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環(huán)境因素對個人社會化的制約
時間:
王建勇1由 分享
當前,青少年犯罪已成為我國社會上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因此,如何防止青少年犯罪和挽救失足的青少年就成為我們很重要的一個研究課題。
青少年心理品質(zhì)的形成,是認識、情感、意志、行動的統(tǒng)一發(fā)展過程。其實認識是基礎,他們的觀點、信念和人生觀都是屬于認識的范疇,在心理品質(zhì)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他們的情感是以對事物的認識為前提,而一直行為也是受一定的觀念和人生觀支配的。知、情、意、行在青少年心理品質(zhì)的形成過程中是緊密相連、辯證統(tǒng)一的。下面就青少年犯罪時反映在這幾方面的心理狀態(tài)作些分析。
一、沒有正確的道德認識
道德認識,是指人對社會道德行為規(guī)范及其意義的認識。也就是人對社會生活中各種事物的是非、善惡和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的準則的認識和評價。一個人的道德認識的高低和正確與否,反映出他的道德面貌和品質(zhì),決定這他一生的發(fā)展方向。一個道德品質(zhì)優(yōu)良的青少年,一般地講都有著正確的道德認識,而且是認識顛倒、損人利己、損公肥私、不擇手段地追求物質(zhì)享受……由于這種在道德認識上的顛倒,所以他們把吃喝玩樂說成是人生的“第一要義”。有的說:“青春不樂,一輩子白過”;有的說:“理想是空的,政治是假的,吃喝玩樂是最實惠的”。這些實用的享樂主義是趨使他們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主要精神誘因。
另外,在錯誤的個人英雄主義意識誘導下,他們表現(xiàn)出了打架不怕死的英雄氣概,以為敢偷、敢搶、才是英雄。也正是在這種錯誤認識的支配下,他們的原則是:“先下手,手要狠,不見出血不罷休”。在行動上表現(xiàn)出他們的心毒手狠。因此,兇狠、野蠻成為他們衡量英雄的標準,并專以殘害別人為樂趣。
個體發(fā)展到青少年時期,出現(xiàn)了強烈的“成人感”?;顒咏煌饾u頻繁,友誼感有了迅速的發(fā)展,每個青少年都有無話不說的“知心朋友”。應當說正常的友誼是鼓勵人們向上的動力,但是,不健康的友誼,只講封建主義幫派體系的友誼則只能導致他們犯錯,以至犯罪。表現(xiàn)在青少年身上就成了封建的“江湖義氣”。他們?nèi)宄扇?,結成各種形式的幫派組織。他們憑借這種幫派體系大搞江湖義氣,宣揚“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為朋友的兩肋插刀”。因此,不分是非曲直,不問青紅皂白,只要誰觸犯了我這一幫的人,都要為之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因此,打架等犯罪活動,都始源于此。他們憑借這種幫派體系和江湖義氣,可以稱雄稱霸,無法無天,什么黨紀國法,都不放在眼里,這種幫派體系是當前團伙犯罪的組織基礎,追求吃喝玩樂是他們的共同思想基礎,是當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
二、缺乏正確的道德情感
他們對人對事往往不問是非,只憑感情用事,特別是當有傷他個人的感情時,更容易沖動,可以立即翻臉不認人,甚至不能克制自己而干出壞事來。近年來青少年犯罪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妄動性。這種妄動性一般都有預謀,往往是由于感情一時沖動而干出壞事,走上犯罪道路的。
他們對長輩和老師的教育往往也是表現(xiàn)出這種反常的心理。當他們認為老師和家長的教育有傷他們的感情或自尊心時,則不問是非,不看實質(zhì),立刻產(chǎn)生一種仇視對立的心理并耿耿于懷,甚至伺機報復,他們沒有一個正確的榮辱感,不以干壞事為恥,反以干壞事為榮。
自尊感、自愛感、知恥感,沒有一個人對自我存在的社會價值的認識。然而犯罪的青少年朋友不能正確的認識自我存在的社會價值,他們沒有自尊心、自愛心、知恥心,沒有一個正確的榮辱感,甚至以干壞事為榮,這是他們一種極為反常的心理狀態(tài),是他們唯利是圖的個人主義的惡性膨脹,也是促使他們走上犯罪的一個重要心理因素。
三、缺乏抵制外界不良誘因的堅強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一個人為了克服旅行道德義務過程的困難和障礙的心理活動,這表現(xiàn)在能夠用理智去戰(zhàn)勝欲望,排除來自客觀的各種干擾和障礙,按照既定目標把道德行為進行抵制。一個道德堅強的人能夠督促自己,一貫地去實現(xiàn)自己的信念和諾言。而一貫道德意志薄弱的人,在某種條件下也能暫時實踐自己的信念,但條件一改變,遇到什么困難,就會半途而廢。犯罪青少年一般來講都是道德意志薄弱的,他們往往抵制不住外界的不良誘惑,從而走上犯罪道路。
