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生卒年諸說平議
【內(nèi)容提要】
李白生卒年,在歷史上有生于長安元年(701)、卒于寶應(yīng)元年(762),享年62歲說;生于圣歷二年(699),卒于寶應(yīng)元年(762),享年64歲說。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又有生于長安元年(701),卒于廣德二年(764),享年64歲說;生于長安元年(701),卒于廣德元年(763),享年63歲說;生于神龍二年(706),卒于大歷二年(767),享年62歲說。以上諸說都各有偏頗,此牽彼掣,難以自適。本文根據(jù)“大歷初”李白仍然在世的新史料,結(jié)合唐人《序》、《碑》、《墓志》等原始資料,對上述諸說逐一辨析,重新考訂李白生卒紀年:李白既不卒于寶應(yīng)元年(762),也不卒于廣德年間,而應(yīng)卒于大歷元年 (766),享年62歲,其生當在神龍元年(705)。
【關(guān)鍵詞】 李白 生卒年 李士訓(xùn) 商榷
在對唐代詩人李白的研究中,有關(guān)其家世及生籍、生卒年等問題,長期以來異說紛呈,成為學(xué)界普遍關(guān)注的研究內(nèi)容。自北宋至今,專門研究或論及此類問題者,無慮數(shù)十百家。然而,由于古今學(xué)人在史料的占有上和文字的理解上見仁見智,言人人殊,往往將簡單問題復(fù)雜化,明白的問題隱晦化,因而爭來議去,迄至今日仍無定說。本文根據(jù)新近發(fā)現(xiàn)的史料,結(jié)合歷史上有關(guān)李白的碑傳、序跋等舊有文獻,僅就李白生卒年這一問題對舊有諸說再作檢討。不當之處,祈請指正。
一、從新出史料看李白的生卒確年
歷考載籍,有關(guān)李白生卒的記載,本有比較詳實的碑傳資料如“四序”、“四碑”(即李陽冰《草堂集序》、魏顥《李翰林集序》、樂史《李翰林別集序》、曾鞏《李白集后序》,李華《故翰林學(xué)士李君墓志并序》、劉全白《唐故翰林學(xué)士李君碣記》、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裴敬《翰林學(xué)士李公墓碑》[①])可以證明,其中尤以李陽冰《草堂集序》、李華《故翰林學(xué)士李君墓志并序》和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李公新墓碑并序》兩碑一序記事最為明皙。它們不僅明確地記載了李白的始生之年,也記載了李白的享壽之期,從中不難推算出李白生卒的準確年代。李陽冰《草堂集序》(下稱李《序》)說,李白之父“神龍之始,逃歸于蜀,復(fù)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②];范傳正《李公新墓碑》(下稱范《碑》)亦謂“神龍初,潛還廣漢,(略)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復(fù)姓,先夫人夢長庚而告祥,名之與字,咸所取象”[③]。都明白告訴了李白乃是其父“神龍之始”(或“神龍初”)歸蜀所生。李華《李君墓志銘》(下稱李《志》)又說李白“年六十有二不偶,賦《臨終歌》而卒”[④],其享年62歲亦已明甚。自神龍初(705) 順推62年,其卒年非常自然地就是唐代宗大歷初年(766),這是非常清楚的事情??上У氖?,自宋以來,由于學(xué)人對兩碑一序文字推求過深,又加對李白生平史料占有不足,遂使李白生卒年這個本來不是問題的事實反而成了“問題”,千余年來,謬種流傳,無人諟正。有關(guān)李白生卒年的種種誤說,不僅影響了李白生平(諸如籍貫、出生地點)之研究,也影響了李白詩文系年、作品本事,乃至李白的部分詩文的真?zhèn)螁栴}的考察和研究。
筆者新近發(fā)現(xiàn)的史料,有助于我們對宋以來李白生卒諸說的清理,也有助于我們對李白生卒確年的再認識。今不揣谫陋,略作探討。
郭忠恕《汗簡》卷七《目錄略敘》引唐李士訓(xùn)《記異》:
大歷初,予帶經(jīng)鉏瓜于灞水之上,得石函,中有絹素《古文孝經(jīng)》,一部二十二章,壹仟捌佰桼拾貳言。初傳與李太白,白授當涂令李陽冰,陽冰盡通其法,上皇太子焉。[⑤]
這是一條非常珍貴的史料,它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李白“大歷初”(766)尚從李士訓(xùn)處得新出土的“絹素《古文孝經(jīng)》”,并將之傳與李陽冰。由此可知,李白的卒年最早也應(yīng)在大歷元年(766)。引錄這則史料的郭忠恕《汗簡》,系今存唐、宋最早字形工具書之一,所錄古文字形都是五代和北宋時期可見的古文字資料,相當一部分出自戰(zhàn)國古文,在學(xué)術(shù)史上具有重要價值。李士訓(xùn)所發(fā)現(xiàn)的《古文孝經(jīng)》字形,也著錄其中,至今猶可按覆。李士訓(xùn)將《古文孝經(jīng)》傳與李白之事,還見于北宋句中正《三體古文孝經(jīng)序》(朱長文《墨池編》卷一引)、王應(yīng)麟《玉海》卷四一、朱彝尊《經(jīng)義考》卷二二二以及倪濤《六藝之一錄》卷一七九、卷二六九,內(nèi)容與上引基本相同,文字略異,茲不贅引。
據(jù)考,李陽冰大歷初(766)從李白處得到《古文孝經(jīng)》后,一方面上于當時的“皇太子”,即后來的唐德宗。另一方面又成為李家秘寶,傳給其子服之。貞元中,服之又傳給了韓愈等人。韓愈《科斗書后記》載:
貞元中,愈事董丞相幕府于汴州,識開封令服之。服之者,陽冰子,授予以其家科斗書《孝經(jīng)》、衛(wèi)宏《官書》,兩部合一卷。愈寶畜之,而不暇學(xué)。后來京師,為四門博士,識歸公。歸公好古書,能通合之。(略)因進其所有書屬歸氏。元和末,(略)因從歸公乞觀二部書,得之留月余。張籍令進士賀拔恕寫以留,蓋十得四五,而歸其書于歸氏。[⑥]
