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學科論文 > 軍事理論論文 >

淺析大學軍事理論的論文2000字(2)

時間: 堅烘964 分享

  淺析大學軍事理論的論文2000字篇二

  《論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的偉大實踐》

  [摘要]注重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指導實踐,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不斷取得勝利的一個基本原則和寶貴經驗。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指導軍隊建設和軍事斗爭實踐,締造了一支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擔當民族解放使命的革命軍隊,塑造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和建軍原則,鑄造了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成果,確保了人民軍隊所向披靡無堅不摧,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屢建殊勛。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共產黨中國化

  注重和善于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指導軍隊建設和軍事斗爭實踐,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不斷取得勝利的一個基本原則和寶貴經驗。我們黨將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用于指導軍隊建設和軍事斗爭實踐,締造了一支堪當民族解放使命的革命軍隊,塑造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和建軍原則,鍛造了人民軍隊所向披靡無堅不摧的精神品格,鑄造了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成果。在建黨__周年的日子里,回顧總結我們黨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的光輝歷程,對于我們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充分發(fā)揮理論在引領軍事變革、指導軍事實踐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一、締造了一支堪當民族解放使命的革命軍隊

  “開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伴隨著南昌城頭響起的槍聲,繼而經過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以及大大小小80多次起義。中國共產黨開始了人民軍隊創(chuàng)建的光輝歷程,一支不同于以往任何舊軍隊的紅色武裝出現在世人面前。最初,世界上沒有幾個人認為這樣一支以農民為主要成份、以梭鏢和步槍為武器的革命軍隊,能夠徹底掀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強大統(tǒng)治,使整個中國改天換地。但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軍隊從井岡山的崎嶇山路出發(fā),經過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的歷練,最終打敗國內外一切強敵,建立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自由和人民翻身解放,黨運用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導演出了一幕威武雄壯的歷史活劇。

  馬克思主義關于黨和國家學說認為,無產階級政黨要實現自己的綱領,必須創(chuàng)建一支革命軍隊。馬克思在總結巴黎公社的教訓時第一次指出:“無產階級專政的首要條件就是無產階級軍隊?!绷袑幵谂c第二國際機會主義做斗爭時也指出:“要始終把軍隊問題放在第一位”。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軍隊、武裝斗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更深刻、更明確的闡述。毛澤東明確指出:“每個共產黨員都應該懂得這個真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從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學說的觀點看來。軍隊是國家政權的主要成份。誰想奪取國家政權,并想保持它,誰就應有強大的軍隊?!睙o產階級政黨要想領導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推翻反動統(tǒng)治、奪取政權,必須掌握軍隊。但是,由于建黨初期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在黨內占據統(tǒng)治地位,堅持只做民眾運動,拒絕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獨立領導的新型軍隊和開展武裝斗爭。結果,1927年夏,當蔣介石、汪精衛(wèi)發(fā)動反革命軍事政變時,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在國民黨反動派制造的血雨腥風中遭到失敗。

  中國共產黨人在血的教訓中徹底覺醒,深刻認識到,沒有一支共產黨獨立領導的人民軍隊,中國人民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解放,即使取得一些局部勝利也會喪失。人們熱切期待著人民軍隊的誕生,推翻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獲得徹底的解放。正如毛澤東所說:“為創(chuàng)造中國人民的軍隊而奮斗,是全國人民的責任。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對于這個問題,切不可只發(fā)空論?!眲?chuàng)建人民軍隊是黨在大革命失敗以后的當務之急。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發(fā)動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隨后又爆發(fā)了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張?zhí)最I導的廣州起義,以及遍及全國各地的近百次武裝起義。中國共產黨開始進入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革命戰(zhàn)爭的新時期。

  有了黨獨立領導的軍隊,并不等于這支軍隊自然會成為新型的人民軍隊。如何將以農民為主體的革命軍隊改造成無產階級性質的新型人民軍隊,并運用這支軍隊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當時面臨的最大的歷史性課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進行了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偉大探索。1927年9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1929年12月,毛澤東主持召開了紅四軍的第九次黨代表大會即著名的“古田會議”。通過兩年的實踐探索,創(chuàng)立了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一整套根本原則和基本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確立了黨指揮槍的根本原則和相應的基本制度。經過古田會議,進一步奠定了人民軍隊政治工作各項原則,尤其是解決了如何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從思想上保證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問題。這樣,從三灣改編到古田會議,從政治上、組織上和思想上奠定了新型人民軍隊的基礎。此后經過全黨全軍的共同努力,特別是朱德、毛澤東領導的紅四軍建設經驗的傳播,人民軍隊不斷發(fā)展壯大。

  有了一支人民的軍隊,中國革命的面貌頓然改觀。依靠這支人民軍隊,黨開展土地革命,創(chuàng)建農村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依靠這支人民軍隊,黨在抗日戰(zhàn)爭時建立并堅持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發(fā)展壯大了人民革命力量;依靠這支人民軍隊,黨在蔣介石發(fā)動內戰(zhàn)后,領導人民打敗了800萬國民黨軍隊,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新中國。正是因為有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指導,黨締造了人民軍隊,才有了人民的一切。

