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哲學論文 > 美學 > 試論老子的批判美學及其對中國藝術(shù)的影響

試論老子的批判美學及其對中國藝術(shù)的影響

時間: 寧靜642 分享

試論老子的批判美學及其對中國藝術(shù)的影響

  長期以來,美學家對于中國古典美學、藝術(shù)之研究都極重視《莊子》,與莊子并稱“老莊”的老子在美學、藝術(shù)上的受關(guān)注度卻遠遜于莊子。如李澤厚、徐復(fù)觀兩位美學家分別在其代表作《美的歷程》與《中國藝術(shù)精神》中,都對莊子著墨甚多,對老子則基本略而不談。老子美學的地位及影響顯然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重視。近些年,隨著中國哲學研究的興盛和研究視域的開拓,老子哲學亦受到更多研究者的關(guān)注。然而,當前老子美學的研究仍多固守僵化的思維方式和狹隘視域,如固執(zhí)于老子思想的“唯物唯心”之分,止步于老子對中國美學古典范疇、命題的影響,對于真正的問題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以至于老子美學于我們,仍是一片“混沌玄冥”之域。筆者認為,老子對于中國美學及藝術(shù)的影響與莊子一樣,是根本性的,甚至比莊子的影響更為廣泛而具體。老子美學不僅僅影響了中國藝術(shù)的思維方式,在很大程度決定了中國人對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欣賞和品評,甚至影響了中國美學與藝術(shù)的存在形態(tài)。

  一、被輕視的老子美學及其原因

  先秦思想對于后世美學與藝術(shù)有重大影響的,一為儒家,一為道家。老莊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但就美學與藝術(shù)領(lǐng)域來講,莊子顯然更為現(xiàn)當代美學家看重。徐復(fù)觀說:“中國文化中的藝術(shù)精神,窮究到底,只有由孔子和莊子所顯出的兩個典型。”[1]4李澤厚亦說:“與美學-藝術(shù)領(lǐng)域關(guān)系更大和影響深遠的,除儒家外,要推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2]56與老子相比,莊子對治國用兵遠沒有那么有興趣,對“卿相尊位”也傲然視之。莊子倒是對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更感興趣,常常逍遙于山水之間,徜徉于林木之下,見天地之大美,悠然忘返。關(guān)于道的“本質(zhì)”與“起源”,莊子雖有議論,然而他更關(guān)注現(xiàn)實人生的悲歡,發(fā)出“哀樂之來,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乎,世人直為物逆旅耳”的感嘆??梢哉f,莊子為后代中國人樹立了一個睥睨萬物、淡去利害榮辱、遺世而獨立的偉大人格,更為后代中國人樹立了一個醉心于山水、隱逸于林間、忘情于自然的純真藝術(shù)心靈。雖然如此,筆者認為,老子是道家源點,莊子從時間上晚于老子且不提,更重要的是莊子“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3]。老子對于中國古代美學及藝術(shù)之影響,實不亞于莊子。首先,老子美學不僅是后來“妙”、“氣”、“象”、“淡”、“味”、“樸”、“自然”等大量中國古典美學范疇的起點,更是后來“得意忘象”、“氣韻生動”、“以形寫神”、“澄懷味象”、“道法自然”等中國古典美學核心命題的思想淵源。其次,老子“有無”、“奇正”、“美丑”、“黑白”、“虛實”相互辯證統(tǒng)一的思想直接啟發(fā)、影響甚至決定了后來中國古典藝術(shù)的技藝實踐和存在形態(tài)。其三,《老子》“直觀萬物”的“體道”方式和“以象論道”的詩意表述方式,不僅啟發(fā)了歷代美學家和藝術(shù)家,甚至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中國文化的審美傾向,在源頭上塑造了中國古典美學不同于西方“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詩化美學形態(tài)。其四,老子美學所體現(xiàn)出來的“母體崇拜”觀念對中國古典美學和藝術(shù)影響深遠,中國美學對于“陰柔美”的認同、欣賞與老子美學有著不可分割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老子美學對于中國古典美學的影響實比莊子更為廣泛、具體、深遠??墒菫槭裁床皇抢献?,反倒是莊子受到當代美學家更多的關(guān)注呢?概由于老子思想太駁雜?!独献印冯m只五千言,其思想?yún)s遠較莊子駁雜,既有關(guān)于“道”起源的探討,又有關(guān)于現(xiàn)實人生的憂慮;既有小國寡民、返璞歸真的隱逸理想,又有治國用兵的謀略之術(shù);既有對虛假的道德、仁義的批判,又有對人蒙蔽于感官欲望、知識成見以致逐物不返、不見本真的深刻洞見。對老子最有微詞的,是其思想中有關(guān)治國用兵的權(quán)謀之說。宋儒多認為《老子》實為“君子南面術(shù)”,甚至陰謀詐術(shù);錢穆亦說:“莊周乃一玄想家,彼乃憑彼所見之純真理立論,一切功利權(quán)術(shù)漫不經(jīng)心,而老子則務(wù)實際,多期求,其內(nèi)心實充滿了功利與權(quán)術(shù)。”[4]121顯然,他也是把老子當成一陰謀家。這樣就很難把老子與超拔出塵的美學、藝術(shù)聯(lián)系起來。因此,老子對于中國美學和藝術(shù)的巨大影響,很容易讓人誤判、輕視乃至忽視。另一個原因,或許是“莊子主要的思想,將老子客觀的道,內(nèi)化為人生的境界。”[5] 389側(cè)重在自然、現(xiàn)實人生中尋找慰藉與解脫的莊子,顯然比側(cè)重宇宙玄思和政治軍事的老子更能在美學與藝術(shù)上引起后人的共鳴。

