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論文大全>畢業(yè)論文>英語論文>英語相關>

英漢翻譯結課論文

時間: 斯娃805 分享

  英漢翻譯過程包括理解和表達兩個重要的階段。只有在正確理解原文詞義的基礎上,才能正確地表達原文。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英漢翻譯結課論文,供大家參考。

  英漢翻譯結課論文范文一:語境分析與英漢翻譯

  論文導讀:翻譯是一種跨語言、跨文化的交際行為。語境與翻譯有著密切的關系。本文就英漢翻譯過程中的語境分析與翻譯進行探討。語境,語境分析與英漢翻譯。

  關鍵詞:翻譯,語境,語境分析

  翻譯是一種跨語言、跨文化的交際行為。語境與翻譯有著密切的關系。

  語境(context),就是指語言文字一經使用后所處的言語環(huán)境。英國社會人類學家、功能學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馬林諾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1884-1942)最早提出語境的概念,并指出語境是決定語義的唯一因素,舍此別無意義可言。

  英國語言學家、倫敦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弗斯(John Rupert Firth)繼承并發(fā)展了這一觀點,認為意義就是語言成分在語境中的功能。弗斯把馬林諾斯基的語言環(huán)境概念加以擴展,指出除了語言本身的上下文以外,除了在語言出現的環(huán)境中人們所從事的活動之外,整個社會環(huán)境、文化、信仰、參加者的身份和歷史、參加者的關系等,都構成語言環(huán)境的一部分。

  英漢翻譯時,語言語境是首先要考慮的語境因素。本文就英漢翻譯過程中的語境分析與翻譯進行探討。

  1.詞義語境

  在我們英語學習當中一詞多義的現象非常普遍,如果脫離了語句及語境就很難確定這些詞的詞義。在具體的句子中,經常發(fā)生對詞語本意理解不透徹,造成翻譯失誤。這時,就需要跟據上下文選定多義詞的具體意義,排除同形異義詞的干擾,挖掘該詞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真正意義。

  context一詞最早用來指某一特定詞、前后的詞句,即詞、短語、語段的前后關系。左右鄰詞對詞義的影響是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它決定詞的意義及翻譯選詞。如英語中“head”一詞有好幾個詞義:

  From head tofoot(從頭到腳)

  A head ofstate(國家元首)

  One hundredhead of sheep(一百頭羊)

  王海蕓(1979—),女,漢族,河南新鄉(xiāng)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

  Use your head(動動腦筋)

  Two headsare better than one(兩人智慧勝一人)

  從語用學角度來看,語用用意分兩類:暗含的和明說的。前者指言下之意(語用意義),后者指字面意義(符號意義)。語義核的“頭”就是“head”的符號意義(字面意義),但這一符號意義并不等于語用意義(語境意義)。如果翻譯時不考慮該詞與左右鄰詞的關聯(lián),即句子,所譯出的句子就會生硬、呆板。只能說是形似,而不能達到神似的完美境界。

  2.句子語境

  在實際翻譯中,譯者須經常從句子語境來推出詞語的含義。人人都知道like是“喜歡”的意思。請看下面的一組句子:

  (1)He likes maths more thanphysics.

  他喜歡數學甚于喜歡物理學。

  (2) Like charges repel, unlikecharges attract.

  相同的電荷相斥,不同的電荷相吸.

  (3) In the sun beam passing through the window there are finegrains of dust shining like gold.

  在射入窗內的陽光里,細微的塵埃像金子一般在閃閃發(fā)光。免費論文,語境。

  (4) Like knows like.

