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論文提綱模板范文
文學史作為文學史實的“表征和解釋”,首先涉及的問題是編者的文學觀念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文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文學論文范文一:比較文學下高中語文數(shù)學實踐
【摘要】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不僅僅是教授學生掌握漢語基本知識,例如閱讀、理解以及寫作等能力,還要求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良好培養(yǎng)。而這種教學理念和比較文學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鑒于此,筆者結(jié)合自身教學實踐,就比較文學視野下高中語文教學實踐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實踐;比較文學
一、比較文學理念與中學語文教學實踐
比較文學起源于國外,在經(jīng)歷了引進、介紹以及改造后在國內(nèi)開始發(fā)展起來,并且呈現(xiàn)出日趨完善的趨勢。目前在國內(nèi)比較文學研究方面,影響研究和平行研究是其兩大主要支柱,跨學科研究和闡發(fā)研究則是比較文學中十分重要的兩種研究方法。目前對于比較文學的定義,較為典型的定義是:所謂比較文學,主要是基于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懷,來對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以及不同學科間的跨越式文學進行比較研究,其主要采用的是影響研究、平行研究、跨學科研究以及跨文明研究的方法,對跨越式文學的同源性、類同性、異質(zhì)性以及互補性等進行詳細探究,通過發(fā)現(xiàn)文學規(guī)律及特性,促進世界文學加強了解和整合,最終全面推動世界文學的進一步發(fā)展。近來來,隨著比較文學在國內(nèi)的逐漸發(fā)展,將人文精神理念積極融入到比較文學中,進一步彰顯人文素養(yǎng),推動文學理念朝向更高的層次發(fā)展,這樣充分說明了比較文學的強勁發(fā)展勢頭以及新鮮的學術(shù)活力。高中語文教學的理念在于通過文學教育手段,運用綜合性和邊緣性的學科整合,來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格以及審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重視對人類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同時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在中學語文新課標中也明確規(guī)定了,中學語文教學不僅僅是簡單的傳授語文基礎知識,還應該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健全的人格,而這種教學理念正和比較文學中“兼容并包”和“和而不同”、“尊重生命”、“新人文精神”等理念不謀而合。可以說,比較文學和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理念是高度契合的。
二、比較文學與中學語文教學實踐結(jié)合的實施策略
(一)中學語文教學活動的要素和教師的學歷構(gòu)成特點
高中語文教學實踐活動的參與主體是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等,其中學生的主導地位是無可爭議的。然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導位置往往由教師所代替,對于高中學生來講,其學習能力還在進一步培養(yǎng)當中,所以這種替代也顯得順理成章。以往研究當中大多忽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引入比較文學教學的重要作用,更多的關(guān)注點則放在了教材的編寫以及教改方式方面,其實高中教師的主導性作用才應當是多加關(guān)注的地方。具體來說,比較文學的理念以及方法是需要教師通過備課、授課以及課外輔導來完成的,而對于學生的要求則是使其學會如何應用比較文學思維和視野來分析文本,提高自身思維,拓展視野。
(二)實施策略
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活動囊括了備課、教授、課外指導以及作業(yè)批改等具體行為。首先,對于高中語文教學活動,教師要充分做好備課工作。若是教授外文作品,應用比較文學的合理性就不言而喻了。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重視作者以及譯者介紹,幫助學生更好理解譯文和原著之間的關(guān)系,可能這種教學只是淺嘗輒止的嘗試,但勢必會增強學生對不同語言差異的理解,體會不同文化語境,懂得語言表達方式的區(qū)別。長期以來,將高中語文課本中的外國文學選讀課文直接當做外國文學作品來宣講是有一定問題的。拋開翻譯問題不談,譯文在中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就是需要重點關(guān)注的,若是課文是來自和外國文學有關(guān)系的中國文學作品,則可以借助延續(xù)影響的思路來探尋課文的外國文學淵源及其在中國發(fā)生的變化,而課文同外國文學缺乏關(guān)聯(lián)性,教師就需要通過平行研究的方式來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其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工具的作用以靈活直觀的方式來講解比較文學方法中的難點。這里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幻燈片以及視頻資料等來展示異域文化特色,幫助學生更加形象的理解文化差異。一方面,教師在教授過程中,要闡明課文所涉及民族文化的特點和文學特色,使學生加深對外國文學作品背景的理解,以此加深學生對本民族文學及語言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師要不失時機的講授比較文學的基本知識。然而就目前流行的比較文學教材情況來看,普遍存在理論枯燥的問題。因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結(jié)合具體的文獻現(xiàn)象,以基本概念和方法為切入點,讓學生有一個大致輪廓。