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素質教育論文
素質教育是我國當前教育領域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實施素質教育不僅符合世界教育改革的總趨勢,而且有助于我國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的貫徹。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大學素質教育論文的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大學素質教育論文篇1
淺析大學生素質教育
【摘 要】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作為我國教育方針的重點,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和深刻的推行意義。大學生素質教育是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有效實現途徑,他們之間有著緊密的相互促進關系。文章從大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大學生應具備的綜合素質、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實施途徑為切入點、對上述問題展開方面進闡述,以求對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尋找更科學的規(guī)律和更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大學生;素質教育;實施途徑
素質教育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隨著經濟時代的到來,過去傳統(tǒng)的專業(yè)型的人才,已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大學生除了具備過硬的專業(yè)素質外,還應該具備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以及良好的協(xié)調能力、團隊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等。
一、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培養(yǎng)什么人,如何培養(yǎng)人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中必須解決的根本問題。大學生肩負這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他們是國家的寶貴人才,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他們的素質如何不僅直接關系到現階段中華民族的素質,而且直接關系未來中華民族的素質,所以,對于大學生的素質的重要性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闡述。
(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需要有理想,有文化的綜合素質優(yōu)秀的大學生。中過經歷幾代的共同努力有了今天的進步和發(fā)展,只有后來人繼續(xù)堅持不懈的努力,中國的未來才會更加美好,中國要實現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需要一代代中華兒女為之奮斗。近年來我國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加,但是大學生數量增加的同時,還應該提高大學的教育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總之優(yōu)秀的大學生。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
(二)進一步深化開放,準備各方的挑戰(zhàn)的中國需要大批素質優(yōu)秀的大學生。國家的實力體現在綜合國立上,而綜合國力的基礎在人才,隨著全球經濟化速度的快速增加,各國相互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在這種環(huán)境中一個國家要想占得優(yōu)先權,就必須把人才的培養(yǎng)放到重要的位置。與此同時對于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必備的知識技能外,同時還要有過硬的文化及心理素質。大學生是我國寶貴的人力資源,堅持改革開放的中國需要培養(yǎng)和造就大批素質優(yōu)秀的大學生。
(三)大學生的對于成才的期望和社會對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反映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大學生成才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學習期,創(chuàng)造其和成功期。大學階段的學習是學習期和創(chuàng)造期的過渡時期,是從青少年轉向成功的轉折期,這種轉變涉及到學生的內部成長和外部關懷,轉變的順利與否對于大學生良好綜合素質的形成有這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大學生應具備的綜合素質
(一)科學的思想素質。思想素質主要包括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不能把金錢作為人生價值的唯一衡量手段,而應該把對他人及社會的貢獻作為人生價值的尺度,同時要按照先集體后個人的思路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二)健康的心理素質。大學生畢業(yè)后進入工作崗位,必須面對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學會與他人相處就顯得非常重要,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具備溝通能力、合作能力、主動關心別人的意識。除此之外,一個綜合素質優(yōu)秀的大學生,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主要包括一下三個方面:對自己的心理素質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心理素質體現的方面多種多樣,有些方面是強項,而有些方面可能是弱項,需要認識清楚;控制自己的情緒,把握自己的情緒是有效克服和提高心理素質的關鍵。最后是提高受挫力,大學生在進入社會后難免會遇到困難,但是適當的挫折不但有助于更好的認識自我,也能很好的培養(yǎng)心理素質。
(三)優(yōu)良的道德素質。道德素質培養(yǎng)是大學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通過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大學生確定正確高尚的理想和品質,大學生只有確立社會主義道德觀念才能始自己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進入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的軌道 具有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美德
三、實施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途徑
究竟怎樣才能解決大學生存在的疑惑,使他們具有以上提出的各項素質要求,從而使自己在思想上跟得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這就要求:
(一)轉變專業(yè)教育形式。學校在進行專業(yè)教育的同時應該轉變教育理念,注重人文教育,教師應提高人文教育的思想認識,對于傳統(tǒng)教育方式當中存在的功利主義等陋習應堅決的摒棄,在傳授專業(yè)領域知識的同時,適當的擴大知識面,使學生掌握和了解專業(yè)內容相關的更多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轉變教學方式加強素質教育。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當中,存在著填鴨式的死記硬背的方法,如果要全面的加強大學生的素質教育,這樣的教學方式就需要改變,素質教育要求適合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并且與社會需求緊密接軌的教學內容,它旨在促進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因材施教,開發(fā)和引導學生的興趣和潛能。
(三)提高思想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作為大學課程的必修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意義重大,它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此外學生通過該課程學習,可以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研究成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對于大學生的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這項工作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才的競爭會越演越烈。人才所需要具備的素質除了專業(yè)技能外,對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包括思想、品德、修養(yǎng)的協(xié)調發(fā)展有了更明確更高的要求,只有將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融為一體全面發(fā)展綜合素質,才能使大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成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吳柳.素質教育理論與基礎教育改革[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 齊愛朋.淺談大學生素質教育[J].黑龍江大學學報,2008(09).
