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管理行政的“科學”內核及其政治哲學基礎(4)
淺談管理行政的“科學”內核及其政治哲學基礎
今天我們已經(jīng)看到,管理行政僅僅或過多地追求效率價值目標,至少導致以下三個不良后果:一是社會基本價值被忽略。行政價值觀作為整個社會價值體系的一部分,應該服從和服務于公認的社會基本價值,如公民權、公正、秩序、民主等,這些價值理念應是公共行政理論所強調的效率價值之基礎。也就是說,提高效率只是促進并實現(xiàn)公民社會所擁有的基本價值這一目的之手段,而不是反過來將實現(xiàn)公認的最高目的的手段變成了目的本身。二是行政權的沙文式擴張。行政權的擴張不僅意味著其在傳統(tǒng)的行政范圍內,依行政固有屬性增強其管理事項的廣度和深度,而且在于它已超出行政原有的屬性大舉侵入到立法和司法領域,取得了通過委任立法而得來的行政立法權和裁判糾紛的行政司法權。這給作為法治主義前提的有限政府思想和三權分立思想構成了沖擊,損害了文明社會的法律理性。三是公民生活領域被“殖民地化”。由于行政權大肆擴張,公民權利和自由的空間變得愈加狹小。我們今天看到的是:這些西方國家的政府從事著幾乎無所不包的事務,行政權的運用已從初期的城鎮(zhèn)街道深入到每個公民的生活,以及地球以外的空間。好像整個社會都被組織成了一個大工廠,一個沒有縫隙的機械鐵籠,使人們“從搖籃到墳墓”的所有事情都在行政權的作用范圍之中。一旦公民生活領域被“殖民地化”,多樣化、復雜化的個人需求就會受到抑制,社會的公共利益就受到傷害,管理行政就會成為民主進程的障礙。
總的來說,管理行政在體現(xiàn)歷史進步性的同時也隱含著歷史局限性和某些現(xiàn)存弊端。特別是如今,社會問題日益綜合化,價值選擇不斷復雜化,公民利益訴求也越來越多元化。管理行政正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包括日益不滿的公民、財政困難以及碎片化的組織結構和制度結構,等等。因而,尋找一種新的替代模式就成為回應時代挑戰(zhàn)的必然選擇。
評審意見:
管理行政是政府的管理模式演變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論文通過檢視管理行政的“科學”內核,分析管理行政的政治哲學基礎,進而考量管理行政的利弊得失,從研究內容看是一個很有新意的視角,從研究方法看也是一個有創(chuàng)意的嘗試。
作者學術視野開闊,立論鮮明,能對論題作深入開掘。通過梳理和評述相關理論源流的發(fā)展及其背景的分析,揭示了由于科學理性的嵌入,使得對效率的追尋成為管理行政的基本價值取向,論證了理性化、專業(yè)化、紀律和協(xié)作是管理行政的政治合法性基礎,指出管理行政適應工業(yè)化大生產(chǎn)和行政管理復雜化的客觀需要所帶來的歷史進步。同時論文也分析了把“科學理性”的方法推到極端所帶來的對人性的損害和管理的異化,闡明效率主義運行邏輯所導致的管理行政與民主政治的沖突。
論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對管理行政的認識,為推動公共行政理論與實踐的發(fā)展提供了一種積極的反思。這是一項有份量的學術研究成果。
評審專家:
黃健榮,南京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