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藝術類論文 > 音樂 >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論文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論文

時間: 斯娃805 分享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論文

  音樂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這是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村小學音樂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論文范文一:湘西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

  摘要:面對當今社會的飛速發(fā)展,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阻擋的發(fā)展趨勢。當音樂教育取得迅速發(fā)展的同時,我們應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到農村音樂教育上。湘西農村音樂教育觀念陳舊、師資力量不足、設備落后等現狀日趨明顯,針對這一問題,我對其展開了調查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力求使湘西中小學音樂教育快步發(fā)展。

  關鍵詞: 湘西農村中小學少數民族音樂音樂教育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城市中小學音樂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然而,在經濟落后、教育基礎薄弱、教育改革起步較晚的湘西農村中小學,卻暴露出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湘西中小學的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和完善,對湘西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保護和進一步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筆者對湘西農村多所中小學現狀進行了調查,旨在促進本地區(qū)中小學音樂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湘西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1、對音樂教育認識不夠

  在經濟條件落后,交通、信息閉塞的湘西農村,多數中小學課表上所呈現的課時量形同虛設。領導教師們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tǒng)教育觀念難以轉變,人們普遍認為升學率是衡量一個學校的辦學質量和領導業(yè)績的的指標。因為音樂課對升學率沒有沒有做出直接貢獻,常常被看作是“副科”?,F有的課時,通常會被“主科(語文、數學、英語)”擠掉。音樂課的開設與否,學生的音樂知識和審美認識如何,是否達到《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常不被領導重視。以升學率為核心的思想,在學校領導和一線教師的心里根深蒂固。重視應試教育,輕視美育教育,把學校的音樂課看成是可有可無,可以任意調劑的學科。

  2、教師隊伍不穩(wěn)定

  調查發(fā)現,湘西農村多數中小學教師隊伍存在這樣的一個現狀:音樂教師基本上不具備音樂專業(yè)知識,為了適應政策的號召,一些老師通過函授拿文憑,成為“專業(yè)音樂教師”。在德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難免會走彎路,就連基本的識譜、基本樂理都不會。

  由于音樂教育與升學考試沒有直接聯系,學校便沒有配備專業(yè)的音樂教師,取而代之的是兼職的音樂教師。一個老師兼教幾門課,這是常見的!湘西經濟落后,導致中學師資力量薄弱,音樂教育受到很大限制。

  3、教學設備欠缺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音樂教材呈現形式”的建議中明確指出:“教師用參考資料除了用文字表述的教師用書之外,要大力提倡開發(fā)多媒體教學輔助軟件。音響教材要緊密配合教科書的選曲,并用多重形式呈現(如:錄音帶、錄像帶、VCD等)”,“標準”在教學硬件上提出了明確的建議。而湘西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設備欠缺,音樂課還停留在“喊唱游戲”階段,老師唱一句學生跟一句。同樣也沒有固定的音樂教室,偶爾上節(jié)音樂課也是在班里進行。教育行政部門常把限有的經費投資在“主科”上,例如:購買些化學、物理儀器等。受“升學率第一”的觀念的禁錮,作為“副科”的音樂課,改善其教學設備更是遙遙無期。

  4、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認識不夠

  湘西以土家族、苗族居多,傳統(tǒng)的苗族人能歌善舞,勤勞勇敢。真實的原生態(tài)歌曲深刻地反映了他們的音樂文化。湘西的音樂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性,深刻地理解湘西的原生態(tài)音樂形式,并使之為基礎音樂教育服務,對保護湘西的地域和民族音樂文化都有非常顯著的意義。

  教育機構在思考本地文化發(fā)展的同時,更應重視民族地區(qū)特有的文化的傳播和繼承,并著力于本民族地區(qū)的音樂教學研究和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傳承??墒?,這一點卻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以致少數民族的民族文化逐漸被“漢化”,一些特色民族音樂文化在傳承發(fā)展中脫節(jié)。例如,苗族的傳統(tǒng)蘆笙節(jié),每到節(jié)日之時,蘆笙吹起,載歌載舞。然而,湘西大多數苗族居住地區(qū)已經淡化這樣的節(jié)日,部分地區(qū)已經沒有了。青少年的音樂素養(yǎng)慢慢地被“潮流”侵蝕,不僅特色民族音樂文化被“漢化”,更有被取代的危機。