[3] 張建榮.大學生素質教育問題淺析[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02).
大學素質教育論文篇2
淺談大學生素質與素質教育
摘要: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及實施素質教育是當今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的核心問題。本文闡述了與大學生素質相關的思想道德素質、業(yè)務(專業(yè))素質、人文素質、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等五個方面的基本內涵,指出了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和具體措施,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較高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素質 知識 能力 素質 教育
一、引言
素質一詞我們并不陌生,在教育教學中經常被提起。自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發(fā)表后,全國上下,在教育領域引發(fā)了一場大的革命。素質教育成了根本的教育理念,并不斷在推進、 發(fā)展。在我們的教學中,常常提出“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痹谖覀兊娜瞬排囵B(yǎng)方案中明確指出:素質教育為根本。因此,如何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及實施素質教育成為當今高等教育的核心問題,是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學習和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二、素質的內涵與內容
1.素質的內涵。素是表示本來的意思或本色。而素質是指事物本來的性質。在心 理學上,素質是指人的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上的先天的特點。素質用在一個人的內在品格上是指父母先天給予的基因狀態(tài),通過后天的社會影響和教育后所形成的內在品格。是人的知識和能力的綜合表述。素質是一個人的內在品格,并通過知識和能力表現出來。
2.素質的內容。素質是一個人的內在品格,是知識和能力的綜合表述。因此,對于不同的人群,素質的內容也有所不同。這里我們以大學生為對象,其總體素質要求筆者認為應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內容:思想道德素質、專業(yè)(業(yè)務)素質、人文素質、心理素質及身體素質。
三、素質教育
針對大學生五個方面的素質內容進行教育和影響,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綜合素質全面得到提高的過程就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整體的、全方位的、不是單一的。
(一)思想道德素質教育
對于大學生來講,樹立堅定的 政治觀, 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良好的道德觀,勤奮的勞動觀是十分必要的。筆者認為,在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五個基本部分中,思想道德素質和業(yè)務(專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是比較關鍵的,而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尤其重要。
在實施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中,應明確:
1.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基礎內容。對于大學生來講主要是學習如何做人,做怎樣人的問題。即行為準則——如何破除自私自利、明辨善惡是非、開朗大方、熱愛集體、吃苦耐勞、尊師重友、遵守紀律、愛護公物、注重公德、保護 自然、行為文明等。
2.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主體內容。即思想準則——破除迷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熱愛祖國、有理想、有遠大抱負等。
3.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主導內容。即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護公共財物的五愛教育及為社會、為人民貢獻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的觀念。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大學生。
4.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構成系統(tǒng)。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系統(tǒng)是多渠道、多方面綜合因素構成的,主要包括:一是主導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系統(tǒng)。即“兩課”、各總支、輔導員、班主任等專門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系統(tǒng)。二是學科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系統(tǒng)。即學科知識內容中的德育因素、學科施教活動中的德育因素、學科學習過程中的德育因素等。三是養(yǎng)成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系統(tǒng)。即學科之外的美育、 體育、勞動技術、校園文化等。
