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教育類論文 > 心理學類 > 有關大學心理學論文范文

有關大學心理學論文范文

時間: 斯娃805 分享

有關大學心理學論文范文

  現(xiàn)代意義上的健康不僅是生理上的健康,還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心理健康是現(xiàn)代人才的必備條件和基本要求。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大學心理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有關大學心理學論文范文一: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一、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

  1.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首先,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的絕大部分學生在大學之前接受的都是應試教育,這種教育模式過分強調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除成績之外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許多學生走進大學后依然無法改變這種思維模式,一方面,其執(zhí)著于成績的高低,產(chǎn)生極強的競爭心態(tài)。另一方面,不愿意參加校園豐富多彩的活動,看到其他同學通過參加活動而有所收獲的時候心里又十分不平衡。久而久之,會導致這些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不均衡,出現(xiàn)抑郁、自卑等諸多心理問題。其次,對大學生活不適應。從高中到大學,是人生的重大轉折。許多學生面對生活環(huán)境、學習條件和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轉變會產(chǎn)生極強的不適應感。對于一些學生來說,讀大學可能是他們第一次離開家,要學會獨立生活和自主決斷,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許多獨生子女,缺乏相應的鍛煉,因而自理能力比較差并且不適應集體生活;對一些來自貧困山區(qū)的同學來說,城市的生活對他們有巨大沖擊,同時,學生生活習慣和思維理念的不同也會產(chǎn)生極度不適應感。這時,如果不能迅速調整心態(tài),轉換角色以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就可能會出現(xiàn)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再次,缺乏溝通技巧。在大學中,學生面臨的人際關系相對復雜,學生與老師的關系不再像中學時期那樣緊密;同學間由于生活習慣、作息時間的不同,常常出現(xiàn)矛盾;大學生還面臨著與異性交往的情感問題,有的學生將愛情置于學業(yè)之上或者是無法承受失戀的打擊等。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自卑、膽小、害羞、內向、孤僻、不善與人交際、不善言談、懷疑他人、不喜歡參與社交活動、對人冷淡等。最后,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大學階段,學生的自我認知意識開始覺醒,渴望表現(xiàn)自己,實現(xiàn)自我價值。但是,由于人生閱歷淺、缺乏社會經(jīng)驗、就業(yè)壓力大等因素,很多人不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才能、學識和社會實際情況來確立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容易造成理想和現(xiàn)實脫節(jié),產(chǎn)生懷才不遇感,最終導致心理沖突。[3]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首先,學校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我國許多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和緊迫性相對較弱,心理健康教育常為其他工作讓道。[4]許多高校并沒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到實處,只簡單建立了大學生心理輔導中心,或者是將心理健康教育掛靠于校醫(yī)院、學工處、思政科等部門。許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具體的內容和規(guī)范的體系,使其流于形式效率低下,旨在防止學生不要出事,不要走極端,而難以發(fā)揮其教育作用。其次,從業(yè)人員數(shù)量不足,其專業(yè)性和技術性欠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國內起步比較晚,國內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缺少專業(yè)教師來教育引導學生,對學生進行生活、學業(yè)和生涯發(fā)展方面的指導。據(jù)統(tǒng)計,國外高校專職心理咨詢人員與學生的比例大致為400:l,而調查的幾所高校大致為10000:1,在一所3萬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專職教師只有兩個人,另一所近8000人的學校,專職教師還帶著品德、倫理課。[5]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yè)性和技術性都很強的工作,它要求從業(yè)人員不僅具有專業(yè)的背景知識,如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還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目前,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多半是“半路出家”,甚至只是掛名,學校也沒有對他們進行全面、系統(tǒng)、專業(yè)的培訓。學生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向老師尋求幫助時,難保能獲得專業(yè)、正確的引導,更不用說從日常學習生活中對學生進行教育了。最后,教育形式單一,內容缺乏針對性。目前,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采用兩種形式,即建立心理健康咨詢室和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形式單一。心理咨詢室主要是接受學生主動咨詢,只針對了少數(shù)心理有“有問題”的學生,忽略了大多數(shù)發(fā)展正常的學生;心理健康課程覆蓋面廣,但是課程不被老師和同學重視,沒有充分發(fā)揮其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另外,大學生由于家庭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歷、所處年級等方面的不同,所面臨的問題各異,而課程教育往往缺乏針對性,效果不佳。