四、沒有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道德行為就是在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支配下對事物采取有目的的行為。人的行為一旦形成了習慣,就會在相應的情況下產(chǎn)生一定的行為需要,不實現(xiàn)這種行為,就會感到不安。因此,一個具有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做出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不這樣做,他就會感到不安,反之,一個沒有良好行為習慣的人,則往往做出不符合社會和人民利益的事情。犯罪青少年就是缺乏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染上了許多有害于社會有害于人民的壞行為習慣。他們一天不偷就不得過,一天不打架,手就發(fā)癢,一天不作案就不舒服,真是惡習難改。一次青少年犯罪最后之所以成為慣犯,就是他們所形成的不良行為習慣已經(jīng)根深蒂固。
以上是對青少年犯罪心理特點的粗淺分析。從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沒有正確的道德認識,缺乏正確的道德情感,缺乏抵制外界不良誘因的堅強道德意志,以及沒有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心理因素。為了防患于未然,使每個青少年都能健康成長,減少青少年犯罪,教育工作必須針對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給予教育。
第一,通過各種途徑,堅持說服教育,有效地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道德認識。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習慣是任何一種道德品質(zhì)都包含的基本成分。我們在向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不論采取何種方式或形事,都是在提高他們的道德認識,培養(yǎng)他們的道德情感,鍛煉他們的意志和訓練他們的道德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從而使他們在實踐活動中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
第二,尊重他們,信任他們,個體發(fā)展到青少年時期出現(xiàn)了一個突出的心理特點,就是自尊心大大地增強了。此時,他們要求家長、教師尊重他們,信任他們。青少年這種自尊心的發(fā)展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因素,它是使青少年爭取進步,不斷前進的動力。因此,作為每一個成年人和教育工作者應尊重他們、信任他們。犯罪青少年也同樣具有這種心理特點。但是,由于他們走上犯罪道路,往往受到成人的指責,訓斥和瞧不起,因而又產(chǎn)生一種自卑感,從而自暴自棄。因此在他們身上出現(xiàn)了要求別人尊重而又得不到尊重的矛盾。由于得不到尊重因而感到委屈,不服氣,進而對成人的教育產(chǎn)生抵抗情緒,使他們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因此,即使對待犯罪青少年我們也應該尊重他們,信任他們,尊重他們的人格,信任他們能在我們的教育下會逐漸轉(zhuǎn)變。
第三,積極組織和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通過活動鍛煉意志,訓練他們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簡單地說,就是知和行相統(tǒng)一的過程。即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提高他們的道德認識,而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們具有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即使把自己的認識能見諸于行動。一個人的道德行為習慣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發(fā)形成起來的,而是人在各種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和培養(yǎng)起來的。因此,組織和開展各種適合青少年年齡特點的各種集體活動是培養(yǎng)他們具有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的有效手段和途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很好地重視這個問題。
總之,當前青少年犯罪是我國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但是,只要我們遵循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大多數(shù)犯罪青少年也會轉(zhuǎn)化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勞動者。
