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科技論文 > 坡體滑坡的科技論文

坡體滑坡的科技論文

時間: 家文952 分享

坡體滑坡的科技論文

  由于公路修建在山體坡腳,改變了自然固結山體的受力及排水形式等因素,容易出現(xiàn)坡體滑坡失穩(wěn)現(xiàn)象。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坡體滑坡的科技論文,希望你們喜歡。

  坡體滑坡的科技論文篇一

  淺談高速公路邊坡滑坡處治技術

  摘要: 本文結合云南小磨高速公路工程實例,介紹了對高速公路邊坡滑坡進行綜合治理的施工方法。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Xiaomo highway project of Yunna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for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landslide treatment in highway.

  關鍵詞: 滑坡處治;反壓護道;抗滑樁板墻;預應力錨索框格梁

  Key words: landslide treatment;loading berm;anti-slide pile wall;frame beam of prestressed anchor

  中圖分類號:U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02-0075-02

  1 概述

  老213國道位于小磨高速公路挖方段(K77+525~K77+720段)左側邊坡坡頂,橫向間距僅為110米。此段邊坡滑坡體為3~5米含礫石高液限粘土,下伏強風化泥巖,且邊坡高,地質差,原設計無防護措施。老213國道往山體內側改線(K0+000~K0+262)共計262米。

  2 滑坡穩(wěn)定性分析

  K77+525~K77+720段左側邊坡由于滑坡體的移動,已由地表往上起拱開裂,并且因長時間受雨水浸泡,導致邊坡發(fā)生大面積坍方,部分抗滑樁產(chǎn)生滑移及傾斜,并伸入到路基有效范圍內,且整個滑坡仍有向新建路基內滑動的趨勢。另外,本段路塹距既有國道213線距離太近,必須保證挖方施工過程中老國道的行車安全以及新建路基的穩(wěn)定性,同時使路基施工安全順利地進行。

  3 滑坡治理方法

  在此段邊坡坡腳增加抗滑樁板墻和排水溝;樁頂坡面分四級邊坡開挖,采用預應力錨索加固,并澆筑C30混凝土框格梁;在抗滑樁挖孔前,對K77+510~K77+735段邊坡坡腳進行反壓回填,形成反壓護道防護;邊坡錨固穩(wěn)定后,對裸露邊坡進行掛網(wǎng)植草防護。

  4 滑坡治理措施

  4.1 反壓護道防護措施 在邊坡開挖過程中,坡頂老路及左側山體給路基施加極大側向壓力,為防止軟弱地基產(chǎn)生剪切、滑移,保證路基穩(wěn)定,對K77+510~K77+735段邊坡挖方坡腳填筑起反壓作用的土體。反壓護道寬度為6m、厚度為5m,沿坡腳靠山體一側填筑,采用振動壓路機壓實。此措施使路基范圍內的土體向外側隆起的趨勢得到平衡,提高了邊坡在施工中的滑動破壞安全系數(shù),達到路基及邊坡穩(wěn)定的目的。

  4.2 樁板墻防護措施 為避免造成邊坡坍塌及保證滑坡體的穩(wěn)定,在該段路基左側坡腳增加抗滑樁板墻。K77+525~K77+720段樁板墻位于線路左側滑坡地段,抗滑樁數(shù)量為35棵,樁徑為2?鄢3米,長度均為24米。樁間均采用長度為3米的外掛擋土板擋土。樁的長軸方向與路中線垂直,樁板墻頂與路面同一縱坡。樁板墻小勐養(yǎng)端接擋墻,磨憨端與漿砌護腳銜接。

  樁板墻防護施工方法及步驟如下:

  4.2.1 抗滑樁基礎 ①施工準備。平整場地,鏟除松軟土層并夯實,做出工作平臺。位于斜坡路段的樁基礎盡量采用腳手架搭設施工平臺,避免因開挖施工平臺而破壞斜坡上原土體的穩(wěn)定。對斜坡上本身不穩(wěn)定的土石適當清除。

  ②測量放樣。首先測放所有樁號,測量班用全站儀定出樁孔位置,測量放樣必須兩人操作,互相檢查,確保樁位正確。然后1、4、7…隔3孔挖樁。待其樁體澆注完成后,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再進行其他樁的開挖、澆注。