  5、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guī)程》規(guī)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在年度工作經費預算內保證藝術教育經費。”對于經濟落后的湘西農村,專業(yè)教室、鋼琴等設備由于經濟所限短時間內可能實現不了,但是,對于價格不是很昂貴的電子琴之類的常規(guī)樂器應予以保證。縣、鎮(zhèn)教育機關的教育經費有限,本來就不是很重視中小學音樂教育,加之分歧又多,投入各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經費就少之甚少,甚至沒有。有限的經費只能維持日常教學開銷,根本談不上購買音樂教學設備。

  二、對策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中小學這個年齡階段是人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藝術情感、態(tài)度、審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蘇霍姆林斯多次表明了這樣的觀念:“中小學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反映出中小學音樂教育不是專業(yè)教育或職業(yè)教育,不以造就音樂家為己任,它的基本目標是育人。各領導老師應牢牢抓住“以審美為核心”這一理念,以音樂教育為突破口,努力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以音樂教育來加強和引導學生其他方面的成長,這就要求各階層領導老師轉變觀念,打破升學率的禁錮,大力發(fā)展美育,改變“只有升學率才能救學校,才能發(fā)展學校” 的看法。

  2、城鄉(xiāng)互動

  積極推行合作學習,加強文化交流是湘西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迫切的教學需求。音樂教育不能閉門造車,在強調校本探究式教學的時候,應努力與外界聯系??h、鎮(zhèn)、學校領導應鼓勵一線教師進修學習,鼓勵其組織學生參加城鎮(zhèn)的音樂演出、比賽。鼓勵其到藝術學校,省、市優(yōu)秀的學校觀摩教學。在大力發(fā)展民族音樂文化的同時,積極吸取城市的多元音樂文化,學習新知識,開拓視野,革新觀念,才能與時俱進地組織教學。

  3、 因地制宜,發(fā)展鄉(xiāng)土音樂

  湘西音樂藝術資源豐富多彩,其中苗歌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湘西農村中小學,不聞鋼琴、小提琴之音,但得清秀山間之鳥樂。“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用樹葉模仿大自然的聲音,極易融入音樂課堂,并給學生耳目一新之感。

  湘西苗族有著廣為流傳的山歌。鄉(xiāng)音演唱的山歌,成了湘西原汁原味的藝術魅力?;虮磉_苗族人樸實、善美的本性,或表現苗人強悍、勇敢、向陽花的性格。山歌是苗族人的社交工具,應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把本區(qū)域的山歌引入中小學課堂,實現音樂民族化,避免了民族音樂在青少年身上逐漸“漢化”的趨勢。

  4、加大音樂教育投入,優(yōu)化音樂師資

  加大音樂教育投入,根本上要加強教育經費的投入。首先,政府的投資,這是資金籌備的主要渠道。其次,利用西部大開發(fā)工程的有利契機,解決湘西農村音樂教育投入不足的問題。再次,合理利用湘西美麗的山水環(huán)境,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吸收社會資本,彌補教育資金短缺。

  湘西農村的音樂教育師資,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應鞏固現有師資,提高其福利待遇和地位,調動他們教學的積極性。其次,鼓勵音樂教師進行進修學習,提高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再次,大膽引進專業(yè)音樂教師,解決音樂教師不足的現象。

  參考文獻:

  [1]王安國, 吳 斌. 音樂課程標準 (實驗稿) 解讀 [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

  [2]王俊英,農村實施音樂教育的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4,24(4):74-75.

  [3]謝征,李豫虔.農村學校音樂教育現狀及改革思路[J].美與時代,2004,7:40-42.

