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開放識字”
時間:
尚延國1由 分享
摘 要:課堂無疑是學生識字的主渠道。但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從家庭生活到社會活動,漢字幾乎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每個空間。面對如此強烈的視聽沖擊,我們的識字教學,不僅要重視在課堂上教會學生認識課文中的生字,還應重視引導學生走向課外。鼓勵孩子在家庭中,在游玩中,在日常各種各樣的活動中開動小腦筋識字。將識字引向生活,走開放性識字之路。
關(guān)鍵詞:開放識字 生活 活動 閱讀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稍有不慎容易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如何讓"識字"充滿情趣,使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接受這項學習任務呢?我們不妨把從前封閉式的識字教學引向開放式多元化的識字教學中去。
一、開發(fā)資源,在生活中識字。
生活中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因素,學生的校內(nèi)外生活是學校教育資源開發(fā)的重要領(lǐng)域。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大語文"觀,加強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的整合,走出語文課只教"語文書"的圈子,有針對性地將語文學習引向生活的大舞臺。在學生生活的環(huán)境中,可以接觸到很多漢字。如我校的學生有部分是來自金山、銀海、長虹市場,他們的家長多做些小生意,門面里有許多物品包裝袋、廣告紙以及商店的招牌等,就可以引導學生平時留心觀察,注意收集,隨時隨地進行識字練習。當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讀出生活環(huán)境中的字時,會有多么高興??!而且,學生有時還把一些"字"帶到學校來,互相考一考,真是"其樂無窮"!這樣,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材料,利用學生生活經(jīng)驗進行識字,擴大了學生的識字量。
二、寓識于玩,在活動中識字。
教育心理學認為,保持和再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有關(guān)的心理活動。因此,根據(jù)小學生善于形象思維的特點,用"趣"構(gòu)建識字教學的形式——編兒歌、講故事、猜字謎等,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漢字。如教學《胖乎乎的小手》一課中的"喜"字時用猜謎語的方式,老師出示謎面"一口吃掉十顆豆豆",學生在桌子上用手寫一寫,猜出謎底的同時也記住了這個字。在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為生字編字謎、編兒歌,既有助于學生對生字的鞏固,也培養(yǎng)了學生正確拆分字形、認識漢字形體特點的能力,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如在教學《夏夜多美》一課中的"趴"字時,一名學生說他可以編個字謎"八只腳"。在整個課堂中形成一種和諧、輕松的氣氛,學生在平等、愉悅的情感狀態(tài)中學習識字,效果會很不錯。
如我組織的"快樂識字周"活動,每周圍繞一個主題(例如水果周、蔬菜周、動物周、植物周等),引導他們在課外識字本上寫一寫認識的水果、蔬菜、植物、動物等物品的名稱,畫一畫它們的外形,或者在廢舊報刊上剪下它們的圖片、漢字貼一貼、認一認,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課外自主識字。當然,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通過家長會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然后,我把每周一下午第一節(jié)語文課定為課外識字匯報時間,組織他們交流自主識字的成果,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識字成果的機會。讓他們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還有更好的識記方法嗎?促使學生把好的識記方法介紹給大家,如平時課堂上常用的"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畫一畫"、"演一演"等識字方法都從學生口中脫口而出,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三、識用結(jié)合,在閱讀中識字。
新課標提出六年制小學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提早進行閱讀。教師可結(jié)合學校的校本課程《文學欣賞》,開設一些適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的《兒歌、故事欣賞與創(chuàng)作》課,讓學生閱讀注有拼音的童話故事、兒歌、古詩等,能加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也能在閱讀中學會不少漢字。
學生識字多了,可以提早閱讀各類讀物。那么,通過大量閱讀反過來又鞏固了生字,擴大學生的識字量。何樂而不為?所以,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漢字后,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走向課外,鼓勵學生閱讀兒童拼音讀物,把識字寓于讀課外書的過程中,達到"寓識于讀"、"以識促讀"的目的。
如學完一首古詩,讓學生課外讀讀《唐詩三百首》、《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學完一篇童話故事,讓學生課外讀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等,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的優(yōu)勢,在讀書的過程中認識生字,在文章的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感知和認識生字。
每個星期的一節(jié)課外閱讀課,我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課外書帶來讀,讓學生認識一個字就把這個字圈起來。讀完一首小詩或一篇小故事后,我組織他們四人小組交流:今天又認識了哪些新的字啦?讀給同學聽聽,并說說自己是怎么學會這些字的。小組內(nèi)說得好的同學可以推舉到全班交流。學生在讀書過程中認識了漢字,看著書上一個個的小圓圈,聽了老師和他人的評價,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識字的快樂,就會喜歡上識字。