 ?、勐裰米o樁。每個樁位最少埋置4個護樁,護樁采用?準20的鋼筋,長度以保證護樁穩(wěn)定為準,砼灌注以前護樁須穩(wěn)定。挖孔過程中經(jīng)常檢查、校核;孔口四周挖排水溝,安裝提升出碴設備,布置好出碴道路。

  ④樁孔開挖。人工自上而下逐層用鎬、鍬進行,挖土次序為先中間部分,后挖周邊。每0.5~1.0m進尺為一節(jié),每節(jié)開挖完成后盡快施作砼護壁。開挖遇風化巖層時,采用風鎬鑿巖挖掘,鑿巖時應加大送風量,并采用濕式作業(yè)法。當遇弱風化巖層和較硬基巖風鎬難于作業(yè)時,用少量炸藥進行淺眼松動爆破,嚴格控制炮眼深度和炸藥用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強支護,裝藥量不超過炮眼深度的三分之一。孔口應加蓋進行爆破,爆破后,必須用抽氣、送風或淋水等方法將孔內廢氣排除,方可繼續(xù)下孔作業(yè)。

  ⑤砼護壁。采用現(xiàn)澆外齒式鋼筋砼護壁,上下護壁間搭接50mm,護壁環(huán)向和豎向配筋,護壁混凝土厚度150mm,砼采用C25細石混凝土,現(xiàn)場機械拌合、孔內振搗棒振搗。護壁每節(jié)高度與開挖進尺一致,樁孔挖掘及砼護壁兩道工序必須連續(xù)作業(yè),不得中途停頓,以防坍孔。護壁模板由組合鋼模板拼裝而成,拆上節(jié)立下節(jié),循環(huán)周轉使用。模板用“U”型卡連接,上下用兩個半圓組成鋼圈,頂緊模板,護壁孔圈中心線要與樁軸線重合,第一節(jié)護壁兼作挖孔鎖口圈,應比上下的護壁厚100mm,并高出周圍地面200mm以上,以防地面水灌入孔內。

 ?、迾犊壮霾辍2捎镁頁P機配合提升架吊土桶出碴,手推車運至臨時場地,集中外運到棄土場。

  ⑦樁孔排水??變葷B流量不大時,采用鐵皮桶盛水,提升排走;孔內滲流量大時,采用潛水泵專人排水,來保證施工進度。

 ?、嗫變韧L。孔內通風采用壓入式通風。特別注意孔內爆破完畢后,及時通風排出有害氣體。

 ?、峤K孔檢查。挖孔至設計標高后,進行孔底處理。必須做到孔底平整,孔底表面無松渣、樁底巖石天然然濕度下的抗壓強不得低于設計要求,嵌巖深度符合設計要求。如果達不到設計要求,及時通知設計單位進行處理。終孔后,孔直徑,孔傾斜度采用檢孔器進行檢查,樁孔的各項技術指標符合規(guī)范要求。

  ⑩鋼筋籠制作與安裝。鋼筋骨架的保護層通過焊接定位鋼筋保證,定位鋼筋每隔2m設一道,每一道沿圓周焊接四個布置,最后安裝和固定超聲波檢測鋼管。鋼筋籠主筋采用對焊,整體或分段用車吊吊入樁孔,不得撞孔壁,防止坍孔,鋼筋分段綁扎、吊放、焊接。焊接時,先將下段掛在孔口,再吊上第二段進行搭接焊接,逐段焊接逐段下放。吊入后應校正軸線位置,防止扭轉變形。   4.2.2 灌注樁身混凝土 灌注混凝土前,再次測量孔內虛土厚度,超過設計要求應再次清除?;炷凉嘧⒉捎冒韬驼炯邪柚疲胚\輸車運輸,用減速串筒灌注,串筒底部與孔內底部或混凝土面高度不得不大于2m?;炷吝B續(xù)灌注成功,中途不得中斷。砼分層灌注,使用插入式振動器分層振搗密實,直至樁頂。灌注混凝土過程中,為防止鋼筋籠上浮,應注意砼的坍落度要合適,灌注砼時的速度要慢,等砼把鋼筋籠壓住以后再加快灌注速度。

  4.2.3 擋土板預制與安裝 樁板墻擋土板為C25砼,采用現(xiàn)場集中預制的方法,預制好后,各擋土板按各種型號分類堆放,并注明類型、尺寸、預制日期以及受力面等標識,以防吊裝時混淆,擋土板強度達到設計的100%且樁身砼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時,采用吊車安裝。安裝時應及時進行板背的回填。板背回填時,碾壓機械不能達到的地方,用小型機械夯實或人工夯實。

