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工程技術論文
測繪工程技術論文
測繪工程作為工程建設獲取基礎數據的重要手段,這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測繪工程技術論文,僅供參考!
測繪工程技術論文篇一
測繪工程淺析
摘要:本文作者討論了測繪工程質量監(jiān)理的必要性,分析了現代測繪技術及測繪領域可靠性,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測繪工程;淺析
中圖分類號:TU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我國國民經濟持續(xù)快速增長,各項重大工程建設的蓬勃開展,為工程測量發(fā)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的同時也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伴隨著測繪新技術的不斷進步,現代工程測量必將朝著測量內外作業(yè)一體化,數據獲取及處理自動化,測量過程控制和系統行為智能化,測量成果產品數字化,測量信息管理可視化,信息共享和傳播網絡化的趨勢發(fā)展,其發(fā)展特點可概括為精確、可靠、快速、簡便、連續(xù)、動態(tài)、遙測、實時。
1 測繪工程質量監(jiān)理的必要性
測繪工程屬于知識密集、技術密集型的地理信息建設項目。隨著社會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對測繪信息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一些大中型測繪項目投入達數百萬至千萬元,有的甚至上億的投資。這樣的大型項目 ,在市場經濟條件和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無論是技術的復雜程度,還是建設的周期、組織管理的難度都是空前的。如果再按原有的質量管理方法進行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已經難以保證項目的質量和順利完成。
現有的測繪質量管理體系,主要還是沿用計劃經濟時期的管理模式,雖然有各種質量控制環(huán)節(jié),但主要是生產單位的內部質量控制,缺少外部的、專業(yè)化的質量監(jiān)控。一些較大的質量問題有時到了最后驗收時才發(fā)現,此時已難以處理,給投資方和承建方都會帶來較大的損失,而且責任也難以界定。在測繪工程項目的建設上,引入工程建設的監(jiān)理理念進行質量監(jiān)理勢在必行。目前,國家測繪行政主管部門開始在一些國家基礎測繪項目管理進行監(jiān)理試點,并加對建立測繪監(jiān)理機制進行調查和研究。質量監(jiān)理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1 質量監(jiān)理工作只是判定項目實施過程中與相關標準的符合性,不做最終產品的質量評定質量監(jiān)理工作不能代替生產單位內部必須的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也不能代替最終的檢查驗收。
1.2 參加質量監(jiān)理的機構必須按有關規(guī)定獨立工作,在質量監(jiān)理工作中做到獨立性、公正性和科學性,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1.3 進行測繪工程質量監(jiān)理,對監(jiān)理人員(監(jiān)理工程師)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除了要具備較高的測繪專業(yè)技術水平、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外,還必須熟悉一定的測繪生產管理、法律法規(guī)等方面的知識。
1.4 目前,對測繪工程的質量監(jiān)理屬于探索階段和開始起步階段,缺乏測繪工程質量管理方面的一些具體規(guī)定和實施辦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根據測繪工程的類型、專業(yè)特點,參照現行的工程建設監(jiān)理規(guī)范編寫質量監(jiān)理實施方案。
2 現代測繪技術
