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學論文范文
隨著我國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地理教學在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也不斷的進行自我創(chuàng)新和觀念的準變。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教學論文范文,供大家參考。
初中地理教學論文范文篇一
《 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
摘要:當前微課教學廣泛應用于各類學校課堂,深刻影響和沖擊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微課在初中地理課堂的開發(fā)和應用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發(fā)展,對促進初中地理教學的改革和提升必然發(fā)揮著重要影響。
關鍵詞:微課;初中地理教學;發(fā)展前景;辯證分析
當前,微課教學逐漸在教育活動中興起。微課是微時代視頻技術的發(fā)展和延伸,因其平民化、短小精悍、網(wǎng)絡流媒體,符合網(wǎng)絡時代學習者注意力模式等優(yōu)勢,能夠滿足學習者、教師和資源建設者的需求,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睞。隨著微課熱的逐漸升溫,不少初中地理課教師開始關注和應用微視頻手段進行初中地理翻轉課堂的有益嘗試,并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初中地理微課教學的設計、開發(fā)和應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初中地理微課教學的應用和研究現(xiàn)狀
(一)當前初中地理微課教學的應用現(xiàn)狀
劉贛紅、何秋蘭在《微課在中小學教學中的適用性研究———以首屆中國微課大賽獲獎作品為例》選取2012年9月~2013年6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辦的第一屆中國微課大賽中的418份獲獎微課作品樣本為研究對象,,我們對微課在中小學教學中的適用性得到以下結論:在學段方面,微課較適用于初中學段的教學,而小學、高中學段次之;在學科方面,微課較適用于數(shù)學課程的教學,而語文、英語、信息技術、物理、生物等課程次之。[1]我們看到,相比之下,雖然該文分析指出,微課較為適合于初中階段教學,但微課目前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涵蓋程度不及數(shù)學、語文、英語等學科;王玉龍、陳奕如對中國微課網(wǎng)中小學微課資源平臺進行統(tǒng)計歸納分析也指出:“從該平臺微課學科分布來看,數(shù)學、語文、英語三科總計為49.4%??梢?,傳統(tǒng)的主科依然占據(jù)了主要比例。”[2]地理學科的微課當前應用狀況和資源儲備明顯不及傳統(tǒng)主學科,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地理學科涉及人文和自然科學兩個方面,微課設計時間較短,往往針對一個問題片段和知識點,難以顧及地理學科的綜合性特點;另外,微課應用偏向傳統(tǒng)主學科,以講解知識點為主,反映了應試教育導向的主要影響。
(二)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研究現(xiàn)狀分析
隨著當下微課熱現(xiàn)象,學術界以“微課”、“翻轉課堂”等為主題的論文日漸增多,反映了教育界對微課教學效果的充分重視。在檢索大量的相關期刊論文中,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相關研究文章相比之下數(shù)量較少,這與當前初中地理微課教學應用的狀況基本一致。一些一線教師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提出極具針對性的看法,比如趙春芳老師的“初中地理課堂‘微課程’嘗試”(《文理導航》2015年第6期)結合人教版七年級《地理》第一章第一節(jié)“地球和地球儀”這一節(jié)的微視頻制作教學過程,感受到微課視頻對傳統(tǒng)教學的有益補充作用;晉江毓英中學吳健康老師的“基于‘先學后教’模式的地理微課開發(fā)與應用的思考”(《中學理科園地》2015年第3期)結合國內外研究和本校微課開發(fā)應用實際,提出地理微課建設的價值和不足現(xiàn)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指導意義,等等。由上面分析可知,當前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運用總體上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相關網(wǎng)絡上建立了一些地理教學視頻和平臺,其現(xiàn)實應用效果有待進一步跟蹤探究。微課應用于地理教學,涉及到教師、學生、教育行政部門和社會等各方面的觀念互動,必然在教育實踐中發(fā)揮重要的價值導向作用。
二、初中地理教學的微課應用前景分析
展望初中地理微課教學的發(fā)展未來,我們認為,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微課教學手段的基本特點、微課對地理學科教師的素質要求等方面是認識微課運用于初中地理學科的重要關切點。
(一)微課教學與初中生心理世界的高度相適性
