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論文大全>學科論文>教育論文>

老子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2)

時間: 堅烘964 分享

  老子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篇二

  《論“老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

  摘 要:《老子》中的自然觀、道論、以水為象征的上德理論、圣人理論以及辯證、對反和循環(huán)往復(fù)的方法論與儒家的倫理思想互補形成了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千百年來深刻影響著世世代代中國人的思想言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地生根必須回到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來,開發(fā)《老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回歸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高實效性的必然要求。《老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提供了一種民族文化遵道尚德而任自然的視角;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創(chuàng)造了一種具有陰柔美的“水德”和“圣人”標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構(gòu)建了一個以“道”為核心的認知、思考和修身的方法論體系。

  關(guān)鍵詞:《老子》;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簡介:張衛(wèi)良(1960—),男,湖南益陽人,管理學博士,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

  把《老子》與思想政治教育聯(lián)系在一起,是思想政治教育回歸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訴求?!独献印菲鋵嵤且环N人生境界和思想認識的高度,這種境界和高度是智慧對自然、對人生與社會深刻感悟的結(jié)晶。凡人都離不開冥想,靜坐時的冥想是思想的自我教育。文化中國人冥想的軌跡無外乎兩條:一條是入世的孔孟之道或者說儒家思想;一條是出世的老莊之道或者說道家思想。因此,老子與孔子是中國文化的兩種路向,儒道互補是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

  儒道互補的文化格局,不僅是文化的歷史,而且是文化的現(xiàn)狀;不僅是文化的現(xiàn)狀,更是文化的自覺,并已成為大眾化、世俗化的文化形態(tài)?!段饔斡洝芬猿鍪缹懭胧?,化人間為天堂,以取經(jīng)為目標,以斗爭與妥協(xié)為主線,演化出多少悲喜哀樂,贏得了世世代代中國人的喜愛,無外乎是對儒道文化的演義;《紅樓夢》以入世寫出世,一個偌大的家族,權(quán)傾朝野,富可敵國,到頭來只落得“呼啦啦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最后以“好了”歌收場,無外乎是人們尤其是士人由儒入道的心路歷程。儒道文化具有巨大的滲透力、感染力,甚至可以說已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和文化的“集體無意識”融入到了中國人的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為中國人的思想行為提供法則和方向。正如英國人李約瑟所指出的:“儒家和道家仍然是籠罩中國人思想的兩大主流,相信將來還有很長一段時期會是如此”[1]。

  相對于儒家文化而言,以《老子》為經(jīng)典的道家文化更富于超越性,它是對世間人生百態(tài)、萬事萬物的超越性整體把握,因而是“道”上的徹與悟,“德”上的根與源,是中國哲學所達到的最高峰。它突破性地對宇宙人生的整體性、根源性進行了深入探討,并通過對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萬物存在的依據(jù)、人生之究竟意義等的深刻反省,建立起了一個系統(tǒng)性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體系。因此,陳鼓應(yīng)先生認為“在先秦諸子百家中,就考慮問題的規(guī)模而言,無疑是道家最為宏大。儒、墨、名、法諸家都基本局限于人類社會之中,唯有道家能從一個更廣闊的背景下思考人生和社會問題。中國哲學的特色,就思維方式來看,最重要的莫過于道家老子所開創(chuàng)‘推天道以明人事’與‘天地人一體觀’以及‘對立’與‘循環(huán)’的思想法則;而就思想內(nèi)容而言,則莫過于道家老子所提出的‘道論’”[2](P336)。

  作為中國文化的源頭和高峰,《老子》無疑是中華民族逐漸創(chuàng)造、積累、發(fā)展的生生不息的、以內(nèi)在思想活力為核心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中華民族一種偉大、堅強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歷史留給我們每個海內(nèi)外炎黃子孫引以為自豪的無價之寶。因此,《老子》對于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是有價值的。本文擬從目標價值、內(nèi)容價值、方法論價值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目標價值:提供了一種“遵道尚德而任自然”的民族文化視角

