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育畢業(yè)論文范文(2)
數學教育畢業(yè)論文范文
數學教育畢業(yè)論文范文篇二
《數學教學方法綜合》
【摘要】文章在綜述數學教學方法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數學教學方法改革的趨勢,探討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對今后數學教學方法的研究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數學教學方法研究綜述
1. 引言
我國的數學教學方法是在繼承傳統(tǒng),學習國外理論和經驗中構建起來的。不但繼承吸收了傳統(tǒng)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而且在學習國外結合自己的實踐的過程中產生了不少新的運用比較廣泛的教學方法。
2. 教學方法界定的研究
中外對教學方法有不同的界定。由于時代、社會背景、文化氛圍的不同,以及研究者研究問題的角度的差異,使得中外不同時期的教學理論研究者對“教學方法”概念的說法也不盡相同。
(1)教學方法要服務于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的要求。
(2)教學方法是師生雙方共同完成教學活動內容的手段。
(3)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中師生雙方行為體系。
3. 教學方法本質的研究
教學方法,如果我們從更高角度去理解的話,我們可以理解為教法。教法,在國內基本是圍繞三個方面理解:一是指教學方法論,也包含教學原則;二是指教學模式;三是指教學技能。關于教學方法的本質,有以下幾種說法。
3.1 教學法說
教學是雙邊活動,教為學提供有利條件,使學法更合理并不斷科學化。教還可以使學在速度與質量上得以優(yōu)化。因此,教與學,必然同在于一個法。
3.2 學法前提說
有學者認為,現代教學論不能只重視教學方法的研究,還得重視學習方法的研究,教學方法的本質要求我們在實施教學時必須要考慮到教法的要求和學法的要求,使教與學結合,做到既教知識又教方法。
3.3 教法學法統(tǒng)一說
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教學方法不僅僅理解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方式和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學方法的本質教法學法的辯證統(tǒng)一。
4. 教學方法分類的研究
人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很多的教學方法。而教學方法的分類就是把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或者標準,將它們有機地組織成為一個體系。
4.1 國外學者對教學方法的分類
巴班斯基根據對人的活動的認識,把教學活動分成三種,即知識信息活動的組織、個人活動的調整、活動過程的隨機檢查。從而把教學方法劃分為三大類:①組織和自我組織學習認識活動的方法;②激發(fā)學習和形成學習動機的方法;③檢查和自我檢查教學效果的方法。
拉斯卡依據新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即刺激——反應聯結理論。教學方法——學習刺激——預期的學習結果。
5. 教學方法運用問題的研究
有了正確的教學思想的指導,理解了教學方法的特性與功能,在具體的教學當中如何科學的運用是廣大老師關注的問題。綜述已有的研究,關于如何運用的觀點如下。
5.1 綜合運用說
任何教學方法都有它的優(yōu)點和缺點?;仡櫼酝?,往往是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片面、盲目、形而上學是造成教學效果嚴重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有人提出要把各種教學方法綜合的運用。要想做到綜合運用,必須有:①教法學法相統(tǒng)一;②講習知識的的方法于訓練智能的方法要統(tǒng)一;③常規(guī)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方法相統(tǒng)一。
5.2 發(fā)揚借鑒說
有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在運用教學方法的時候,應該做到:①發(fā)揚國內教學方法中的優(yōu)勢;②有選擇的學習國外的先進理論和方法;③借鑒教學控制論,掌握教學平衡,提高教學質量。尤其對新的教學方法,更要有選擇的學習、吸收。
5.3 目的要求說
學者認為,不能拋開教學目的去選擇教學方法,如果拋開教學目的,盲目的選擇,教學必然不會成功。因此,選擇教學方法應該考慮以下幾點:①教學目的;②學生的素質和特點;③教材內容;④教師的素質和特點;⑤教學條件。教學目標以及教學任務的完成,最終取決于學生,并且通過學生表現出來。所以,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也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學方法的選擇也是建立在對中學各類基本知識的邏輯推理上的模糊評價。
6. 數學教學方法改革的趨向
6.1 強調提高教學效率
所謂教學效率,就是單位時間內所完成的教學任務。20世紀美國全國數學教師協會(NCTM)擬定的八十年代《行動計劃》中第四條,明確提出:“必須把既講效果又講效率的嚴格標準應用于數學教學”。
6.2 強調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獨立發(fā)現和探索
傳統(tǒng)的教學法是灌輸式,把學生看作容器,不注意發(fā)展學生的智力,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因此一些教育學家、心理學家提出了新的教學理論。布魯納也認為,學習重要的不是記憶事實,而是獲得知識的過程。他提出“發(fā)現法”,強調“教數學……要讓學生自行思考數學,參與到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去。”
發(fā)現法有利于促進學生理解,學會發(fā)現的方法,培養(yǎng)探究能力,有利于知識的記憶,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6.3 面向全體適應個別差異
近些年來我們現在的教育,已經開始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同時適應個別差異。近年來,國外在這方面進行了許多試驗,提倡分組教學。
7. 以往教學方法研究中存在問題
近幾十年來,我國數學教育工作者將國外先進的教育理論與我國數學教育實踐相結合,摸索出許多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學教學方法,如: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讀書指導法、參觀法、實驗法、實習作業(yè)法、練習法、問題法(或發(fā)現法),等等。
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知識的更新以及教育教學理論的發(fā)展,這些教學方法需要加以反思。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俜椒懊Q繁多,缺乏科學的教育實驗。
②強調單一教學方法而忽視教學方法的選擇與組合。
?、劾碚摽偨Y不夠,體系混亂。
?、芤越虨橹行?。長期以來,數學教學方法的研究往往側重于教材和教師,而忽視了學生學習的心理規(guī)律。
⑤重知識輕能力。
?、拗亟Y果輕過程。
?、吆鲆暦侵橇σ蛩氐淖饔谩?/p>
8. 展望
縱觀近幾年來國際數學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和我國數學教育發(fā)展的現狀,我國數學教學方法的發(fā)展有以下幾種趨勢:
第一,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CAI)將大面積開展。計算機是當今社會先進生產工具的代表,21世紀,計算機工業(yè)將是全球最大的工業(yè)之一。 CAI必將滲透到教育的各個領域。
第二,引入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問題解決”對數學教育有著重大的意義。
第三,引入體現數學應用意識的教學方法。數學應用是數學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隨著新技術革命的深入發(fā)展,數學應用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
第四,“再創(chuàng)造”、“發(fā)現式”教學方法將得到重視。
參考文獻
[1]李定仁,徐繼存.教學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林六十,高仕漢,李小平.數學教育改革的現狀與發(fā)展[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
[3] 陳麗.淺析中學數學教學方法的繼承與發(fā)展[J].理科教學探索,2007:19
[4] 楊騫.我國數學教育研究近20年回顧與思考[J].大連教育學報.1999.
看過“數學教育畢業(yè)論文范文”的人還看了:
2.數學教育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