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毛澤東思想中關于刑法死刑制度的分析與評述論文
死刑,也稱為極刑、處決、生命刑。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罰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賦予的權力,結束一個犯人的生命。遭受這種剝奪生命的刑罰方法的有關犯人通常都在當地犯了嚴重罪行。盡管這“嚴重罪行”的定義時常有爭議,但在現時保有死刑的國家中,一般來說,“蓄意殺人”必然是犯人被判死刑的其中一個重要理由。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關于毛澤東思想中關于刑法死刑制度的分析與評述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關于毛澤東思想中關于刑法死刑制度的分析與評述全文如下:
【論文摘要】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長期實踐過程中,毛澤東同志對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進行了開創(chuàng)性的探索,總結了一定經驗,形成了獨有的理論體系,在刑罰制度方面,尤其是關于死刑立法與死刑政策思想的闡述上,深刻體現著毛澤東思想的民主革命原則以及從實際出發(fā)、辨證解決具體問題的科學實踐路線。
【論文關鍵詞】毛澤東思想;刑法;死刑制度;分析與評述
一、毛澤東在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的死刑思想綜述
(一)“有反必肅。殺人要少,但是決不廢除死刑,決不大赦。”的基本方針
毛澤東同志對死刑的認識與運用,是基于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而產生的。毛澤東談到“決不廢除死刑”時,結合了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突出強調其政治意義,“原有的反革命分子肅清了,還可能出現一些新的反革命分子”以及其他嚴重犯罪分子,“還必須和他們作斗爭”。階級斗爭仍然在一定范圍內存在的事實,決定了死刑不能夠廢除。因此“對于有血債或其他最嚴重的罪行非殺不足以平民憤者和最嚴重地損害國家利益者,必須堅決地判處死刑,并迅即執(zhí)行”,“對鎮(zhèn)壓反革命分子,請注意打得穩(wěn),打得準,打得狠”,打得狠,“就是要堅決殺掉一切應殺的發(fā)動分子”,“才能使敵焰下降,民氣大伸。如果我們優(yōu)柔寡斷,姑息養(yǎng)奸,則將遺禍人民,脫離群眾”。
同時,毛澤東同志指出當時對罪大惡極的反革命分子,其他嚴重犯罪分子實行死刑的目的很明確,“是為了解放長期被反革命分子和各種惡霸分子壓迫的廣大群眾,也就是解放生產力”,當時的死刑以及其他刑罰的運用,是解放戰(zhàn)爭亦即解放人民群眾的革命斗爭的繼續(xù),也是解放生產力的一場政治斗爭。死刑制度在當時,已經被毛澤東同志提高到“解放生產力”的歷史唯物主義層面上來看待,進一步深化了死刑制度存在的政治意義和時代使命。
在死刑不可廢除的原則中,必須把握的另一層含義是“堅持少殺”的方針,即不廢除死刑,但也決不濫用死刑。在鎮(zhèn)反運動的中后期,國內形勢已經和剛剛開始肅反時期有所不同,人民群眾地位得到提升。針對這種情況,毛澤東同志提出要“嚴格地審查逮捕和判處死刑名單”,“必須控制在一定比例以內”,明確規(guī)定“凡介在可捕可不捕之間的人一定不要捕,如果捕了就是犯錯誤;凡介在可殺可不殺之間的人一定不要殺,如果殺了就是犯錯誤”,同時將殺人的批準權一律收回到省一級。在后來的肅反運動中,又強調“機關、學校、部隊里面清查反革命,要堅持在延安開始的一條,就是一個不殺,大部不捉”,對于反革命和其他嚴重犯罪分子而言,“應當肯定,還有反革命,但是已經大為減少”,“今后社會上的鎮(zhèn)反,要少捉少殺。
社會上的反革命因為是老百姓的直接冤頭,老百姓恨透了,所以少數人還是要殺。他們中的多數,要交給農業(yè)合作社去管制生產,勞動改造”;對機關里的反革命以及俘虜,則堅持不殺,但“不殺他們,不是沒有可殺之罪,而是殺了不利”。在鎮(zhèn)反運動的中后期,革命形勢的變化,決定了必須采取“少殺”和在機關內部肅反中“一個不殺”的方針,以此獲得社會的支持,達到爭取其家屬、分化敵人,保留一批勞動力的直接目的。這也是毛澤東同志在總結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內部和我黨內部歷次斗爭的經驗教訓,而得出的深刻結論,在特定歷史時期,堅持少殺不少的思想有其特殊的歷史意義,一方面避免了我黨歷史上的極“左”傾錯誤路線的危害,防止殺錯人而無法挽回的事實出現;另一方面,為分化敵人,鞏固和擴大統一戰(zhàn)線作出了最具有說服力的宣傳;同時,也是感化和教育犯罪人的具體體現,闡明了新中國堅持刑罰的人道化以及懲辦和寬大相結合,社會公平與社會效率相輔應的思想。
(二)對死罪分子區(qū)別對待是毛澤東在死刑問題上堅持的政策
為貫徹少殺方針,毛澤東提出兩項措施:一是對犯有死罪的人分為“直接冤頭”和“間接冤頭”,進行不同處置;二是對雖犯死罪但可以不處死的人實行“死緩”。在鎮(zhèn)反與肅反運動以及處理戰(zhàn)俘過程中,毛澤東明確指出:“在上述黨、政府、軍、教、經、團各界清出來的應殺的反革命分子中,有血債或有其他引起群眾憤恨的罪行或最嚴重地損害國家利益的人只占極少數,大約不過十分之一二,而判處死刑緩期執(zhí)行的人可能占十分之八九,即可保全十分之八九的死罪分子不殺”,“他們損害國家利益的程度嚴重但還不是最嚴重的。他們犯有死罪,但群眾未直接受害”。“機關里的反革命跟社會上的反革命不同。