可見,《古文孝經(jīng)》被李士訓(xùn)發(fā)現(xiàn)后,自大歷至貞元年間,經(jīng)歷了初傳李白,白傳李陽冰,陽冰上皇太子;陽冰又傳其子服之,服之傳韓愈,愈傳歸公(即歸登),又傳張籍、賀拔恕等人這一過程。從其淵源有自、清晰無隱的傳承過程看,說明李士訓(xùn)大歷初得《古文孝經(jīng)》之事并非向壁虛構(gòu),子虛烏有。那么,其“初傳李太白、白傳李陽冰”的記載也不應(yīng)有問題。既然李陽冰所傳《古文孝經(jīng)》是“大歷初”輾轉(zhuǎn)傳自李士訓(xùn)和李白,那么,大歷初年(766)李白就應(yīng)仍在人間,他當然就不會卒于傳統(tǒng)舊說所云的四年前即寶應(yīng)元年(762)了[⑦]。
李士訓(xùn)《記異》言李白“大歷初(766)”尚在人世的事實,與有關(guān)李白生平的其他史料,諸如李陽冰《草堂集序》、李華《李翰林墓志銘》所載十分吻合。李陽冰說李白生于“神龍之始(705)”,李華說李白享年“六十有二”,自神龍元年至大歷元年,正好62歲!三條史料如此若合符契,毫無差爽,是由于三者都是當時人記當時事,屬于原始記錄,非如后世補錄,沒有造偽嫌疑。他們關(guān)于李白生時、享年和最后活動下限記載的互相應(yīng)證,當然不是偶然的,而是歷史真象的實錄,是我們判定李白生卒準確時間的寶貴資料?!?/p>
不過,與這條材料構(gòu)成最大的矛盾,是與宋以來認定的“至德二年”(757)李白《為宋中丞自薦表》中所說“年五十有七”不合的問題。因為,如果至德二年(757)李白已57歲,那么至大歷元年(766)李白就已經(jīng)66歲,而不是李華《墓志》所說的“年六十有二”。按常規(guī),后人的推論是不能否定前人(唐人李士訓(xùn))原始記錄的,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但為了問題的深入討論,我們?nèi)詫笕说倪@一推論進行反思。我們認為,將《自薦表》定在至德二年是有問題的。細詳李白與宋中丞(若思)交往的諸多詩文,該表實際上應(yīng)該是上元二年(761)李白在宋若思搭救下出獄后所作。具體理由如下:
考諸文獻,李白所作涉及宋中丞(即宋若思)的詩文,除《自薦表》外,還有《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余囚參謀幕府因贈之》、《為宋中丞祭九江文》、《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等文[⑧]。這些篇章作為李白在安史亂中身陷囹圄獲宋中丞解救后與之相知相交的歷史見證,是考察李白在其人生最為低落時期行蹤的重要文獻。自李白集問世以來,雖經(jīng)多人考訂整理,仍一直收錄保存在李白的文集之中,其真實性是不容懷疑的。但是也由于研究者多,解釋各異,蒙在它們上面的疑云也越來越厚。特別是《為宋中丞自薦表》,因文中有李白“年五十有七”的自述而備受諸家關(guān)注,并由此形成了李白生卒疑年考辨上這樣一種循環(huán)論證的怪圈:一方面,人們異口同聲、不加論證地將該表直接定格在至德二年(757),從而得出李白生于長安元年(701)的結(jié)論。另一方面,又說李白既生于長安元年(701),《自薦表》稱“年五十有七”,則該表只能作于至德二年(757)。造成這樣一種循環(huán)論證的邏輯毛病,問題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出在“至德二年”系年這一關(guān)鍵癥結(jié)上。為了便于對李白生卒年進行分析,有必要將《自薦表》本文重要部分引錄如下:
臣伏見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天寶初,五府交辟,不求聞達。(略)屬逆胡暴亂,避地廬山,遇永王東巡脅行,中道奔走,卻至彭澤,具已陳首。前后經(jīng)宣慰大使崔渙及臣推覆清雪,尋經(jīng)奏聞。(略)伏惟陛下回太陽之高輝,流覆盆之下照。特請拜一京官,獻可替否,以光朝列。
這則資料是許多學(xué)人確定李白生年的重要線索。但是關(guān)于該表的撰作時間,自古皆有爭議。宋樂史《李翰林別集序》:“宋中丞薦于圣真云:一命不沾,四海稱屈。 ”[⑨]圣真即唐睿宗,據(jù)《新唐書·睿宗紀》,開元四年六月,睿宗崩于百福殿,謚曰“天圣真皇帝”。睿宗既于開元四年(716)駕崩,是時李白年方十余歲,宋中丞何得而薦?茲說顯然錯誤。王琦《李太白年譜》:“表作于至德二載丁酉,時年五十有七?!逼鋵?,《自薦表》只稱李白“年五十有七”,并未標明寫作的具體時間,王琦臆斷此表作于至德二年(757),是將李白在安史亂中兩次系獄之事混同一次造成的。
考上引《自薦表》文,李白因卷入永王璘事下獄,“前后經(jīng)宣慰大使崔渙及臣(宋若思)推覆清雪,尋經(jīng)奏聞?!薄扒昂蟆倍直砻骼畎撞恢挂淮蜗陋z。這一點,《新唐書·李白傳》有明確記載:“永王璘辟(白)為府僚佐。璘起兵,逃還彭澤;璘敗,當誅。初,白游并州,見郭子儀,奇之。子儀嘗犯法,白為救免。至是,子儀請解官以贖,有詔長流夜郎。會赦,還尋陽,坐事下獄。時宋若思將吳兵三千赴河南,道尋陽,釋囚,辟為參謀。未幾辭職。李陽冰為當涂令,白依之。 ”[⑩] 又,魏顥《李翰林集序》也有:“四海大盜,宗室有潭者,白陷焉。謫居夜郎,罪不至此,屢經(jīng)昭洗,朝廷忍白久為長沙汨羅之儔”云云[11]。仔細勘比這兩段材料,一稱“前后清雪”,一說“屢經(jīng)昭洗”,李白不止一次系獄的事實亦已明甚。