  [4]張愛民,對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思考[J].甘肅教育,2002,12:45-45.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論文范文二:農村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摘 要: 審美教育也稱美感教育,即美育,它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為此,必須高度重視音樂教育中的審美教育,充分發(fā)揮音樂在提高人的素質中的作用,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音樂審美能力及對音樂的審美創(chuàng)造力,從而促進音樂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推動整個社會發(fā)展。

  關鍵詞: 農村小學 音樂教育 審美教育

  新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教育是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優(yōu)美健康的音樂是審美主體獲得美感的重要源泉。”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yǎng)音樂家,不是讓學生認識一兩條音樂藝術規(guī)律,也不是學會一兩種音樂技能,而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喜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yǎng)及審美能力。這是一種與美的感動相結合的教育,是滲透于人的心靈的情感教育,能造就全面發(fā)展的新一代新人。要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喜歡音樂、懂得音樂、欣賞音樂、表現音樂,接受并創(chuàng)造音樂文明,進而使之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為全面發(fā)展身心和諧的人。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它的這一作用?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

  音樂是一種聽覺的藝術,需要通過聽覺來初步感受美,培養(yǎng)審美感知。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需依賴聽覺,聽,是音樂藝術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學會感知就是學會用審美的耳朵、審美的眼睛去發(fā)現、探索音樂之美。例如:在欣賞《美麗的草原》這一課中,我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精心制作了多媒體教學課件,我的一切語言、情景演示都隨著音樂的展開而同步進行。學生聆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看著栩栩如生的大草原的畫面,感受著老師美好生動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語言,完全沉浸在審美的情境之中。視覺、動覺、想象等審美因素,綜合作用于學生的情感,達到了以情動人、以美育人的審美境地。

  二、擴展學生的審美趣味,開闊音樂視野

  在美學界流行著一句話:“趣味無爭辨。”這就是說,一個人喜愛什么音樂,不喜歡什么音樂是因人而異的,我們沒有必要讓人們都有相同的愛好。相反,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興趣和愛好,但這并不是意味著我們放棄了引導和教育。因為低年級兒童由于受年齡、文化、生活經驗的局限,審美趣味是狹窄的。教師有責任通過音樂教學活動讓他們的審美趣味在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擴展,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農村學生往往對當代的音樂作品比較熟悉,因而倍感興趣。然而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在人類歷史長河下創(chuàng)作了極為豐富的音樂作品,這是我國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小學音樂教學負有不斷擴大學生音樂審美視野的任務,要讓學生不僅喜歡當代的音樂,對古代、近代、現代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也逐漸欣賞、喜歡。教材中安排的嗩吶獨奏曲《百鳥朝風》、管弦樂《春節(jié)序曲》片斷、民歌《馬燈調》、男聲齊唱《大路歌》等內容正是進行民族音樂教育的極好的素材。除此以外,可以利用課外音樂教學活動,如學校藝術節(jié),讓有文藝特長的學生演奏民樂,演唱民歌、名歌,還可以有的放矢地介紹民族樂器、樂曲、民歌或歷史上有名的聲樂作品,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民族音樂,熱愛民族音樂。小學生往往對本民族、本國家的音樂作品感到親切,因而產生興趣。然而,世界上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這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音樂風格和式樣。人們常說:“音樂是沒有國界的。”這正是音樂教學和其他學科的優(yōu)勢所在。當然,審美趣味的增強是以生活經驗、知識結構和情感體驗的增長為基礎的,我們在開展審美趣味教育時不能脫離這個基礎。這就需要音樂教師不斷地增強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特別是音樂素養(yǎng)的積累,不斷進行音樂教改的探索,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促使學生從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中汲取精神養(yǎng)料,增強音樂審美趣味,開闊音樂視野。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

  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是人類創(chuàng)造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審美創(chuàng)造力是審美主體在審美實踐的過程中按照審美規(guī)律進行創(chuàng)造性審美活動的能力。音樂創(chuàng)造是小學音樂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項教學活動。教師應該將音樂創(chuàng)造教學滲透到欣賞、歌唱、器樂演奏、律動等教學活動中去,做到任何教學活動都體現出審美創(chuàng)造的原則。例如:在欣賞《快速波爾卡》這首樂曲時,我讓10―12名學生為一組,通過表演性的動作來表現歌曲所要表達的內容,并鼓勵他們進行創(chuàng)作,以豐富樂曲的時間、場景、人物、事件;在扮演角色中,我又鼓勵學生可以一人扮演多種角色。于是,有一小組在表演中創(chuàng)作了一段舞蹈;有一小組在表演中創(chuàng)作了一首詩;有一小組還創(chuàng)設了多個場景:火車站、大草原、田野、農莊、森林,等等。在表演中,學生自由地、大膽地表現出了對樂曲的獨特理解,充分感悟到了音樂的魅力。

