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效果方法淺談
時間:
李所群1由 分享
一般情況下,學生對化學實驗是非常感興趣的,他們喜歡看實驗,喜歡做實驗,上課前看到老師拿有實驗儀器便高興萬分,一聽到進實驗室自己動手做實驗便歡聲雀躍。但為什么考試時一遇到實驗探究題便覺得難以入手呢?原因有以下幾點:(1)學生們在做實驗的時候只在乎玩儀器,看稀奇,根本弄不清實驗時應該看什么,應該想什么,應該做什么。(2)在實驗過程中,他們只注意了做,并沒注意探究的過程,沒有養(yǎng)成實驗探究的習慣。(3)學生們做過了實驗,興趣也就沒有了,熱情也就消失了,并沒有想到應該怎樣才能掌握這個實驗。要解決這些問題,需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認真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要求學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觀察演示實驗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選擇的感知活動,是提高創(chuàng)造力的前提條件。對于學生來說,每個實驗前應事先告訴他們該觀察什么?從什么角度觀察?怎樣觀察?解決什么問題?目的明確了才能抓住重點進行觀察,觀察時才能仔細、全面。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做到有的放矢。但是,課本中有些實驗可見度低,達不到預期目的,這就需要老師開動腦筋,就地取材,對實驗進行靈活、機動地加工、處理??山柚脽?、投影、電視、錄像、光盤等輔助手段,也可根據(jù)實驗特點,把演示實驗改成隨堂小實驗或讓學生當老師的助手直接演示。這樣,學生不但觀察主動,而且能達到激發(fā)興趣,提高聯(lián)系實際和動手的能力。例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的演示實驗,實驗目的是驗證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銅被氫氣還原成銅??梢哉乙粋兺瑢W來幫老師點燃酒精燈,或固定試管,觀察時先看清反應物是無色的氫氣和黑色的氧化銅粉末,反應的條件是加熱,生成物是水和亮紅色的銅。
2、認真做好實驗筆記
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分組實驗,重在通過實驗驗證化學原理或掌握化學性質或物質的制法操作??勺龊喢鲌D解、補充筆記,把老師所做的演示實驗的現(xiàn)象及講解記下來,書上有實驗插圖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補充,例如,在氧氣的實驗室制法裝置圖邊上記下老師講的重點:①藥品不能堆積在試管底部,而應平鋪在試管底部,記:“是為了增大受熱面積,藥品受熱均勻,氣體容易逸出”;②給試管加熱時,為什么要先把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加熱,然后集中在藥品部位加熱?記:“讓試管受熱均勻,不易破裂”。③安裝試管時,為什么要試管口略向下傾斜?記:“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試管,導致試管破裂”。
3、實驗前一定要預習
在做學生分組實驗時,課前必須進行預習,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步驟。進行實驗時,一定要親自動手,不做旁觀者,認真做好實驗內容里所安排的每一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嚴格按實驗要求操作,對基本操作要反復進行練習,對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要耐心細致地觀察,認真思考,準確如實地記錄。
二、設計、探索實驗,注重探究實驗的過程
化學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
它涉及到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jù)、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等要素。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激發(fā)化學學習的興趣,增進對科學的情感,理解科學的本質,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如在講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時,為了揭示鐵生銹的原因,可以首先啟發(fā)學生結合生活實踐思考鐵生銹的各種情況。如在通常情況下,鐵制品放在空氣中就會生銹,可涂了油漆則不會生銹,而干燥的鐵制品則不會生銹等。然后經過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提出以下幾種假設:
(1)鐵制品生銹是因為在與空氣接觸時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化合。
(2)鐵制品生銹是因為水分子的存在,鐵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