  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特別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歷來都是明確和統(tǒng)一的,不同時期、不同的代表人物雖有不同的提法或者概括,但其內(nèi)核始終沒有改變,那就是培養(yǎng)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四有新人”。這個目標是以人為本,從國家與社會、傳統(tǒng)與現(xiàn)實、民族與未來等多個維度提出來的一個綜合性目標,也是一個中國人的思想和精神范式。中國人其所以成為中國人,中華民族要成為世界民族之林的優(yōu)秀分子,必然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而在理想、道德、文化、紀律諸要素中,《老子》思想是其民族精神的內(nèi)在活力,為其提供綿延不絕的思想與文化養(yǎng)料。也就是說,理想是蘊含民族精神的理想,道德是具有民族傳統(tǒng)性的道德,文化是以民族文化為內(nèi)質(zhì)的文化,紀律是國情與民情所規(guī)定的紀律。因此,民族文化與精神特質(zh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體系中是一條貫穿始終的紅線。

  從“有理想”目標的民族性考察,我國社會的共同理想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shè)一個共同富裕的小康社會和一個科學發(fā)展的和諧社會。而小康與和諧的理想離不開對《老子》的自然觀和“道論”的遵循。在《老子》的自然觀看來,“宇宙是一個和諧的、平衡的整體,這種和諧、平衡的狀態(tài),是通過構(gòu)成這個宇宙的萬事萬物自身不受外在強力干擾的存在與發(fā)展而達成和維持的。也就是說,萬事萬物在不受外力干擾的情況下,通常才能發(fā)揮出自己的最佳狀態(tài),才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保持良好的關(guān)系,整個宇宙就在萬物的最佳狀態(tài)和良好關(guān)系中達到了和諧與平衡,發(fā)揮出最大的功能”[2](P88)。因此,《老子》強調(diào)“無為”,即強調(diào)順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為或反對強作妄為。“為無為,則無不治”(三章),“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六十四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等都充分表明老子的自然和諧觀。當然,老子的“無為”不是消極無為而是積極“無為”,是有效達成和諧目標的“無為”。因此,他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三十七章),“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五十七章)。可見,老子的“無為”,就是要人們特別是領(lǐng)導者遵循規(guī)律,順應(yīng)事物發(fā)展的內(nèi)在要求,統(tǒng)籌處理好各方面的關(guān)系,排除各種短視的、功利的干擾與破壞,以切實保障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共生與和諧,亦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在當代社會歷史條件下,這應(yīng)該是一個關(guān)于和諧社會建設(shè)的重要文化視角。

  就建設(shè)小康社會而言,我們所建設(shè)的不僅是一個物質(zhì)生活條件能充分滿足人們需要,使人能夠飽食暖衣、安居樂業(yè)的社會,而且應(yīng)該是一個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環(huán)境寬松、心態(tài)平和、相親相善、無欺無詐,令人身心愉悅的社會。在《老子》看來,建設(shè)這樣一個社會,首先要遵從天道,“天道”的品德突出地表現(xiàn)為公正無私、沒有偏愛、平均平等。因此,老子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七十九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八十一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三十二章),“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七十七章)。在這里,可以明顯地看出,老子的“天道”是為善的、利人的、均等的、是損有余而補不足的,它包含了對一切人甚至是自然之物的大愛,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有幸福感、愉悅感,哪怕物質(zhì)財富不那么充實豐富,也會有一種自得其樂、處之泰然的滿足。其次是要“小國寡民”。“小國寡民”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同時也是其“無為而治”政治主張的具體化。《老子》第八十章對此進行了集中闡述:“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針對戰(zhàn)亂和老百姓的顛沛流離,老子以小國寡民來表達自己的社會理想,有其天真幼稚的一面,但實質(zhì)上他所強調(diào)的是清靜無為,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不受各種強制力量和繁瑣規(guī)范約束的生活狀態(tài)。而這種端正而不知以為義,相愛而不知以為仁,實而不知以為忠,當而不知以為信的狀態(tài),是一種更高的“自性由然”的社會生活境界。應(yīng)該說,比照當今我國小康社會建設(shè)的目標,《老子》的遵“天道”與“小國寡民”的社會理想具一定參考價值。