現代測繪技術向著高科技和數字化方向發(fā)展,其中“3s”技術是現代測繪技術的代表。“3s”是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GPS)、遙感(R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合稱。GPS 是美國研制的精密衛(wèi)星導航定位系統。該系統可向全球任何用戶全天候地提供高精度的三維坐標、三維速度和時間信息。遙感(RS)是一種遠距離,大面積幾何形態(tài)、位置以及相關物理特性的傳感手段。廣義的遙感包含航空攝影測量?,F代航天遙感技術(Rs)可提供 lm 分辨率的影像資料,航空遙感技術即全數字攝影測量(DPS)可提供分米級甚至厘米級的影像資料。地理信息系統是地球空間信息的集成表達、統計分析、管理的信息系統。前兩者是當代最先進的能實時快速獲取數據和信息的采集工具,后者是數據和地球空間信息處理、分析乃至決策的平臺。利用當代多種先進的數據通信技術,實現數據從采集工具到分析管理決策平臺之間的自動交換,就可形成一個從信息獲取到信息處理、分析決策,到最后實現反饋控制的自動控制綜合平臺。“3s”集成技術提供了對地球系統進行長期的立體的監(jiān)測能力,為收集、處理和分析地球系統變化的數量數據提供了工具。在大型工程中,“3S”技術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數據和信息采集、分析處理、表達決策的工具,它貫穿從勘測、設計、質量監(jiān)控、安全監(jiān)控、竣工驗收到運行監(jiān)控管理的一切階段。
在現代測繪中,內外業(yè)一體化數字測圖(亦稱野外數字測圖或地面數字測圖,簡稱數字測圖)也是一項重要的測繪技術。數字測圖就是利用全站儀在野外采集數據,經過計算機處理得到工程設計、施工及管理用圖。該技術在城市測量和中小范圍工程測量中有廣泛的應用。以前數字測圖一般分為“數字測記式”和“電子平板式”兩種測圖模式,現已發(fā)展為用掌上計算機(PDA)現場采集數據與成圖。數字測圖可實現工程勘測設計一體化和實現數據采集、更新、管理一體化、自動化。現已成為 GIS 數據采集的一種手段。數字測圖的另一個發(fā)展趨勢是多種傳感器組合全站儀、GPS接收機、數字相機、激光掃描儀等集成應用,從而實現大比例尺測圖的自動化和向三維測圖方向發(fā)展,構成三維模型和立體景觀,為設計、規(guī)劃、虛擬現實和電商務等領域服務。
3 測繪領域可靠性
一般而言,工程施工的基礎是設計,一切設計資料都來源于測量,任何測量數據都要產生誤差。因此,測量數據的好壞(誤差的大小)直接影響工程的施工和生產。以往,衡量觀測成果的好壞,一般從精度、成本等方面來考慮。但是,在觀測數據中不但存在偶然誤差、系統誤差,有時也會出現粗差。實踐表明,對含有粗差的觀測值只用精度去衡量其質量就不全面了。因此,目前從國外到國內,衡量觀測成果的質量不僅僅用精度指標,而且還要加入可靠性指標。這就是說,好的觀測成果不但要精度高,成本低,而且可靠性要好。因此測量領域的可靠性是指一個平差系統發(fā)現模型誤差(粗差、系統誤差)的能力和不可發(fā)現粗差對平差結果的影響。觀測數據不可靠,既使精度再高,平差成果也是不可信的,用這樣的數據施工必然產生錯誤,影響施工的質量,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因此,研究測繪領域可靠性理論是有其現實意義的。
測繪領域可靠性研究有兩大主要任務。第一,從理論上研究平差系統發(fā)現、區(qū)分模型誤差的能力以及不可發(fā)現、不可區(qū)分的模型誤差對平差結果的影響。第二,從實際上尋求在平差過程中自動發(fā)現和區(qū)分模型誤差以及確定模型誤差位置的方法。前者應用于系統的可靠性分析和最優(yōu)化設計,集精確性、可靠性、經濟性三要素于一體,設計出符合所需要求的最佳測區(qū)圖形。后者可完善現有的各種平差程序,使平差計算達到更高的自動化程度。一般來說,測量平差系統的可靠性理論研究應該提出可靠性基本理論的數學模型,這些模型包括殘差理論模型、多余觀測分量的計算方法、影響粗差探測能力的因素、以及內部可靠性和外部可靠性模型;提出完整的顧及可靠性的控制網優(yōu)化設計模型與方法,包括控制網可靠性分布模型和提高控制網可靠性的方法;建立控制網數據處理模型,開發(fā)控制網數據處理與優(yōu)化設計軟件,從而使提供的觀測數據精度高、可靠性好、費用最低。
測繪領域的可靠性理論作為可靠性工程這門學科的一個分支,它所研究的內容和方法與可靠性工程在許多方面有相同之處。例如:二者最重要的數學理論基礎都是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此外,可靠性工程技術作為一門工程學科已經非常系統和成熟。因此,它對測繪領域的可靠性研究在許多方面都有值得借鑒的地方,要系統研究測繪領域的可靠性問題,就應該深入了解和掌握可靠性工程技術。
參考文獻:
[1] 張國強.GPS 定位技術在精密工程測量中的應用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9(3).
[2] 李宗春.現代測量工程學發(fā)展現狀與展望[J].測繪科學技術學報,2011(1).
[3] 邱健壯,潘鵬.GPS 經典相對靜態(tài)定位已知數據利用研究[J].山東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2).
[4] 楊明輝.21 世紀的地形測繪[J].測繪科學,2007(5).
[5] 熊永良,黃丁發(fā),丁曉利,殷海濤.虛擬參考站技術中對流層誤差建模方法研究[J].測繪學報,2009(8).
