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畢業(yè)論文
藝術類畢業(yè)論文
藝術是人類通過借助特殊的物質材料與工具,運用一定的審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與物質材料、心靈與審美對象的相互作用下,進行的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藝術類畢業(yè)論文的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藝術類畢業(yè)論文篇
淺析漢字藝術與觀念藝術
漢字藝術與觀念藝術
漢字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承載民族思想感情與社會生活內容、含義及記錄、傳遞信息的符號,在幾千年的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隨著時代精神與書寫方式的轉化與進步完成了文字造型的抽象化與符號化:漢字造型經歷了從源自真實物象的象形文字到高度凝練的現(xiàn)代字體,書寫方式經歷了從在龜甲,牛骨上刻制到東漢紙的產生之后的書寫再到宋代雕版印刷術產生之后的印刷字體,其蘊涵的東方文化特質(如象形、會意等特征)是西方文字如拉丁文字所不具備的,其中所體現(xiàn)的東方哲學及漢字中滲透出的形象思維的歷史也是其他文化樣式所沒有也不能實現(xiàn)的。
漢字的起源是多元的。古時候,人們通過結繩、刻畫圖形符號、八卦、算籌、契刻等方法來記錄事件的發(fā)生,慢慢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為了記錄和傳播信息的方便、交流思想的快捷,逐漸的形成了一套漢字系統(tǒng),它是歷史發(fā)展必然的產物。
古人把看見的無法表述和會意的物體形狀簡化后刻在龜殼、獸骨上,就成了最早的象形文字,比如“人”就畫一個人的形狀,“鳥”就直接畫成鳥的模樣。“象形造字法”及“象形字”是漢字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造字方法的基礎(即《許慎.說文解字》中的六書所總結)。
沒有實體的漢字就是沒有載體的藝術,是虛妄的藝術。
從甲骨文、石刻、銘文、碑刻、竹簡、絹(紙)書、裝置、雕塑、行為到建筑及總體藝術,漢字以其獨特而固有的視覺能量巍然屹立,大有“撼山易,撼漢字難”的氣宇。
漢字的“六書”觀點盡管早在戰(zhàn)國末期和漢代就得到了創(chuàng)舉和提煉,但是在以后的接近2000年的時間里,六書中的象形、會意、指意、轉注、形聲、假借等造字方法及實用方法基本貫穿和沿襲到近現(xiàn)代并仍保持有被繼續(xù)發(fā)揚的活力。
一、漢字與觀念的概念與關系
首先觀念無關形式或材料,而是關于觀念和意義的。在藝術領域而言,它不可能被定義為任何媒介或風格,而更多的關系到它“觀”什么“念”。事實上,觀念藝術不只存在于大腦參與中,它往往具有各種形式有機結合,如日常用品、攝影照片、地圖、錄像圖表以及語言自身等;并通過提出一種對藝術的徹底批判、表述和它們被使用的方式來對大部分藝術家的思想產生了決定性的作用。
其次,研究漢字的觀念、漢字與觀念的關系,將促進藝術家在觀念藝術上、文字與觀念上的深入研究和探討,從而對漢字在當代藝術中的應用產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展示影響力,發(fā)展?jié)h字在當代藝術應用中的理論和實踐水平。如漢字的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指意、象形等功能的現(xiàn)實應用。會意的應用觀點是利用漢字的意象的應用,產生傳統(tǒng)美學和傳神的表達。
象形的應用觀點是對漢字的造型、結構、形象重新組合產生新的造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標和世博會的徽標設計便是對象形的應用;形聲的應用觀點是利用形聲造字、與視聽相結合服務視聽藝術;轉注是對網絡語言的關注和應用;假借是一種提高藝術語言表現(xiàn)手法,如暗喻,在現(xiàn)實應用中如“從零開始”寫成從‘您’開始”,這樣更好的傳達了設計理念和表明了廣告意圖;指意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就是將錯就錯、或利用諧音進行創(chuàng)作,這一點已為許多平面設計或電視傳媒所利用。
第三,漢字在當代藝術中的應用,離不開具體漢字本身和“觀念”的雙外延延展。也就是說,將具體的“漢字觀念化”和將某藝術觀念“漢字化運用(藝術形式及產品化應用)”,將是漢字在當代藝術發(fā)展中的核心觀念之一。
而創(chuàng)作或者“應用觀念”的產生即使有章可循或者瞬息萬變,我們都無法用恒定的公式來“標準化”觀念藝術的創(chuàng)作。因此發(fā)展應用漢字,通過漢字的具體形式表現(xiàn)出創(chuàng)作意圖,應當成為當代藝術家的前沿陣地。因此,讓漢字的應用充滿觀念,讓觀念的產生包含了漢字的應用或變遷,這樣的“觀念的漢字:之研究以及其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將是對“漢字與觀念”籠統(tǒng)概念的詳細注解。
最后,我想引用徐冰先生關于描寫自己創(chuàng)作《新英文書法》、《天書》等作品時的一段話來表達我對文字觀念性的闡述宗旨:
“文字本來是用來交流、傳遞的,但我的文字是一個不好用的系統(tǒng)。它們通過給人找麻煩、切斷人正常的思維和聲東擊西這種方式起作用。這對開啟人的思維是有作用的,就像電腦,死機之后,重新啟動它,就會獲得新的運行空間。”
二、漢字與觀念相互作用的應用詮釋
《非禮勿視》——文字的會意觀念應用。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四個詞語來自于孔子的《論語》,意思是與禮儀教誨相悖的話不能說,與禮教不符的東西不能看,與章法相違背的事情不能干。就是從眼睛,耳朵,嘴巴,身體各方面嚴格的管束自己的言行舉止,由外在的規(guī)范來熏陶自己。
構思過這樣一個作品,名字就叫做“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大概是這樣的,與千手觀音的排列陣型一樣,由四個人(為方便下文稱為A、B、C、D)按順序一字縱向排列,為了形成好的視覺效果,A跪坐在腳上,B緊跪其后,C半蹲在B后面,最后D站在C后面。隊形排列好后,處于最后一位的D用手分別塞住了前面C的耳朵,表示不該你聽到的就不要去聽;C用手蒙住了前面B的眼睛,B表現(xiàn)出驚恐的神情;B捂住最前面A的嘴巴,A的手在嘴前做出“噓”的動作,同時每個人臉上都露出無奈的神情。
這個行為藝術的中心思想是希望突出現(xiàn)實社會中,人們有那么多的無奈,有那么多“不方便”存在的理由。而作為擁有“知書達理”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中國人應當在行為中多關注自身的修養(yǎng),為構建和諧社會締造和諧因子。而從其藝術性的側面研究,作為《書》、《禮》等漢字文明也必將在當代藝術和當代社會中對人們的行為起到教化、指導作用。也就是說觀點對了,由觀念文字所創(chuàng)造的當代藝術,乃至當代藝術的重要標志是什么?是批判!
藝術類畢業(yè)論文篇2
淺談民間藝術和藝術
【摘要】我們將“藝術”定義為人類通過借助特殊的物質材料與工具,運用一定的審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與物質材料、心靈與審美對象的相互作用下,進行的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梢哉f它是一種精神文化的創(chuàng)造行為,是人的意識形態(tài)和生產形態(tài)的有機結合體。反映當地社會生活,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意識形態(tài)。
【關鍵詞:造型;借助;存在;創(chuàng)造
所謂的民間藝術是針對一些學院派藝術文人藝術的概念提出來的。廣義上來說,民間藝術是勞動者為滿足自己的生活和審美需求而創(chuàng)造的藝術,其中包括了民間工藝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和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狹義上說,民間藝術指的是民間美術和工藝美術各種表現(xiàn)形式。
民間藝術也是藝術領域中的一項分類,冠以“民間”字樣,顯然是要與所謂的“宮廷藝術”與“貴族藝術”等有所區(qū)隔。不過“民間藝術”的領域很寬廣,而且也不乏很多“絕活”,象皮影、剪紙、編織、繡花、獅子舞等等,
在我國民間藝術其實是按照材質分類,有紙、布、竹、木、石、皮革、金屬、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類民間手工藝品。它們以天然材料為主,就地取材,以傳統(tǒng)的手工方式制作,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與當地民俗活動密切結合,與生活密切相關。從一年中的四時八節(jié)等歲時節(jié)令、從出生到死亡人生禮儀、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間藝術也有學者按照造型來分類,但是這幾種分類都比較單一,不能完全體現(xiàn)出民間工藝美術極為豐富的內容種類與傳統(tǒng)文化的密切關系。按照制作技藝的不同,又可以將民間藝術分為繪畫類、塑作類、編織類、剪刻類、印染類等等。
從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看,民間藝術是以農民和手工業(yè)者為主體,以滿足創(chuàng)作者自身需求或以補充家庭收入為目的、甚至以之為生計來源的手工藝術產品。 從生產方式看,民間藝術是以一家一戶為生產單位,以父傳子、師帶徒的方式世代傳承的。 從功能上看,它包括了側重欣賞性和精神愉悅的民間美術作品,也包括了側重實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裝飾品。作品的題材和內容充分反映了民間社會大眾的審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飽滿粗獷,色彩鮮明濃郁,既美觀實用,又具有求吉納祥、驅利避害的精神功能。
傳統(tǒng)玩具是指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手工制作玩具,俗稱“耍貨”。它們與民俗關系密切,具有一定的傳承歷史。傳統(tǒng)玩具的生產采取了一家一戶的作坊式加工方法,成為代代相傳的地方和家族手藝,傳統(tǒng)玩具的題材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表現(xiàn)的是民眾的信仰、習俗和戲曲、傳說、民間文學等內容。它的造型、色彩和結構隨意、主觀,具有原始文化和鄉(xiāng)土藝術的特點,反映了中國的傳統(tǒng)審美觀念。