微博,微信,微電影,微視頻……網(wǎng)絡信息化鋪天蓋地的時代,人們卻越來越鐘情于微、短、快、簡的信息接收方式,從深層次反映了快節(jié)奏、信息爆炸的海量時代,微課教學的獨特性,而這種獨到處與初中生的心理更為契合。處于兒童和青年時代的初中學生,意志力和自制力相對欠缺,感性思維多于理性分析,心理接收上更容易親近微課程的短平快教學方式。很多地理課本上的專業(yè)理論知識,以傳統(tǒng)講解和練習題目的方式,往往難以湊效,在微課程的教學中,通過短暫而精致的視頻、圖像、文字、聲音等立體方式,其在初中生的心理世界作用效果必然不同。
(二)微課的綜合、便捷、立體效果融入初中地理教學的優(yōu)越性
相對數(shù)學、語文、英語、生物等學科,地理在圖片、圖表、文字、公式等綜合教學方式上更為突出,而微課在這方面完全可以發(fā)揮足夠的用武之地。例如在地球的公轉和自傳教學中,以前單靠傳統(tǒng)教學手段地球儀等有限手段演示難以立體展示這一教學難點,而現(xiàn)代網(wǎng)絡的多維、圖像、音頻設計能夠較好解決這一難題。另外,微課的便捷性是傳統(tǒng)課堂難以比擬的,如果有一個專業(yè)制作的地理微視頻或者微幻燈片教學,學生在家、公交車上或者只要手持移動網(wǎng)絡設備,就能隨時隨地的學習,感受大量與時俱進、貼近他們生活、趣味性強、啟發(fā)性強的信息資料,預習的效果顯而易見,微課程提前錄制的形式,能夠實現(xiàn)“先學后教”。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微課程改變了傳統(tǒng)導學的模式,從而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綜合處理后的PPT、錄屏、視頻制作是微課的典型形式,初中地理教師要在微課程素材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整理和加工,去粗取精、刪繁就簡,將素材中最有效的地理信息提取出來并進行突出,提高初中地理微課程的實效性,使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重要的地理知識。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對現(xiàn)有的素材進行再創(chuàng)作,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特色充分體現(xiàn)出來,例如將數(shù)據(jù)轉化為圖表、將文字轉化為視頻和圖片等等,并在其中插入教學問題,提高初中地理微課程的使用效率。
(三)教師在微課制作中作為傳統(tǒng)教學改革的主體
微課教學的應用前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制作課件的質量和目標,當前應試教育為主導的大環(huán)境下,地理微課應充分發(fā)揮兼顧知識點和情境啟發(fā)性教學特點,引發(fā)傳統(tǒng)教學目標的變革。例如筆者曾以《城市的癌癥》為題,制作一堂15分鐘的微課視頻,從本校學生熟悉的環(huán)境出發(fā),選取寧德城區(qū)幾處污染嚴重的工廠、河流和城郊垃圾堆為視頻切入點,通過幾個微視頻和畫面的組合,以人體癌癥比喻城市污染的嚴重情況,讓同學們在視頻中感受觸目驚心的城市“癌癥”,這樣的環(huán)境保護微課教學顯然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講解,而是從情境中融入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責任意識,突破單一的應試教學目標。單純的化整為零的知識點講授模式,勢必限制著微課教學的視野和目標。因此,教師應該在地理微課教學中設法制作融入學生生活,寓教育性、情境性和生動性于一體的教學方式,決定著地理教學應用的廣泛前景。
三、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辯證分析
面對當前微課熱的逐漸升溫,部分教師對此表達質疑,例如鄭小軍、張霞在《微課的六點質疑及回應》一文中指出,微課的出現(xiàn),在教育領域掀起了軒然大波,也引發(fā)了一波“微課熱潮”。歸納起來,人們對微課的質疑主要有六點:一是認為微課熱是“短時炒作”,二是認為微課是“新瓶”裝“舊酒”,三是認為微課是導致知識碎片化的“元兇”,四是認為微課沒有技術含量,五是認為微課可能將傳統(tǒng)的課堂實錄完全淘汰出局,六是認為微課類型繁雜,缺少統(tǒng)一的評判標準。[3]這些對微課興起的質疑觀點表達了新時期網(wǎng)絡新事物與傳統(tǒng)教學之間的矛盾關系。針對當前微課熱的興起在初中地理教學的作用,我們認為必須考慮以下幾點:
1.除了微課應用學科領域的不平衡狀況,中國各類學校初中地理資源存在不均衡的情況,很多農村中小學網(wǎng)絡建設硬件配備不夠,微課教學難以實施,師資力量條件決定著微課制作的質量。
2.微課教學的切割事實也的確造成了地理學科知識的碎片化問題,所謂整體大于部分之和,微課的分點、短小等特征優(yōu)劣并存,往往也可能導致教學工作者和學習者存在的投機取巧心理,造成初中地理學科根本核心理念的喪失。
3.當下流行的微課大賽熱,往往多出于教育行政部門自上而下的操作,重視競賽結果,評選的是微課制作質量,卻難以檢驗其教學接受效果,有可能本末倒置,造成一定教學資源的浪費和教育的虛浮之風氣。
4.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科學的最終現(xiàn)實性,不在書本上,不在實驗室中,也不在講授教育科學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從事指導教育活動的人們的心中。”[4]教育科學的最終現(xiàn)實性,顯然也不在微課教學方式中,以網(wǎng)絡信息教學取代教師主體的作用顯然是不科學的,教師的言行、形象、品質、學識等永遠第一位深刻影響學生,從這個角度來看,傳統(tǒng)教學以“人”的世界為中心的地位難以動搖。微課制作雖精美逼真,仍然是虛擬的世界。初中地理教學的教師講授、田野調查、合作探究等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不能完全為微課所取代,二者之間應該成為互補互動的統(tǒng)一關系??v觀中國教育史,從傳統(tǒng)私塾、現(xiàn)代學科教育到網(wǎng)絡信息時代教學模式,微課走進課堂,是教學方式革命中的一個小片段,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引發(fā)下的必然結果。任何新事物的產(chǎn)生,必然經(jīng)歷一個不斷完善和適應的過程。我們應該以客觀辯證的態(tài)度分析微課教學的作用,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和發(fā)展微課的教學運用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贛紅,何秋蘭.微課在中小學教學中的適用性研究———以首屆中國微課大賽獲獎作品為例[J]上海:上海教育科研,2014(8):13