青少年心理品質(zhì)的形成,是認識、情感、意志、行動的統(tǒng)一發(fā)展過程。其實認識是基礎,他們的觀點、信念和人生觀都是屬于認識的范疇,在心理品質(zhì)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他們的情感是以對事物的認識為前提,而一直行為也是受一定的觀念和人生觀支配的。知、情、意、行在青少年心理品質(zhì)的形成過程中是緊密相連、辯證統(tǒng)一的。下面就青少年犯罪時反映在這幾方面的心理狀態(tài)作些分析。
一、沒有正確的道德認識
道德認識,是指人對社會道德行為規(guī)范及其意義的認識。也就是人對社會生活中各種事物的是非、善惡和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的準則的認識和評價。一個人的道德認識的高低和正確與否,反映出他的道德面貌和品質(zhì),決定這他一生的發(fā)展方向。一個道德品質(zhì)優(yōu)良的青少年,一般地講都有著正確的道德認識,而且是認識顛倒、損人利己、損公肥私、不擇手段地追求物質(zhì)享受……由于這種在道德認識上的顛倒,所以他們把吃喝玩樂說成是人生的“第一要義”。有的說:“青春不樂,一輩子白過”;有的說:“理想是空的,政治是假的,吃喝玩樂是最實惠的”。這些實用的享樂主義是趨使他們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主要精神誘因。
另外,在錯誤的個人英雄主義意識誘導下,他們表現(xiàn)出了打架不怕死的英雄氣概,以為敢偷、敢搶、才是英雄。也正是在這種錯誤認識的支配下,他們的原則是:“先下手,手要狠,不見出血不罷休”。在行動上表現(xiàn)出他們的心毒手狠。因此,兇狠、野蠻成為他們衡量英雄的標準,并專以殘害別人為樂趣。
個體發(fā)展到青少年時期,出現(xiàn)了強烈的“成人感”?;顒咏煌饾u頻繁,友誼感有了迅速的發(fā)展,每個青少年都有無話不說的“知心朋友”。應當說正常的友誼是鼓勵人們向上的動力,但是,不健康的友誼,只講封建主義幫派體系的友誼則只能導致他們犯錯,以至犯罪。表現(xiàn)在青少年身上就成了封建的“江湖義氣”。他們?nèi)宄扇?,結成各種形式的幫派組織。他們憑借這種幫派體系大搞江湖義氣,宣揚“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為朋友的兩肋插刀”。因此,不分是非曲直,不問青紅皂白,只要誰觸犯了我這一幫的人,都要為之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因此,打架等犯罪活動,都始源于此。他們憑借這種幫派體系和江湖義氣,可以稱雄稱霸,無法無天,什么黨紀國法,都不放在眼里,這種幫派體系是當前團伙犯罪的組織基礎,追求吃喝玩樂是他們的共同思想基礎,是當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
二、缺乏正確的道德情感
他們對人對事往往不問是非,只憑感情用事,特別是當有傷他個人的感情時,更容易沖動,可以立即翻臉不認人,甚至不能克制自己而干出壞事來。近年來青少年犯罪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妄動性。這種妄動性一般都有預謀,往往是由于感情一時沖動而干出壞事,走上犯罪道路的。
他們對長輩和老師的教育往往也是表現(xiàn)出這種反常的心理。當他們認為老師和家長的教育有傷他們的感情或自尊心時,則不問是非,不看實質(zhì),立刻產(chǎn)生一種仇視對立的心理并耿耿于懷,甚至伺機報復,他們沒有一個正確的榮辱感,不以干壞事為恥,反以干壞事為榮。
自尊感、自愛感、知恥感,沒有一個人對自我存在的社會價值的認識。然而犯罪的青少年朋友不能正確的認識自我存在的社會價值,他們沒有自尊心、自愛心、知恥心,沒有一個正確的榮辱感,甚至以干壞事為榮,這是他們一種極為反常的心理狀態(tài),是他們唯利是圖的個人主義的惡性膨脹,也是促使他們走上犯罪的一個重要心理因素。
三、缺乏抵制外界不良誘因的堅強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一個人為了克服旅行道德義務過程的困難和障礙的心理活動,這表現(xiàn)在能夠用理智去戰(zhàn)勝欲望,排除來自客觀的各種干擾和障礙,按照既定目標把道德行為進行抵制。一個道德堅強的人能夠督促自己,一貫地去實現(xiàn)自己的信念和諾言。而一貫道德意志薄弱的人,在某種條件下也能暫時實踐自己的信念,但條件一改變,遇到什么困難,就會半途而廢。犯罪青少年一般來講都是道德意志薄弱的,他們往往抵制不住外界的不良誘惑,從而走上犯罪道路。