傳統(tǒng)工藝豐富了中國民間的游戲及體育活動,在進行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時,人們既得到了娛樂,亦達到了強身健體的目的。而共同參與的游戲或競賽,更使人們增進了情感交流并深刻體會到體育精神的真諦。中國傳統(tǒng)玩具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類和地方風格,并一直伴隨著人們的成長。時至今日,雖然許多玩具已改頭換面,但個中的涵義及先人的智慧卻仍長存其中。
例如 山西歲時節(jié)令及傳統(tǒng)廟會中的民間玩具,常常使人陶醉于幼兒時期度年過節(jié)趣事的回憶之中。除夕夜、正月初一點“滴滴金”;元宵節(jié)扎燈籠,玩花燈;二月二,龍?zhí)ь^的古廟會上,布龍、面龍、竹蛇、紙蛇玩具,能動的構造給他們以誘感力,逗引得兒童們喜笑逐鬧、爭相購買;三月三上巳節(jié)的泥哨哨,聲聲悅耳;清明前后放風箏;端午節(jié)戴香袋,玩艾葉虎。還有那小風車,七音哨、皮老虎、草編的螞蚱籠,足使兒童們興高采烈了。
而現(xiàn)在我們又將“藝術”重新定義是為人類通過借助特殊的物質材料與工具,運用一定的審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與物質材料、心靈與審美對象的相互作用下,進行的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梢哉f它是一種精神文化的創(chuàng)造行為,是人的意識形態(tài)和生產形態(tài)的有機結合體。藝術的種類繁多,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將藝術分為以下一些類型: 美術、音樂、播音主持、表演、戲劇等都是屬于藝術類的。藝術類形態(tài)有很多很多,主要分為靜態(tài)藝術和動態(tài)藝術兩大形式。
依據藝術形象的存在方式,藝術可又分為時間藝術、空間藝術和時空藝術三種。美術也是一種空間藝術。依據藝術形象的審美方式,藝術可分為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美術也是一種視覺藝術。依據藝術的物化形式,藝術可分為動態(tài)藝術和靜態(tài)藝術。美術主要是一種靜態(tài)藝術。依據藝術分類的美學原則,藝術可分為實用藝術、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和綜合藝術。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等等。
依據藝術形象的表現(xiàn)方式,藝術可分為表現(xiàn)藝術和再現(xiàn)藝術。美術中既有表現(xiàn)性的,也有再現(xiàn)性的。
一般來說,根據表現(xiàn)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藝術可分為: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造型藝術、視聽藝術、語言藝術、綜合藝術。在比較新的分法,則根據時空性質將藝術分為:時間藝術、空間藝術、電腦藝術,電腦藝術是指以電腦科技為基礎的,藝術與電腦技術相結合的,一種嶄新的藝術創(chuàng)作手段。藝術是一種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著非常復雜而豐富的內容,
與人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藝術作為一種精神產品,具有無限發(fā)展的趨勢,并在整個社會產品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藝術價值是很重要的精神價值,其客觀作用在于調節(jié)、改善、豐富和發(fā)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質包括認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
藝術的欣賞就是人對藝術品的價值進行發(fā)現(xiàn)和尋找,是欣賞者、創(chuàng)作者及表演者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情感共鳴。在藝術欣賞過程中,作者或表演者用動作、色彩、聲音以及言詞把自己所曾經體驗過的感情表達出來,以感染觀眾或聽眾,使別人體驗到同樣的感情。藝術欣賞所產生的情感從表面上看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對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對功利性一種更為廣泛、更為深刻的肯定。
不論是藝術或是民間藝術都是由 “接受”――感知、體驗、理解、想象、再創(chuàng)造等綜合心理活動,是人們以藝術形象為對象的通過藝術作品獲得精神滿足和情感愉悅的審美活動。
參考文獻:
[1] 劉笑微著.《中國民間藝術(上下冊)》,遼海出版社,2007年.
[2] 矯友田著.《圖說老手藝:走進中國民間藝術的神奇世界(全彩珍藏)》,金城出版社,2011年.
[3] 崔錦,王鶴著.《民間藝術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