第一次系獄地點是在彭澤,這一點在上引《新唐書》“璘起兵,逃還彭澤”及《自薦表》“遇永王東巡脅行,中道奔走,卻至彭澤”已有清楚交待。系獄的時間,引文中有“璘敗,當誅”之語,考之兩《唐書》,“璘敗”一事發(fā)生在唐肅宗至德二載(757)二月。此次系獄由“當誅”之極刑改為免死,在朝中全仗名將郭子儀 “請解官以贖”竭力相保,在地方則由時任江東采訪防御使的崔渙(曾相玄宗,出為江淮宣慰使)直接援手,朝野上下并力施加影響,才得以減輕李白罪責(zé)(李白集中有多篇獄中上崔相詩可證)[12]。這就是《自薦表》中“前后……推覆清雪”的“前”一次。由于此次死罪非宋中丞所解,故《為宋中丞自薦表》不可能作于本年。
退一萬步講,即便宋、李二人早已相識相交,即便宋曾在李白前次陷獄時就援手解救,但宋若思也不可能在永王璘謀逆甫平,就冒天下之大不韙,作《薦表》于肅宗,要求對李白不貶反褒、不責(zé)反用。永王璘謀反發(fā)生在安史之亂初期,其時叛軍猖獗,兩京(西京長安與東京洛陽)淪陷,唐王朝軍民與安史叛軍浴血奮戰(zhàn),匆匆在靈武登基的唐肅宗新政權(quán),執(zhí)政伊始便處于生死存亡危急之秋。永王璘置國家民族利益于不顧,為向其兄唐肅宗爭奪皇權(quán),悍然興兵東南,妄圖割據(jù)東南奧區(qū)沃野,一時全國震驚,軍民共憤。李白卷入此事,被朝野上下視為“世人皆欲殺”(杜甫詩句)的不赦罪人。郭子儀以征討安史叛軍領(lǐng)兵統(tǒng)帥的赫赫地位鼎力相救,也才得以解脫李白死刑,但仍沒有辦法阻止唐肅宗對李白“長流夜郎”的重判(按大唐刑律,“長流”是僅次于處死的重刑)。因此,宋若思以小小地方官職(其時宋任職地方刺史),豈敢視此事如兒戲,為剛剛免死判流的“謀反”之人求情,并且還要得寸進尺地向皇帝“特請拜一京官”?考宋若思一生為官老道,頗有謀略城府,不可能如此不諳政治氣候,在至德二年(757)那種不合時宜的特殊政治背景下作出推薦李白的不識時務(wù)之舉。換言之,僅就宋若思官場歷練的政治經(jīng)驗而言,也不大可能在此時不知深淺地貿(mào)然推薦涉“反”之人。更何況,至德二年李白“當誅”的死罪并非宋若思所解,而“當誅”免死之后,他仍然是欽定罪犯“長流”夜郎的罪人,宋若思怎么可能在此時把李白攬入幕府,引為參謀?也就是說,至德二年李白是一個以“待流”之身陷于牢獄的囚犯,接著(次年)便是押解流放上路,怎么可能有分身之術(shù)自由自在地和宋若思來往相交,并洋洋灑灑為宋寫出上列包括《為宋中丞自薦表》在內(nèi)的一系列詩文呢?所以,《自薦表》寫作時間,其非至德二年(757)無疑。
李白第二次系獄,地點則是在尋陽,時間在流放夜郎返歸后。如上錄《新唐書》所稱:“會赦,還尋陽,坐事下獄?!边@一次解獄脫罪,即《自薦表》中“前后…… 推覆清雪”的“后”一次,是宋若思親自出面“推覆”的結(jié)果。這次脫囚,宋若思不僅免其牢獄之災(zāi),還將李白引入幕中作參謀,并向朝廷推薦了他。李白《為宋中丞自薦表》,便是此時寫成的,寫作時間應(yīng)是上元二年(761)。我們這樣說,除上述理由外,主要還有李白《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余囚參謀幕府因贈之》一詩為佐證。正如詩題所示,“中丞宋公(即宋若思)”帶兵入河南路過尋陽時,曾脫李白獄囚,弄清宋若思“以吳兵三千赴河南”的時間,李白脫囚入幕并作《為宋中丞自薦表》的時間也就迎刃而解了。
宋若思以吳兵三千赴河南之事,諸史沒有明確記錄,但也并非毫無蛛絲馬跡可尋。我們考證,此事發(fā)生在肅宗上元二年(761),在唐廷第二次收復(fù)洛陽前夕。具體情況是:
其一,宋若思率軍“赴河南”,是唐廷上元二年軍事形勢變化發(fā)展的需要。考《資治通鑒》肅宗上元二年條記載,其年二月,唐肅宗錯誤判斷形勢,以為安史叛軍已經(jīng)不堪一擊,不顧李光弼等統(tǒng)兵將領(lǐng)反對,強行下敕命令唐軍“進取東京(洛陽)”,與叛軍在洛陽城北的邙山展開決戰(zhàn)。結(jié)果,唐軍大敗,“步兵死者數(shù)萬”[13],叛軍乘北邙之勝,寇申、光十三州。軍事形勢變化需要唐廷增調(diào)兵力,重新調(diào)整軍事部署,唐廷以李光弼都統(tǒng)河南、淮北、山南等諸道兵馬,令其“赴河南行營”,重新組織對安史叛軍的總攻大決戰(zhàn)。其時,諸道兵馬紛紛調(diào)集河南,宋若思率吳兵三千從江南(“吳兵”即江南兵)“赴河南”,即是這次總體戰(zhàn)略部署中的一次局部軍事調(diào)動。
其二,從李白詩文內(nèi)容本身看,也透露出若干內(nèi)證信息。李白《中丞宋公云云》一詩,有“風(fēng)高初選將,月滿欲平胡。殺氣橫千里,軍聲動九區(qū)。白猿慚劍術(shù),黃石借兵符。戎虜行當剪,鯨鯢立可誅”之句。詩中“戎虜行當剪,鯨鯢立可誅”,表明安史之亂雖未結(jié)束,但天下形勢已然分曉,叛軍敗局已經(jīng)明顯,故李白詩才說其 “行當剪”、“立可誅”。這和上元二年(761)總體形勢發(fā)展趨向十分吻合。雖然當時唐軍有邙山之敗,但唐廷重新部署兵力,積極謀劃向安史叛軍發(fā)起最后的大決戰(zhàn)━━洛陽會戰(zhàn)。洛陽會戰(zhàn)是唐廷徹底消滅叛軍,結(jié)束安史之亂最關(guān)鍵的一戰(zhàn),盡管這次大戰(zhàn)發(fā)生在寶應(yīng)元年(762),但其前期準備在上元二年(761)已經(jīng)開始。從詩人對形勢發(fā)展趨向的正確把握和對安史叛軍“行當剪”、“立可誅”的準確判斷,透露出此詩的寫作時間當在上元二年(761),也表明宋若思軍次尋陽脫李白之囚就在這年。
其三,李白尋陽之獄獲解后,還作有《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表文有“皇朝百五十年,金革不作。逆胡竊號,肅亂中原”之句??继谱晕涞略?618)立國,至上元二年(761)為144年,猶可粗稱150年;若是至德二年(757),僅為140年,何得稱150年呢?