  就“有道德”這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文化性而言,我們所強調(diào)的是道德規(guī)范和道德行為的教育,并通過道德認知、體驗等途徑實現(xiàn)道德的內(nèi)化,以造就“有道德”的人。而這種“造就”往往把德當成了一種外在約束,主體則是德的化育對象。在《老子》看來,這是一種無德之德。因此,《老子》第三十八章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在這里,“上德”是內(nèi)在的德,完全出于內(nèi)心之自然,是對道的遵從,這才是真正的德。“下德”是外在的德,是需要執(zhí)守的形式上的德,這種德是與內(nèi)心相分離的,因而不是真正的德。而上德之源在道,道與德是一體的,只有真正地仿效自然之道,人就可以成就“上德”,這就是《老子》五十一章所說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生命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元德。”老子思想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推天理以明人事,以及天地人一體化的思維路徑。因此,他強調(diào)“上德若谷”,“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含德之厚比之赤子”。反觀現(xiàn)實,當代社會的道德狀態(tài),需要解決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口談道德而志在穿窬”現(xiàn)象,其實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無德之德或下德。因此,回歸老子的上德境界,是實現(xiàn)“有道德”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

  在實現(xiàn)“有文化”目標方面,《老子》也是大有裨益的?!独献印返奈幕N涵是很豐富的,但《老子》決非老子一個人所創(chuàng)造,它所蘊涵的深邃哲理、高超智慧和豐富的人生經(jīng)驗,都是在繼承前人經(jīng)驗和智慧基礎(chǔ)上的發(fā)展與提煉。因此,《漢書·藝文志》說“道家者流,蓋出于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路,然后知秉要執(zhí)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shù)也”[3]?!肚f子·天下篇》也說“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shù)有在于是者,關(guān)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2](P880)??梢姟独献印肥侵腥A民族文化發(fā)展長河中一顆明珠,對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聚集和輻射能力,它代表了中華文化一個重要方面和一種發(fā)展格局。每一個中國人,其文化品格、文化心理、文化意識和文化行為,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老子》思想的影響。即便是不識字的村野老者,他們也可能文化涵養(yǎng)很深、“道行”很高,對于貴和、謙下、不爭等都會有很深刻的人生感悟。因此,對于一個炎黃子孫來說,不知《老子》不能說有文化。

  “守紀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含義中,應(yīng)該是一個更為寬泛的概念,那就是要求人們自覺地遵守一定的社會規(guī)范與秩序,以達到社會的和諧統(tǒng)一與穩(wěn)定發(fā)展。這實際上是一個重要的政治核心問題。在老子時代,天下大亂、社會失序,政治秩序成了人們關(guān)注的主要問題。因而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解決方案,儒家“復(fù)禮”、墨家“兼愛”“尚同”、法家“任法”,老子則認為一個好的社會秩序是完全必要的,是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yè)的重要保障。但社會規(guī)范和秩序不應(yīng)該是人為的、強加的,更高更好的秩序是自然的秩序,自然的法則,人們不需要強制而自動遵從,有了本來如此、自然如此的法則,社會就會自然安定。而自然法則建立的關(guān)鍵在于“王者”。因此,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三十九章)。這種觀念,在人為的法則因利益而偏私的情況下,是有利于糾偏補失的。因為,事實上很多社會混亂是由不公正的“霸王條例”造成的。