社會上的反革命爬在人民的頭上,而機關里的反革命跟人民隔得遠些,他們有普遍的冤頭,但是直接的冤頭不多”,這兩種“冤頭”都有應殺之罪,但還是要區(qū)別對待:“社會上的反革命因為是老百姓的直接冤頭,老百姓恨透了,所以少數人還是要殺”,只是“普遍冤頭”的,則可以不殺,而實行“死緩”的辦法。對待被俘戰(zhàn)俘,則不殺不判,關押起來勞動改造,經過一段時間,對改造好了的,由全國人大通過特別法令,實行特赦。對兩種“冤頭”在適用刑罰,尤其是死刑上區(qū)別對待的政策,體現了毛澤東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對敵斗爭的高超策略。當“不殺”比“殺”這些“直接冤頭”更利于分化瓦解敵人,更利于取得社會同情,更利于增加生產,更利于提高科學水平,更利于強大國防時,不殺他們,可以穩(wěn)定很多人,避免人民內部彼此不信任,還可以保存一大批勞動力,化廢物為有用,適應了當時社會政治形勢的需要。
針對雖犯死罪但可以不處死的人,毛澤東同志進一步提出采用“死緩”的方式處理:“中央決定對于這樣的一些人,采取判處死刑,緩期執(zhí)行,強制勞動,以觀后效的政策”,“在共產黨內,在人民解放軍內……,在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內清出的反革命分子,除罪不至死應判有期或無期徒刑、或予管制監(jiān)視者外,凡應殺分子,只殺有血債者,有引起群眾憤恨的其他重大罪行如強奸許多婦女、掠奪許多財產者,以及最嚴重地損害國家利益者;其余,一律采取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這些思想,對于新民主革命與建設時期的中國的刑事政策與刑事法律法規(guī)的發(fā)展與完善,做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是毛澤東同志在辨證唯物主義原理指導下,堅持刑罰的報應作用與教育作用相結合的最好體現。
此外,“死緩”制度是和“不可不殺、堅持少殺、防止錯殺”的政策緊密結合適用的,“‘緩期兩年執(zhí)行’的政策,決不應解釋為對于負有血債或有其他重大罪行,人民要求處死的罪犯而不處死……,對于罪大惡極民憤甚深非殺不足以平民憤者必須處死”。這樣的方針,使得刑罰的懲治作用與寬大處理、教育功能相得益彰,正是在這一刑罰思想的指導下,從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些根據地出現的死刑保留制度(即對應判處死刑又有可能爭取改造者,暫不執(zhí)行死刑。保留期內又犯新罪則執(zhí)行死刑,期內不犯罪,則不再執(zhí)行死刑),到新中國成立之后,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協調下,從1951年開始,各地相續(xù)建立健全的死緩制度,以及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對這一制度的繼續(xù)保留與進一步完備,均體現了死緩制度的歷史適應性,在長期的司法實踐過程中,被證明其富有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進步性。
二、對毛澤東死刑思想的簡要評述
毛澤東的死刑思想在中國革命與建設的特定歷史時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為完成改造反動分子和其他嚴重刑事犯罪分子的系統工程,為有中國特色的刑罰制度的形成與發(fā)展,提出了科學的思路。實踐證明,毛澤東同志在其死刑思想中所貫穿的一切從中國實際出發(fā)、堅持群眾路線的原則,決定了其辨證處理,靈活性和原則性相結合的刑罰方針,使新中國的包括死刑制度在內的刑罰手段,明顯擺脫了西方國家通行的狹隘的法律原則和抽象的人道主義觀念,從“解放生產力”這一歷史唯物主義角度,將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標準,來衡量新中國刑罰具體原則的得與失、利與弊、存與廢。歷史的經驗提示后人,“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仍然是一切立法與司法活動的根本出發(fā)點。
死刑呈現擴大化的現象,與犯罪率的上升有關,也同我國的重刑主義傳統、人們普遍持有的報應觀念有聯系,當社會治安狀況下降,群眾嚴懲罪犯的呼聲高漲之時,立法者與司法人員需要保持客觀冷靜的頭腦,遵循法律理性的思維方式,對于民眾出自本能、情緒化的要求擴大死刑制裁的呼聲,不是一味迎合,而應站在理性的高度,正確引導這種社會反映,在逐步限制死刑適用的過程中,使刑罰規(guī)定更加趨于理論及事實上的公正與合理,這也是從根本上反映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群眾對于某些犯罪行為和犯罪人的憤怒與仇恨,不應成為死刑擴張的根本性理由,在法治領域,允許“嫉惡”但不應“如仇”,法律的立場是理智而公正的,與仇恨沒有關系,即使這種仇恨的發(fā)出者是普遍的民眾,也不允許以“民憤難平”來任意曲解法律,藐視法律,這種“民憤”不等同于“人民利益的要求”,它更多體現的是一種激情化的狹隘的情緒宣泄,一味遷就于它的非理性要求,與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民主法制原則是背道而馳的。
社會生活背景的變化,法治文明國家的發(fā)展,要求人們對死刑制度的狀況多一分理性的思索,毛澤東的死刑思想產生的時代條件與今天已經有許多重大區(qū)別,法治中的民主原則的具體內容和要求與當時也有不同,毛澤東的“限制死刑,慎用死刑”的思想要繼承,從“解放生產力”的高度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以“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作為衡量立法與司法活動的最高原則仍然是法制建設需要貫徹始終的,但以往和現存的刑罰原則需要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使之保持永遠的活力與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