形容為“剪刀加糨糊”的傳統(tǒng)偏見,是基于古代編輯活動的實際狀況的客觀評價,是對當時編輯活動表面的、局部的和片面的認識[4]。編輯對學術論著的再創(chuàng)造,體現在對原稿的提高、規(guī)范和優(yōu)化上,有內容、形式方面的,也有專業(yè)、技術方面的。編輯對稿件觀點的斟酌、事實的訂正、結構的調整、文字的修飾,集中體現著編輯的創(chuàng)造性[1]。編輯加工是屬于內容再創(chuàng)新的過程,是價值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5]。在對編輯創(chuàng)造性確認的基礎上,編輯的主體性得到了大大的加強,編輯工作不僅僅是附屬性工作,而是有了再創(chuàng)造的用武之地,因此對編輯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學者型的編輯才能使編輯工作有更好的效果。
其次,這種轉型來自對學術刊物的學術性的認識。學術性是學術期刊的本質屬性[6]。高等學校學報是由高等學校主辦的、以反映本??蒲泻徒虒W成果為主的學術理論刊物,是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園地。人們在對學術期刊學術性認識的基礎上,學術編輯的學者化要求當然在所難免。編輯必須有學問,有閱歷,有見解,有獨到之處[7]。學報編輯的工作任務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項:策劃作品、鑒定作品、提高作品。做好這幾項工作主要不是依靠學報編輯的編輯業(yè)務水平,而是學術水平[8]。編輯學術思考凸顯出學術編輯積極、主動的職業(yè)特征[1]。學術編輯的學者化水平不高,也招來諸多詬病。即使編輯們是正派的,甚至擁有一流的學術鑒賞能力,在這樣一個學術高度專業(yè)化的時代,他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學術的最新趨向,從而做出明智的取舍判斷。許多學術期刊之所以大量刊發(fā)平庸的缺乏學術創(chuàng)新價值的成果,原因就是審稿者自身學術水平低下[9]。因此,學術性成為學術編輯的內在特質,學者化對學術編輯來說是一個基本的要求。
二、學術編輯的“將軍夢”
在明確學術編輯的學者化傾向后,一些有強烈進取心的編輯往往會意氣風發(fā)地向更高目標前進,提出引領學術研究甚至引領學術潮流的口號,這成了學術編輯的“將軍夢”。學術編輯是否有可能實現這個“將軍夢”?答案是肯定的,古往今來的大手筆編輯作品都是明證。這些作品有兩種類型,其一是大學者編輯的作品,如孔子編輯《詩經》等作品,引領中國學術數千年;其二是官修的編輯作品,如《四庫全書》,官方的權威性和內容的正統(tǒng)性,引領中國學術風尚。當代中國的學術編輯,無論是對社會輿論還是報刊風格都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編輯用什么樣的稿,約誰的稿,本身就有傾向性。具體地講,編輯是通過組稿、改稿、言論、組織語言等編輯過程或編輯手段來體現這種傾向性的[10]。
學術編輯是一個群體概念,編輯的學術思考融合的是編輯群體的思想和智慧,它是學術編輯內在的編輯活動。編輯的學術思考應是辦刊思想、辦刊宗旨的體現,具體滲透在選題策劃、審稿組稿、編排設計等編輯過程及聯系作者、反饋作者等方面的編輯活動中[11]。在科學過程中,編輯既從宏觀上,也從微觀上發(fā)揮著學術作用。宏觀上,編輯著眼整個社會,而不埋頭于某一具體課題,身份超脫,視野開闊,在學科相互滲透、高度綜合的形勢下,能避免某一領域的專家因“專”而帶來的局限。微觀上,編輯從審讀加工著手,其不滿足于原稿值得發(fā)表這樣籠統(tǒng)的評價,不迷信專家權威,不放過一字一符,能彌補作者的疏誤[12]。編輯在文化出版業(yè)中,其積極主動的地位也越來越明晰。出版業(yè)已經轉型成為文化產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yè)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務就是傳播先進文化和建設先進文化,編輯不僅是文化的傳播者,還是文化的建設者[13]。因此,當代的學術編輯,是完全有可能引領學術研究甚至學術潮流的。 學術編輯可以擁有“將軍夢”,但并不等于這個夢一定會實現。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真正能成長為將軍的士兵卻是少數。學術編輯有一定的導向性及影響力,這個可以做到,但其要達到引領學術的層次,恐非易事。我國的學術刊物有高、中、低三層次,不可能所有刊物的編輯都具備引領學術的能力。引領學術對于學術編輯來說,應該是一個較高的要求,而不應作為普遍性的要求。我們所稱的編輯學家,是自立一言的編輯家,他們不僅有自己獨到的學問,同時要以自己的學識鑄造編輯工作的特色,以自己的學識培養(yǎng)一批作者,從而形成一個有影響的著作者群體[14]。學報編輯的學術水平應高于或略高于撰稿者的水平,起碼也應具有相等的水平。
學術編輯“將軍夢”的另一缺陷來自對學術潮流合理性及效果的判斷。學術編輯即使引領或迎合了某種學術潮流,但這種潮流的研究就一定是正確的嗎?即便像孔子這樣的圣人在編輯刪定《詩經》后,依然招來非議,他只是按儒家的思維去刪定詩三百,號稱“思無邪”,但那些被刪掉的所謂“有邪”的詩篇,讓后人難以再見其原真面目,在文獻史料詩歌藝術研究方面是一種巨大損失。《四庫全書》編輯定稿后,對文獻保存有重大貢獻,但其因各種原因未收錄大量著作,并因政治思想因素大量刪改原著,也是飽受后人詬病。當代學術編輯如果刻意去引領學術,這種學術潮流能影響一時,但未必都能在歷史上會有好的效果。作為科技文化信息傳播者的編輯,其承擔的社會角色已經不僅僅是科技文化信息的修補匠,而是科技文化信息傳播的規(guī)范者和控制者[4]。如果學術編輯對這種學術的自由性做出過多的人為干預,逼迫作者順從自己所引領的學術潮流,則可能會導致權力暴力或學術腐敗。吳承學先生的擔心不無道理:“如果編輯把用不用稿作為一種個人權力和資源,那是很危險的。”[2]現行的急功近利、工具理性占據主導的“以刊評文”模式導致學術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的編輯們由過去的學界“邊緣人”成為學術舞臺上的活躍角色,從“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幕后英雄”演變成號令“學界諸侯”的“無冕之王”,學術編輯的學術權力獲得了空前的膨脹[15]。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片面強調編輯如何去引領學術,將編輯的權力凌駕于作者之上,讓作者圍著編輯的學術潮流指揮棒轉,可能會產生不少負面效果。
三、編輯與作者:誰真正引領學術?
