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勵志日志:人生不能過于安分
不安分的人,總愛折騰點兒事出來的人,躍躍欲試的人,蠢蠢欲動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會不斷突破自我,呈現(xiàn)精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勵志日志,希望大家喜歡!
勵志日志篇一:再牛逼的偉人,也有苦逼的青春
1874年,某個十六歲的德國青年中學畢業(yè),成績在全班23人中也只排在第八,老師們對他的印象是該生除過人品好之外,實在看不出其他任何的才華和天賦,聊以自慰的是他有一手保命的技能——彈鋼琴。
但是,青年卻拋棄了鍵盤系這個很有前途的專業(yè),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物理這個苦逼專業(yè),就連大學的物理學教授都勸他:這個學科的一切都已經(jīng)被研究完了,后面來的人連個醬油都沒得打了。
的確,當時的物理學家確實有資格這個么說,19世紀末,經(jīng)典物理學大廈宣告建立,它是這樣的接近完美而自洽,以至于大神開爾文爵士形容它時說俺們物理學現(xiàn)在是晴空萬里,除過偶爾飄出的幾朵小烏云。
當然選個物理專業(yè)也就算了,有個牛逼導師帶著也算有點前途的,然而青年的老師們卻是當時科研上牛x閃閃但是講課卻其爛無比的亥姆霍茲和基爾霍夫之流,這類老師的統(tǒng)一特點就是經(jīng)常在課堂上要停下來提醒前面大聲說話的同學不要吵醒后面睡覺的同學們。
青年在如此惡劣的學術環(huán)境下熬了過來,完成了一個物理學家的自我修養(yǎng),青年名叫普朗克,量子力學的奠基人。
時間再往后推二十多年,來到1900年,此時另外一個德國青年正從小國瑞士大學畢業(yè),當然,專業(yè)依然是傷不起的物理學,由于成績平平青年留校擔任助教的愿望 宣告破滅,找工作也四處碰壁,窮困的時候連房租都付不起,他老父親一度腆著老臉給朋友寫信要給他兒子找份工作,這里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他泡到了大學班里唯一 的女生,并很快升級成了老婆,兩口子一度以給人做家教糊口。
一年后,經(jīng)一個大學同學老爸的介紹,青年進入了伯爾尼專利局,成為一名低級審查員,和我們今天大多數(shù)走入社會的蟻族青年一樣,青年也喜歡白天和同事朋友們吹吹牛逼,晚上蝸居在陰暗潮濕的地下室里,手里拿著干澀的面包和著涼透的白開水,慢慢的咀嚼著自己的未來。
這期間,青年就寫過一封信給大學留校念博士的同學吹牛逼說:我不知道你現(xiàn)在怎么樣,反正哥現(xiàn)在手頭有幾篇待發(fā)的論文,個個震撼,一塊發(fā)出來的話絕對可以改變整個物理學的面貌。
當然了,牛逼不是你想吹,想吹就能吹,青年名叫愛因斯坦,后面的情節(jié)大家都很熟悉了,1905年,青年一口氣發(fā)表了五篇劃時代的論文,這其中包括創(chuàng)立狹義相對論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百年以后,每當物理學家們深情的回憶起那個年代,都會把這一年叫做“愛因斯坦奇跡年”。
再往后推二十多年,讓我們來到神奇的亞洲土地印度,達卡大學有一個青年講師,平時代代課教教學生實驗,閑暇之余在一個叫《哲學雜志》的爛刊物上發(fā)發(fā)論文灌灌 水,1923年,他同樣寫了一篇《普朗克定律和光量子假說》寄給這家雜志,但是很快被拒,青年幼小的心靈受到了打擊,所幸就玩大的,于是就給當時已經(jīng)貴為 大神的愛因斯坦寫了一封信,并且附上自己的論文,愛因斯坦在眾多女粉絲的來信中翻到了這封信,給了極高的評價,很快這篇論文被翻譯成德文,發(fā)表在了牛逼的 德國《物理學期刊》上。
受到青年這篇論文的啟發(fā),愛因斯坦馬上發(fā)表了論文《單原子理想氣體的量子理論》,在青年論文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了量子統(tǒng)計學中的玻色——愛因斯坦統(tǒng)計。忘了告訴大家,這個青年,就叫玻色。