  當前關(guān)于老子美學的研究,筆者認為問題主要有二:其一,長期以唯物、唯心這種二元對立的認識論方法進行研究,思想僵化,方法陳舊,未能打開新視域,開拓新局面,以致鮮有創(chuàng)獲。如有學者認為:“老子說:‘有物混成’,又說‘道之為物’,這就是說道是一種物。‘道’作為太初混沌的實體,是物質(zhì)性的,還是精神性的?”[6]5把老子的“道”當作一種物質(zhì)性的實體,追問其物質(zhì)性或精神性,實是以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把老子簡單化、庸俗化,實際上遠離了老子哲學的問題本身。其二,研究持續(xù)聚焦于《老子》中“妙”、“氣”、“象”、“淡”、“靜”、“自然”等觀念對中國古典美學范疇的建構(gòu)作用上,或聚焦于老子 “滌除玄鑒”、“有無相生”、“道法自然”等思想對中國古典美學命題的影響上。相較于這種看重《老子》與中國古典美學范疇、命題在核心話語、概念上的直接相關(guān)性的“顯性”研究,另外兩種更為根本、重要的研究則被相對輕視,一是對《老子》文本的美學研究,二是老子美學與中國古典藝術(shù)及其理論的內(nèi)在勾連。僅僅盯住那些與老子美學有相同、相近名詞或概念的中國古典美學范疇和美學命題,很難整體上把握老子哲學思想的全貌,以致“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所建構(gòu)出來的老子與中國古典美學范疇、命題在名詞、概念上的關(guān)聯(lián),亦有落入主觀臆想的危險。忽視了從微觀角度透視老子美學與中國古典藝術(shù)和理論的內(nèi)在勾連,老子美學的研究則止步于相對空疏寬泛的美學范疇、美學命題間的流布與轉(zhuǎn)化,無法看到老子對古典美學、藝術(shù)的深層影響。當前聚焦于美學范疇與命題研究的現(xiàn)狀其實與美學史的研究方法有關(guān)。一般來說,有三種美學史的研究方法:“一是認為美學史主要應(yīng)該研究歷史上關(guān)于美的理論”;“二是認為中國美學史是研究中國人的審美意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變化的歷史”;三是研究“歷史上各個時期出現(xiàn)的表現(xiàn)為理論形態(tài)的審美意識,也就是歷史上各個時期出現(xiàn)的美學范疇、美學命題以及由這些范疇、命題構(gòu)成的美學體系”[7]2-6。美學家葉朗先生認為第一種太狹隘,第二種太寬泛,他支持第三種。顯而易見,當前聚焦于美學范疇、命題的老子美學研究正是第三種美學史研究方法的直接體現(xiàn)。雖然筆者贊同葉先生對于老子美學地位及意義的評價,卻不認同葉先生的美學史研究方法。以“美學范疇、命題”為核心的美學史研究方法并不適合中國美學,當然,也不適合老子美學。這是因為,無論中西方,美學史中關(guān)于“美”、“藝術(shù)”及其相關(guān)的美學范疇、命題的概念常常發(fā)生變化;更重要的是,與西方美學相比,中國古典美學的非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存在形態(tài),更傾向于詩意的描述、類比和象征,而非抽象性、規(guī)范性和定義性的,這些范疇與命題也偏于直覺的感悟和詩意的啟發(fā)。這些范疇、命題需要還原到文本之中,往往才能理解其涵義,而不是從中抽離出來。“美學史的構(gòu)成,不僅僅依靠美學家所作的美學的明確論述,而且也依靠那些隱含在流行的趣味和藝術(shù)品中的美學涵義”[8]8,對于中國美學研究來講,塔塔凱維奇的把美學范疇、命題與審美意識史結(jié)合起來的方法或許更為合適。

