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之我見
摘要:拳文主要從成本控制的角度,對如何做好公路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提出了個人的看法及建議,以供業(yè)內各位同行共同參考借鑒。
關鍵詞 公路工程;施工成本;影響因素;控制途徑
成本管理的內容很廣泛,貫穿于項目管理活動的全過程和每個方面,從項目中標簽約開始到施工準備、現場施工、直至竣工驗收,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成本管理工作。由此可見,加強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業(yè)積蓄財力,增強企業(yè)競爭力的必由之路。下面主要就目前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分析進行闡述。
一、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責權利相結合的成本管理體制。任何管理活動,都應建立責權利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成本管理體系中項目經理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在成本管理及項目效益方面對企業(yè)總經理負責,其它業(yè)務部門主管以及各部門管理人員都應有相應的責任、權力及利益分配相配套的管理體制加以約束和激勵。而現行的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體制,沒有很好地將責權利三者結合起來。有些項目經理部簡單地將項目成本管理的責任歸于成本管理主管,沒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例如某工程項目,因質量問題導致返工,造成直接經濟損失X萬元,結果因職責分工不明確,找不到直接負責人,最終不了了之,使項目蒙受了巨大的損失,而真正的責任人卻逃脫了應有的懲罰。又如某項目經理部技術員提出了一個經濟可行的施工方案,為項目部節(jié)省了x萬元的支出。此種情況下,如果不進行獎勵,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挫傷技術發(fā)明人的積極性,不利于項目部更進一步的技術開發(fā),也就不利于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與控制。
忽視工程項目“質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質量成本”是指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而發(fā)生的一切必要費用,以及因未達到質量標準而蒙受的經濟損失。“質量成本”分為內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費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賠等引起的費用)、質量預防費用和質量檢驗費用等4類。保證質量往往會引起成本的變化,但不能因此把質量與成本對立起來。長期以來,企業(yè)未能充分認識質量和成本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習慣于強調工程質量,而對工程成本關心不夠,造成工程質量雖然有了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質量所付出的質量成本,使經濟效益不理想,企業(yè)資本積累不足{項目經理部卻存在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質量。雖然就單項工程而言;利潤指數可能很高,但是因質量上不去,可能會增加因未達到質量標準而付出的額外質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對企業(yè)信譽造成很壞的不良影響。
忽視工程項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工期成本”是指為實現工期目標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應措施所發(fā)生的一切費用。工期目標是工程項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標之一,施工企業(yè)能否實現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譽的重要條件。工程項目都有共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證工期往往會引起成本的變化。施工企業(yè)對工期成本的重視也不夠,特別是項目經理部雖然對工期有明確的要求,但對工期與成本的關系很少進行深入研究,有時會盲目地趕工期要進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額外增加。
項目管理人員經濟觀念不強。目前,施工項目經理部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即在項目內部,搞技術的只負責技術和質量,搞工程的只負責施工生產和工程進度,搞材料的只負責材料的采購及進場點驗工作。這樣表面上看來職責清晰,分工明確,但項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來管理、去控制的,項目效益是靠大家來創(chuàng)造的。如果搞技術的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選用可行、卻不經濟的方案施工,必然會保證了質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從產品質量角度出發(fā),采購高強優(yōu)質高價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沒有一點浪費,成本還是降不下來。
二 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對策分析
建立規(guī)范、統一、標準的責權利相結合的成本管理體制。責權利相結合的成本管理模式和體制,應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則和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原則進行建立。
施工項目經理部是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施工企業(yè)成本管理的主體是施工項目經理部,施工項目經理部成本管理的主體是項目全體管理人員及施工作業(yè)隊全體施工人員,項目經理是項目成本管理的核心領導,這樣形成了一個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成本管理體系。對成本管理體系中的每個部門、每個人的工作職責和范圍要進行明確的界定;賦予相應的權利,以充分有效地履行職責;在責任支配下完成工作任務后,需要用一定物質獎勵去刺激,徹底打破過去那種干好干壞一個樣、千多干少一個樣的格局。這樣層層落實,逐級負責,使項目成本管理工作做到責權利無空白,無重疊,事事有人管,責任有人擔,杜絕了推倭扯皮,一切有章可循,有據可查,使項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形成一個完整的成本管理體系,便于形成責權利相結合的成本管理體制,便于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便干大家共同為項目的成本管理獻計獻策。
從質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對施工企業(yè)而言,產品質量并非越高越好,超過合理水平時,屬于質量過剩。無論是質量不足或過剩,都會造成質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過質量成本管理加以調整。
質量成本管理的目標是使4類質量成本的綜合達到最低值。一般來說,質量預防費用起初較低,隨著質量要求的提高逐漸會增加,當質量達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時,該項費用就會急劇上升。質量檢驗費用較為穩(wěn)定,不過隨著質量的提高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增長。而質量損失則不然,開始時因質量較差,損失很大,隨著產品質量不斷改進,該項損失逐步減少。三者交叉的作用,必須能找到一個質量成本最低的理想點。
正確處理質量成本中幾個方面的相互關系即質量損失(內、外部故障損失)、預防費用和檢驗費用間的相互關系,采用科學合理、先進實用的技術措施,在確保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水平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工程成本。項目經理部也不能為了提高企業(yè)信譽和市場競爭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現質量過剩現象,導致完成工程量不少,經濟效益低下的被動局面。
從工期成本控制上要效益。如何處理工期與成本的關系,是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即工期成本的管理與控制對施工企業(yè)和施工項目經理部來說,并不是越短越好,而是需要通過對工期的合理調整來尋求最佳工期點成本,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點。
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標是正確處理工期與成本的關系,使工期成本的總和達到最低值。工期成本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項目經理部為了保證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費用;一方面是因為工期拖延而導致的業(yè)主索賠成本,這種情況可能是由于施工環(huán)境及自然條件引起的,也可能是內部因素所造成,如停工、窩工、返工等,因此所引起的工期費用,可稱其為工期損失。一般來說,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但當工期短至一定限度時,工期措施成本則會急劇上升。而工期損失則不然,因自然條件引起的工期損失,其損失額度相應較小,通常情況下不予賠償或賠償額度較小,該部分工期損失可不予考慮。因施工項目內部因素造成的工期損失,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驗的積累會逐漸減少。綜合工期成本的各種因素,就會找到一個工期成本為最低的理想點。這一點也就是工期最短并且成本最低的最優(yōu)點。
完善成本管理辦法。每一個工程項目都有其自身的特點,要根據工程項目本身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項目成本管理辦法,如項目質量成本管理辦法、工期成本管理辦法、項目招投標管理辦法、合同評審管理辦法、材料使用控制辦法等管理辦法。這些管理辦法應是責任到人、切實可行的具有較強操作性的辦法,使項目的成本控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據可查。
結束語
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可以促進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yè)管理水平;合理補償施工耗費,保證企業(yè)再生產的順利進行;促進企業(yè)加強經濟核算,不斷挖掘潛力,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此外,它對促進項目管理成本控制職能的實現和項目經理對成本指標的實現以及強化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具有特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