  4.3 預應力錨索框格梁防護

  4.3.1 錨索框架梁施工順序 開挖一級邊坡→修正坡面→測放錨索孔位→鉆孔→錨索制作安裝→注漿→框架格梁挖槽→綁扎格梁鋼筋→澆筑砼→張拉→錨桿→開挖下級邊坡

  4.3.2 錨索施工 ①鉆孔:在邊坡開挖完畢后,清理邊坡之后施工鉆孔。鉆孔前搭設鉆孔平臺,鉆孔采用氣腿式風鉆,加長鉆桿,鉆孔直徑130mm。②鉆孔完畢后,用高壓風清孔,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驗孔后安裝預應力錨索。錨索安裝時采用在錨索前端使用導向帽導向,導向帽采用ф60鋼管,鋼管與鋼絞線焊接連接。自由段錨索涂抹黃油,且每根鋼絞線用塑料管保護。錨固端架線環(huán)與緊箍環(huán)間隔1米設置,緊箍環(huán)使用16號鉛絲繞成,每道不少于兩圈,自由段每隔2米設置1道架線環(huán),以保證鋼絞線順直。③注漿:錨索安裝完畢后施作注漿。注漿采用M30砂漿,注漿時采用自孔底向孔口返漿式注漿。④張拉:張拉在砂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80%后進行。張拉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張拉至50%бcon,第二次扎張拉110%бcon,錨頭張拉長度不小于1.5米。

  4.3.3 框架格梁施工 為保證坡面穩(wěn)定,在一級、二級坡面設置菱形錨桿框架梁,三級、四級坡面設置菱形錨索框架梁。①梁槽開挖:準確測量放線,在修整好的路塹邊坡上刻框架槽,采用人工開挖方式,基礎開挖的位置、深度、基底尺寸符合設計要求。②綁扎格梁鋼筋:格梁鋼筋采用在現(xiàn)場編制。③澆筑砼:鋼筋綁扎完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澆筑格梁C25砼,砼采用機械拌合,人工澆筑,機械振搗的方法。

  5 滑坡治理效果

  小磨高速公路主體工程于2008年7月28日通過交工驗收,通車運行5年以來,K77+525~K77+720段滑坡地段未發(fā)生過邊坡塌方現(xiàn)象,表明上述滑坡治理措施效果明顯。

  6 認識與體會

  通過此項工程,有力證明了采取正確的綜合防護技術是實現(xiàn)滑坡體安全施工和有效治理的保證。

  參考文獻:

  [1]公路工程管理與實務[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公路路基施工規(guī)范[M].人民交通出版社.

  [3]公路邊坡防護技術[M].人民交通出版社.

  [4]公路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M].人民交通出版社.

  坡體滑坡的科技論文篇二

  淺議公路邊坡滑坡處理

  摘要:由于公路修建在山體坡腳,改變了自然固結山體的受力及排水形式等因素,容易出現(xiàn)邊坡滑動失穩(wěn)現(xiàn)象。邊坡的滑坡不僅影響建設期間的施工進度和施工安全,如處理不當,還會對公路運營期間的通行安全和地方經(jīng)濟造成嚴重的危害。本文分析了公路邊坡滑坡產(chǎn)生的原因,并在工程實際中的處理措施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公路;邊坡;滑坡;處理措施

  S13等級公路復建工程是是13省道青山至臨安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安吉縣天荒坪旅游區(qū)的重要山區(qū)公路,按山嶺重丘三級公路標準設計,線位大部分處于山體坡腳處,開挖斷面較大。工程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多年平均氣溫為12℃~16℃,多年平均降水量1509.4mm。工程十年一遇24小時降水量為202mm,汛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月至10月。2012年8月8日,第11號臺風“???rdquo;在安吉縣平均降雨量273毫米,局部山區(qū)最大雨量644毫米。致使S13等級公路復建工程K0+778-K0+833段左側邊坡發(fā)生了滑坡,其后緣出現(xiàn)了多條張拉裂縫,存在繼續(xù)滑坡可能。現(xiàn)對該處滑坡產(chǎn)生的原因和處理措施作如下分析。

