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論文(2)
高校行政管理論文篇二
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淺析
摘要:高等學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指高等學校依憑一定的機構和制度,通過組織、計劃、實施等行動,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努力發(fā)揮學校現(xiàn)有資源,有效完成學校各項工作任務,實現(xiàn)預定目標的活動。行政管理質量在高等學校的生存與發(fā)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關鍵詞:高等學校 行政管理 改革
0 引言
高校管理本質上是高等教育的一個衍生性的行為。這種“衍生性”表現(xiàn)在:一方面,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行為在先,而高等學校的管理行為在后,高等學校的管理是服務于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行為的,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行為也是發(fā)生在教育制度化之后的事,教育制度化使得教育教學行為有了某種規(guī)范,因而產生了管理。高校管理行為應服從于高等教育行為,而高等教育無論是從歷史維度上還是從邏輯維度上,也無論是在高等教育的“學術性”上還是在“育人性”上,都要求高等學校管理具有科學性。中國的高等教育將要進入大眾化階段,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占全人口比例不斷上升,而高等教育質量卻受到了大眾的質疑。在這種情況下,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尤其前一段時間我國進行了高等教育結構調整,許多院校從中等??茖W校、高等??茖W校、電視大學和職業(yè)技術學校升格到大學本科行列中,這類新增院校更需要加強管理的科學性。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眾多弊端,如管理理念陳舊,管理機構臃腫,管理目標不明確,管理人員素質低下、服務意識和效率意識淡薄等,這些都導致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大量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嚴重阻礙了高校各項工作的良性運行。近幾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高校行政管理體制亟待改革與創(chuàng)新。高校必須樹立新的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堅持以人為本,強化管理隊伍建設,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新需求,保障學校各項事業(yè)穩(wěn)步進行。
1 樹立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本身是一份為全校師生服務的工作,但多數(shù)行政管理人員缺乏這種管理理念,輕視自己的本職工作,認為行政管理無非是為他人打雜、跑腿之類的粗活,無須
用心和動腦;還有的認為學校本身就重教師和教學,輕行政人員和管理工作。由于種種不正確的思想,一些行政管理人員在為教師服務的工作中不積極主動,“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的甚至過于看重權力,以為擔任一品高官,便可高人一等,呼風喚雨,從而出現(xiàn)濫用權力、工作作風敗壞等不良現(xiàn)象。
樹立全新的管理理念之后,還應進行管理制度的改革與落實,因為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學校高效率運轉的基本條件。要健全管理制度,一是要落實決策層的負責制。由校領導、各部門的處級領導組成的決策層在重大事項上,如在制定學校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規(guī)劃等方面,起領導和決策作用?!耙恢簧?滿盤皆輸”,如果決策層人云亦云,不對形勢進行客觀的分析和判斷,那就很容易造成決策的失誤而影響大局。所以決策層的每個人一定要有責任意識和全局觀念,要克服個人經(jīng)驗和主觀判斷,從而保證決策的科學、民主和公正性。二是要落實各職能部門的協(xié)調合作制。每個職能部門雖然分工不同,但共同目標都是為學校師生提供高水平的服務,保證學校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行,在某些方面可謂是息息相關,所以應有整體意識和全局意識,不能各自為營,各自為戰(zhàn)。在涉及學校的整體利益和發(fā)展規(guī)劃時,各職能部門應團結協(xié)作,共謀計策,共促學校各項事業(yè)的進步與繁榮。出現(xiàn)問題時,各部門不能互相推諉,應協(xié)商解決。三是要改革人事聘用制度,縮減龐雜的行政隊伍。在人事選用上,要堅決抵制“拉關系”、“走后門”現(xiàn)象,實行公開、公平、競聘上崗,任人唯賢唯能,實現(xiàn)人盡其才,人盡其用。另外,合理設崗設編,能者重任,不能勝任者轉崗或淘汰,不斷增強行政隊伍的活力。四是要改革考核分配制度,完善激勵機制。在對行政人員的工作績效考核上,要進行思想品德、管理能力、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業(yè)績等方面全方位的考察,同時,還要收集單位領導與同事對該行政人員平日表現(xiàn)的反饋意見,進行綜合考評。在效益分配上,要克服以往的“大鍋飯”或“一碗水端平”等思想,適當拉開收入分配差距,使物質利益與績效掛鉤,做到“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者除提供一定額度的物質獎勵外,還可為其提供在國內外進修和學習的機會,最大限度地挖掘行政人員的潛力,有效調動行政人員的積極性,鼓勵他們提高知識水平和管理水平。
2 堅持以人為本,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管理素質
當前,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尤其是一些中層管理干部經(jīng)受不住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喪失職業(yè)道德,利欲熏心,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追求個人享受,利用特權謀取私利,利用公款鋪張浪費,私拉關系。對待工作,缺乏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因循守舊,隨波逐流。這些不良思想和行為導致許多行政工作處于消極低迷狀態(tài),對營造學校的和諧發(fā)展氛圍和各項工作的開展極為不利。由此,堅持以人為本,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管理素質,對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上一個新臺階是至關重要的。
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素質,首先要強化行政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和效率意識。行政管理人員應端正思想,重視自身的工作,具有超前服務意識,應該以為學校師生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而自豪,對自己的服務對象應熱情相迎,以禮相待。對于外來的指責,要以寬廣的胸懷容納,并進行自我反省,力求上進。只有為師生服好務,才能彰顯自己的工作價值,這也是對自我奉獻價值的一種肯定。行政管理人員還要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效率意識。無論是對于上級領導指派的任務還是師生交付的工作,都要認真負責,盡可能快速辦理,不拖拉。
其次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知識文化水平。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在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的同時,行政管理人員還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和豐富知識。除了學習崗位理論和專業(yè)管理知識,還應學習其它相關知識,做到博學多通。定期的政治理論學習也是必要的,這有利于行政管理人員以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不受外界不良風氣的侵襲。此外,職能部門可根據(jù)行政管理人員自身的表現(xiàn)和部門需求,給行政管理人員提供高級進修機會或鼓勵他們在職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以提升知識文化水平。
再次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一項管理工作能否順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行政管理人員工作能力的高低。行政管理人員應善于將理論付諸實踐,勤于鉆研業(yè)務。除了要具備良好的公文寫作和口頭表述能力外,還要具有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廣泛捕捉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近年來,電子政務在行政管理中的效果逐漸凸顯,這也對行政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員須熟悉電子政務,做好信息的安全工作,擅長運用現(xiàn)代技術處理日常工作。
總而言之,高校行政管理是一項具體而細致的工作,它的改革需從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及提高管理人員隊伍素質等多方面入手。只有不斷推進行政管理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才能促進高校教育、科研等方方面面工作的順利開展,使高校的發(fā)展適應新時期的需要,從而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軼瓊,查俊峰.關于高校行政管理角色定位的思考[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07,(05).
[2]梁超雄.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探討[J]內江科技,2008,(02).
[3]曾金仙.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8,(07).
[4]王彬.高校行政管理隊伍建設問題的思考與對策[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7,(05).
看了“高校行政管理論文”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