  四、充分利用文化娛樂活動,在潛移默化中進行音樂審美教育。

  審美教育的過程是漫長的,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修養(yǎng)不僅僅在課內,課外的很多形式更不容忽視。電視、電影、文娛晚會、文娛活動等與音樂有關的藝術文化形式,這些對中小學生來說平時接觸很多,并對他們有著強大的吸引力。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平時在看電視、電影時多注意其中有顯著特色的插曲、背景音樂等,與電視電影畫面相結合,感受音樂強烈的表現力。這種視聽藝術的融合,更能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審美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可以適當地把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電影原創(chuàng)音樂帶到課堂。學生也許對某部電影很熟,但是對電影里面的音樂卻幾乎很少關注,這樣教師就要做好引導工作。那些獲得大獎的電影音樂,很有藝術價值,非常有必要了解它們。教師可以以其中的音樂分部分結合故事情節(jié)、電影畫面給學生講解,這樣不僅僅能讓學生在音樂的音響中同時獲得視覺與聽覺的審美愉悅,加深對音樂及電影作品的印象和感受,更重要的是能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審美習慣,提高音樂修養(yǎng)。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這些音樂有所接觸并適當了解,平時可以多看、多聽,在耳濡目染中也能提高他們對音樂的認識,從而促使他們具備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及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老師一方面要加強美育、音樂審美教育理論的學習,正確地認識音樂審美趣味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重視對學生審美趣味的培養(yǎng),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藝術素質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北京教育,2000.05.

  [2]采取多種途徑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北京教育,2000.

  [3]張前,王次葜.音樂美學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4]普凱元.音樂心理學基礎[M].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論文范文三:淺談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現狀

  摘 要:目前,在我國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改革下,音樂教育的普及率得到了顯著地提高。但仍出現了音樂教育在城市和農村發(fā)展不平衡的嚴重問題。在一些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仍處于老舊落后的教育形式下,甚至有些邊遠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完全處于空白。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浮現了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不但阻礙了音樂教育的發(fā)展也阻礙了素質教育的改革、落實。

  關鍵詞:農村小學 音樂教育 現狀

  在人類藝術的發(fā)展史上,音樂是產生最早的人類藝術,它是人類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人類的精神情感生活和人類社會的文明程度。據歷史資料顯示,在我國,自周秦時期音樂教育就得到當時統(tǒng)治者和教育家的重視。這體現出了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當前我國實行的音樂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下,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發(fā)展。作為一名音樂教育教師,長期的農村基層工作,讓我看到了一些問題的嚴重程度,下面就和大家一起談談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供更多的音樂教育者了解并思索。[1]

  一、學生家長音樂教育觀念守舊

  目前我國農民生活水平雖有提高,但仍未有質的提升。家長們?yōu)榱松?,沒有更多的心思和錢供孩子學習音樂。即使想讓孩子學,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們覺得音樂只是生活可有可無的“東西”,也不能創(chuàng)造財富,沒有必要花費太多的精力和財力讓孩子去學習。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他們覺得只要文化課成績優(yōu)秀就是好學生,才是好學生。這種思想直接破壞了素質教育的落實,阻礙了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同時還助推了學校以文化課成績好和“升學率”高為目標的錯誤教學理念發(fā)展方向。

  二、學校教育觀念落后,領導不重視

  《國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第十二個五年規(guī)劃》已于2012年6月發(fā)布。但目前的現狀卻遠未達到預期的目標。面對最后的中考,高考現實情況,落實素質教育的力度變得淺薄而又脆弱。在發(fā)展速度遲緩的農村小學里,學校仍以各種統(tǒng)考分數來評價教師及學生。校方忽視音樂課,導致音樂課成為了“名存實亡”的課程。

  在農村小學中,領導認為只有教好文化課才是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甚至認為音樂課是人人都可教的課程,甚至有些領導讓教不好文化課的老師去教音樂課,讓音樂課變得“地位低下”,嚴重扭曲了音樂課的存在性,也挫傷了音樂教師的積極性。[2]