  二、塑造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和建軍原則

  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黨有了自己的軍隊之后,如何“用進步的政治精神貫注于軍隊之中”,把黨的性質、宗旨轉化為軍隊的性質、宗旨,確保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加強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鑄造新型人民軍隊的軍魂,就成為決定黨的事業(yè)成敗與否的重大歷史課題。1927年8月,中共中央明確宣布,中國共產黨要“取消一切軍閥性的軍隊,造成真正的人民的軍隊”。關于人民軍隊的本質,中央指出,中國共產黨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人民軍隊是中國共產黨締造的“無產階級的軍隊”。古田會議針對紅四軍黨內存在的錯誤思想,提出了糾正的辦法和措施,從而端正了紅四軍的建軍方向,并以決議的形式確定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即“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zhí)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指出人民軍隊是服從于黨的領導,并服務于革命斗爭和革命根據地建設的工具。中國共產黨塑造了人民軍隊的性質,代表了先進軍隊的發(fā)展方向,形成了我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偉大的時代精神,為我軍忠實履行使命提供了可靠保證。

  人民軍隊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人民軍隊本質的集中體現,也是黨用無產階級面貌改造軍隊的根本途徑。1945年,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一文中精辟概括了人民軍隊的宗旨:“這個軍隊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所有參加這個軍隊的人,都具有自覺的紀律,他們不是為著少數人的或狹

  隘集團的私利,而是為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著全民族的利益,而結合,而戰(zhàn)斗的。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就是這個軍隊的唯一的宗旨?!泵珴蓶|還深刻闡述了這個宗旨對于軍隊建設和進行人民戰(zhàn)爭的深刻意義。他指出,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下,我們這支人民軍隊,就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在這個宗旨下,這個軍隊就有一個很好的內部和外部團結,有一個正確對待俘虜的政策:在這個宗旨下,這個軍隊就形成了人民戰(zhàn)爭所必須的一系列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黨把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事業(yè)中逐步提出和確立起來的馬克思主義建軍原則。我們黨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馬列主義關于軍隊建設的學說,在締造和建設人民軍隊的過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黨對軍隊領導的理論和原則,豐富了馬列主義軍事理論的寶庫,成為人民軍隊獨有的政治優(yōu)勢。毛澤東將此形象地概括為一句話:“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比嗣褴婈牃v來重視和強調軍隊必須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在創(chuàng)建之初,就在部隊中建立了各級黨委。遵義會議以后,黨中央明確肯定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并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把堅持和維護黨的絕對領導作為根本原則,形成了一整套保證黨的政治、思想、組織領導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解決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問題。如堅持統(tǒng)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堅持黨委制、政治委員和政治機關制,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部隊,實行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瓦解敵軍,實行政治民主、經濟民主、軍事民主,等等。這些建軍原則的貫徹實施,“真正把無產階級同軍隊融合起來”,使我軍從根本上保持了人民軍隊的性質。1989年,鄧小平進一步指出,軍隊要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性質。“這個性質是,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社會主義國家的軍隊?!边@就從軍隊同黨、國家和人民的聯系上,進一步揭示出人民軍隊性質的科學含義。江澤民多次強調,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他指出,黨對軍隊絕對領導要靠制度來保證,制度建設是最根本的;思想政治建設是軍隊革命化建設的核心,必須始終把它擺在軍隊各項建設的首位。江澤民把“不變質”作為我軍重大歷史性課題,強調要“始終保持人民軍隊的性質、本色和作風”。胡錦濤一再強調,“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建設和發(fā)展的首要問題。我們對這個問題要始終關注、抓住不放,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含糊和動搖”,并要求我軍始終保持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zhàn)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三、鍛造了人民軍隊所向披靡無堅不摧的精神品格

  中國共產黨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指導軍隊建設和軍事斗爭實踐,保證了人民軍隊建設的正確方向,保證了革命戰(zhàn)爭和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偉大勝利。人民解放軍為了完成黨賦予的任務使命,始終高舉黨的旗幟,高舉人民的旗幟,牢記使命,英勇奮戰(zhàn),所向披靡,戰(zhàn)無不勝,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戰(zhàn)爭奇跡,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事業(yè),為捍衛(wèi)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