  英雄識英雄。

  這四個句子中的同一符號like由于它所處的語境不同,因而它的意義也各不一樣。根據其所處的語境應分別譯為: “喜歡”、““相同的”、“像”、“英雄”??梢姡x開了具體的句子語境,死死記住like就是“喜歡”,“喜歡”即是like,是很難理解翻譯上述各句的。

  3語篇語境

  在實際翻譯中,有時從一個句子中很難確定一個詞的確切含義,往往需要從整個段落或整篇文章中獲取其含義。篇章段落通常是一個有機整體,語言連貫語句關聯(lián),實際上就是一個語境,翻譯的時候必須在語境中理解把握全文。免費論文,語境。

  Last week I went to thetheatre, I had a very good seat. The play was very interesting I didn’t enjoyit. A young man and a young woman were sitting behind me. They were talking loudly.上星期我去劇院看戲。我的座位很好。這臺戲也很有趣??晌覜]有得到樂趣。一對青年男女坐我的后面,他們高聲交談。

  上例是《新概念英語》第二冊中的一個故事,內容與文字都非常簡煉。但是,翻譯時如果不著眼于整個篇章,不考慮作者的意向和語篇情境,則完全可以將“I didn’t enjoy it”。譯成“我并不欣賞此劇”。但這樣翻譯就完全背離了原作的本意,因為作者并非不喜歡該劇,而是被身后的兩個年輕人攪得無法去欣賞。

  4. 情景語境

  情景語境指說話、語言、言語事件的時間地點。免費論文,語境。世界上的一切社會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的。語言這個社會活動也不例外,每一話語行為都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的。

  一個詞的詞義和話語意義常常不僅僅是由其語言因素來確定,而是由詞匯和話語所出現的情景來確定的。在“we looked for a long time before we found a spring”.句子中。“spring”在不同的情景中就有不同的意思:在安裝彈簧床時,指的是彈簧。在修表時,指的是發(fā)條。免費論文,語境。如果幾位旅行者在沙漠中終于找到點水喝時說了這句話,指的則是泉水。其“spring”所指的意思與前兩種情況又大不一樣。

  任何語言活動都不可能脫離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語言活動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交際活動的主題內容,參與者的相互關系等情景語境因素決定話語的真正意義。例如: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Ronald Reagan)獲悉撒切爾夫人下野后,回憶兩人間融洽關系時說了一句話:“It was clear to me that we were soul- mates when it came toreducing government and expanding economic opportunity ”.此句中,“soa1-mates”有“性情相投的人”、“摯友”;“情人”、“情侶”兩個含義。里根在此表示對老朋友下野的慰藉,結合當時情景,毫無疑問,前者為本句意義,全句可譯為:“顯而易見,涉及到減少政府干預和擴大經濟機會這一問題上,我倆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

  5.文化語境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土壤。翻譯涉及兩種文化的交流溝通和移植。文化語境指的是源語和譯入語所依附的文化、歷史、社會背景。也就是指某一言語社團特定的社會規(guī)范和習俗。免費論文,語境。由于各民族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歷史背景、風俗習慣、價值觀念及行為模式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文化特性,在跨文化的翻譯中時常會遇到諸如誤解原文、譯文詞匯空缺等情況。由于復雜的文化難以用翻譯技巧加以彌補,處理此類翻譯必須要對源語和譯入語的文化有全面、透徹的認識和了解。將一種語言譯成另一種語言,必須了解兩種語言的文化語境。如紅樓夢中:

  原文: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第五回)。

  譯文:For husbandshe will have a mountain wolf. His object gained he ruthlessly beratesher。

  此處語境在寓言中。“中山狼”出自明朝馬中錫的《山狼傳》講的是中山上的一只狼中箭后,欲食救命恩人東郭先生的故事,它的語用隱含是:孫紹組恩將仇報,虐待相濡以沫的妻子。英國漢學家霍克斯(Hawkes)先生,借用了漢語拼音將“中山狼”譯為“the Zhongshan wolf”。在無腳注的情況下,西方讀者很可能不得要領,感到滿腹疑惑:“Zhongshan”是狼的品種還是產地,這種狼有什么特別的嗎?而我國翻譯家楊憲益先生采用了增譯手法,作了些變通,將“中山狼”譯為“mountain wolf”。明示夫妻關系,突出“忘恩負義”的特別意義,基本上實現了原作的語用意圖。如不十分了解中國的文化背景,其翻譯的譯文語義偏離了原文的背景是不正確的。因此譯者在翻譯中一定要考慮譯文的文化語境,才能在跨文化交際中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

  再看下面容易誤譯的句子:

  He has no mercury in him.他沒有精神或毫無活力。

  如果按照“mercury”最基本的意思,這句話就會譯成“他體內沒有水銀”實際上,西方古代哲學家將“mercury”(水銀)視為大地萬物的元氣,故“mercury”一詞今仍可用來指活力或精神。免費論文,語境。只有正確了解了“mercury”這層意思之后,我們才會翻譯出正確的句子來。

  6.結語

  綜上所述,在英漢翻譯的過程中對語境進行分析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語境制約翻譯,而翻譯又依賴于語境。我們在英漢翻譯的過程中要清楚語言中字句的組合是臨時的,它們產生的意義具有相對臨時性,在脫離語境的情況下是不確定的,是潛在的。因此,在翻譯時,不能只是局限于對孤立的詞語或句子本身來進行逐字逐句的翻譯,而是應把它們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來進行。所以翻譯的過程中只有對語境進行分析,把握好特定的語言語境,對文章既做宏觀的掌握又做微觀的分析,字斟句酌,反復推敲,翻譯才能做到準確無誤、優(yōu)美得體。

  參考文獻:

  [1]Firth, J. R .Papers in Linguistics [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2]裴文現代英語語境學[[M}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3]王建華語境層級與語義闡釋[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1996.(2)

  [4]曾緒語境分析與英漢翻譯[J] 上??萍挤g 2004. (2)

  [5]楊憲益,戴乃迭.A Dream of Red Mansion [ M ].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

  [6]方祝根淺談語境與翻譯[J] 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2. (1)

  英漢翻譯結課論文范文二:英漢翻譯中的文化透析_文化因素

  論文摘要:語言與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任何語言都體現一定的文化特征,故文化因素對不同語言的翻譯具有重要的影響。本文從中西文化的相似形和差異性,包括不同的生活方式、認知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觀等方面,對此問題進行深刻的分析和探討,指出兩種語言翻譯中應注意的文化問題。

  論文關鍵詞:英漢翻譯,文化因素,中西文化異同

  1.引言

  提高英漢翻譯的水平涉及很多因素,但由于語言和文化的密切關系,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語言的交流,文化差異對翻譯產生重大影響。如果我們能正確處理其中涉及到的這些文化因素,對準確、標準地翻譯將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2.文化的概念

  從廣義上說,文化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文學、藝術、宗教、哲學等社會科學以及各種自然科學的成果,集中反映了人類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1](王鴿平,2001:15)從狹義上講,文化指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結構,涵蓋了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等。

  語言是人類進行交際的工具,由于地域、職業(yè)、性別、受教育程度、社會地位等的不同,人們所使用的語言也不相同。不同國家習俗各異,各自具有獨特的文化特征,因而表現在語言上也有差異。[2](馮慶華,2002:122)例如,在翻譯漢語中的“四面楚歌”、“項莊舞劍”、“指鹿為馬”、“鴻門宴”等成語和習語時,若不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譯出的文章就會令西方人士莫名其妙,不能確切理解。同樣,在翻譯以下習語:"tocarrycoalstoNewCastle"(運煤到紐卡索,指多此一舉,不必要的事),"theTrojanhorse"(特洛伊木馬,比喻暗藏敵人或危險),"towerofirony"(象牙塔,比喻世外桃源)[3](張培基等,1991:P161-163)時,如不能熟悉這些習語中具有的濃厚民族、地方色彩的文化知識,很難找到讓讀者準確理解的漢語表達方式。

  中西文化有其共同點。同時,中西文化因其產生的條件的不同,又必然存在差異??梢姡氤蔀橐粋€出色的翻譯者,除精通相應的語言形式外,還要扎實地學習該語言對應的文化知識。