  三、音樂教學設施短缺,教學條件差

  和城市相比,我國農村經濟發(fā)展依舊緩慢、落后,沒有足夠的經費為教學投入,音樂教育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經濟能力的制約,很多農村小學沒有單獨的音樂教室,學生只能在自己班級上音樂課,受班級桌凳影響,教學空間受到嚴重影響,甚至連站立姿勢唱歌都變得困難。更重要的是,所發(fā)出的聲響勢必會影響到其他班級上課。

  其次,缺少音樂教學所必須的設備,讓音樂課都無法順利的展開。演奏樂器的短缺讓學生無法體會到音樂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特別是音像資料的短缺讓音樂欣賞課無法進行。而有些學校即使配備了音樂教學設備,也未用于日常教學。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和評比。

  農村小學的音樂教學設施、教學條件離小學音樂教育的基本要求相差甚遠,更談不上開展藝術教育,嚴重制約了音樂教育的開展。

  四、音樂教師短缺,師資力量不夠

  據教育部統(tǒng)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農村小學有二十多萬所,而音樂教師只有不到十萬人。出現了嚴重的配備不足的情況。

  其次地域差異化較大,由于農村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速度較慢,交通、通訊、文化等和城市相比落后,所以本就稀缺的音樂教師不愿意到農村任教,導致農村小學音樂教師相當缺乏。[3]

  再次,由于農村地區(q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過深,素質教育改革又為落到實處,導致農村小學音樂教師和其他文化課教師相比“低人一等”,甚至年終考核都成績落后,榮譽落后,職稱落后,于是紛紛改行,讓本就缺乏的音樂教師更加缺乏。

  五、音樂教師業(yè)務能力低下,缺少正規(guī)培訓

  由于農村小學缺少專業(yè)的音樂教師,有些學校甚至還沒有配備專業(yè)音樂教師,音樂課通常都是安排給其他科任教師,而這些教師通常只是愛好音樂、會唱兩首歌,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音樂培訓,不能熟練的使用鋼琴,甚至其他的音樂設備更是都不認識,他們對音樂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等和專業(yè)的音樂教師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其次,就算有些學校配備了專業(yè)音樂教師,可他們長期被安排擔任其他學科的教學任務,于是對本專業(yè)的知識沒有過多的精力鉆研,逐漸和音樂課漸行漸遠。

  音樂是一門專業(yè)性很強的學科。音樂教師是要不斷的自我強化和接受正規(guī)培訓才能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但實際上他們接受正規(guī)培訓的機會少之又少。音樂教師素質底下,是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又一現狀。

  六、音樂教材內容不符合農村小學實際情況

  目前,各版本音樂教材都不符合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由于音樂教師自身的專業(yè)能力不強,對教材的使用較為吃力,學生學起來也費勁,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只能拋開教材,學習、教唱一些熟悉的流行歌曲、網絡歌曲。讓音樂課變成了形式簡單無趣的“唱歌課”,音樂教材所要求的教學目標更是無法實現。導致音樂課缺少專業(yè)性、系統(tǒng)性、多樣性和豐富性,更破壞了音樂教學的整體性。

  這樣的音樂課讓學生毫無興趣,非但不能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積極性,而且讓學生失去了對音樂課濃厚的興趣。[4]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不容忽視,應得到全社會的關心和關注。如何改變現狀,讓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步入發(fā)展正軌,是現階段音樂教育者面臨的主要問題。在素質教育的改革春風下,只要我們每一位音樂教育者有信心、有毅力、堅持不懈,我相信總有一天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出現問題都會得到解決。那時,在農村小學校園里,音樂課將會開出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參考文獻:

  [1]陳四海.中國古代音樂史[M].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第一版

  [2]張聰.對我國農村中小學教育現狀的思考[J].中國音樂教育.2003.8

  [3]魏素萍.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M].調查研究.2004第十二期

  [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M].1999.6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1.關于小學音樂教育論文

2.農村小學藝術教育論文

3.小學音樂教育論文范文

4.音樂教育論文

5.小學音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實踐論文

6.小學音樂教育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探析論文

148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