以上分析,可定宋若思軍次尋陽脫李白之囚是在上元二年(761)。由于此時距永王璘謀反事變已過了五年之久,肅宗政權(quán)已渡過難關(guān)轉(zhuǎn)危為安,對李白涉永王璘之事已經(jīng)淡漠。故此時宋若思才可能既解李白之囚,又延之入幕引為參謀,還向朝廷推薦李白加以重用。因為這次推薦,李白代宋若思作了《為宋中丞自薦表》。從李白方面看,他已“屢經(jīng)清雪”,“實審無辜”;從宋若思方面看,此時表薦李白已經(jīng)沒有什么政治風(fēng)險,即使達不到目的,也不致招惹政治上的麻煩。
上元二年(761)李白作《自薦表》,其時57歲,與李陽冰《序》載李白生于神龍之始(705)完全一致;與李華《墓志》載李白享年“六十有二”、卒年當在大歷元年(766)也彼此吻合;又與李士訓(xùn)《記異》稱李白“大歷初”尚傳《古文孝經(jīng)》一事并不矛盾。所有這些,都說明《為宋中丞自薦表》作于上元二年 (761)的重新定位,是完全成立的。
總之,李白系獄有前后兩次,時間、地點及解救之人皆有不同?!蹲运]表》云“前后”推覆清雪,魏顥《序》稱“屢經(jīng)洗雪”,都說明了這一點。曾鞏不明究里,將兩事合在一起,反誣《新唐書》有誤。王琦從曾之說,作《新唐書李白傳箋識》云:“《新史》以為赦還之后,在尋陽坐事下獄,而宋若思釋之者,以一事分為二事,非也?!盵14]殊不知,不是《新唐書》“誤分”,而是曾、王等人“誤合”。把不同時間、地點發(fā)生的兩件事情誤合為一,必然導(dǎo)致影響李白生卒紀年的重大“誤說”——李白“年五十有七”時于“至德二年”作《自薦表》。由于《自薦表》作年是李白“年五十有七”的定格座標,曾、王等人以此錯誤座標為依據(jù)遷就己說,就必然陷入上文所說的臆斷李白卒年,然后反推《自薦表》的制作年代;又以自推臆斷的制作年代,來反證李白生年的循環(huán)論證之泥潭。這不僅與事實不符,而且在邏輯上也有問題,固不足信。
二、清代以前李白生卒年舊說辨誤
根據(jù)新出史料,我們已能夠證明李白生于神龍元年、卒于大歷元年了。那么,其他諸說的依據(jù)如何?癥結(jié)何在呢?下面讓我們看一看從古以來有關(guān)李白生卒的不同說法。
自宋至清,學(xué)界一直流行李白卒于寶應(yīng)元年即公元762年說,但其享年又有62歲、64歲兩說,故生年也有長安元年(701)和圣歷二年(699)兩說。
一是生于長安元年(701),卒于寶應(yīng)元年(762),享年62歲說。清王琦《李太白年譜》“唐長安元年”條:“太白生?!逼渥宰⒃疲骸袄铌柋缎颉份d:白卒于寶應(yīng)元年十一月”;“李華作《太白墓志》曰年六十二,則應(yīng)生于長安元年。以《代宋中丞自薦表》核之,《表》作于至德二載丁酉,時年五十有七,合之,長安元年為是。”接著,王琦進一步闡述說:“按李陽冰《序》云:‘神龍之始,逃歸于蜀。復(fù)指李樹,而生伯陽?!秱髡赌贡吩疲骸颀埑?,潛還廣漢。’ 今以李《志》、曾《序》(曾鞏《李白集后序》)參互考之,神龍改元,太白已數(shù)歲,豈神龍之年號乃神功之訛,抑太白之生,在未家廣漢之前歟?”[15]此說在李白生卒年諸說中影響最大,不僅舊時學(xué)人率多從之,而且目前流行的各類文學(xué)史、李白研究專著、辭典等等[16],也大多采用此說。
此說的最大癥結(jié),在于無視李《序》史料的原始性和可靠性,不僅臆斷曲解,而且毫無根據(jù)地擅改其中的關(guān)鍵內(nèi)容??贾睢缎颉?,根本沒有王琦所謂“《序》載白卒于寶應(yīng)元年十一月”的明示或暗諭,因為其原文是:“公(指李白——引者)又疾亟。草稿萬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簡,俾予為序……時寶應(yīng)元年十一月乙酉也。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里的“寶應(yīng)元年十一月乙酉”,乃李白“疾亟”時托李陽冰為其整理文集及李陽冰為文集作序的時間,不一定是李白的卒年。王琦“白卒于寶應(yīng)元年十一月”之論,是出于對“疾亟”的誤解[17]。病重即死固然有之,但是危重病人轉(zhuǎn)危為安亦是常事,王琦把“疾亟”理解為已死或既卒,因而作出“白卒于寶應(yīng)元年十一月”的誤說。這里姑且不說李白是否真正卒于此次“疾亟”之時,即便就“公又疾亟……枕上授簡,俾予為序”的前后文意連貫分析之,也決不能視“疾亟”為死亡,否則,李白既已“疾亟”身死,何又能再對李陽冰“枕上授簡,俾予為序”呢?更重要的是,李士訓(xùn)《記異》表明,李白這次“疾亟”后四年的 “大歷初”(766)仍在人世,其不卒于寶應(yīng)元年亦可知矣!因此,王琦《李太白年譜》臆斷李白“卒于寶應(yīng)元年十一月”,從根本上是不能成立的。
再看王琦對李白生年的考訂。王琦定長安元年(701)“太白生”,其立論依據(jù)是根據(jù)其臆斷的李白卒年為寶應(yīng)元年(762)往后推出來的。問題是:李白卒于寶應(yīng)元年既已從根本上否定了,因此,由此逆推的出生于長安元年(701)的結(jié)論當然也就不能成立。