而此時,正在阿爾卑斯山同情人度假的風流青年薛定諤看到了這篇論文,結合前不久另外一個叫做德布羅意的貴族青年憋了好幾年憋出的幾篇關于物質波的論文,利用度假的閑暇時間,悟出了傳說中的薛定諤方程,開啟了量子力學中的波動力學時代。
讓我們回到青年玻色身上,兩年后,達卡大學物理學評選教授,苦逼青年由于沒有博士學位而不敢申請,于是又一次寫信給愛因斯坦求教,愛因斯坦大驚君牛逼至此竟何以不是教授,遂推薦信一封致達卡大學,達卡一看這尼瑪大神推薦的人你傷不起啊,于是苦逼青年順利當上教授。
當然,這不是最悲催的,七十年以后的1995年,兩位美國青年由于第一次直接觀測到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tài),從而獲得了諾貝爾獎,而它的提出者——玻色,卻至死都沒有獲得過。
如你所見,幾個苦逼青年開創(chuàng)了物理學的新時代,而更多的苦逼青年正走在這條道路上,這條道路漫長而又沒有方向感,而他們頭頂?shù)奶炜找苍缫咽菫踉泼懿迹覀冇欣碛上嘈?,這里面總會還有一個地下室苦逼青年,頭頂?shù)闹腔壑庥心敲撮_啟的一瞬,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
而你走的那一條路,又將會是怎樣的一番“風景”呢?
勵志日志篇二:俞敏洪:人生不能過于安分
我發(fā)現(xiàn)成功的人生都有一個特質,就是不安分。我們父輩中的很多成功者,都是原來放棄了鐵飯碗。這絕對不是什么懂得放棄的精神,而是因為他們不安分,不滿足于眼前安穩(wěn)的現(xiàn)狀。雖然他們其中也有犧牲者,但他們的生命都在拼搏,都很有價值。
世上有三種人:
第一種人,他們不能適應社會的準則,被無情地打擊到社會最底層,他們的精神生活幾乎為零,只能得到維持生命存活的物質條件;
第二種人,他們能夠適應社會的準則,但他們必須遵守社會準則,在社會準則面前沒有任何的尊嚴。他們隨波逐流,在適應社會準則時,能夠得到一丁點兒好處;
第三種人,他們不但能夠游刃有余地適應社會準則,而且能夠在完全了解、理解社會準則后,根據(jù)自己的想法改變一部分社會準則,從而實現(xiàn)自身價值。他們不用為所謂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苦惱,因為他們?yōu)槭廊藙?chuàng)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俞敏洪:人生不能過于安分
中國的孩子,在我看來,大多做不到第三種。
首先,他們已經(jīng)適應了逆來順受,而不是去改變。他們適應了隨大流不犯大錯,而不懂得獨立作判斷,獨立選擇。比如考研,為什么考研?因為這樣穩(wěn)唄!這是什么穩(wěn)?不是安穩(wěn),是這樣不會出大問題。中國人有種很惡劣的文化心理,就是求同心理,跟大多數(shù)人一樣,應該是安全的。
其次,他們大多數(shù)已經(jīng)喪失了創(chuàng)造力。改變是要創(chuàng)造力的,沒創(chuàng)造力的人沒自信,所以求穩(wěn),但求無過。這是弱者的想法。強者,藐視過失。在這點上我很欣賞韓寒,如果他當初真的接受了某大學的錄取,或者繼續(xù)讀書,那么現(xiàn)在的他,至多是一介文人。然而,這個退學的大錯他犯下了,這個天下之大不韙他冒了,所以他現(xiàn)在得以保持這般本色。
第三,中國的孩子缺少分辨規(guī)則的能力。只要是規(guī)則,條件反射是遵守。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區(qū)別在于,成功的人懂得去分辨真規(guī)則和假規(guī)則。舉個簡單的例子,對于大學里逃課,多數(shù)人是不敢的。為什么?點名啊,規(guī)則擺在這里,不去點名會被扣分。其實這是一個假規(guī)則,點名,是大學體制對付不認真學習混日子學生的一種手段。換言之,有學習目的的學生,不是大學點名體制的目標人群。大學里的真規(guī)則是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提升。分辨出真假規(guī)則的人,自然懂得怎么去選擇自己的行為。