  二、內(nèi)容價值:創(chuàng)造了一種具有陰柔美的“水德”和“圣人”標準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就是教人做人,是一個社會或社會群體教導其成員如何按照其理想、標準和規(guī)范做人的教育。而教育人做人的基本依據(jù)是“德”和做人的標準。在這方面,《老子》的重要貢獻就是為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一種作為本源的“水德”和作為本源的“圣人”標準。老子的哲學具有女性崇拜的重陰、尚柔、守雌、好靜、崇儉、尚慈、謙下等基本特征。因此,老子的道德思想也具有濃重的陰柔特質(zhì)。在擬人的思維中,老子把“水”推崇到一個至高的地位,認為“水”的德是一種“幾近于道”的德,因為水是至柔至弱的而又是攻堅克剛,無往不利、無往不勝的;是甘處下位、盡其所能貢獻自己去幫助別人的,但又是不和別人爭名奪利的;是圓中則圓、方中則方,阻之則止,決之則行,但又是擊之無創(chuàng)、刺之不傷,誰也不能改變其本性的。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七十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八章)。因此,水德是上德之美,是上德之人所應(yīng)有的柔弱而剛強的品格。

  由是而知,“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六十七章)。而這三寶是當時社會女性首領(lǐng)美德的集中體現(xiàn)。程偉禮的解讀則是:“‘慈’,既有母性的愛護備至、仔細入微、深思熟慮、舉無不當?shù)娜崆槟笎郏钟信缘娜倘柝撝?、無私曲成的寬容。‘儉’是‘徐而不費’、‘以約為紀’的意思,近‘節(jié)儉’的含義。‘不敢為天下先’,是指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這是女性謙卑而后人的意思”。陰柔的女性美德,具有鮮明的慈愛、忍讓、寬容、退守、謙下等特征,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可以持續(xù)不斷地發(fā)展和延續(xù)下去,而且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德行資源。即《老子》第六章所言:“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當然,這種德行在社會生活中要體現(xiàn)出價值來,就要“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元德”(十章),“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六十八章),即有所奉獻而不占有,有所作為而不邀功,有所建樹而不把控,功成事遂而身退,而善于戰(zhàn)勝敵人的人不與敵人爭鋒,善于用人的人則處于人之下。只有把握了這種“玄德”和“不爭之德”的人才是上德之人。而作為統(tǒng)治者、處于高位的領(lǐng)導者更要具有這樣一種道德,當其能夠“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的時候,他就是有上德的“圣人”。

  “圣人”二字,是《老子》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字眼之一?!独献印?1章,僅5千言,就有26章32處提到了“圣人”,而儒家經(jīng)典《論語》只有4次提到“圣人”[2](P32)。老子認為,圣人是推自然法則于社會的得道、行道之人,是人中之杰,既融合了上古文化的精華,同時又是現(xiàn)實人格的理想化和提升。老子的“圣人”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是,體現(xiàn)了天道自然無為的基本精神并治國理政于無形之中。如《老子》二章及六十六章所言“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因為這樣,圣人所達到的治國理政的境界,是“太上”之境,即“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十七章)。

  二是,保持了純樸自然的心態(tài),即大智若愚的“愚人之心”。這種愚人之心就是不斤斤計較,不精打細算,不趨利機巧,甘守淡泊,澹然處世,無所居心,有著嬰兒般淳樸質(zhì)真的心態(tài)。這既是一種自我修養(yǎng)之境,又是圣人用以治國的指導性原則。對此,《老子》的描述是:“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二十章),“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三章)。這里的“心”是指詐偽之心,這里的“志”是指貪欲競奔之志。因此,老子在這里不是搞愚民政策,而是要老百姓返樸歸真,而不機巧妄為。“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六十五章),也是表達這樣一層意思。

  三是,以民為本,以百姓心為心。“圣人”沒有自己的意志,他們以老百姓的意志為意志,以老百姓的是非好惡為判斷標準,以老百姓的利益為最大利益。由于充分體現(xiàn)了親民、愛民,以民為重,為民謀利的本質(zhì)特征,因而“圣人”是可以托付天下、成就其大的人?!独献印分嘘P(guān)于這方面的闡述很多,如:“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四十九章);“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六十六章);“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六十三章);“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十三章)。