此外,上引李《序》和范《碑》明明記載:李白乃其父于“神龍之始”或“神龍初”逃歸蜀中所生,“神龍之始”或“神龍初”在此均指神龍元年(705)。王琦卻稱:“今以李《志》、曾《序》(曾鞏《李白集后序》)參互考之,神龍改元,太白已數(shù)歲,豈‘神龍’之年號乃‘神功’之訛。”今考李《志》和曾《序》原文,皆無李白生于何年的明確記載,二者的差異只在于對李白享年的不同認定:李《志》稱李白“六十有二不偶,賦《臨終歌》而卒”;曾《序》則曰:李白“以病卒,年六十有四。是時寶應(yīng)元年也?!痹谶@里,曾《序》所言李白卒年“是時寶應(yīng)元年也”明顯有誤已如上述,更重要的是,我們對李、曾二文所載李白紀年內(nèi)容無論怎祥“參互考之”,也找不出“神龍改元,太白已數(shù)歲”的蛛絲螞跡。何況武則天“神功” 年號系萬歲通天二年七月改元,至十一月又改元為圣歷,神功年號僅僅歷時五個月[18],就年初觀之當為萬歲通天,就年尾或次年觀之則為圣歷,無由稱“神功之始”或“神功初”。如果說李《序》或范《碑》在流傳過程中某一版本偶然有誤,還可理解,怎么所有版本、各類文錄兩文都一齊誤為“神龍”了?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幾率實在太?。⊥蹒酶摹吧颀垺睘椤吧窆Α保蛔种?,謬以千里。換言之,王琦所云“神龍之年號乃神功之訛”,沒有具體找出一條令人信服的史料憑證或版本依據(jù),故其說根本不能成立。即便如王琦所說,李白生于“神功”之初(697),而“卒于寶應(yīng)元年(762)十一月”,李白的享年應(yīng)當是66歲,與王氏本人所認同的62歲的享年又不能合,也與其用以“參互考之”的曾《序》所言李白享年“六十有四”不合??加喪?jù),臆斷曲解,必然導(dǎo)致王琦《李太白年譜》關(guān)于李白生卒年問題的前后矛盾,難以自圓其說。王說謬誤,其他不加深究步王說后塵率爾從之的各類專著、辭書等,自然也隨之謬誤。
清以前李白生卒年頗有影響的另一說,是生于圣歷二年 (699)、卒于寶應(yīng)元年(762),享年64歲說。曾鞏《李白集后序》:“其族人陽冰為當涂令,白過之,以病卒,年六十有四。是時寶應(yīng)元年也。 ”[19]曾《序》不僅是曲解李《序》誤定李白卒年為“寶應(yīng)元年”的始作俑者,而且第一個站出來否定唐李華《墓志》李白“六十有二”說,將李白享年定為 64歲。到南宋初,薛仲邕又據(jù)曾《序》之說撰《李白年譜》,將李白生年定在圣歷二年即公元699年。王琦在論及薛《譜》定李白生年問題時說:“《舊譜》(即薛《譜》)起于圣歷二年己亥,云白生于是年。按曾鞏序,享年六十四。李陽冰序載白卒于寶應(yīng)元年十一月,自寶應(yīng)元年逆數(shù)六十四年也。薛氏據(jù)之,故曰白生于是年。”[20]既然薛《譜》定李白生于圣歷二年(699),是完全依據(jù)曾《序》李白卒于寶應(yīng)元年、享年“六十有四”之說向后“逆數(shù)”的結(jié)果,那么,曾《序》李白享年“六十有四”之說,依據(jù)何在呢?
曾鞏首開李白詩文系年研究,對李白詩文創(chuàng)作年代“考其先后而次第之”,由于他有這番工作,后人也相信他的結(jié)論有如他自稱的那樣:來自“白之詩書所自敘可考者”[21]。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細詳其所謂“白之詩書自敘 ”能夠有助李白生卒享年考訂者,主要還是那篇李白代宋若思作的《為宋中丞自薦表》。由于李白在該《表》中自稱“年五十有七”,因此,認定了該《表》的制作年代,便可考定李白的生年了。曾鞏在《李白集后序》中,非??粗夭⒅攸c轉(zhuǎn)述了《自薦表》中相關(guān)內(nèi)容,但恰恰是這篇具有內(nèi)證作用的《自薦表》,提供了否定曾《序》李白享年“六十有四”之說的強有力證據(jù)。茲錄曾《序》云:
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反。明年,明皇在蜀,永王璘節(jié)度東南。白時臥廬山,璘迫致之。璘軍敗丹陽,白奔亡至宿松,坐系尋陽獄。宣撫大使崔渙與御史中丞宋若思驗治白,以為罪薄宜貰,而若思赴河南,遂釋白囚,使謀其軍事。上書肅宗,薦白才可用,不報。是時白年五十七矣。
文中稱及“是時白年五十有七”的“上書”,正是李白所作的《為宋中丞自薦表》一文。根據(jù)曾《序》文意,認為李白此文作于安史之亂發(fā)生之“明年”即天寶十五載(756)。然而,即便按本年李白57歲順推,至寶應(yīng)元年(762)即曾《序》認定的李白“卒年”,李白享年連虛歲計算也只有63歲,與其“六十有四”之說不合。更何況,李白作《自薦表》的時間根本不可能是在756年。原因很簡單,李白因永王璘謀反失敗坐系下獄,此《表》是脫獄入宋若思幕府之后作的,這一點曾《序》自己也有明述。而考諸史籍,永王璘兵敗是在至德二年即757年2月,李白下獄、脫冤及被薦等一連串事情,都是在永王璘兵敗之后發(fā)生的事。而天寶十五載(756),這一系列事情均沒有發(fā)生,李白又怎么可能為宋若思作《自薦表》呢?顯而易見,李白作《表》時間,至少都是至德二年(757)以后的事。由于李白“卒于寶應(yīng)元年”(762)已被曾《序》定死,因此,李白“五十有七”的年代越往后,與曾《序》李白享年“六十有四”之說的距差也越大。由此,曾《序》重點轉(zhuǎn)述的一條有關(guān)李白“五十有七”的紀年材料,不僅絲毫無助于其李白享年“六十有四”之說的成立,反而無情地否定了他據(jù)之構(gòu)建起來的說法。由于曾《序》再也沒有為其李白享年“64歲說”提供佐證,因此,其對唐人李華《墓志》李白“六十有二”之說的否定,從根本上不能成立。曾《序》李白“64歲說”既無憑無據(jù),不足為信,那么,南宋“薛氏據(jù)之”,“自寶應(yīng)元年逆數(shù)六十四年”以定李白生年為圣歷二年即公元699年的說法,自然也是無本之木,難以立足成論。
自宋至清,關(guān)于李白生卒享年只有上述兩說互相角力,而以清王琦之說占據(jù)優(yōu)勢,影響最大。兩說的共同毛病是曲解李《序》中的“疾亟”一詞誤為寶應(yīng)元年(762)李白已卒,卻無法交待李《序》和范傳正《墓碑》的“神龍之始”或“神龍初”李白方生的問題。由于疑竇尚多,分歧沒有解決,因此,關(guān)于李白生卒年問題的探討,還將繼續(xù)進行。
三、當代學(xué)人李白生卒年新說商榷
20世紀以來,人們又對李白生卒年展開了新的探討。這場探討,首先在于糾正了歷史上李白“卒于寶應(yīng)元年”的誤說,將其卒年向?qū)殤?yīng)以后作了下延。