測繪工程技術論文篇二
測繪工程技術淺析
摘要:本文作者介紹了測繪工程的概念,分析了測繪工程的特點及發(fā)展趨勢,提出了測繪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關鍵詞:測繪;工程技術;淺析
中圖分類號:K82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隨著數字化測繪技術的提高,GIS技術的不斷成熟、GPS技術在各行各業(yè)的廣泛應用,
現代工程測量必將朝著測量數字工程化的方向發(fā)展。大力開展數字化測繪技術的應用與研究將是測繪單位提升自身競爭實力和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的首要任務。
1 測繪工程的概念
測繪是采集、量測、處理、分析、解釋、描述、利用和評價與地理和空間分布有關數據的一門科學、工藝、技術和經濟實體,具有基礎性、前期性和公益性的特點。測繪產品是反映地表上的自然、人工要素及其在地理空間的位置和屬性信息的,而這些信息是社會發(fā)展和經濟建設的各行各業(yè)需要利用和必須依賴的基礎。而工程測繪是把工程地區(qū)各種地面物體的位置和形狀,以及地面的起伏狀態(tài),用各種圖例符號,依照規(guī)定的比例尺測繪成地形圖,或者用數字表示出來,為工程建設的規(guī)劃設計提供必要的圖紙和資料。要測繪的地球表面形態(tài)以及地物地貌雖然復雜多樣,但其形狀和大小均可看作是由一些特征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所決定的。測繪工程的主要任務有控制測量,線路測繪、施工放樣、數據處理等工作。
2 測繪工程的特點及發(fā)展趨勢
2.1 現代測繪工程的特點
現代測繪工程的主要特點概括起來就是“六化”和“十六字”。“六化”即測量內外業(yè)作業(yè)的一體化、數據獲取及處理的自動化、測量過程控制和系統行為的智能化、測量成果和產品的數字化、測量信息管理的可視化、信息共享和傳播的網絡化。“十六字”是精確、快速、可靠、實時(動態(tài))、遙測(遙控、遙傳)、集成、簡便、安全。組織測繪工作應遵循的原則是“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這樣可以減少誤差的累積,保證測圖的精度,提高測圖的質量,可以分幅或分區(qū)測繪,加快測圖進度。
2.2 現代測繪工程的發(fā)展趨勢
現代測繪工程的發(fā)展趨勢:①.測量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和自動化系統的廣泛應用;②.基于知識和數據挖掘的工程信息系統;③.從土木工程測量和三維工業(yè)測量到人體醫(yī)學測量
;④.多傳感器的集成和混合系統;⑤. GPS、GIS、RS、TPS和激光掃描系統等多S技術集成與融合;⑥.大面積空間數據的快速采集和處理;⑦.精密數據處理和海量數據處理方面的數學物理建模;⑧.信息服務的網絡化和可視化。
3 數字化技術在原圖處理中的應用
3.1 原圖數字化處理
在建立各種GIS系統時,需要對原有地圖進行數字化處理,對于原始地圖,若其現勢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滿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數字化儀對其進行數字化處理工作。當前主要有手扶跟蹤數字化和掃描矢量化、GPS數據輸入三種方法,手扶跟蹤數字化需要的儀器為計算機,數字化儀及相關軟件,是較早的一種數字化輸入方法,輸入速度較慢,勞動強度也較大。掃描矢量化是通過掃描儀輸入掃描圖像,然后通過矢量跟蹤,確定實體的空間位置。隨著掃描儀的普及和矢量化軟件的不斷升級,其作業(yè)方法越來越趨于自動化,它是一種省時,高效的數據輸入方法。GPS輸入是依據GPS工具能確定地球表面圖形精確位置,由于它測定的是三維空間位置的數字,因此不需作任何轉換,可直接輸入數據庫,目前主要是應用PTK(Real Tine Kinematics-實時動態(tài))技術,它是在GPS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能夠實時提供流動站在指定坐標系中的三維定位結果,并在一定范圍內達到厘米級精度的一種新的GPS定位測量方式,通過將1臺GPS接收機安裝在已知點上對GPS衛(wèi)星進行觀測,將采集的載波相位觀測量調制到基準站電臺的載波上,再通過基準站電臺發(fā)射出去;流動站在對GPS衛(wèi)星進行觀測并采集載波相位觀測量的同時,也接收由基準站電臺發(fā)射的信號,經解調等到基準站的載波相位觀測量,流動站的GPS接收機再利用OTF(運動中求解整周模糊度)技術由基準站的載波相位觀測量和流動站的載波相位觀測量來求解整周模糊度,最后求出厘米級精度流動站的位置。應用這種測量方法測量可以不布設各級控制點、界址點、地形點、地物點的坐標,利用測圖軟件可以在野外一次生成電子地圖。同時,也可以根據已有的數據成果快速地進行施工放樣。而實際應用得較多的主要是數字掃描矢量化軟件,針對大比例尺地形圖,大多數掃描矢量化軟件能自動提取多邊形信息,高效、便捷、保真的對地圖進行數字化處理。下面簡單介紹MAPCAD軟件的原圖數字化處理作業(yè)流程。