  四是,不求奢華,被褐而懷玉,知足常樂。如《老子》第二十章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老子》又說“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七十章)。因為,老子認為,過分奢侈縱欲是有害的,他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十二章)”。既然奢華貪欲是有害的,是所謂“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因此老子提出了知足、知止的對策,就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四十四章),“知足之足,長足矣”(四十六章)。

  五是,注重自我反省,有自知之明且能自我糾正。老子在第七十一章中說:“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這里的所謂“病”,做名詞時,就是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做動詞時,則是對自身缺點和不足的認識。在老子看來,圣人沒有缺點和不足,并非天生正確,而是能夠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并加心改進,所以圣人就不會犯錯誤。

  綜上所述,老子的水德在于柔弱、謙下、后人而善利萬物,老子的“圣人”則在于遵自然之道路,純樸愛民,節(jié)儉少欲,自我反省。而這些既是傳統(tǒng)的民族美德,又是現(xiàn)實生活中常人所缺少的品德。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水德”和“圣人”的范式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三、方法論價值:構(gòu)建了一個以道為核

  心的認知、思考和修身的方法論體系

  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的是思想方法的教育。正確的思想方法是正確認識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前提?!独献印匪枷塍w系的一個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其為中華民族構(gòu)建了一個認識、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論體系。這個體系的核心仍然是“道”,認識“道”、把握“道”、應(yīng)用“道”、回歸“道”是老子方法論的主要特征。

  首先,老子強調(diào)知“常”識“道”。“常”就是事物的規(guī)律和法則。如果人們能夠去探尋和把握事物的規(guī)律和法則,就能認識“道”,并能由此實現(xiàn)“道”的持續(xù)發(fā)展。比如,《老子》十六章說:“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因為“道”不僅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時又是人類認識的最高目的,而認識“道”的方法也是與一般知識學習不同的,普通的求知活動是“為學日益”,而求道的方法是“為道日損”,即所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四十八章)。這里的“損”就是要盡量減損那些人們內(nèi)心的偏見、成見、欲望、智巧,回歸人的自然本性,以至于達到對“道”的認識。   其次,老子強調(diào)滌除玄鑒,絕圣棄智。玄鑒即人的內(nèi)心之鏡,可以呈現(xiàn)人的內(nèi)心體驗,照見人的真實想法。老子認為要認識和體悟“道”,就是要回到自己內(nèi)心,靜思默想,不要自以為是,自作聰明,去除機巧詐偽,這樣才能體驗和認識到“道”的存在。即老子所說“滌除玄鑒,能無疵乎”(十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四十七章),“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玄同即“道”的境界,戶、牖、兌、門、銳、紛、光、塵都是人們自以為“圣”和“智”的那些東西,去除那些東西,人才能得“道”。也就是“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十六章)。

  第三,老子強調(diào)以“對反、循環(huán)往復(fù)”的思維方式來把握“道”。老子認為“道”流布和滲透在一切事物之中,并寓于天地人一體性的關(guān)系之中。事物的對立與依存關(guān)系中蘊含著“道”,“道”的運動是循環(huán)往復(fù)、周而復(fù)始的。把握了事物的對立依存關(guān)系及其周而復(fù)始的運動規(guī)律就能把握“道”。因此,老子說“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夫物蕓蕓,各歸其根”(二十六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反者道之動”(四十章)。對此,陳鼓應(yīng)先生說:“反者道之動”,是老子“對普遍存在于事物之中的對反關(guān)系及其相互依存和轉(zhuǎn)化的深刻認識,老子極為善于從事物反面思考和解決問題,從而提出了一些與常識常規(guī)相反的觀念和方法,這些觀念和方法在實際運用中往往可以出奇制勝,收到常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無為而無不為、柔弱勝剛強、不爭而善勝、以退為進、欲取姑與等等,都是‘用反’的典型。所有這些都屬于一種逆向思維,或稱反向思維,它是老子辯證思維中最具特色、應(yīng)用性最強、對后世影響最大的內(nèi)容”[2](P171)。從方法論的角度看,老子的“徹”與“悟”或者說老子的高明之處就在于較好地把握了事物對立轉(zhuǎn)化的辯證關(guān)系,對事物的本質(zhì)及其發(fā)展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因而《老子》中的許多著名論斷至今膾炙人口、影響至深。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二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十八章),“物壯則老”(五十五章),“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七十六章),“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等等。實際上,兩兩對立的概念在《老子》中比比皆是,五千言中,巧拙、動靜、盈沖、曲全、枉直、雌雄、強弱、進退等相反相成的概念就有80余處[2](P176),且這些概念涉及到了天、地、人等一切當時認識水平可能達到的領(lǐng)域。