首倡其說者是李從軍《李白卒年辨》[22],該文提出:李白并非“卒于寶應(yīng)元年(762)、終年六十二歲”,而是“卒于廣德二年(764)、終年六十四歲 ”。《卒年辨》首先否定了唐李華《墓志》所載的“62歲說”,認為“這個墓志,乃是偽作”。其理由有四:一是該志“終唐之世,乃至北宋前期,均不見文獻記載”;“古本李白集中,也未附此文”;“《文苑英華》收李華所作碑銘十余篇,唯獨沒有該志”。二是志文本身“青山北址,有唐高士李白之墓”之句,“泄露了天機”。認為“青山北址”即范傳正《李公新墓碑》所載從初葬地“龍山東麓”改遷“卜新宅于青山之陽”的“青山之陽”,“而元和十二年李白墓遷葬于青山北址時,李華已去世五十年了!又怎么可能作(此)碑文呢?”三是范傳正碑文稱《新墓碑》,是相對于龍山李白墓的劉全白《李君碣記》舊碑而言,而劉《碣記》并未言前已有碑,“可見原龍山舊墓無碑……所謂的李華碑銘,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四是此志文字“短得可憐”,與李華所撰其他碑銘“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風(fēng)格”,都“ 殊異”,“僅就碑銘文字本身來看,亦非李華之作?!?/p>
上述認定李華《墓志》為“偽作”的發(fā)難,是《卒年辨》一文立論之關(guān)鍵,但該文所列四條理由,都經(jīng)不起推敲。正如有學(xué)者指出的那樣:李華所作《李白墓志》自宋以來都載諸李集,并無偽造跡象;“青山北址”并非“青山之陽”,李文犯有南北不分的錯誤[23]。其次,李文將樹于墓前的碑碣和埋于墓中的墓志混為一談,以不見地面的墓碣而否定地下的墓志存在,其誤明顯更不可??;還有,《李白墓志》短于李華所撰其他墓志,也不能成為定其真?zhèn)蔚蔫F證。李華未給李白寫長篇志文,實有其自身的苦衷:他因安史亂軍攻入長安時逃散未及,被強署偽職,兩京收復(fù)后,他也成了罪貶之人閑居江南,作為與李白有相同遭遇并且也是待罪之身的李華,除了惺惺相惜,一唱三嘆外,還方便對李白生平作過多的議論嗎?
另外,《卒年辨》對曾《序》李白“64歲說”極備推崇,推測說:“《李(白)集》中原存有關(guān)‘唐廣德以后事’,曾鞏所云‘終年六十四’蓋由此出。”這就大錯特錯了??紡V德年號自763年起始,而曾《序》明明白白記載說:李白“以病卒,年六十有四,是時寶應(yīng)元年也?!痹柤纫颜J定李白寶應(yīng)元年(762)就死了,怎么可能會再據(jù)763年以后的“唐廣德以后事”來延長其享年呢?
《卒年辨》一文的毛病,在于缺乏根據(jù)地否定傳世李華《墓志》和誤解曾《序》李白享年“64歲說”的立論依據(jù),由于該文以此持論的兩大支撐均不能成立,故其李白“終年六十四歲”之說當然也不能成立。但也需要指出,《卒年辨》一文對李白寶應(yīng)以后詩文的考訂非??少F,通過李白詩文的內(nèi)證否定李白卒于“寶應(yīng)元年說 ”,這是該文特別值得稱道之處,因此亦有人與之呼應(yīng)以示信從[24]。
繼李從軍《李白卒年辨》之后,閻琦《李白卒年芻議》又出新論,提出李白享年63歲,卒于廣德元年(763)說[25] 。 閻文對《卒年辨》疑偽李華《墓志》大為贊賞,以為該《志》“即使不偽,亦必然有嚴重的奪誤或漶漫”;“年六十有二不偶的‘二’”,“值得大大的懷疑!” 《芻議》通過考辨李白《獻從叔當涂宰陽冰》詩中有“小子別金陵,來時白下亭”的行跡和“彈劍歌苦寒,嚴風(fēng)起前楹。月銜天門曉,霜落牛渚清”的節(jié)令,考定李白至當涂投奔李陽冰,時間應(yīng)在寶應(yīng)元年初冬。并認為,本年十一月雖然李白“疾亟”病重,但“事實上李白病漸有好轉(zhuǎn),差不多又活了一年,到廣德元年 (763)才去世”。
《芻議》根據(jù)劉全白《李君碣記》“代宗登極,廣拔淹瘁。時君亦拜拾遺。聞命之后,君亦逝矣”之語,認為代宗廣德二年(764)正月下詔拜李白為拾遺時,“ 并沒有李白的死訊傳到朝廷,朝廷推薦李白的人,也必然約略知道李白尚未死?!苯又?,進一步推論:“李白的死,當在廣德元年(763)年終,與代宗之詔是前后的事。倘若李白卒于寶應(yīng)元年即李白死后一年多,乃有代宗左拾遺之詔,這顯然不大可能?!薄镀c議》明確表態(tài):“同意李從軍關(guān)于李白不卒于寶應(yīng)元年的主張,卻不能同意他的李白卒于廣德二年、享年六十四之說?!?/p>
閻文的可取之處與《卒年辨》同,都突破了李白卒于“寶應(yīng)元年”舊說,并且,《芻議》還較《卒年辨》作了更多尋求李白文集內(nèi)證的考察,這是非常寶貴的。但其毛病也與《卒年辨》同,也是建立在懷疑和否定李華《墓志》基礎(chǔ)上的。由于《芻議》在否定李《志》李白享年“62歲”說后,對其“63歲”新說始終拿不出直接史料證據(jù),只憑一系列“約略”、“倘若”、“不大可能”之類的推測遽下定論,因此,閻琦《芻議》“63歲”新說同樣失之無據(jù)。此外,《芻議》對與其新說相抵觸的李白乃“神龍之始”或“神龍初”出生的唐人《序》、《碑》等原始材料,始終只字不提,似有故意回避之嫌。
問題沒有解決,于是林貞愛撰《李白身世及生卒年代新考》[26],對李白身世和生卒又作新的考辨。林文認為:“記載李白身世及出生年代最原始最權(quán)威的材料,要數(shù)李陽冰的《草堂集序》。這篇序文不僅對李白家世的變遷,而且對李白的出生時間、地點、名字的來源都作了交代。既是詩文集的序文,也是作者小傳。是今天我們研究這一偉大詩人的寶貴文獻?!庇纱?,林文立論主要圍繞李《序》展開,確信李白是其父“神龍之始”從流放地逃回四川所生,但具體出生年月,則又不是李《序》所說的“神龍之始”即元年(705)。這是因為:“李白父母歸蜀時,先流寓嶲州(今四川西昌市),后內(nèi)移定居綿州彰明青蓮鄉(xiāng)時才生李白的,因此公元705年不可能是李白降生之年,應(yīng)考慮神龍二年(706)是李白降生之年比較合適。”這樣,李白生年被林文定在神龍二年(706)。至于李白的卒年,林文認為:“歷代研究者確信卒于唐代宗寶應(yīng)元年(762),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寶應(yīng)元年十一月乙酉僅僅是李陽冰作《序》之日,而《序》中雖言李白‘疾亟(病重)’,但未言其卒?!庇纱丝芍诶畎鬃淠陠栴}上,林文與上述李從軍《卒年辨》及閻琦《卒年芻議》的看法完全一致,均對自宋曾鞏以來李白卒于“寶應(yīng)元年”之說予以徹底否定。