  3.中西文化的共同性對英漢翻譯的影響

  3.1人類生活經歷的共同性決定了兩種語言不僅在表達形式上有著相同或相似的說法,而且它們在意義和修辭上也有相似之處。

  例如在下列英漢翻譯中,就利用英漢語言的這種相似性直截了當地套用兩種語言對應的同義習語,即采用翻譯中的直譯法。例如:"topraisetotheskies"(捧上天去),"tofishintroubledwaters"(渾水摸魚),"toaddfueltothefire"(火上澆油)等,還有一些大體相同的形象比喻,如"tolaughoffone'shead"(笑掉牙齒),"toshedcrocodiletears"(貓哭老鼠),"tospendmoneylikewater"(揮金如土),"atsixesandsevens"(七顛八倒)[2](P162)等等。然而中西文化的相似只是相對的、個別的,而歧義則是絕對的、普遍的。漢英兩種語言反映各自的民族或地方特色,在某些表達方式上存在差異。在互譯時,應充分考慮這些文化因素的影響,保持其獨特的文化特征,不宜生搬硬套對應語言中具有鮮明民族或地方色彩的表達方式去強譯。例如,"Twoheadsarebetterthanone",雖和漢語習語“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有相同意義,但在翻譯時不可簡單地套用后者。因為諸葛亮是我國的一個歷史人物,與原作上下文會形成矛盾。如果把它譯為“一人不及兩人智”,就比較合適,意思既接近,又可避免因歷史文化因素引起的矛盾[3](張培基等,1991:P167)。

  3.2政治、經濟、文化的滲透交流和傳播導致兩種語言中各自出現大量的外來詞。

  這些外來詞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或改造了引進國的語言。在以形意為詞匯主干的漢語中,雖不排斥音譯的辦法,但盡可能地傾向于意譯的做法,而英語對待外來詞則以音譯為主。例如英語詞匯中的"Kang(炕)","litch(荔枝)","jiaozi(餃子)"等。在英漢翻譯中有的干脆是原文照搬,如“VCD,DVD,DNA,CT,SARS”等,這種直譯法一開始令讀者感到陌生,但一旦熟悉并掌握后,就等于把原詞匯中的信息以近乎保持本來面目的方式貢獻給另外一種語言,豐富了它的詞匯,也推進了民族間的文化融合,尤其是在當今時代,它對語言、文化、科技等領域的全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潘紹中,2004:P9)。

  4.中西文化的相異性對翻譯的影響

  由于中西方在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倫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導致中西兩種語言在諸多方面的不同,既對語言學習造成一定障礙,也對英漢翻譯產生很大的影響。

  4.1生活方式的差異對英漢互譯的影響

  由于英語國家的地理位置特征,無論是歷史傳統(tǒng)還是現實生活中,英語民族的生活多和海洋打交道,因而英語中有大量有關航海的詞語;而在以大陸為主的漢語中很難找到相對應的形式,因而對中國人來講,理解這些表達方式就較為困難。例如:"ableseaman"(一級水平),"belefthighanddry"(陷于困境),"givesb.orsth.awideberth"(遠遠地躲開)等[4](P194-195)。

  可見這些諺語多和航海有關,代表島嶼文化;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則以陸地為主,“樹”、“螻蟻之穴”、“路”、“前車之覆”等都體現著陸地文化[5](王振亞,2000:p138)。

  反之,漢語有許多關于江湖、山川、四季、農耕等方面的習語,在英語中也難找到現成的對應表達形式,譯為英語時一般用意譯的辦法。例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英語中雖有"Asyousow,soyoumustreap"的說法,但不如漢語具體形象。又如,青黃不接的季節(jié)(Whencropwaseatenandthenextstillgreen),無孔不入(totakeadvantageofeveryweakness),眉飛色舞(tobeamwithjoy),運濤好久不來信了,一家子盼星星盼月亮(tillhiswholefamilyworriedoverhimdayandnight)。[6](呂瑞昌等,1985:P139)

  由于中國長期的農耕生活的影響,漢語中產生了大量與“食”有關的表達形式,而這些在英語中比較罕見,必須按實際含義和上下文去翻譯。許多源自飲食的比喻,英語中沒有對應形式,只有意譯。例如,他搶了我的飯碗(He'stakenthebreadoutofmymouth或He'stakenmyjobfromme),吃醋(bejealous)。[4](潘紹中,2004:P10)