  二、加強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尚處在發(fā)展探索時期,亟待構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針對上述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對策。

  (一)充分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構建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高校要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將其納入學校教學日程,建立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破除以往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混為一談的思想。首先,學校應建立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部門,聘請相關專家擔任職務,在其指導下,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具體組織和開展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直接參與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其次,各學院應成立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配備專職的心理健康教師,參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生建立密切的聯(lián)系。另外,各級心理教育機構間要有嚴格的監(jiān)督考核體系,確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二)注重對從業(yè)教師的培養(yǎng),打造一支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

  大學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yè)性和技術性較強的工作,高校領導者必須重視提高工作者素質,建設一支素質全面、結構合理、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6]首先,學校招聘的心理健康教育專職人員必須達到要求學歷,最好有相關工作經(jīng)驗或是實習經(jīng)驗,更重要的是,心理教師必須有責任心和耐心。其次,要保證學校各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人員數(shù)量,以便全面展開各項工作。再次,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專職人員要進行專業(yè)的上崗培訓并進行定期考核,特別是要加強對于高校輔導員的培養(yǎng)。最后,要加強校際之間的經(jīng)驗交流,互換互派心理輔導人員,以達到交流經(jīng)驗、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形式,兼顧對學生的差異性輔導

  首先,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十分豐富,不僅包括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還包括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增強社會適應能力,進行就業(yè)指導、戀愛心理指導等各方面的內容。其次,除了開設相應的課程外,還應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如建立心理健康社團、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壇或討論會、舉辦心理健康主題月、編輯心理健康雜志等。再次,要充分利用學校的廣播臺、櫥窗、校報等資源,宣傳及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最后,針對學生存在的不同心理問題,采取不同的心理輔導方式和內容,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四)構建和諧校園文化,從文化理念上使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

  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校園文化作為學校隱性課程的一部分,它不僅影響著學生心理品質的形成,而且直接關系到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7]首先,學校應當端正辦學理念、堅持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形成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其次,學校應當美化校園環(huán)境,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特別是圖書館的建設,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保障。再次,采用新型幫學手段,建立“朋輩輔導員”制度,同輩師兄弟間幫扶互助,排解心理困惑,助人自助,形成一種坦誠相待、互相關懷的同輩情誼與和諧氛圍。最后,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如體育節(jié)、藝術節(jié)、讀書會等,豐富學生的心理體驗,充實其精神世界。

  (五)自主提高,優(yōu)化自身性格

  盡管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上還存在許多不足,但是大學生許多心理問題的處理與解決,還需要從其自身來著手。首先,其應積極參加校園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感受與同學之間團結協(xié)作、拼搏進取的精神,從而融入同學中,克服孤獨、自卑和膽小等問題。其次,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集體生活中一定要培養(yǎng)自己服務他人的理念,凡事先想到他人,就能避免許多矛盾糾紛的產(chǎn)生或是激化。再次,主動尋求心理幫助。當意識到自身問題難以克服或是與他人糾紛難以調解時,一定要向輔導員或是心理健康老師尋求幫助與指導,切不可逃避、拖延問題。最后,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學生可以通過校圖書館以及學校舉辦的各種心理健康宣傳活動等來學習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識,以便遇到問題時不恐慌、不逃避,能采用正確的處理方式或者處理流程。

  三、結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在當前乃至于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都將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和加倍投入的重點問題之一,它不僅關系到大學生個人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還關系到整個大學校園生活的和諧與豐富,甚至關乎到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與進步。它不僅是一個教育問題,更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相信通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設的完善以及大學生自身的積極學習和努力提高,我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會邁上一個新臺階。