然后在逐漸深入,講解翻譯研究等,重消化不重記憶。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領(lǐng)學生培養(yǎng)寬廣的胸懷和廣博的視野。這對于學生盡管要求很高,但應當讓學生形成這樣的意識。具體講解時,教師要善于聯(lián)想和引申,善于引入他國文學文化為參照,這就要教師要具有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再次,在課外輔導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培養(yǎng)閱讀比較文學書籍的習慣,以每次解決一個問題為宜。教師可以通過周期推薦文學讀物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譬如一周或者是半個月為一個周期,在周期內(nèi)向?qū)W生推薦影響研究方面的理論及論文或是有關(guān)世界文化方面的書籍,讓學生明白文化的多元性。另外,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盡量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推薦給學生以減少閱讀量,求質(zhì)不求量,讓學生知道基本的中西方文學經(jīng)典作品,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借助計算機網(wǎng)絡資源來主動探尋答案,解除內(nèi)心的疑惑,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最后,培養(yǎng)學生形成“世界主人”的意識。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不僅要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還應該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逐步形成“世界主人”的意識。現(xiàn)階段,科學技術(shù)日新月異,世界文化間的交流也日益頻繁,地球村的觀念逐步形成。因此中學生應該在此階段形成正確的人生目標和價值取向。而比較文學的理念就是通過世界性的眼光來看待世界,并將具備“世界主人”意識最為比較文學的最終指向。所以中學生不僅要廣泛涉獵各種文學書籍、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若條件具備,還可以通過出國旅游、考察或者是交換學習等方式來努力拓寬個人的知識儲備,努力形成世界性的眼光,從而不斷提升比較文學視野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效果??偠灾?,將比較文學引入到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勢必會拓展素質(zhì)教育視角,為高中語文教學增添新的元素,給學生帶來全新的視野,催生學生的國際性視域及思維,以更加寬廣的胸懷來看待文化的多元化。伴隨著比較文學應用的逐漸推進,培養(yǎng)學生國際性的視域必定會成為現(xiàn)實。
參考文獻
[1]李軍亮.高中語文新課程教科書文學選文編排比較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4,16:38-40
[2]張磊.論高中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選文現(xiàn)狀及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26:41-43
[3]焦娟娟.高中語文中外國文學作品的審美教育內(nèi)涵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1:98+4
文學論文范文二:漢語言文學語言意境研究
漢語言文學是我國文化傳承的重要學科,是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傳承的歷史古國,所傳承與積淀的文化精髓是我國重要的財富,對促進我國的文明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對漢語言文學研究的過程中,語言與意境是重要的研究內(nèi)容,語言是本質(zhì),意境是一種思想上的升華,是對漢語言進行深入研究的重要途徑。通過對語言與意境的研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漢語言文化的精髓,更加精確地管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對漢語言文學語言意境研究的相關(guān)問題進行分析,對提高漢語言文學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古代讀書人在語言應用中,通常會深思熟慮以探求語言的意境,在此基礎上組合出來的語言往往會給人一種觸類旁通、柳暗花明之妙感。漢語言文學中語言意境主要源于生活,通過對生活中客觀存在的事物進行描述,融入作者對生活與時代背景的感悟,從而表現(xiàn)出不同的語言藝術(shù)效果,呈現(xiàn)出不同的意境。
一、漢語言文學語言意境研究的意義
漢語言文學研究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而我國的文化經(jīng)歷了歷史長河的洗禮與積淀,融合了更多精華。其中對語言與意境的研究,是更加深入了解漢語言文化的重要手段。語言是了解漢語言的基礎,也是深入學習的重要門戶,語言所包含的內(nèi)容及形式千變?nèi)f化,在研究語言時對象及內(nèi)容也更加廣泛。漢語言的意境是一種比較微妙的感覺,這是一種情與景的融合,是一種思想與靈魂的升華。我國的漢語言文化包羅萬象,同樣的事物,通過不同的描述方式,以不同的語言組織形式就會闡述出不同的意境。意境的來源是客觀存在的事物,而在對客觀事物描述的過程中,就會融入作者的個人情感,將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化成人生感悟,然后通過語言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出來,通過文學作品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欣賞者在品味其作品時,就會從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懷,從而更加深刻地體會文化作品所要表達的內(nèi)涵、作者的理想與抱負。語言與意境的研究是對漢語言文學進行深入了解的重要方式,也是領(lǐng)悟漢語言文學內(nèi)涵的重要手段。