  二、老子的批判美學

  老子崇“無”,表現(xiàn)為對于“無言、無知、無欲、無為”的崇尚與贊美。“無”實是對于“有”(一切既成的、限制性、規(guī)范性的)的批判。所以說,老子的哲學,其實是批判的哲學;老子的美學,其實是批判的美學,因為,老子總是能發(fā)現(xiàn)世間萬事萬物(包括人的語言、思維、文化文明)的局限性,發(fā)現(xiàn)事物趨勢、性質(zhì)所具有的反面。然而老子的對任何事物的“批判”都不是絕對的批判,而是相對的批判,所以筆者不同意一些學者認為老子否定“道德、仁義、知識……”的觀點,老子不是完全否棄這些,他對任何事物都沒有全然批判,而是把現(xiàn)存的一切都置于“道”這一完美超越的理想之境下進行關(guān)照,指出其局限性。老子哲學是對一切既成、限定性、規(guī)范性的批判,是在事物此時此地的“此在”局限性中發(fā)現(xiàn)其面向過去與未來的全面敞開,是在“此在”中發(fā)現(xiàn)其相反相成的多種趨勢、聯(lián)系及可能性,這是老子最根本的思維方式;力求突破有限的“有”去追求超越的、無限的、渾樸天真的“無”,卻不脫離萬物之表象對世界進行抽象的、概念性的、本質(zhì)主義的探求,這是老子思想的根本特點。

  1.批判“言”