  有關大學心理學論文范文二:大學生心理健康音樂課程干預的影響

  摘要:在社會轉型進程不斷加快的形勢下,在校大學生作為一類特殊的青年群體,隨著心理、品質、意識逐漸趨于成熟的重要階段,逐漸開始顯露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如果不能給予及時的調節(jié)與疏導,就會轉變成心理障礙或者嚴重的精神疾病。目前,心理問題與精神疾病已經(jīng)成為了阻礙年輕一代發(fā)展的主要屏障,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本文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研究當代在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闡述音樂對其心理健康的調試作用。

  關鍵詞: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問卷

  近些年來,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評價已經(jīng)成為了各高校乃至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的話題,其焦點話題就是高校中有多少大學生存在“心理問題”[1]。但是,不同學者通過實踐研究后得出的結論卻各不相同,其比例變化范圍從5%-64%[2-3]。此種差異不僅引起了大眾的困惑,也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員深感棘手。所以,一定要深入分析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從而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選取某高校2014級本科在校大學生314人,其中男生164人,女生150人,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n=195)、研究組(n=119)。兩組學生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二)研究工具

  課題小組通過自制調查問卷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以此制定相應的音樂課程,通過對調查中的119名同學用音樂課程干預的方式,對其進行為期3個月的音樂課程心理干預(每周2次)。

  (三)方法

  1.音樂節(jié)奏練習在整個音樂中,節(jié)奏是骨架,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4]。音樂節(jié)奏能夠引起人體組織細胞的和諧共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微妙的細胞按摩作用,有利于消除不良生理反應與心理反應。在音樂節(jié)奏中,盡管形態(tài)多樣,但是其基本形態(tài)并不復雜。不同的節(jié)奏具有不同的音效,如切分型可以改變節(jié)拍強弱規(guī)律,增強音樂的起伏感;帶休止型具有活潑、輕快的作用等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奧爾夫教學法與柯達伊教學法,用肢體活動與節(jié)奏練習等課程干預對學生心理進行調節(jié)。2.鼓圈鼓圈并不是一種普通的擊鼓表演,其是一種集體音樂治療方法。其主要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圍成一個圓圈,并且在引導下予以演奏打擊樂器[5]。通過擊鼓,不僅可以減輕壓力,促進交流,還可以提高自我尊重意識,為個人和團體注入了新的活力。3.歌唱很多學生因為自身內向、靦腆,不敢在人前唱歌,此時,教師要鼓勵學生踴躍表現(xiàn)自己,可以先帶領學生集體練習,逐漸提高膽量,從而自然的在人前歌唱。在自己練習的時候,要注意呼吸、發(fā)聲等方面的訓練,確保吐字清晰。4.音樂欣賞因為音樂可以影響人的生理活動,尤其是情緒。所以,人們可以通過對音樂的欣賞改善與調劑自身的生理功能與心理功能,從而達到治療與增強健康的目的。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用語言對音樂進行講解,引領學生進入音樂的意境中,以此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比如,播放《小夜曲》、《彩云追月》、《喜相逢》等,讓學生充分放松精神,感受生活的美好,消除焦慮、抑郁等情緒,釋放壓抑的情感;播放《蘇武牧羊》、《漢宮秋月》等,抑制學生易怒、煩躁的情緒,調整紊亂的思緒。通過為期3個月的音樂課程干預,再對學生進行調查問卷(詳見表3),以此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及音樂療法的作用。

  (四)心理健康評價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予以評分,采取1-5分的5級評分標準,1分代表無癥狀到5分代表癥狀嚴重,依次遞進。評分越低,癥狀越輕,表明心理健康狀態(tài)越好。

  (五)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調查數(shù)據(jù)予以處理,數(shù)據(jù)資料表示為(x±s),并給予t檢驗,若P>0.05,表示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研究結果