  第四,老子強調(diào)“道”的運用和實踐,在于“用弱”,即“弱者道之用”。老子的哲學觀是以陰柔為基調(diào)的哲學觀,“弱”是與“剛”和“強”相對立的概念。在老子的哲學中“弱”代表了事物的生機和活力,是事物發(fā)展的有生力量和積極因素。因此他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七十六章)。由此,老子特別推崇水之柔弱,認為這種柔弱是比剛強還剛強的東西,是最有生命力的。為了防止和延緩事物因剛強而走向死亡,老子提出了“守柔”的對策,即其第二十八章中所說的“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從這里,可以明顯地看出,因為“反者道之動”,所以就要“弱者道之用”,守柔即是把握弱,把握住事物的生命力之所在。因此“用弱”、“守柔”是一種新奇的方法、積極的方法、高明的方法,也是老子逆向思維的實際運用,對于保持“道”的長久生命活力具有重要意義。

  第五,強調(diào)修身是對“道”的回歸。在修身方面,老子提出了“見素抱樸”、“復(fù)歸于嬰兒”、“致虛守靜”、“玄同境界”等概念。這些概念,實際上都是要人在心性方面對“道”的回歸。如“古之善為道者……敦兮其若樸”(十五章),“道常無名,樸”。而所謂“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二十八章),“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十章),則是把嬰兒當成了高于世俗道德的一種至高境界的道德;因此老子又說“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五十五章)。也就是說,守在“道”上,少私寡欲,便可長久。而“玄同”即是“大道”,通過一系列的修省活動,人們就能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達到一定的境界,而修身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就是與“道”合一和“玄同”境界??梢?,老子的修身之道,即是對其所謂“道”的回歸。

  馮友蘭先生曾指出,“中國思想的兩個主要趨勢道家和儒家的根源,它們是彼此不同的兩極,但又是同一軸桿的兩極”[4]。西方哲學巨匠黑格爾也曾指出,“孔子的哲學就是國家哲學,構(gòu)成中國人教育、文化和實際活動的基礎(chǔ)。但中國人尚有另一特異宗派,這派叫做道家”[5]。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道家思想據(jù)有重要地位和深刻影響,前面所說的自然觀、道論、水德、圣人和對反、循環(huán)往復(fù)的方法論以及治國、修身、處世的道理等,都在長期的化育過程中成為了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社會生產(chǎn)、生活等活動中的基本遵循。因此,中國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應(yīng)尊重這樣一種文化傳承的實然狀態(tài),并努力挖掘其有益的養(yǎng)分,以進一步明確我們的教育目標、豐富我們的教育內(nèi)容、改進和提升我們的思想方法。這樣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實效性方面有更大的收獲。

  參考文獻

  [1] 李約瑟.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M].陳立夫主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197.

  [2] 陳鼓應(yīng),白奚.老子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 二十五史精華(第一卷)[M].長沙:岳麓書社,1989:188.

  [4]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22.

  [5] [德]黑格爾.哲學史講學錄(第一卷)[M].賀麟,王太慶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3:119.

看過“老子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的人還看了:

1.關(guān)于思想政治論文

2.“以樂為教”對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論文

3.初中思想政治論文題目

4.淺析《道德經(jīng)》中的設(shè)計理念論文

5.中國古代教育思想論文2000字

老子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2)

老子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篇二 《論老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 摘 要:《老子》中的自然觀、道論、以水為象征的上德理論、圣人理論以及辯證、對反和循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285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