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淺析論文
《博士論文》是馬克思哲學思想的起點,是他最早、最具系統(tǒng)性的哲學研究成果,對于我們研究馬克思后來的整個哲學思想、自由思想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打擊精心準備的: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淺析相關論文。內(nèi)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淺析全文如下:
摘 要:馬克思在其博士論文中比較了伊壁鳩魯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隙艘帘邙F魯反宗教的自由思想,這也是馬克思自由思想的重要出發(fā)點。后來,馬克思發(fā)現(xiàn)了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論,號召工人階級反抗壓迫,獲得實現(xiàn)自由的客觀條件??砂疡R克思的自由思想分為自我意識的自由和外在的自由兩個方面,其博士論文是自我意識自由研究的重要文獻。在自我意識的自由方面,正如馬克思所說的,研究探索還遠遠不夠。
關鍵詞:馬克思;博士論文;自由
馬克思在其博士論文題目為《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shù)淖匀徽軐W的差別》,這篇論文比較了德謨克利特與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一些差別。肯定了伊壁鳩魯對原子偏斜運動和人的主觀自由的論述。
馬克思在論文中反駁了認為伊壁鳩魯與德謨克利特相同的觀點。這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原子是否做偏斜運動。結論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兩者對所研究的客觀對象所采取的態(tài)度不同。德謨克利特認為人對自然現(xiàn)象的判斷是不可靠的,而伊壁鳩魯則認為感性世界是可靠的。正如馬克思在文中所說,“當?shù)轮兛死匕迅行允澜缱兂芍饔^假象時,伊壁鳩魯卻把它變成客觀現(xiàn)象”[1]。這種對自然哲學的態(tài)度還可以從伊壁鳩魯遺存下來的基本要道中看出:
“如果天空中的怪異景象不會使我們驚恐,死亡不令我們煩惱,而且我們能夠認識到痛苦和欲望是有界限的,我們就根本不需要自然科學了。
如果不清楚地認識整個自然,一個人就不能在最關鍵的事情上消除恐懼,就會生活在神話造成的恐懼中。所以,如果沒有自然科學的話,就不會獲得純凈的快樂。”[2]
德謨克利特試圖獲得對客觀自然現(xiàn)象的認識,而伊壁鳩魯?shù)难芯扛嗟胤钠鋫惱韺W目的,使人克服對未知的恐懼,進而使人得到內(nèi)心的平靜。不僅其自然哲學的觀點,他的反宗教的思想也是基于這種目的。伊壁鳩魯認為人要取得幸福應該更多地借助自身的力量,人需要的外部的東西并不多,只要人克服了恐懼、欺騙、縱欲就能實現(xiàn)自由。
這種靠人的觀意志達到自由幸福得到了馬克思的認同。與斯多葛倫理學更多強調(diào)宿命不同,這種伊壁鳩魯?shù)挠^點更多地強調(diào)人的自我意識在實現(xiàn)自由方面的作用。但是,馬克思不斷探索很快放棄了用倫理學方法去探討人的自由。發(fā)現(xiàn)了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論,作出了社會主義必將代替資本主義的結論。號召工人階級聯(lián)合起來,推翻剝削階級,建立工人階級執(zhí)政的政府。從而從根本上保障更廣大人民的自由。而只有這種階級性質(zhì)的國家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自由民主。在剝削階級社會,自由所賴以存在的外在條件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馬克思所在的早期資本主義社會,工人往往受到資本家的殘酷剝削。要爭取自由首先應該改變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狀,進行無產(chǎn)階級革命。只有無產(chǎn)階級掌握了生產(chǎn)資料,自由的實現(xiàn)才有可能。
經(jīng)濟社會在不斷變化,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有了新的認識。為實現(xiàn)每個人自由的客觀條件相較以前已有了重要的改觀。一方面我們需要進一步改善民生,使實現(xiàn)自由的客觀條件更加有利。另一方面,也許是當今社會更需要解決的是人的主觀自由的問題。自由從來不是被人賜予的,而是一種被人的主觀意識感受到的。這樣就回到了伊壁鳩魯與馬克思所思考過的命題,在唯物主義條件下人的自我意識自由的問題。如果沒有了神佛我們該如何克服似乎與生俱來的恐懼、不安與縱欲。
終極關懷是古往今來許多人探討的主題。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人的存在在于人的感覺和思維能力。外部的身體感覺似乎總給人帶來痛苦,這樣人只有借助于自己的思維能力來獲得存在的愉悅。于是亞里士多德把幸福定義為一種理性的沉思活動。認為人應該過一種與獲取知識相關的活動。也即是與人的思維相關的科學、藝術等的創(chuàng)造。更多的人過這樣的一種生活的社會,才能是一個文明發(fā)達的社會,才是每個人自由自足的社會。
當前中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在這樣的社會體制下,實現(xiàn)每個人的客觀自由的條件在迅速改變。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我們更應該思考人的主觀自由的問題。也正如其在博士論文的出版序言中所說的,“他們是自我意識的哲學家。這篇論文至少將表明,迄今為止這項任務解決得多么不夠”[3]。
通過以上對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分析,我們可以作出以下結論:1、馬克思的博士論文是馬克思探討人的自由的開始,并從伊壁鳩魯?shù)恼軐W開始思考在唯物主義條件下人的主觀自由的問題。2、可以把馬克思早期對自由的探討稱為自我意識自由的探討。把后期借助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論思考自由稱為外在自由的探討。3、當實現(xiàn)自由的客觀條件逐漸實現(xiàn)的時,我們應該更多地尋找實現(xiàn)人的主觀自由的條件。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實現(xiàn)文化的發(fā)展繁榮,并讓更多的人享有文化發(fā)展繁榮的成果。
作者單位:汕頭大學法學院
作者簡介:郭隨磊,汕頭大學法學院2009級行政管理專業(yè)。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2頁.
[2]伊壁鳩魯,盧克萊修,包利民等譯.自然與快樂 伊壁鳩魯?shù)恼軐W[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第39頁.
[3]同[1],第104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