  毫無疑問,老子的哲學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后來也成為中國美學的核心概念,人們把“藝”看作“道”之象征。然而,老子最先批判的,就是“道”(言)。老子開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剛開始“言”,就批判“言”。因為“言”雖然可言“道”,但言說的道已非“常道”;事物雖可命名,卻不是不變之“常名”。朱謙之說:“老聃之所謂道,乃變動不居,周流六虛,既無永久之道,亦無永久不變之名。”[9]74正因為大道與時遷移,周流不止,老子深知對于“道”,說是一物即不中。然而,老子并不批判“道”之存在,也未否定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規(guī)律,而是批判 “道”之“可道”(言說)。言非道,可是不言,道又如何顯現(xiàn)自身呢?那就換一種方式說,所以老子從未說道“是”什么,而總說道不“是”什么,或者說道像什么——即“道”之“象”。老子五千言,我們從未見老子說“道”是什么,最肯定的論述也僅是“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讓其對于“道”的“定義”在跳躍性極大的“逝、遠、返”等詞語中“播撒”、“延異”開來,老子的“言”根本就是非定義的、非本質(zhì)和非邏輯的,是想象性和跳躍性的,呈現(xiàn)出開放的和非限定性狀態(tài)。道對人呈現(xiàn)為一種變動不居、綿延周流的“象”,可以似是而非地去“描述”其“象”,卻不可以用語言去“定義”其內(nèi)在的實體、結(jié)構(gòu)或恒定的規(guī)律。所以老子不說道是什么,而是說道不是什么,說道像什么。老子說:“有名,萬物之母”,所以,老子批判的,并不是“有名”——語言本身,而是“言語”的方式。所以白居易對于老子的指責(“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于老君。若道老子是智者,緣何自著五千文?”),雖然聰明,卻錯過了老子的本意。若一字不言,以默對空,道如何呈現(xiàn)自身?人又如何把握玄妙精微、變動不居的道?老子沒有批判語言本身,而是批判以語言、名相去繩束、規(guī)范、定義其背后的“道”的言說方式和思維方式。“有名,萬物之母”,實是說“有名”(語言、名相)不僅重要,還是我們認識萬物的起點,是人超越“有限”去抵達的“道”之無限的筌蹄與蘆葦。所以“道”雖然“深不可識”,老子依然“強為之容”,“容”即“容貌”、“形容”,實是一種“象”之類比。“道之為物”、“凡物蕓蕓,各復(fù)歸根”之言絕不是說道是物質(zhì)性的實體,而是把現(xiàn)實中的一切存在都當作流動不居的現(xiàn)象之流,把萬物理解為不斷生成的“象”,故有“惟恍惟惚”之詩意形容。

  2.批判“知”

  老子批判“知”,崇尚“無知”。然而,老子對于“知”的批判,也與其對于“言”、“德、仁、義、禮”的批判一樣,是一種“限制性”的批判,而非絕對否定的批判。老子不是崇尚“無知”的愚昧,而是批判以功利計較為目的的知識,崇尚淡泊清明的智慧。老子說:“能知古始,是謂道紀。”(十三章)“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十六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三十三章)老子對于“知古始、知常、知人、自知”顯然有贊美之意,所以老子絕不是批判“知”,而是限定“知”。所以,“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三章)絕不是如有些學者所言,是老子的“愚人、御民之術(shù)”。老子之所以要“常使民無知無欲”,乃是限制“知”,“使夫智者不敢為也”。老子限定“知”,乃是深知與“不肖者不及”相比,“智者過之”,“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10]的危害與可能性更大。更容易引起誤解的是這樣的表述:“明白四達,能無知乎。”(十章)“絕圣棄智,民利百倍。……少私寡欲,絕學無憂。”(十九章)“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三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四十八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四十七章)其實,老子批判的“知”是理性的、規(guī)范性的“知”。老子所謂“知”“以一種批判本體論存在為基礎(chǔ)的知識涉及到‘非宇宙論’思想:這種思想并不預(yù)設(shè)某種‘單一秩序’的世界以及各種相應(yīng)的知性配備。因此,它是非理性的認知。這種認知不借助于那些決定某一種現(xiàn)象的存在、意義或行動的規(guī)范或原理。”[11]49老子認識世界的方式是與道冥合的直觀,以及以此推彼的類比。老子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十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十六章)都是說把個人主觀的先見、欲望、觀念滌除,以嬰兒一樣的天真無瑕去燭照逝者周流的大道,融入渾全完美的自然。所謂“惚兮恍兮,恍兮惚兮”就是對“道”進行直觀的內(nèi)心體驗,而“幽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則是直觀把握到“道”之“精微”的內(nèi)在確認。理性的、概念性的認知是明確的,只有對于“道”的直觀才可能是“恍惚”的、變動不居的“象”。老子另外一種認知方式是類比,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最重要的認識方式。“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五十四章)老子對于“天下”的了解、認識是通過由“身”到“家、鄉(xiāng)、邦、天下”逐步類推的。老子認為,抽象的規(guī)范、原理、預(yù)先設(shè)定的立場可以得出一些普遍性的規(guī)律與原則,卻并非道之本體。與此同時,“沒有無中生有的觀點,沒有全然外在的視角,也沒有非情境化的優(yōu)勢立場。我們始終身處其中”[11]23。那就在道中認識道,而不要用語言、概念、理性去牢籠變動不居的道。老子相信人就是產(chǎn)生于道并在先天本然上是與道冥合的,與抽象出來的規(guī)范、原理相比,他更愿意相信直觀中的直接經(jīng)驗,并以類比的方式推知“情境”中的其他。所以老子才會有“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知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的說法。“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第六章)也是類比的方法,這種把自然之山谷、女性生殖器、門相類比的方法,是一種“象”之類比,是對“物之象”共同性質(zhì)、趨勢、狀態(tài)的領(lǐng)會與體認。老子這種 “物象”類比方式與孔子“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通德”類比方式一樣,都極具美學與藝術(shù)的意味。一方面,儒家、道家這兩種不同的類比方式的相互作用,“儒道互補”,共同建構(gòu)了中國古典文化整體的審美意味;另一方面,“通德”與“物象”這兩種類比思維的差異一直存在,影響并決定著儒道兩家在中國古典美學史上不同的美學取向。