  一、滑坡概況

  K0+778-K0+833段左側滑坡(見圖1)前緣滑坡滑面呈一圓弧狀,后緣位于192~196m高程附近,底部從擋墻頂部剪出。受牽引,后緣出現(xiàn)了多條張拉裂縫,形成滑坡隱患HP1,最后裂縫在204m高程處,兩側羽狀裂隙發(fā)育?;码[患體總體積約1.8萬m3,厚度大多小于10m,屬小型淺層滑坡。

  HP1滑坡體范圍:后緣寬約30m,前緣寬約60m,最大高差29m,厚度6.2~8.1m,主軸方向長約68m,總方量約1.3萬m3。主滑方向為42°,中部產(chǎn)生了多條寬約10~40cm的裂縫,頂部產(chǎn)生了10~130cm的錯落臺坎。屬小型淺層土質滑坡。

  滑坡HP1若不及時進行治理,隨著時間發(fā)展,裂縫仍將不斷向后緣發(fā)展,最終可能形成規(guī)模更大的滑坡HP2。

  圖1:滑坡剖面圖

  二、滑坡產(chǎn)生的原因

  1、該段路基位于山體坡腳處,開挖斷面較大,破壞了山體的自身穩(wěn)定性。

  2、該段路基在修筑時未設置排水溝,短期集中降水沖刷坡面,雨水滲入增加了山體自身重量。坡腳擋土墻處于滑坡體上,未有效支撐山體。

  3、邊坡坡度較大達到40度左右,土質為碎石松散土,其中夾帶孤石,與基巖間存在厚約0.8米的強腐殖土,抗剪力極差,形成了滑動面。

  三、治理原則

  治理需綜合考慮降雨強度、地下水、地形、巖性等情況,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選擇安全可靠、經(jīng)濟合理、技術可行的工程措施,確保邊坡穩(wěn)定和安全,同時達到與周圍環(huán)境的協(xié)調,保持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相對平衡的效果。結合本工程特點和實際情況,本次治理原則為:

  1、在滿足工程建設需要和保證施工期間邊坡安全的前提下,結合工程實際,優(yōu)選、優(yōu)化治理方案;

  2、根據(jù)斜坡特點和地質環(huán)境條件,合理布置治理工程,避免浪費;

  3、方案力求經(jīng)濟、便于施工,技術路線要具有可操作性;

  4、根據(jù)施工情況,及時完善、優(yōu)化方案。

  5、根據(jù)地質勘查報告,結合我縣工程實際經(jīng)驗,治理參數(shù)選取見下表:

  巖土體名稱 重度γ(kN/m3) 飽和重度γsat(kN/m3) 抗剪強度指標 擋墻基底摩擦系數(shù) 備注

  粘聚力

  c(kPa) 內摩擦角φ(°)

 ?、?含角礫粉質黏土 19.0 21.0 10.7 16.4 0.3

 ?、?含黏性土碎石 19.5 22.0 5.0 28.0 0.35

 ?、?含礫黏土 19.0 21.0 10.1 12.5 0.3 為滑帶土

 ?、?中風化灰?guī)r 23.0 23.0 400.0 45.0 0.5 滑床

  四、治理方案

  根據(jù)專家會審意見,設計單位對滑坡采用削坡+抗滑樁支擋+截水溝治理方案,具體如下:

  圖2:平面布置圖

  (一)填縫

  對現(xiàn)有裂縫進行粘性土回填,蓋上塑料薄膜,防止地表水沿裂縫下滲,直接補給滑動面。邊坡開挖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新的裂縫,也及時用粘性土回填,并蓋上塑料膜。同時加大監(jiān)測力度,根據(jù)裂縫變化情況,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二)削坡

  抗滑樁后進行適當削坡,從樁頂185.0m標高處向南滑坡后緣方向按1:1.5坡率進行削坡。削坡施工時應按照平、剖面圖對治理范圍進行放樣,按放坡坡頂線位置,嚴格按設計的范圍及要求,采用自上而下進行。

  (三)抗滑樁

  1、由于區(qū)域內不能爆破,考慮施工的安全性,本工程抗滑樁采用直徑1800的鉆孔灌注樁,樁間距3000 mm,嵌入基巖長度不小于樁長的1/3。

  2、抗滑樁樁身砼強度等級為C30,樁身縱筋的砼保護層厚度為60mm,樁位水平偏差小于50mm,垂直度偏差小于0.5%,沉碴厚度小于100mm,樁長,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施工質量,不得出現(xiàn)頸縮、夾泥、露筋、斷樁等施工質量問題;