(3)鐵制品生銹是水和空氣對鐵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大膽推論,然后再根據(jù)不同推論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推論是否正確,最后進行實驗,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論:鐵生銹是鐵和氧氣、水等物質相互作用,發(fā)生的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在此基礎了老師再次將知識面拓展,“其它的金屬也有銹蝕的情況,情況和鐵一樣嗎?大家可以在課外繼續(xù)探究。”這樣不但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和探究問題的方法,效果甚佳。
再如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時,也可以要求學生根據(jù)反應原理、反應條件和特點,自己設計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這套裝置可以參考教材的設計,但不能與教材完全相同。學生完成后,再組織學生一起分析、討論、比較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優(yōu)缺點。最后再給出其它幾種氣體的相關信息,組織學生再次分析、討論,看看自己設計的裝置還能適合哪種氣體的制取。對好的方案特別是有創(chuàng)新的方案,進行表揚和獎勵。
三、利用實驗時的意外事故或現(xiàn)象,分析原因,加深印象。
演示實驗時,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都在認真的看,期待實驗現(xiàn)象的發(fā)生,但有一部分愛搗亂的學生卻期盼著這個實驗出現(xiàn)問題,想看老師出丑。例如,探究CO2熄滅臺階蠟燭的實驗時,我故意將CO2從蠟燭的上方直接倒下去,結果上面的蠟燭先熄滅,下面的蠟燭后熄滅,與書本介紹的現(xiàn)象剛好相反。這時我就問大家:“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哪個地方做錯了?”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書本上的實驗裝置和實驗過程,問我剛才做的實驗哪兒做錯了?這時就有人說:“倒CO2的方向不對。”然后我將這個實驗正確的操作一遍,正常的現(xiàn)象出來了,學生們對這個實驗的印象也就加深了。
在學生分組實驗時,不可能每個學生都做得完美無缺,每組實驗都現(xiàn)象一致。我們應當表揚實驗操作正確,實驗現(xiàn)象正常的學生,我們也要鼓勵實驗時出現(xiàn)意外的學生,讓他們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引導他們檢查并改進實驗使其最終達到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悅。并且抓住這個錯誤做為典型,讓其它的學生引以為戒。讓他們知道每做一個實驗時,應當認真觀察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養(yǎng)成嚴謹求實的實驗態(tài)度。
四、充分利用習題或書寫實驗報告,鞏固實驗成果。
實驗完成后,一定要求學生書寫實驗報告和完成一定的實驗習題加以鞏固。一定要讓學生們觀看一個演示實驗,就要理解這個實驗;完成一個分組實驗,就要掌握這個實驗。如果不及時鞏固,時間一長,學生們就遺忘了這個實驗的現(xiàn)象、探究過程和實驗結論了,那就等于根本沒做這個實驗。
一、認真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要求學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觀察演示實驗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選擇的感知活動,是提高創(chuàng)造力的前提條件。對于學生來說,每個實驗前應事先告訴他們該觀察什么?從什么角度觀察?怎樣觀察?解決什么問題?目的明確了才能抓住重點進行觀察,觀察時才能仔細、全面。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做到有的放矢。但是,課本中有些實驗可見度低,達不到預期目的,這就需要老師開動腦筋,就地取材,對實驗進行靈活、機動地加工、處理??山柚脽?、投影、電視、錄像、光盤等輔助手段,也可根據(jù)實驗特點,把演示實驗改成隨堂小實驗或讓學生當老師的助手直接演示。這樣,學生不但觀察主動,而且能達到激發(fā)興趣,提高聯(lián)系實際和動手的能力。例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的演示實驗,實驗目的是驗證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銅被氫氣還原成銅??梢哉乙粋兺瑢W來幫老師點燃酒精燈,或固定試管,觀察時先看清反應物是無色的氫氣和黑色的氧化銅粉末,反應的條件是加熱,生成物是水和亮紅色的銅。
2、認真做好實驗筆記
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分組實驗,重在通過實驗驗證化學原理或掌握化學性質或物質的制法操作??勺龊喢鲌D解、補充筆記,把老師所做的演示實驗的現(xiàn)象及講解記下來,書上有實驗插圖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補充,例如,在氧氣的實驗室制法裝置圖邊上記下老師講的重點:①藥品不能堆積在試管底部,而應平鋪在試管底部,記:“是為了增大受熱面積,藥品受熱均勻,氣體容易逸出”;②給試管加熱時,為什么要先把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加熱,然后集中在藥品部位加熱?記:“讓試管受熱均勻,不易破裂”。③安裝試管時,為什么要試管口略向下傾斜?記:“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試管,導致試管破裂”。
3、實驗前一定要預習