[2]王玉龍,陳奕如.我國中小學微課開發(fā)與應用現(xiàn)狀的內容分析研究———以中國微課網(wǎng)的微課資源為例[J]北京:中國遠程教育,2015(4):57
[3]鄭小軍,張霞.微課的六點質疑及回應[J]成都: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2):48
[4]趙祥麟,王承緒,編譯.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210-211
初中地理教學論文范文篇二
《 初中地理教學引導探析 》
關于教學,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我們不是教書,而是教人”。我國新課標理念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該是傳授知識的講解者,而應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學生也不是接收知識的被動者,相反恰恰是學習的主要群體”。對教學這些定義,都是最真實而全面的。初中地理教學,應該致力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適合自己學習地理的方法,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而不應該是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低效率模式。面對處于好奇心較強卻又“最難教育”時期的初中生,如何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需要大量記憶的地理學科呢?那么就有以下幾點要談:現(xiàn)代教育對死記硬背的方法持反對態(tài)度,但記憶在任何學科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我們很難想象一個空白的像白紙般的知識積累可以學好什么。如南北回歸線的度數(shù),地勢第二、三階梯的界線,七大板塊的分布等等學科內的常識性知識。沒有這些基礎知識做鋪墊,學科的教育將很難有所進展。我們可以做的,是引導學生找到合適的記憶方法,達成記憶的最終效果。然而這些記憶的方法卻又是因學生而異的,老師需要做的是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這些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沒有老師的引導,只會有少數(shù)同學會考慮對記憶的方法進行探索,大多數(shù)同學還是缺乏這種積極性的。
一、課上高效記憶
學生們只有懂得如何去記住知識,才能更好地掌握和運用知識,最終站在學習效率的“金字塔”的頂端。想要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看似短短的課堂時間,其實是重中之重。下面,我將著重闡述一些引導學生們尋找記憶竅門的教學方式,讓同學們緊緊抓住課上得寶貴時機。
1.理解記憶法。
這是一種把需要記憶的內容,通過抽象成對自己來說容易記住的內容的一種方式。曾有一位老師這樣做:在七大洲辨別的學習中,這位老師把學生們分成七個小組進行討論,先讓他們自行觀看七大洲輪廓圖,然后想出記住他們的辦法。最后他們竟編成這樣的口訣:“亞洲南面三半島,非洲東南一大島,北美東北最大島,南美三角幾無島,南極像朵雞冠花,歐洲海岸最曲折,大洋洲上有駝峰。”且不論韻律,但這樣的口訣由大家一起討論得出,記憶深刻,同時他們的觀察力與創(chuàng)造力可見一斑。
2.電影圖像記憶法。
就像拍照時膠片曝光一樣,用人眼對圖像的長時間觀察對大腦相關區(qū)域進行“曝光”,達到記憶效果。有一位老師曾運用過這種圖像記憶法: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學習中,讓同學們先看分布圖兩分鐘,緊接著閉上眼睛,盡量讓圖像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來,這些圖像在很多同學的腦海中會像放幻燈片一樣出現(xiàn),沒有反映出來也沒關系,可以再睜開眼睛“拍”一遍。另外,這個方法在中國地形區(qū)的分布、世界氣候類型分布、中國氣候分布等學習中效果同樣非常明顯。
3.區(qū)域聯(lián)系總結記憶法。
我們都知道,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地理事物也是一樣的,想要存在,就必須具備其存在的各種條件。舉一位教師的例子,在八年級地理的東北區(qū)域學習中,他首先讓學生只看地圖冊,然后讓他們根據(jù)地圖和學過的知識,列出有關東北的所有知識點。在這些知識點中相聯(lián)系的是哪些呢,學生們就會自己摸索。按照這種方式,學生在以后區(qū)域地理的學習中,就會感覺有章可循。
4.區(qū)域對比差異記憶法。
事物之間有互相聯(lián)系,就注定有差異,所以我們可以依靠地理中知識點的差異進行對比記憶,這也正是地理學獨具的特點。在不同區(qū)域,如果它的地形、地勢、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氣候等條件相似度很大,它們會具備相似的區(qū)域性特征。但是其他原因也會造成區(qū)域之間的明顯差別:比如同處黃河流域且緯度也差不多的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就有著顯著差異。這些特征,就需要在教師引導后,讓學生們自行探索,發(fā)現(xiàn)這些差異并形成記憶。
