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絡心理分析論文
剖析大學生網絡心理問題的成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大學生網絡心理分析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生網絡心理分析論文篇一
《大學生網絡心理問題探討》
摘要 大學生網絡心理問題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準確把握大學生網絡心理問題的表現形式,深入剖析大學生網絡心理問題的成因,從網絡心理意識、技術手段、輔導員能力、校園文化建設、網絡心理咨詢服務等方面著手解決大學生網絡心理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大學生 網絡心理 問題 對策
網絡作為一把“雙刃劍”,在便利了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同時,也產生了思想認識、價值選擇、思維方式的負面影響。剖析大學生網絡心理問題的成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
1 大學生網絡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
(1)認知呈現盲目化。網絡內容豐富、信息量大,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視野。但在海量的互聯網信息面前,很多大學生缺乏足夠的認知與判斷能力,未能將互聯網絡上的信息與自身的學業(yè)和成長有效的聯系,對網絡能給自己帶來什么,自己上網到底是為了什么還存在模糊的認識。在海量的網絡信息面前,部分學生在心理和思維上出現混亂,在學習和價值取向上出現迷茫,致使思維能力下降和鈍化,并對信息技術產生依賴。
(2)道德選擇呈現庸俗化。道德作為人們對是非善惡的一種評價,是調整人們相互關系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網絡虛擬社會具有匿名性,由熟人目光、輿論和感情鑄成的道德防線很容易崩潰,傳統道德的約束力被消散。致使出現學生在網絡上說假話、謾罵、欺騙等不道德行為,對自己不負責任,游戲人生的心理隨之嚴重。并且隨著這種心態(tài)遷移至日常生活中,其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了極不利影響,嚴重地影響了大學生的健康成才。
(3)意志控制呈現薄弱化?;ヂ摼W絡所含內容豐富,有很多吸引學生的信息,特別是網絡游戲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學生,部分學生甚至患上“互聯網成癮綜合癥”。其特征表現為:一天不上網,手指便發(fā)癢,把桌面當鍵盤敲;考試時,填姓名一欄時會不知不覺地寫了自己的網名或網上個人帳號;同寢室同學不以語言交流而是網上QQ對話交流。更為嚴重的是,許多大學生由于癡迷于網絡而患上互聯網癡迷癥,為了上網,不惜曠課、不參加集體活動,甚至荒廢學業(yè)。
2 網絡心理問題的成因剖析
(1)互聯網絡固有的特點是助推因素?;ヂ摼W具有隱匿性、開放性、自由性等特點,使得學生愿意通過網絡實現上生活所不能實現的東西,客觀上助推了學生網絡心理問題的產生。在網上,個人身份處于保密的狀態(tài),個體深藏在潛意識中的不為正常社會意識所容許的各種需要和愿望容易得到滿足,從而使得網絡成為某些學生的“心靈的避難所”。網絡具有開放性,網上信息不受時空的限制,不同思想在這里可以進行交流,使得大學生們更愿意通過網絡進行交流。網絡交往具有即時性、自由性以及不受現實生活道德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約束的特點,使得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實現的東西在互聯網上能得到相應的實現,激發(fā)了學生上網的興趣。
(2)大學生本身的特點是重要原因。由于成長環(huán)境原因,很多90后的大學生的自尊心較強、抗挫折能力較弱、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在校園的學習生活中很容易陷入網絡之中,依靠網絡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比如有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受到挫折,就借助網絡空間去回避現實中的問題,自我麻醉;有學生因為基礎薄弱,學習成績差,與同齡人相比自覺低人一等,再加上老師的批評或者家長的指責,往往容易借助網絡回避現實;再就是很多學生進入大學后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缺乏科學的人生規(guī)劃,于是沉溺于網絡之中,在網絡游戲上尋求自我實現的需要。另外大學生處在情感體驗的高峰期,不可避免地遇到情感上的挫折,外加現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未來的就業(yè)壓力大,需要一種釋放和解決途徑,而網絡正好滿足了學生傾訴和發(fā)泄的要求。但在缺乏必要的約束情況下,往往會使得一些學生心理失衡、情緒失控,陷入網絡之中無法自拔,甚至出現犯罪。
(3)網上與網下的心理障礙相互強化。雖然高校大都設立了心理咨詢中心,但是受傳統觀念和身邊輿論的影響,相當的學生不愿意進行心理咨詢,一些心理健康呈現不正常傾向的學生也不愿意與老師、同學溝通,結果使得本來可以通過簡單方式釋放的負面情緒和能量壓抑在內心。在接觸網絡之后,常常在網絡世界中尋求暫時的安慰,回避現實的問題。當離線后覺得周圍的環(huán)境與自己更加不和諧,失落感、疏離感愈加強烈,這使得他們認為自己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是無法解決的,只能在網絡上得到解脫。其結果使得心理障礙更加嚴重,人格出現變異,脫離正常的生活軌道,加劇原來的抑郁和焦慮,甚至使其產生自殺念頭。
3 應對大學生網絡心理問題的對策
(1)培養(yǎng)大學生正樹立正確的網絡心理意識。要使大學生正確認識網絡的“雙刃劍”作用,既不能依賴,也不談“網”變色;要使學生明確上網的目的,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具備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提升大學生對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正確對待網絡與現實生活的關系;要使學生了解網絡心理障礙的表現、判斷標準、產生的原因、預防和治療的方法,增強自我的控制能力;加強網絡道德和網絡法律的教育,使其能遵守《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維護網絡安全與秩序,強化自我保護意識,不沉溺于虛擬時空。
(2)強化技術手段,做好預防工作。校園BBS是學生經常光顧的地方,對學生影響較大。高校應加強對BBS的管理,實施對網上信息進行調控,剔除不良的網絡信息。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信息需求,通過改進學校主頁以及相關網站,努力完善信息,盡可能地滿足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需要;在網上開辟時事政治、思想交流、心理咨詢等欄目,鼓勵并支持學生積極參與;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組織專家學者制作思想性、教育性、生動性強的信息資源網站;在網上開通名著點閱、名曲點播、名片點映等服務項目,增加校園網絡的吸引力,讓受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比如重慶交通大學的天佑網站做得比較好,滿足了學生的很多方面要求。
(3)增強輔導員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目前高校心理咨詢隊伍還較為薄弱,必須要建立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專兼結合、專業(yè)互補、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高校輔導員工作在學生的第一線,擔任著科學育人的重任,其在大學生的成長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輔導員絕大多數熟悉網絡,又貼近學生、了解學生,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及其心理情況都能掌握第一手的資料。加強輔導員心理健康咨詢服務能力,加強輔導員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充分發(fā)揮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輔導中的作用,對于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都是大有裨益的。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大學生網絡心理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