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哲學:在《論語》中看交友之道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好朋友是你事業(yè)走向成功的基礎,但如果不慎,結(jié)識了壞朋友,就如同陷進了泥潭,使自己終身悔恨。那我們應該怎樣交好朋友而避免交壞朋友呢?孔子在《論語》里作了解答,交朋友有“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友直,這種朋友為人正直,不取巧,做事應該怎樣就怎樣,不說假話,該批評就批評。交這樣的朋友使你心里踏實,可靠,使你不斷提高自己。
友諒,這種朋友為人寬容,不當面一套背后一套,不會說一套做一套,不會面上笑嘻嘻,心里惡狠狠。交這樣的朋友,不會上當,不會學著搞陰謀,當小人,使你的精神得以凈化和升華。
友多聞,這種朋友見多識廣,學識淵博。交這樣的朋友,可以使你擴大眼界,提高自己,補充自身的不足,使你得到有益的借鑒。
友便辟,這種人專門喜歡諂媚逢迎、溜須拍馬。毫無正直誠實之心,沒有是非原則。這種人就會拍你馬屁,讓你歡喜,讓你高興,以便從中取利。
友善柔,這種人是典型的“兩面派”,滿面春風,恭維你,奉承你,“巧言令色”,背后則會傳播謠言,惡意誹謗。這種人是“墻頭草兩邊倒”,表面滿面春色,心里陰云密布。
友便佞,這種人一副伶牙俐齒,說起話來,滔滔不絕,氣勢逼人,實際卻沒有內(nèi)涵,光說不練。這種人心懷鬼胎,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
交朋友最重要的是真誠,要以真心換真心,以真實的言語、真實的感情交往。當朋友緊要關頭需要幫助時,要不變初衷的支助扶持他,“患難見真情”;當朋友犯錯誤時,要以寬容的心態(tài)對待并幫助他改正;當朋友需要傾訴時,要靜靜的當他的聽眾……只有你真心付出了,才會得到真心的回報。
現(xiàn)在社會上有一部分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又不想冒風險,于是出賣朋友,以朋友為墊腳石的事可以說是屢見不鮮。交朋友不是看對方有智慧或有很多錢,而是要看對方是否是“好人”。也就是說,交朋友的動機一定要純潔。特別是我們處于順境,手中有權或有錢時,交朋友更要仔細辨別。“窮在街邊無人見,富在深山有遠親”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