3.2 數字化原圖作業(yè)流程
由于MAPCAD軟件掃描矢量化輸入方法具有圖像清晰、編輯方便、操作方便,快捷鍵易于掌握,文件格式易于轉換等特點一般外設精度都能滿足,所以地形圖的精度主要取決于人工跟蹤精度和輸出設備精度,而人工跟蹤精度主要取決于作業(yè)人員的技能掌握熟練程度和工作態(tài)度,所以必須在加強培訓作業(yè)人員基本技能,掌握作圖以及測繪知識,要求工作人員嚴格按矢量化方案作業(yè),確保圖件的精度和質量高于國家現行數字化測圖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數字化精度和質量。在工程測量實踐中,要做好地形圖外業(yè)測點與數字化圖縮放相結合、符號圖層的劃分子圖、線形符號庫的設計等工作保證滿足工作進度的同時又節(jié)約項目經費,設計出的數字地圖簡單易用、美觀整潔、易于使用地形圖的工作人員判讀。
4 數字化繪圖
4.1 數字化繪圖的特點
大比例尺地形圖和工程圖的測繪是傳統工程測量的重要內容,數字化繪圖克服了手工繪圖存在的許多弊端,如工作量大,作業(yè)艱苦,作業(yè)程序復雜,煩瑣的內業(yè)數據處理和繪圖工作,成圖周期長,產品單一等缺點,符合現代飛速發(fā)展的工程需要。目前,數字化成圖技術主要有內外業(yè)一體化和電子平板兩種模式。內外業(yè)一體化是一種外業(yè)分工明確、便于人員分配,從而具有較高的成圖效率。作業(yè)人員,外業(yè)工效大大提高,時間縮短,直接生產成本大幅度下降。勞動強度:小數字化成圖的過程,減輕了作業(yè)人員的勞動強度,使生產周期大大縮短,能及時滿足用戶的要求。便于保存管理及更新方便:數字化產品既可以存儲在軟盤上,也可以通過繪圖儀繪在所需的圖紙上,線條、線劃粗細均勻,注記、字體工整,圖面整齊、美觀。且便于修改,能更好地保證圖形的現勢性和不變形性,避免重復測繪造成的浪費,增加地形圖的實用性和用戶的廣泛性。
4.2 外業(yè)數據的采集
在采集數據時,數據采集人員要準確應用地物代碼,在圖紙上標繪明確,自己清楚,簡單易懂,為內業(yè)下一步編圖成圖打下基礎,以免在內業(yè)成圖時出現錯誤。
4.3 繪制內業(yè)數據處理
無論是工程進程各階段的測量工作,還是不同工程的測量工作,都需要根據誤差分析和測量平差理論選擇適當的測量手段,在允許的誤差內,對測量成果進行處理和分析。
5 工程測量中的數字攝影測量技術
數字攝影測量是基于數字影像與攝影測量的基本原理,應用計算機技術、數字影像處理、影像匹配、模式識別等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就攝影測量本身而言,從測繪的角度上來看數字攝影測量還是利用影像來進行測繪的科學與技術;而從信息科學和計算機視覺科學的角度來看,它是利用影像重建三維表面模型的科學與技術,也就是在“室內”重建地形的三維表面模型,然后在模型上進行測繪,從本質上來說,它與原來的攝影測量沒有區(qū)別。因而,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中,整個的生產流程與作業(yè)方式,和傳統的攝影測量差別似乎不大,但是它給傳統的攝影測量帶來了重大的變革。
6 結束語
測繪事業(yè)的跨越式發(fā)展,已成為國家重要的基礎地理信息產業(yè),其服務領域也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它為國家建設和管理提供與地理位置有關的各種專題性和綜合性的基礎信息,其成果是進行環(huán)境監(jiān)測、農業(yè)建設、交通、水利等大型工程建設、城鄉(xiāng)規(guī)劃建設、重大災害監(jiān)測預報和科學研究以及國防建設等必不可少的基礎資料。
參考文獻:
[1] 陳中林 ,龔建輝 .測繪項目生產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四川測繪,2008(6).
[2] 吳欽.我國地質系統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進展[J].上海地質,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