編輯引領學術的問題,引出的是編輯與作者的定位問題,即編輯與作者,誰真正引領學術?從表面上看,學術論文、著作原稿是否獲社會準入,編輯是把關者[1]。這種模式是現代出版制度的傳播方式決定的,沒有編輯的采稿,作者的作品可能永不見天日。在古代,沒有編輯的勞動,作者的作品很可能失傳。從這個意義上講,編輯如何挑選作者和作品,直接決定學術的方向,似乎編輯在引領學術。但具體情況并非如此簡單。以古代為例,古代有總集和選集之分,總集是總括收集,盡量搜羅,編輯總集一般不會把關剔除,起到一個保存完整文獻的作用,只有編輯選集時才會進行甄別選擇,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編輯都在起把關者的作用。即使是編輯對論文進行選錄時,某論文可能收于某作者文集中,也可能轉抄于其他文集中,也可能收錄于官方文庫內,所以某個作者的某篇論文,可能面對多個編輯。這么多的編輯都在引領學術嗎?實際上真正引領學術的還是作者,真正體現學術意義的是作者的學術作品,后世要研究的學術問題還是要探究到作者作品的具體內容。而且學術作品的傳播方式也日趨多樣化,不一定非要經過編輯審定,古代可能會是洛陽紙貴,今天可能會是網絡花開,如何爭取到作者的好稿反而成為焦點。因此,作者對學術的引領作用是非常明顯而且是根本性的。
無論如何肯定編輯的勞動,無法回避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編輯的勞動必須建立在作者的勞動基礎之上。這樣一來,編輯的勞動就帶有強烈的服務性、隱藏性、評估性等色彩[3]。其實不管怎樣強調編輯的創(chuàng)造性,都不能否定作者的先前勞動,作者是第一性的,編輯是第二性的。如果編輯和作者的主從位置調換過來,編輯第一性,作者第二性,那編輯只能改稱為策劃了。當代的編輯雖然包含策劃功能,但主體功能仍然是對作者作品的編校整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術編輯的學術能力再強,就算是一個鉆研精深的學者,也不能一人包辦學術期刊的所有篇幅,歸根到底還是要依靠作者投稿,為作者服務。學術編輯在學術發(fā)展中的角色定位應是“五大員”:學術論著的審查員、學術事業(yè)的服務員、學術領域的研究員、學術作者的資料員、學術外交的聯絡員[16]。從這“五大員”角色去看,學術編輯在學術態(tài)度上更應甘當一個配角,為作者做好服務工作。
總的來說,學術編輯想引領學術研究或潮流,是學術編輯有責任心、上進心的表現,本無可厚非,雖然要求非常高,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在表達編輯“引領”雄心之前,務必注意兩點:一是,是否有足夠的影響力和水平達到引領學術的層次;二是,是否對作者有充分的尊重和服務的態(tài)度。正如吳承學先生所強調,對于編輯引領學術問題,不是不議,而是不要妄談。
[1]馬光. 編輯學術地位新論――編輯在學術發(fā)展中的主動作用[J].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學報,2009(60):115-120
[2]吳承學. 編輯不要妄談“引領學術”[N]. 光明日報,2009-06-22.
[3]金龍,克元. 編輯的勞動與作者的勞動[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1994(3):79-80
[4]傅建祥. 對編輯形象的再認識[J]. 石油大學學報,2000(2):94-96
[5]劉杲. 我們是中國編輯[M]. 北京:海豚出版社,2011.
[6]陳正夫. 高校學報學[M]. 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0.
[7]孫犁. 孫犁文集[M].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
[8]楊煥章. 再論學報編輯學者化的必要和可能――兼答“學報編輯學者化”口號的質疑者[J].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5):116.
[9]許紀霖. 學術期刊的單位化、行政化和非專業(yè)化[N].文匯報,2004-12-12.
[10]翟正蓀. 編輯不僅僅是編稿[J]. 新聞知識,1996(9):12.
[11]劉嘉秀. 編輯的學術思考和創(chuàng)新思路――對學術期刊編輯而論[J]. 編輯之友,2011(6):82.
[12]趙蘊. 芻議科技期刊編輯在審稿中的學術作用[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6(4):90.
[13]于殿利. 對新形勢下編輯定位的再思考[J]. 中國編輯,2012(3):22.
[14]蔣廣學. 編輯通論[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15]楊玉圣. 學術編輯的道義擔當[N]. 中國社會科學報,2006-02-16.
[16]鄭東. 學術編輯在學術發(fā)展中的角色定位及職崗效能[J]. 中州學刊,2008(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