  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是我軍的立軍之本,是培育我軍英勇善戰(zhàn)精神的前提和基礎。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引導我軍官兵樹立了正確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從而產生了勇敢而明智的戰(zhàn)斗精神,這種精神具有群眾性、持久性和科學性,成為人民軍隊所向披靡、克敵制勝的法寶。戰(zhàn)爭年代,我軍涌現出一批批戰(zhàn)斗到最后一個人、最后一支槍、最后一顆子彈的英雄集體,培育了數不清的戰(zhàn)斗到最后一口氣、最后一滴血的無名英雄。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史上,敵我雙方任何一次重大的軍事較量,都表現為既斗勇又斗智的過程,表現為作戰(zhàn)藝術和用兵之道的競爭。在以“小米加步槍”對付敵人“飛機加大炮”的烽火歲月里,我軍始終把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與靈活機動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zhàn)爭奇跡。正因為有了英勇善戰(zhàn)的銳氣和膽略,我軍才贏得了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的威壯英名,才鑄就了為祖國為人民出色履行職能使命的輝煌歷史。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解放軍繼承和發(fā)揚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革命精神,為維護祖國統(tǒng)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發(fā)展利益和社會大局穩(wěn)定提供強大力量支撐和保證。先后勝利地進行了抗美援朝和多次邊境自衛(wèi)防御作戰(zhàn),捍衛(wèi)了國家的獨立、主權和尊嚴,促進了亞洲及世界和平事業(yè)。人民解放軍廣大官兵警惕地保衛(wèi)著祖國的邊疆、海防,用青春和熱血筑起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在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各種重大災害發(fā)生時,人民解放軍廣大官兵總是奮勇當先,赴湯蹈火,奮力搶救國家和人民的財產,維護群眾的生命安全,發(fā)揮了戰(zhàn)斗隊和突擊隊作用,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和國家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實踐證明,人民解放軍是一支經受歷史錘煉和無數艱難險阻考驗而成長起來的忠于黨、忠于人民的革命軍隊。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它是我們黨不斷奪取輝煌勝利的鐵的軍隊,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它是捍衛(wèi)國家主權、保衛(wèi)祖國領土完整的鋼鐵長城。

  四、鑄造了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成果

  90年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同中國革命戰(zhàn)爭和人民軍隊建設實踐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了一整套中國特色建軍治軍的方針原則,形成了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重大成果,引領著人民軍隊不斷發(fā)展壯大,指導著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fā)展,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寶庫。

  在中國革命輝煌的征途中,毛澤東將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具體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取得了一系列獨創(chuàng)性的理論成果,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在中國的第一次飛躍,形成了毛澤東軍事思想。毛澤東領導黨和人民軍隊開創(chuàng)了一條嶄新的軍事道路,形成了一整套建軍和作戰(zhàn)的指導思想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培育出千千萬萬個勇敢而明智的民族英雄,鍛造了人民軍隊英勇善戰(zhàn)革命精神。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下,人民軍隊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同黨內存在的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條化、將蘇聯的經驗和共產國際的指示神圣化的錯誤傾向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堅持不懈地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澤東軍事思想,正確解決了中國特色的武裝斗爭道路、建設新型人民軍隊、人民戰(zhàn)爭戰(zhàn)略戰(zhàn)術等重大問題,深刻揭示了中國革命戰(zhàn)爭所特有的規(guī)律和指導規(guī)律。毛澤東軍事思想成功地開辟了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的前進道路,為我軍的指導思想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是我軍的立軍之本。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把握國防和軍隊建設實踐的階段性特征,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對黨的軍事工作的新要求,對國防和軍隊建設方針原則作出科學回答,不斷以新的實踐經驗豐富發(fā)展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寶庫。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科學回答和解決了在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我國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如何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正規(guī)化革命軍隊的重大課題。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科學回答和解決了在世界新軍事變革洶涌澎湃、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fā)展的歷史條件下,如何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保證人民軍隊打得贏、不變質的重大課題。胡錦濤關于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科學回答和解決了在我國面臨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和挑戰(zhàn)、影響國家安全的因素更具綜合性、復雜性的情況下,如何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fā)展。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tǒng)一,確保人民軍隊有效履行“三個提供、一個發(fā)揮”歷史使命的重大課題。歷史充分證明,堅持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指導軍事實踐,我軍就能夠準確把握戰(zhàn)爭發(fā)展趨勢,自覺把握軍隊建設規(guī)律,牢牢把握遏制戰(zhàn)爭、打贏戰(zhàn)爭的主動權,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毙率兰o新階段,人民軍隊的建設和發(fā)展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偉大的時代呼喚科學理論,火熱的軍事斗爭推動軍事理論的不斷創(chuàng)新。我們堅信,在新的征途上,只要我們黨堅持不懈地推動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創(chuàng)新,堅定不移地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指導軍隊建設,我軍就一定能夠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443頁.

  [2]列寧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127頁.

  [3][7]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547頁.

  [4][6]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074、1039頁.

  [5]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第86頁.

  [8]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334頁.

  [9]人民日報[N].2004年9月21日.

淺析大學軍事理論的論文2000字相關文章:

1.大學生軍事理論論文2000字

2.有關大學軍事理論的論文2000字

3.大學軍事理論論文2000字

4.關于大學生國防軍事理論論文2000字

5.關于大學軍事理論的論文3000字

2433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