  3、樁身砼充盈系數(shù)不小于1.1;樁身混凝土超灌500mm;

  4、打樁施工順序為跳打法,要求打一跳一,防止成樁相互影響;

  5、主筋為下部6米93根¢28HRB400鋼,每三根為一束,上部(L-6米)為62根箍筋為¢28 HRB400鋼,每二根為一束。

  (四)排水系統(tǒng)

  坡頂3.0~5.0m處設置一道截水溝,采用C20混凝土澆灌。截面梯形狀,頂內寬1000mm,底內寬400mm,兩側坡度1:0.50,深500mm,厚度150mm。截水溝地形高差較大處設置跌水槽,尺寸與截水溝一致,臺階高度300mm。截水溝將上部山體地表水引入山腳接入公路排水溝,并設置集水井(沉砂),內寬800mm,深1000mm,壁厚150mm,采用C20砼澆灌。   截水溝間距10~15m設置伸縮縫,縫寬20~25mm,縫內以瀝青木板或瀝青麻絲等沿縫內、外、頂三方填塞,填塞深度不小于100mm。

  (五)反壓回填

  抗滑樁前適當回填反壓,按坡率1:1.75回填并修整邊坡,并在181.0m處設置一平臺,平臺寬3.0m?;靥钋跋惹宄韺臃N植土,再按規(guī)范進行分層壓實回填。土料中有機質含量不得超過5%,亦不得含有膨脹土、磚、瓦等建筑垃圾及雜物。回填面保持平順,不容許有凹坑存在,最終坡面按設計坡率要求。

  (六)監(jiān)測方案

  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委派專人進行巡查監(jiān)測,若有問題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并及時上報。考慮到本工程的地質條件、安全等級、排險形式等特點,根據(jù)相關規(guī)范的要求,應進行如下項目的監(jiān)測:

  1、坡頂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監(jiān)測

  2、樁頂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監(jiān)測

  3、土體深層位移監(jiān)測(測斜孔)

  4、地表裂縫監(jiān)測

  5、降雨及地下水位變化監(jiān)測

  布置了邊坡坡頂和樁頂?shù)乃?、垂直位移監(jiān)測點7個(其中樁頂2個,坡頂5個),土體深層位移監(jiān)測點2個,位置詳見平面布置圖或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確定。

  同時,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委派專人進行巡查監(jiān)測,若有問題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并及時上報。

  另外,后續(xù)監(jiān)測主要是對加固工程進行監(jiān)測,時間為治理工程完畢后一個水文年。監(jiān)測頻次為1次/月,雨季1~2次/月,注意觀察邊坡及加固工程有無變形破壞情況,若有問題及時反饋相關部門。

  (七)注意事項

  1、施工時坡腳設立隔離措施和告示牌,防止無關人員進入坡腳。

  2、在施工過程中,應按照安全技術要求,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安全保障措施要到位,確保施工的安全。安全員要持證上崗,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嚴格檢查和監(jiān)督,排除安全隱患,杜絕違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為,具體參照《高邊坡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等執(zhí)行。

  3、遇降雨或變形破壞加劇時,應停止施工,施工人員和監(jiān)測人員、設備疏散至安全地帶。

  五、結語

  路基邊坡滑坡產(chǎn)生的原因較為復雜,影響因素包括地質和土質條件、地下水滲流、應力變化等,大部分滑坡是由于擾動山體破壞了其穩(wěn)定性而產(chǎn)生。現(xiàn)階段路基設計的地質勘探工作容易被忽視,原始性資料收集比較少,重經(jīng)驗。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不注重地質變化,未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案??傊?,對滑坡治理要做到:完善排水、放緩邊坡、穩(wěn)定坡腳、下?lián)跎献o、外封內排、注重監(jiān)測。

  參考文獻:

  [1]公路滑坡成因與防治及預報方法研究,楊天亮、彭建兵,《西部探礦工程》

  [2]淺析高速公路滑坡的成因及防治措施,閩慶輝,《甘肅科技》

  [3]《邊坡與滑坡工程治理》,鄭穎人等,人民交通出版社

  [4]《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D30―2004)

  [5]《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10―2006)

  
看了“坡體滑坡的科技論文”的人還看:

1.家鄉(xiāng)常見自然災害科技論文

2.關于霧霾的科技論文1000字

3.如遇山體滑坡有哪些預防措施

4.安全科技論文

5.初中地理自然災害科技論文

2318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