5.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對策。筆者認為,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對策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研究探索。一是貫徹實施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重在建設的方針;二是建立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工作體系;三是通過創(chuàng)建示范工程建設等辦法促進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四是運用 現代傳播手段,推進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五是自主式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
(二)業(yè)務(專業(yè))素質教育
大學生的業(yè)務(專業(yè))素質教育是教育的重點。業(yè)務(專業(yè))素質主要表現在科學文化知識、能力和職業(yè)崗位技能等方面。針對不同的專業(yè)其內容有所不同。 1.專業(yè)知識的 教育。知識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中獲得的 科學認知和經驗總結。也就是說知識是從社會實踐中得來的對事物的認知,是人們對社會實踐成果的積累和存貯。對大學生知識的傳授主要是依據專業(yè)教學計劃(人才培養(yǎng)方案),教學大綱及選用合適的教材,通過課堂、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業(yè)余時間的各種活動,達到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通過師生雙向活動,來傳授并使學生掌握相應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知識。也就是學科理論及實踐知識。
2.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能力是指人們應用已有知識,認識并解決實際問題所具有的品質。知識是能力的基礎,沒有知識就不可能具備能力。能力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存在于社會中每個獨立存在的事物中。人有多少活動領域就應有多少能力。隨著知識,信息量的增加,其能力也發(fā)生變化。人的活動領域增多,使人的能力也增強。技能,存在于能力之中,但它有別于通常所說的能力,它是指人體各器官產生運動后所形成的能力。例如,操作技能、表演技能等。技能的提高同樣是從課堂、實踐等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來實現的。從傳授知識中培養(yǎng)能力,從而達到提高素質的目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更突出體現能力和技能的培養(yǎng)。在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廣大教師應該成為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的忠實工作者。
(三)人文素質教育
人文素質是相對于科學知識、專業(yè)素質而言,是一種基礎的社會文化素質。其實質是如何做人的問題。人文是指人性和教養(yǎng)。這是每個人在社會 發(fā)展進程中,都需要面對的問題。人文素質教育正是在這方面給人以指向并授予人以能力和方法。
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不僅需要通過專業(yè)教學計劃去實施,更要通過個人愛好和自我發(fā)展,通過校園文化和社會影響去熏陶,通過 哲學、語言、文學、 藝術、 音樂、 體育、 歷史、哲學、法學、論 理學等學科領域受教育,受感染,獲得人格的塑造和教養(yǎng)的提高。
(四)身體素質的教育
身體素質是對一個人體質、體魄上的完美要求。身體素質主要由以下幾方面構成:體質——完美的構成和健康的質地;體魄——健康和強壯;技能——體育運動的技能和技巧;衛(wèi)生知識——人體解剖學常識、防治病常識等。只有在體質、體魄、技能、衛(wèi)生常識等方面得以健康發(fā)展,才能實現身體素質的完美要求。
(五)心理素質教育
心理素質對大學生來講至關重要,心理素質是非智力因素,需要在家庭、社會和學校的教育影響下逐漸養(yǎng)成,形成品格。健康的心理素質應具有堅強的毅力、持久的耐力、樂觀的態(tài)度、穩(wěn)定的情緒、較強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敬業(yè)精神、競爭意識、寬容的態(tài)度、友好往來、和睦相處等一些非智力因素。
通過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教育、養(yǎng)成,使自己更好的適應社會、適應生活、適應未來。否則,將產生心理變態(tài),人格扭曲,思維混亂,行事盲目,做不好應做的事,甚至做了壞事。
四、結論
本文通過對大學生的素質與素質教育的分析與探索得出:(1)確立了素質與素質教育的內涵,明確了概念;(2)確立了對大學生素質要求的五項內容;(3)提出了對當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業(yè)務素質、人文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渠道。并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主要意義予以論述;(4)對研究及實施素質教育具有較高的指導作用和 參考價值。
參考 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水平評估資料匯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8.
[2]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yè)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Z].國發(fā)[2002]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