二、課后合理溫習
當然,課后的及時回顧,對知識印象的加深也很重要,這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作業(yè)的布置、評價。作業(yè)布置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多地記住課上內容,更好的消化吸收的知識。然而經(jīng)過長期發(fā)展,作業(yè)布置本意被扭曲,大量地理作業(yè)席卷而來,這些作業(yè)不但沒能讓學生們真正記住什么,反而造成了學生們的興趣缺失問題。所以讓學生減少這樣的心理負擔,并從這種大量效果不佳的作業(yè)中解脫出來是十分必要的,布置有針對性的作業(yè),而不是要每次都布置。但凡布置就一定要有重點,讓學生們不僅將知識很好的消化,更要達到舉一反三溫故知新的效果。對于每次安排的作業(yè),教師也要認真的做作業(yè)評價,客觀地將學生做作業(yè)的優(yōu)缺點指明,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同時也能增進師生感情交流,讓學生真的感受到自己在學習地理。作為教師,不要總是抱著讓學生在考試中多拿幾分而教學,而是讓學生掌握更多學習能力而教學,這樣進行下去,學生的考試成績一定不會差。
三、地圖貫穿始終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地圖一定要成為貫穿始終的地理知識載體。在教授地方性區(qū)域的知識時,讓學生們把知識點或者地理名稱落實在地圖上,點點相對,環(huán)環(huán)相扣,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腦海中知識與地圖的印記,會更深刻得留在腦海中。這種圖文結合的學習與記憶辦法,是初中地理學科的“必需品”,圖與文二者缺一不可。總而言之,對于初中地理教學,老師需要做的不是“告訴”,而是引導,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抓住學生在初中時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使他們在學者的路上越走越遠,在理論與實踐并存的真理探索中越攀越高。
初中地理教學論文范文篇三
《 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淺談 》
【摘要】當前,初中地理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構建高效地理課堂,積極備課,從實際出發(fā),構建高效初中地理課堂。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教學現(xiàn)狀;教學質量;教學策略
地理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地理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識和地理學習技巧,可以熟練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增強自己的綜合素質。
一、結合實際,將生活與知識相結合
初中地理的主要教學內容講的是氣候、國家地區(qū)和地形。這些知識貼近生活,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地理,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例如,在學習氣溫和氣溫的分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獨立思考,自己生活的地區(qū)的氣溫是如何變化的,并對其變化特點進行分析。例如,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午后2點(14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學習地理知識,有利于學生理解、可以快速掌握知識。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生活中常見現(xiàn)象,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增加,教師的教學活動才可以良好展開,構建高效初中物理課堂。
二、從實際出發(fā),構建高效地理課堂
(一)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初中地理的主要教學內容由地形、氣候、國家地理等內容組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不同的學習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根據(jù)知識的特點,因材施教,有利于學生理解。例如,在學習國家地理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了解世界地圖,每個人熟悉一下地球儀。然后再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國家,和擁有相同喜好的同學組成一個小組。共同查資料,掌握這個國家的地形、氣候和地理位置的有關知識,并將所學知識整理出來和同學分享。學在查閱資料和聽其他學生講解的過程對不同國家的地形和氣候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教師再對學生講解的內容進行總結和評價。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并且提高教學效率。