那么,李白究竟卒于何年?林文認為李華《墓志》可信,在對該志的流傳情況和內(nèi)容作了考證后,林文稱:李華《墓志》“雖沒有說具體年代,卻說‘年六十有二不偶,賦《臨終歌》而卒?!F(xiàn)知李白生于神龍二年(706),后推六十二年,便知詩人卒于大歷二年(767)?!庇谑?,李白神龍二年(706)生,大歷二年 (767)卒,享年62歲,便成為林文《新考》的最終結(jié)論。
林文新說的可貴之處,不僅在于進一步廓清了因襲前人曲解“疾亟”而臆定李白卒年的迷霧,更在于肯定了唐人李《序》及李華《墓志》的原始性和可靠性,把李白生年考辨導(dǎo)入史有明載的“神龍”范圍,使這一問題開始接近歷史的真實。但是,林文所定李白卒于大歷二年(767),是根據(jù)其自定706年為李白生年后推算出來的,缺乏必要的佐證。而且,橫亙于林說面前的最大障礙,仍然是無法解釋諸家所謂“至德二年”(757)李白作《為宋中丞自薦表》時已“年五十有七”的問題。因為,若按“至德二年”李白“五十有七”推算,大歷二年(767)李白卒時當為67歲而不是林文贊同的62歲。這一問題不能回避也沒法回避,鯁骨在喉無法解決,于是,林文干脆果斷:鯁骨并不存在——“《為宋中丞自薦表》是偽作,不是李白所寫”。這樣一來,林文雖肯定了人之所否的李華《墓志》,卻又否定了人之所肯的李白《自薦表》,不僅步上述諸說后塵也擅疑古人,而且因疑及李白詩文而較之走得更遠。我們上文已根據(jù)新史料對《自薦表》創(chuàng)作年代進行了重新定位(即上元二年作),該表不僅不偽,而且可作為確定李白生年的佐證。林文囿于“至德二年”作表的年代誤說而對表文本身加以否定,猶之乎人正影斜,遂因影而疑其人,在方法上是不可取的。故其結(jié)論雖然較前稍有進步,但立論仍然乏力,不可能成為定論。
上述宋以來有關(guān)李白生卒紀年諸說,主要毛病都是回避或無視唐人文獻的原始性,不同程度地歪曲、擅改或疑誤原始記錄,為遷就己說擅疑古人,肆意否定傳世文獻。因此,對李白生卒紀年問題,仍有重新審視的必要。我們的出發(fā)點是,讓本來簡單,但卻被上述諸說因回避、曲解、疑偽而引入復(fù)雜的問題回歸原本?;诖耍覀冋J為,對自來相傳的唐人文獻李《序》、范《碑》及李華《墓志》業(yè)已明言李白生于“神龍之始”或“神龍初”,享年“六十有二”,已經(jīng)沒有必要再作討論或另立異說,因為這已有新出史料為有力佐證。
只是有一點需要辨析,以公元紀年劃線,李白生年究竟是“神龍之始”的705年,抑或是林文據(jù)范《碑》“神龍初”推定的706年?李白生活下限的“大歷初 ”,究竟應(yīng)定在元年(766)抑或是二年(767)?就通常習(xí)慣而言,某一年號之言“初”者,其范圍往往具有一定的伸縮性,既可是改元當年,也可是次年或稍后。但這種“初”的伸縮范圍,是以該年號本身的時間容量和跨度為轉(zhuǎn)移的,某些年號時間很長如唐“開元”有29年,“初”的范圍可稍寬而延及次年或稍后,大歷也有十四年,李士訓(xùn)的“大歷初”也可能“初”至元年以后;但是,如果某些年號時間很短,其初年就應(yīng)是建元當年,“神龍”年號便是如此。神龍(公元 705年1月—707年8月)總共不足三年,“初”的范圍顯然不可能占去三分之二而延至次年,這一點李《序》“神龍之始”已經(jīng)點明。由于李《序》直接受托于李白,較之范《碑》更為原始,范《碑》“神龍初”實際是對李《序》“神龍之始”的轉(zhuǎn)錄和改寫,時間概念完全等同,二者均指公元705年。李白生年一定,其下限“大歷初”的“初”也就自然明白了:李白生于神龍元年,享年六十有二,其卒就應(yīng)是大歷元年,即公元766年。
結(jié) 語
探求李白生卒年,本當以其同時代諸人的記載為準,李陽冰《草堂集序》、范傳正《新墓碑》所言李白之生年,李華《墓志銘》所言李白之享壽,李士訓(xùn)《記異》所言李白活動之下限,皆當時人記當時事(甚而是當事人記所歷事),為我們清楚地記錄了李白生活的時段(即705――766之間)。遺憾的是,從前學(xué)人惑于“卒于寶應(yīng)元年說”,對以上信史文獻多致懷疑,或謂《李序》 “神龍”為神功之誤,或改《__》“年六十二”為“六十三”(或六十四),或疑《自薦表》偽托不可信,等等。我們認為,在對李白生卒紀年的辨析中,凡是以疑偽傳世典籍、擅改序跋傳記等原始資料為基礎(chǔ)建立的說法,都是不可靠的;剪除枝節(jié),廓清遮蔽,重返唐人第一手碑志、序跋原始資料并以之持據(jù)持論,才是我們考察李白生卒紀年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①]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年影印版)卷十六著錄李白《李翰林集》三十卷,自注:“家所藏本不知何處本,前二十卷為詩,后十卷為雜著,首載陽冰、樂史及魏顥、曾鞏四序,李華、劉全白、范傳正、裴敬碑志?!?第12——13頁) 趙希弁《郡齋讀書附志》(《四部叢刊》本,商務(wù)印書館影印宋淳祐袁州刊本)亦于“《李翰林文集》三十卷”自注:“希弁所藏三十卷,(略)然第一卷乃李陽冰、魏顥、樂史三人所作序,李華、劉全白、范傳正、裴敬四人所作志與碑?!?卷五下,第4頁) 所載俱與后世所傳李白集格局相同。可見李集之有“四碑”、“四序”自宋已然(趙希弁所藏唯缺曾鞏序)。
[②] 李陽冰《唐翰林李太白詩序》,楊齊賢集注、蕭士赟補,《分類補注李太白詩》卷首,《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癸卯郭氏濟美堂刊本 。