  3.批判“欲望”

  老子激烈批判過度的欲望。老子認為感官欲望會妨礙人們對于“道”的體認,更會對社會與人的身心有所損害。然而,老子并未因批判欲望而走向禁欲主義。對于欲望,老子的觀點與其說是否棄,不如說是限制。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臘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十二章)林語堂說:“‘腹’是指內(nèi)在自我,‘目’是指感官世界或外在自我。”[9]119對于個人來講,聲、色、味、貴重物品以及“馳騁田臘”等過多的感官享受會使人驕奢淫逸、放縱欲望,縱情如幻,往而不返。對于國家來講,“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五十七章)過多的財貨不僅會引起國內(nèi)的混亂、爭斗,更會引來其他國家的覬覦,使國家面臨危險。老子認為:“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四十四章)他崇尚的是一種“為腹不為目”的簡樸清凈生活。但老子并未完全否棄欲望和感官,老子反對的是不知足的“甚愛”、“多藏”,過多刺激人的欲望感官的“伎巧”、“奇物”,對于人簡樸正常的欲望和感官,老子是認同的。“少私寡欲”是要求人“寡欲”,而不是棄絕欲望。所謂“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可見老子對于樸素的欲望不僅肯定,而且欣賞、品味和支持。老子肯定的是一種“限定性”的欲望、一種非客體化的欲望,它是一種淡去了直接功利目的的欲望、一種偏于審美的感性直觀。“欲望,當它是基于同這個世界的非強制性關(guān)系(無為),和對這個世界的反映性認知(無知),那么,它就不是靠占有、控制或毀滅定性的欲望,而純粹是由贊美和欣賞塑造的,它是敬意。”[11]51

  4.批判“道德”與“有為”

  老子并不全然批判“道德”、“仁義”,老子的“無為”更不是不作為。老子批判的是虛假的仁義道德,是“非自然”的“強為”。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又曰:“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乍聽似是毀仁棄義、棄知滅慧之言,然而老子對于道德仁義的批判竟是為了“民復(fù)孝慈”。所以老子批判的并不是道德仁義本身,而是道德仁義的虛假。老子對“有為”的批判亦同理,是對于“強為”的批判,尤其是對政治者過多政策干涉、過多苛捐雜稅壓迫的批判。“無為”“事實上意指對個體行為域中現(xiàn)象之‘德’無任何干擾的行為方針。這樣,沒有過去知識和積習的羈絆,行為相對來說就是直接的:它們是既有包容性又是自然而然的。”[11]47在這種意義上,“無為之為”就是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飽含審美意味的行為。