  4.2中西民族情感心理、認知方式的差異對語言翻譯的影響

  由于中西方在風俗習慣、禮儀、思維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導致許多詞語在中西兩種文化中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缺乏對這些詞語表達的文化含義的理解,會造成交際和翻譯中的失誤。英語民族的思維是個體的、獨特的,而中國人注重整體、綜合、概括思維。表現在語言上,英語偏好用詞具體細膩,而漢語用詞概括模糊。例如“說”一詞,英語有“say,speak,tell”等,這些詞使語言簡潔準確,又富于變化,形象生動。而漢語往往趨向于泛指,在“說”前加副詞修飾語,如,語無倫次地說,低聲地說,嘟嘟囔囔地說[5](王振亞,2000:P217)。

  中國文化習慣從整體上、直觀上看問題,強調社團和集體的價值;英美文化習慣于邏輯分析,強調個人為中心,因而導致語言表達上的種種差異。例如,在姓名、時間、地址的表達方式上,中英兩種語言的行文方式明顯地體現了這種思維方式的差異,中國文化從大到小,從整體到局部;而西方文化則正好相反。

  4.3中西文化中價值觀的差異對英漢翻譯的影響

  價值觀指人的意識形態(tài)、倫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風俗人情等為人處世準則的觀念。一般認為是特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核心,表現在兩種語言中,會對語言理解和翻譯造成很多障礙,足以引起翻譯工作者的重視。

  中國文化中以儒家文化為主,其種族親屬和社會關系表達得十分清楚和嚴格,不容絲毫的含混和馬虎;而對崇尚新教、個體文化價值的英語民族來說,這種親屬關系就籠統(tǒng)寬松得多。表現在兩種語言中,英語一般只用uncle和aunt表示對非直系長一輩的稱呼,對小一輩只用nephew和niece,而對同輩不分長幼用brother和sister,甚至不分男女概稱cousin,這在漢語中是不容許的,因為漢語中對此類關系分得十分詳細。所以在英譯漢中,要找準漢語對應的詞語,必須先弄清輩分和親屬、社會關系。而在漢譯英中,這些復雜的親屬關系詞語就要適當簡化。

  英語民族崇尚個人主義,個人至上主義價值觀是西方文化的特點。體現在語言中,例如:AnEnglishman'shouseishiscastle(英國人的家是他們的城堡),意味著沒有理由不可以去無故打擾別人或沒有預約不可以貿然拜訪某人;Evenreckoningmakelongfriends(明算賬,友誼長);Tellmoneyafteryourownfather(親父子明算賬)[5](王振亞,2000:P128)等,這些都表明西方人的個人主義價值觀。

  中國文化中以謙虛為美德,所以對別人的贊揚、夸獎常禮儀性地予以否認。如"YouspeakexcellentEnglish",中國人常說"no,no";而西方人崇尚自我奮斗,常會對別人的贊揚樂于接受并表示感謝,積極地回答“Thankyou!”。

  中西方文化中由于長期不同的宗教信仰,決定了兩種語言中許多表達方式的差異。英美人有著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而中國人長期信仰佛教、儒家學說。因而在翻譯時要顧及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特別是有關宗教意義的詞語。例如:Manproposes,Goddisposes(謀事在人,成事在天),MillsofGodgrindslowbutsure(天網恢恢,疏而不漏),Godhelp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3](張培基等,1991:P188)等。

  5.結語

  應該說,在從事英漢翻譯時,我們必須要重視語言與文化的密切聯(lián)系,掌握中西文化的相似性和差異性,正確處理翻譯中所涉及到的文化因素,從而更標準、更準確地促進翻譯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鴿平.關于《中國文化概況》中名詞的翻譯問題[A].語言文學與文化 [C]. 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1.

  2 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2.

  3 張培基等. 英漢翻譯教程[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1.

  4 潘紹中.談談漢英對譯中的文化因素[J]. 中國翻譯,2004 (3).

  5 王振亞. 語言與文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呂瑞昌等. 漢英翻譯教程[M]. 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1985.

英漢翻譯結課論文相關文章:

1.有關英語翻譯專業(yè)論文

2.英語專業(yè)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

3.商務英語專業(yè)論文范文

4.關于英語的論文

5.關于學術論文中文摘要英語翻譯的思考論文

6.英語專業(yè)學年論文范文

7.關于英語翻譯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130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