二、漢語言文學語言意境研究的作用
語言與意境是研究漢語言文學的重要內(nèi)容,語言與意境的研究不僅能提高漢語言文學的理論素質(zhì),同時還能對中國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靈魂上得到凈化。語言與意境的研究是進入漢語言文學的門戶,是提升整體素質(zhì)的重要途徑,下面對語言與意境研究的作用進行闡述。
(一)可以提升文學素養(yǎng)
語言是了解和學習漢語言文學的重要基礎,語言是漢語言文學的基礎元素,也是后期對意境研究的一個載體。語言和意境相輔相成,語言的形式比較靈活,但萬變不離其宗,所以語言的運用與掌握是研究意境的前提條件。通過不同形式的語言描述,能展現(xiàn)不同的語言意境,從而會提高漢語言文學的學習能力,在漢語言文學的理論素養(yǎng)方面也會更加豐富,為漢語言文學的學習與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有助于提高文章鑒賞能力
我國的文學書籍中,文學作品不僅語言優(yōu)美,且意境幽深,都是通過語言和意境體現(xiàn)出來的。所以,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要想更加深入,就需要提升在賞析語言與意境方面的能力。通過文學作品中作者語言藝術(shù)的應用進行分析與研究,然后結(jié)合作者所在的時代背景,就能品味出作品中所蘊含的意境,能從作者的角度去感悟作品中的內(nèi)涵。意境的研究是一種境界上的升華,是對文學作品內(nèi)在價值進行挖掘的重要途徑。意境是文學作品中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思想,是文學作品真正的價值所在,所以只有通過對意境的體會,才能真正理解文學作品中蘊含的意義。
(三)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
漢語言文學是我國特有的一項學科,是對我國國學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通過語言與意境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文化。我國的歷史文化久遠,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具有不同的風格,每個時期的文學作品都能展現(xiàn)出當時的文化背景及政治色彩。在對語言與意境研究的過程中,能透過作品,折射出當時的時代特色,能通過作者的表述感受到當時的大環(huán)境,并從不同層面去更加深入地了解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更加客觀而全面地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
三、漢語言文學語言意境的應用
(一)增加閱讀量
漢語言文學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積累大量的文學知識。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流傳下來的經(jīng)典名篇眾多,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所蘊含的文化本質(zhì)也不相同,要想更好地駕馭語言意境,還需要增加閱讀量,熟練掌握文學作品的內(nèi)涵及作品創(chuàng)造的時代背景。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要通過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揣摩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感悟作者想要表達的一種情境,從而能更好地運用語言意境。
(二)掌握語言規(guī)律
由于我國的人口較多,地域分布廣泛,少數(shù)民族及各個地方的方言都獨具特色。在眾多語言中,普通話是最通用的,但并不是所有地區(qū)都在使用普通話,因為不同地區(qū)的人對語言的掌握程度不同。如南方人很難分清卷舌,會不自覺地將一些讀音弄混,而北方人對卷舌的敏感度較低。所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對北方人來說也很不容易。在學習漢語言文學時,就是為了在實際應用語言的過程中,分析出語言的規(guī)律,正確運用語言,進而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逐漸總結(jié)出一些語言規(guī)律。
(三)意境源于生活,并不斷創(chuàng)新
我國的詩文中,一般是通過一些詩句或一些詞語來營造意境,不同的作者由于想要表達的感情不同,就會采取不同的方法來營造意境,這往往是因人而異的。而意境往往源于生活,是詩人通過日常的生活進行觀察,運用普通的事物來營造詩歌氛圍,通過自己的感悟,體驗詩歌的美感,進入作者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境界。而營造意境,不僅能使美感體驗更加深刻,還會使詩歌中描繪的實物更加真實,甚至會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使詩中所要表達的感情更加真切,使讀者猶如身臨其境一般。
四、結(jié)語
漢語言文學是我國文化發(fā)展的重要象征,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表現(xiàn)。通過對漢語言文學的研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從而促進我國文化發(fā)展的步伐。語言與意境是漢語言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與意境的研究是深入學習和了解漢語言文學的重要途徑。語言運用方式靈活多變,語言是意境表現(xiàn)的載體,不同的語言描述可以展現(xiàn)不同的意境層次,語言意境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通過對語言意境的研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學作品的內(nèi)涵,能提升文學素質(zhì)與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所以對語言意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