四、沒有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道德行為就是在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支配下對事物采取有目的的行為。人的行為一旦形成了習慣,就會在相應的情況下產(chǎn)生一定的行為需要,不實現(xiàn)這種行為,就會感到不安。因此,一個具有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做出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不這樣做,他就會感到不安,反之,一個沒有良好行為習慣的人,則往往做出不符合社會和人民利益的事情。犯罪青少年就是缺乏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染上了許多有害于社會有害于人民的壞行為習慣。他們一天不偷就不得過,一天不打架,手就發(fā)癢,一天不作案就不舒服,真是惡習難改。一次青少年犯罪最后之所以成為慣犯,就是他們所形成的不良行為習慣已經(jīng)根深蒂固。
以上是對青少年犯罪心理特點的粗淺分析。從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沒有正確的道德認識,缺乏正確的道德情感,缺乏抵制外界不良誘因的堅強道德意志,以及沒有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心理因素。為了防患于未然,使每個青少年都能健康成長,減少青少年犯罪,教育工作必須針對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給予教育。
第一,通過各種途徑,堅持說服教育,有效地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道德認識。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習慣是任何一種道德品質(zhì)都包含的基本成分。我們在向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不論采取何種方式或形事,都是在提高他們的道德認識,培養(yǎng)他們的道德情感,鍛煉他們的意志和訓練他們的道德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從而使他們在實踐活動中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
第二,尊重他們,信任他們,個體發(fā)展到青少年時期出現(xiàn)了一個突出的心理特點,就是自尊心大大地增強了。此時,他們要求家長、教師尊重他們,信任他們。青少年這種自尊心的發(fā)展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因素,它是使青少年爭取進步,不斷前進的動力。因此,作為每一個成年人和教育工作者應尊重他們、信任他們。犯罪青少年也同樣具有這種心理特點。但是,由于他們走上犯罪道路,往往受到成人的指責,訓斥和瞧不起,因而又產(chǎn)生一種自卑感,從而自暴自棄。因此在他們身上出現(xiàn)了要求別人尊重而又得不到尊重的矛盾。由于得不到尊重因而感到委屈,不服氣,進而對成人的教育產(chǎn)生抵抗情緒,使他們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因此,即使對待犯罪青少年我們也應該尊重他們,信任他們,尊重他們的人格,信任他們能在我們的教育下會逐漸轉(zhuǎn)變。
第三,積極組織和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通過活動鍛煉意志,訓練他們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簡單地說,就是知和行相統(tǒng)一的過程。即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提高他們的道德認識,而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們具有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即使把自己的認識能見諸于行動。一個人的道德行為習慣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發(fā)形成起來的,而是人在各種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和培養(yǎng)起來的。因此,組織和開展各種適合青少年年齡特點的各種集體活動是培養(yǎng)他們具有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的有效手段和途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很好地重視這個問題。
總之,當前青少年犯罪是我國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但是,只要我們遵循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大多數(shù)犯罪青少年也會轉(zhuǎn)化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