  三、大“象”之美

  老子認為“語言”不能“言說”、“常道”,所以,老子對于“道”的論述采用了非語言的方式,其實是非定義、非邏輯的言說方式,一種飽含美學意味的意象言說方式。道“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道無形無象,亦非語言可以把握。然而,道卻以逝者周流(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的方式,把自身呈現(xiàn)為萬物紛紜、周而復(fù)始(凡物蕓蕓,各復(fù)歸根)之現(xiàn)象,而這變動不居、虛靈、混莽之象卻是“惚兮恍兮”、“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就是說,道顯現(xiàn)為變動不居之現(xiàn)象,無法靠名言、邏輯把握,卻可以靠直觀這虛靈變化之象體認道之“精”、“真”、“信”。老子五千言,實未著一字,因為老子把對于道的言說轉(zhuǎn)化成一種“象”之言說。道不可言,道不可見,“象”卻是具體可感可觀的,并且啟示、彰顯著“道”之精微,所以老子是以“象”的方式去言說“道”。所謂“惚兮恍兮”、“窈兮冥兮”,所謂“凡物蕓蕓”,所謂“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有物混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無非是道之“象”。“道不是某物,它無形無象,不可感知,以潛藏的方式存在,玄妙無比,不可言說,只能意會,一旦說出,便落筌蹄,失卻本真,只可寄言出意,勉強加以形容,也還須隨說隨掃,不留痕跡。”[12]70-71所謂“隨說隨掃”就是批判語言,批判理性、邏輯,“隨說隨掃”之間,有“象”留其間,以非語言的方式言說著不可言說的“道”。老子“不說道是什么,而說道像什么”的言說方式,實是一種非定義性、非概念化和非系統(tǒng)化的思維方式的表現(xiàn),這種思維方式不離萬物之表象言說超越“現(xiàn)實”的“道”,而毋寧是在“恍兮惚兮,惚兮恍兮”的“象”中去體味、沉吟“道”,本身就具有審美的意味和藝術(shù)的思維。雖然孔子同老子一樣,亦不倚重定義性、概念化和系統(tǒng)化的思維方式,但只有老子強調(diào)“執(zhí)大象,天下往”(三十五章),重視以“象”的方式把握并言說世界。老子“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天地之根”的認知方式,亦是以“象”之類比為基礎(chǔ)的認知方式。老子非語言的“象”之言說方式,以及“象”之類比的認知方式,從根本上影響了中國人的審美乃至認知方式,從而對中國古典美學、藝術(shù)造成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不僅“澄懷味象”、“以形寫形,以色貌色”成了中國古代藝術(shù)家的觀物方式和藝術(shù)思維方式;“度物象而取其真”、“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以象顯道”成了中國古代藝術(shù)家的藝術(shù)實踐方式;“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美,成了中國古典美學的最高審美理想;更重要的是,“以象言道”還成了中國古典美學與藝術(shù)理論的書寫方式和存在形態(tài)。

  綜上所述,老子依次批判了“言”、“理性”、“感官欲望”和“道德”、“有為”,卻肯定了變動不居、虛靈恍惚的“象”。熟悉西方現(xiàn)代美學尤其是克羅齊美學的人會發(fā)現(xiàn),老子批判美學的觀點與克羅齊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雖然我們并不完全贊同克羅齊的藝術(shù)和美學觀點,但克羅齊關(guān)于藝術(shù)非物理事實、非功利活動、非道德活動、非邏輯概念活動的認識,卻是值得肯定的,這些觀點亦得到了現(xiàn)代美學家的基本認同。反觀老子美學,老子對語言、欲望、知識、道德、行為的“限制性”批判與西方現(xiàn)代美學顯然有著內(nèi)在的一致性。老子對“言”、“知”、“欲”、“德”、“有為”的“限制性”批判,以及對“象”的肯定,決定了其對于世界采取直觀和“物象”類比的認知方式,這種認知方式不強調(diào)邏輯、理性,而強調(diào)對于世界的直接經(jīng)驗,這種思維方式從根本上影響了中國藝術(shù)的思維方式和中國美學的基本形態(tài)。老子的“物象”類比思維與儒家“人物通德”的類比思維,一方面劃定了道家和儒家不同的美學走向;另一方面,“儒道互補”,共同塑造了中國文化整體的美學意趣與藝術(shù)氣質(zhì)。

20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