每天早讀課前五分鐘,我還指導學生誦讀四句《三字經(jīng)》,《三字經(jīng)》每三個字為一小短句,讀起來特別順口。我教學生擊節(jié)而誦,讀出其中的韻味。學生在搖頭晃腦的溜讀中形成語感,并在誦讀中不知不覺間識記了字形。而且,每天四句,學生識字如游戲,興趣盎然,自然談不上負擔。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chǔ),在開放性識字教學中,我注重激發(fā)孩子們課外自主識字的興趣,保護他們識字的積極性。只要每個孩子"多識"的量比書上的多就行了,關(guān)鍵是讓孩子去體驗,去實踐,去充滿情趣地識字。實踐證明:學生在開放性識字教學中,識字的興趣,能力等方面有了顯著的提高。我相信只要不懈努力,只要家長、學生的積極參與,開放性識字教學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效,為閱讀和寫作奠定更堅實的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開放識字 生活 活動 閱讀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稍有不慎容易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如何讓"識字"充滿情趣,使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接受這項學習任務呢?我們不妨把從前封閉式的識字教學引向開放式多元化的識字教學中去。
一、開發(fā)資源,在生活中識字。
生活中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因素,學生的校內(nèi)外生活是學校教育資源開發(fā)的重要領(lǐng)域。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大語文"觀,加強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的整合,走出語文課只教"語文書"的圈子,有針對性地將語文學習引向生活的大舞臺。在學生生活的環(huán)境中,可以接觸到很多漢字。如我校的學生有部分是來自金山、銀海、長虹市場,他們的家長多做些小生意,門面里有許多物品包裝袋、廣告紙以及商店的招牌等,就可以引導學生平時留心觀察,注意收集,隨時隨地進行識字練習。當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讀出生活環(huán)境中的字時,會有多么高興??!而且,學生有時還把一些"字"帶到學校來,互相考一考,真是"其樂無窮"!這樣,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材料,利用學生生活經(jīng)驗進行識字,擴大了學生的識字量。
二、寓識于玩,在活動中識字。
教育心理學認為,保持和再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有關(guān)的心理活動。因此,根據(jù)小學生善于形象思維的特點,用"趣"構(gòu)建識字教學的形式——編兒歌、講故事、猜字謎等,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漢字。如教學《胖乎乎的小手》一課中的"喜"字時用猜謎語的方式,老師出示謎面"一口吃掉十顆豆豆",學生在桌子上用手寫一寫,猜出謎底的同時也記住了這個字。在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為生字編字謎、編兒歌,既有助于學生對生字的鞏固,也培養(yǎng)了學生正確拆分字形、認識漢字形體特點的能力,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如在教學《夏夜多美》一課中的"趴"字時,一名學生說他可以編個字謎"八只腳"。在整個課堂中形成一種和諧、輕松的氣氛,學生在平等、愉悅的情感狀態(tài)中學習識字,效果會很不錯。
如我組織的"快樂識字周"活動,每周圍繞一個主題(例如水果周、蔬菜周、動物周、植物周等),引導他們在課外識字本上寫一寫認識的水果、蔬菜、植物、動物等物品的名稱,畫一畫它們的外形,或者在廢舊報刊上剪下它們的圖片、漢字貼一貼、認一認,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課外自主識字。當然,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通過家長會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然后,我把每周一下午第一節(jié)語文課定為課外識字匯報時間,組織他們交流自主識字的成果,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識字成果的機會。讓他們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還有更好的識記方法嗎?促使學生把好的識記方法介紹給大家,如平時課堂上常用的"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畫一畫"、"演一演"等識字方法都從學生口中脫口而出,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三、識用結(jié)合,在閱讀中識字。
新課標提出六年制小學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提早進行閱讀。教師可結(jié)合學校的校本課程《文學欣賞》,開設一些適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的《兒歌、故事欣賞與創(chuàng)作》課,讓學生閱讀注有拼音的童話故事、兒歌、古詩等,能加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也能在閱讀中學會不少漢字。
學生識字多了,可以提早閱讀各類讀物。那么,通過大量閱讀反過來又鞏固了生字,擴大學生的識字量。何樂而不為?所以,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漢字后,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走向課外,鼓勵學生閱讀兒童拼音讀物,把識字寓于讀課外書的過程中,達到"寓識于讀"、"以識促讀"的目的。
如學完一首古詩,讓學生課外讀讀《唐詩三百首》、《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學完一篇童話故事,讓學生課外讀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等,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的優(yōu)勢,在讀書的過程中認識生字,在文章的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感知和認識生字。
每個星期的一節(jié)課外閱讀課,我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課外書帶來讀,讓學生認識一個字就把這個字圈起來。讀完一首小詩或一篇小故事后,我組織他們四人小組交流:今天又認識了哪些新的字啦?讀給同學聽聽,并說說自己是怎么學會這些字的。小組內(nèi)說得好的同學可以推舉到全班交流。學生在讀書過程中認識了漢字,看著書上一個個的小圓圈,聽了老師和他人的評價,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識字的快樂,就會喜歡上識字。
每天早讀課前五分鐘,我還指導學生誦讀四句《三字經(jīng)》,《三字經(jīng)》每三個字為一小短句,讀起來特別順口。我教學生擊節(jié)而誦,讀出其中的韻味。學生在搖頭晃腦的溜讀中形成語感,并在誦讀中不知不覺間識記了字形。而且,每天四句,學生識字如游戲,興趣盎然,自然談不上負擔。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chǔ),在開放性識字教學中,我注重激發(fā)孩子們課外自主識字的興趣,保護他們識字的積極性。只要每個孩子"多識"的量比書上的多就行了,關(guān)鍵是讓孩子去體驗,去實踐,去充滿情趣地識字。實踐證明:學生在開放性識字教學中,識字的興趣,能力等方面有了顯著的提高。我相信只要不懈努力,只要家長、學生的積極參與,開放性識字教學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效,為閱讀和寫作奠定更堅實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