(二)聯(lián)合實際展開教學
由于升學考試的壓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根據(jù)考生內容制定教學方案,讓學生通過考試查出不熟悉的知識點,再進行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鞏固知識點,但是這種教學方案會激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使初中地理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教學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學習成績下降,教師只能加強試卷練習,就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不應過分關注考試成績,而是應該注重知識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實際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將課外實際運用和課內學習相結合,讓學生在生活這個課堂中學習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三、多元化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方式
(一)合理設置教學目標
初中地理教師在授課前,要合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教材的難度,合理設置教學目標。教師設置的教學目標要滿足以下條件。首先,這個目標必須是學生經(jīng)過努力后可以實現(xiàn)的,目標太大或者太小都不利于教學活動的展開。其次,這個目標必須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余地,學生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可以加以創(chuàng)新,將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例如,在學習地球的運動時,教師設置了以下教學目標:
1.用地球儀正確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并解釋其基本的運動規(guī)律。
2.用圖或親身體驗,比較分析二分二至日時太陽照射情況的差異,說明四季的變化。
3.利用圖說明五帶的界限,并舉例說明各自的特點。
4.學會地球儀的基本技能。并能用事實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chǎn)生的地理現(xiàn)象。
5.通過師生演示地球運動,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6.通過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歸納判斷能力和讀圖能力。這六個教學目標設置合理。前四個目標既讓學生了解課本知識,又要結合自己生活經(jīng)驗,支撐所學知識。后兩個教學目標,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課堂語言多樣化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主要是由教師講授課本知識,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關注知識的灌輸,而忽略課教學語言的趣味性。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根據(jù)教學內容設置生趣活潑的教學語言,研究學生的心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氣候多樣和季風顯著這個章節(jié)時,講到南北氣溫的差異。教師可以跟所在地區(qū)的氣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南方的教師可以跟學生說:“老師有一個朋友是杭州人,有一天他說今天3度好冷,山東人笑了:我們這零下3度。北京人也笑了:我們這零下13度。黑龍江人聽到哈哈大笑:我們這零下23度。你們猜老師的朋友說了什么呢?他聽完冷笑一聲:我說的是室內。學生聽完,可以深刻的理解到南北氣溫巨大的差異。這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
四、總結
初中地理是和我們生活最為接近的應用型學科,如何從實際出發(fā),構建高效初中地理課堂,是每個地理教師都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先用貼近生活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用生動幽默的語言,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地理知識,構建高效初中地理課堂。
【參考文獻】
[1]韓菲菲.基于實際,聯(lián)系生活———論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措施[J].好家長,2014(47)
[2]楊銘剛.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15)
[3]吳瑜.打造高效課堂感受地理魅力———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4)
有關初中地理教學論文范文推薦:
5.初中地理教育論文
6.中學地理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