[③] 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李公新墓碑并序》,王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年影印版 ,第17—18頁。
[④] 李華《故翰林學(xué)士李公墓志并序》,《分類補注李太白詩》卷首,《四部叢刊》影明嘉靖郭氏濟美堂本 。
[⑤] 郭忠恕《汗簡》卷七《目錄略敘》引,鄭珍《箋正》本,《叢書集成續(xù)編》影印清刻本。按,《四庫》本無卷七。
[⑥] 韓愈《科斗書后記》,《韓昌黎先生集》卷三,《四部叢刊》影印元刊朱文公校本,商務(wù)印書館。
[⑦] 按,吳筠《宗玄集別錄》引“唐元和戊戌(十三,818年)吳筠”所作《南統(tǒng)大君內(nèi)丹九章經(jīng)原序》:“元和(806—820)中,游淮西,遇王師討蔡賊吳元濟,避辭,東之于岳,遇李謫仙,以斯術(shù)授予曰云云?!彼评畎咨钕孪拗敝猎蜁r期。然而據(jù)權(quán)德輿有關(guān)吳筠的文集序和傳文,吳筠已于大歷十三(778)年去世,何得元和十三年作序?且李白元和中尚在世之說與白詩文無一映證??梢?,此《原序》顯為道士制造的吳筠、李白成仙傳道的仙話,不可視為信史。
[⑧] 李白《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余囚參謀幕府因贈之》、《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為宋中丞自薦表》、《為宋中丞祭九江文》,載《分類補注李太白詩》卷一第4頁、卷二十二第18頁、卷二十六第2頁、第4頁、卷三十第20頁,《四部叢刊》影明嘉靖郭氏濟美堂刊本。
[⑨] 樂史《李翰林別集序》,《分類補注李太白詩》卷首,《四部叢刊》影明嘉靖郭氏濟美堂刊本。
[⑩] 宋祁、歐陽修等《新唐書》卷二0二《李白傳》,中華書局標點本1975年版,第5763頁。
[11] 魏顥《李翰林集序》,《李太白集注》卷三十一,《四庫全書》本,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年影印版。
[12] 李白集有《獄中上崔相渙》(《分類補注李太白詩》卷十一,第4頁,《四部叢刊》印晴嘉靖郭氏濟美堂刊本)、《系尋陽上崔相渙》(卷十一,第28頁)、《獄中上崔相百憂章》(卷二十四,第17—18頁),將兩次系獄亦分別甚明。其單題“獄中”者兩篇,乃前次在彭澤獄中;題“系尋陽”者篇,則后次在尋陽獄中。
[13] 司馬光撰、胡三省注《資治通鑒》卷二二二,中華書局校點本1982年版,第7106頁胡注。
[14] 王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一,《四庫全書》本,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年影印版。
[15] 王琦《李太白年譜》,《李太白集注》卷三十五,《四庫全書》本,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年影印版。
[16] 往時文學(xué)通史類著作(若通行諸本《中國文學(xué)史》)、百科類辭典(若《辭?!贰掇o源》等)因非專題研究,其取此說者姑不深論,而新出之唐代文學(xué)系年以及李白研究之專著亦復(fù)如是,如傅璇琮等《唐五代文學(xué)編年史·初盛唐卷》(沈陽:遼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391頁、《中唐卷》第111頁;郁賢浩主編《李白大辭典》(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第14頁;詹瑛主編《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百花文藝出版社,1997版)等,仍都取“卒于寶應(yīng)元年”說,則深為憾事。
[17] 按,“疾亟”一詞又作“疾革”,《禮記·檀弓下》稱衛(wèi)太史柳莊“疾革”,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曰:“本又作亟,急也?!奔哺?、疾亟通用,皆指病重危急狀態(tài),本身并無死亡之義。
[18] 范祖禹《唐鑒》(四庫全書本)卷七:“(睿宗)十四年(即萬歲通天二年——引者)春正月,帝在房州。夏四月,太后作九鼎。秋七月,享於通天宮,赦天下。改元神功。冬十一月甲子,享於通天宮,赦天下,改元圣歷?!?第14頁)
[19] 曾鞏《李白集后序》,《分類補注李太白詩》卷首,《四部叢刊》影明嘉靖郭氏濟美堂刊本。
[20] 王琦《李太白年譜》,《李太白集注》卷三十五,《四庫全書》本,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年影印版。
[21] 同上注卷一八。
[22] 李從軍《李白卒年辨》,《吉林大學(xué)社會科學(xué)學(xué)報》,1983年第五期,第80-85頁。
[23] 林貞愛《.李白身世及生卒年代新考》,《四川師范學(xué)學(xué)報》,1989年第三期,第3—9頁。
[24] 陳鈞《李白卒于廣德二年補證》,《鹽城師專學(xué)報》,1999年第一期,第52-54頁。
[25] 閻琦《李白卒年芻議》,《西北大學(xué)學(xué)報》,1985年第三期,第64-71頁。
[26] 林貞愛《李白身世及生卒年代新考》,《四川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1989年第三期,第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