在做學生分組實驗時,課前必須進行預習,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步驟。進行實驗時,一定要親自動手,不做旁觀者,認真做好實驗內容里所安排的每一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嚴格按實驗要求操作,對基本操作要反復進行練習,對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要耐心細致地觀察,認真思考,準確如實地記錄。
二、設計、探索實驗,注重探究實驗的過程
化學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
它涉及到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jù)、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等要素。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激發(fā)化學學習的興趣,增進對科學的情感,理解科學的本質,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如在講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時,為了揭示鐵生銹的原因,可以首先啟發(fā)學生結合生活實踐思考鐵生銹的各種情況。如在通常情況下,鐵制品放在空氣中就會生銹,可涂了油漆則不會生銹,而干燥的鐵制品則不會生銹等。然后經過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提出以下幾種假設:
(1)鐵制品生銹是因為在與空氣接觸時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化合。
(2)鐵制品生銹是因為水分子的存在,鐵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
(3)鐵制品生銹是水和空氣對鐵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大膽推論,然后再根據(jù)不同推論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推論是否正確,最后進行實驗,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論:鐵生銹是鐵和氧氣、水等物質相互作用,發(fā)生的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在此基礎了老師再次將知識面拓展,“其它的金屬也有銹蝕的情況,情況和鐵一樣嗎?大家可以在課外繼續(xù)探究。”這樣不但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和探究問題的方法,效果甚佳。
再如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時,也可以要求學生根據(jù)反應原理、反應條件和特點,自己設計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這套裝置可以參考教材的設計,但不能與教材完全相同。學生完成后,再組織學生一起分析、討論、比較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優(yōu)缺點。最后再給出其它幾種氣體的相關信息,組織學生再次分析、討論,看看自己設計的裝置還能適合哪種氣體的制取。對好的方案特別是有創(chuàng)新的方案,進行表揚和獎勵。
三、利用實驗時的意外事故或現(xiàn)象,分析原因,加深印象。
演示實驗時,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都在認真的看,期待實驗現(xiàn)象的發(fā)生,但有一部分愛搗亂的學生卻期盼著這個實驗出現(xiàn)問題,想看老師出丑。例如,探究CO2熄滅臺階蠟燭的實驗時,我故意將CO2從蠟燭的上方直接倒下去,結果上面的蠟燭先熄滅,下面的蠟燭后熄滅,與書本介紹的現(xiàn)象剛好相反。這時我就問大家:“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哪個地方做錯了?”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書本上的實驗裝置和實驗過程,問我剛才做的實驗哪兒做錯了?這時就有人說:“倒CO2的方向不對。”然后我將這個實驗正確的操作一遍,正常的現(xiàn)象出來了,學生們對這個實驗的印象也就加深了。
在學生分組實驗時,不可能每個學生都做得完美無缺,每組實驗都現(xiàn)象一致。我們應當表揚實驗操作正確,實驗現(xiàn)象正常的學生,我們也要鼓勵實驗時出現(xiàn)意外的學生,讓他們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引導他們檢查并改進實驗使其最終達到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悅。并且抓住這個錯誤做為典型,讓其它的學生引以為戒。讓他們知道每做一個實驗時,應當認真觀察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養(yǎng)成嚴謹求實的實驗態(tài)度。
四、充分利用習題或書寫實驗報告,鞏固實驗成果。
實驗完成后,一定要求學生書寫實驗報告和完成一定的實驗習題加以鞏固。一定要讓學生們觀看一個演示實驗,就要理解這個實驗;完成一個分組實驗,就要掌握這個實驗。如果不及時鞏固,時間一長,學生們就遺忘了這個實驗的現(xiàn)象、探究過程和實驗結論了,那就等于根本沒做這個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