  (一)調查問卷結果

  發(fā)放314份調查問卷,收回314份,有效率為100%。調查問卷結果詳見下圖。通過音樂課程干預之后,可以顯著改善學生的心情,使學生更加積極、樂觀,為今后的學習與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兩組學生SCL-90評分比較

  在音樂課程干預前,兩組學生心理健康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學生的心理健康評分均顯著降低,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并且研究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圖3所示。

  三、結論

  (一)當代在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當代在校大學生隨著擺脫了高中階段教師的束縛式管理,有了完全自我發(fā)展與定義的空間,正處于人生的第二次“斷乳期”,此時大學生充滿了朝氣蓬勃、充滿競爭力與想象力,給人一種向上、年輕的力量。進入了相對自由的大學校園,在生理、心理層面均會產(chǎn)生一定的變化,許多學生都會出現(xiàn)一定的不適應狀況[6]。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與世界觀在此階段開始形成,然而在社會新觀念、中西文化的碰撞之下,很多大學生均會產(chǎn)生一定的迷茫,無法予以良好適應。除此之外,由于大多數(shù)學生均是離開父母獨自生活,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很多的不習慣,從而對其心理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在無法有效宣泄的情況下,就會產(chǎn)生一些心理問題。如一些學生存在部分交流困難、神經(jīng)抑郁,部分學生出現(xiàn)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另一方面,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學生結交異性朋友的想法油然而生。在此過程中,一些學生也會有失敗的經(jīng)歷,部分學生可以正確對待,而有些學生難以擺脫心理影響,甚至做出一些傷害性行為。根據(jù)有關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隨著心理問題的日益突出,超過20%的學生已經(jīng)嚴重制約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必須予以高度重視[7]。

  (二)音樂課程干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與作用

  通過大量研究表明,對大學生進行音樂課程干預,可以起到以下作用:一是,可以有效改善大學生的不良情緒,培養(yǎng)健康情感。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音樂可以改變人的情感與心靈,激發(fā)人們的生理與心理活動,進而產(chǎn)生不同情感、情緒。通過音樂干預,可以增強大學生調適情緒的能力,進而穩(wěn)定大學生情緒,以免出現(xiàn)一些不良行為。二是,可以消除人際障礙,促進自我表達。在集體音樂活動中,大學生可以通過音樂語言、非語言因素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情緒。由此可以看出,音樂能夠有效調適大學生的心理障礙,使其可以充分表達自我,進而適應集體生活。三是,可以有效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通過音樂活動,可以有效調動大學生參與相關活動的積極性與熱情,并且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從而在適應集體生活的基礎上,提高了彼此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綜上所述,大學生正處在心理轉型階段,音樂教育對調整其情緒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定要正確定位音樂,以此充分發(fā)揮音樂教育的功能,合理調整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以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時,在大學校園中注意音樂氛圍的營造,構建多種音樂心理調適途徑,如校園音樂廣播、校園文化活動、音樂講座、音樂講壇、音樂類社團等,讓大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會音樂、感受音樂,以此陶冶大學生的情操,舒緩大學生的情緒,從而實現(xiàn)大學生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汪立夏,舒曼.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負性事件及求助行為趨勢分析——基于江西省十年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教育學術月刊,2013,05:24-27.

  [2]馬珺.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成就動機及自信的關系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3,26:3151-3153.

  [3]張力.“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12:82-83.

  [4]趙華偉.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APH模型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以魯東大學為例[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Z1:202-205.

  [5]劉劍斌.“80后”與“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研究——以東華理工大學為例[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0(03):268-271.

  [6]孫慶瑤.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置的影響[J].卷宗,2014,07:232-232.

  [7]周愛萍.甘肅省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13(05):15-17.

有關大學心理學論文范文相關文章:

1.大學心理學論文范文

2.大學心理健康論文范文

3.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論文范文

4.大學生心理學論文范文

5.大學生心理學論文范文參考

6.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范文

119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