中國的孩子長大會怎么樣呢?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長大怎么樣,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成長的中國孩子,同樣會保留一樣的文化秉性,求同心理,缺乏開拓精神,缺乏激情。
大學實習的時候,我曾經(jīng)見過一些被生活奴役的人,沒有激情,開著冷掉的玩笑,唯唯諾諾,冷幽默,眼鏡后面笑容尷尬。公司老總在說到他的司機時這么描述:“他跟著我6年了,6年前是700塊的工資,現(xiàn)在還是。我曾想提拔他,可他并不努力,所以他只能是這個價值,他永遠是700塊?!?/p>
精彩的生活有各種各樣的精彩,無聊的生活,是一樣的無聊。
年輕時保值,就是貶值;年輕時貶值,那是垃圾;年輕時增值,才是人才。我現(xiàn)在可以是700塊,我明天就是701塊,明年就是7000塊,而幾年之后,是我來衡量別人是700塊還是7000塊,這才是人生。
我喜歡這樣不安分的人,總愛折騰點兒事出來的人,躍躍欲試的人,蠢蠢欲動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會不斷突破自我,呈現(xiàn)精彩。
勵志日志篇三:怕吃苦,吃一輩子苦
我和所有人一樣,都是懶惰的、容易放棄的、堅持不下去的,沒有毅力的。所有人都這樣,你不必自卑,因為我們從基因上就是被設計成這樣的。你不用為此感到難過,我們都是受這個控制的。
我相信你們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年輕的時候,可能聽過一場令人熱血沸騰的人生勵志講座,聽完了之后睡不著覺,連夜決定背單詞。掏出一本朗文詞典或者韋氏詞典,連夜就開始背,眼睛發(fā)亮,瞪得像銅鈴一樣。同宿舍的朋友叫你打麻將,你就用鄙視的眼神看他們一下說:“庸俗。”繼續(xù)背單詞。晚上只睡3個小時,第二天特別亢奮,虎虎有生氣得那種,這種美好的、進步的狀態(tài),能維持多久呢?一般就是兩三天。到了第三天,你一看這個詞典,心里就呻吟一聲,心想怎么又是你!有一句話叫三分鐘熱度,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其實所有人都是這樣的。如果我們想獲得持續(xù)的人生進步,保持這種美好的、亢奮的狀態(tài),最好是每3天聽一場熱血沸騰的人生勵志講座。但是你想想,怎么可能有這樣的條件呢?因此,退而求其次,可能實現(xiàn)類似效果的就是看一些所謂的勵志的、成功學書籍。
我小的時候,這類圖書還是非常多的。我很瞧不上成功學的書,就是什么卡耐基啊,誰動了我的奶酪啊,什么高效能人士的幾個臭毛病啊,最偉大的推銷員之類的,就是這些書,我從小就不怎么看這些東西,因為我知道這些東西是沒有思想、沒有內容、沒有營養(yǎng)的。全世界的成功學書籍,出了幾億種,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我平時雖然不看這些書的,但你要明白一點,當你定下一個艱巨的、階段性計劃的時候,有這么幾本書放在床邊,絕對是最好的精神鴉片。你什么時候堅持不下去了,隨手拿起來一翻,就像給你打了一針興奮劑,又能堅持3天。我當時去海淀圖書城的舊書籍,買最便宜得那種破書。在中國書店里,有兩種舊書:一種是兩毛錢一本收進來,3毛錢一本賣給你,還有一種是論斤賣的。我在那里精心挑選,一共去了3次,買了一堆回來,堆在門口,作為戰(zhàn)備糧,然后就開始了艱苦的復習工作。
跟我想的差不多,就第一次表現(xiàn)得還可以,堅持了4天。再往后全都是3天一放棄。第一次堅持4天的原因只不過是天氣不好,天天下雨,于是我就關起門來學習,反正下雨也不想出去,就在家背背單詞做做題挺好的。到了第5天早上,天放晴了,藍天白云。我那個房子在6樓,附近的房子都很低,我往城里的方向一看,遠遠地感覺紅塵滾滾。耳邊出現(xiàn)幻聽,好像有個邪惡的聲音說:“年輕人,快進來玩吧,滾滾紅塵啊,在郊區(qū)干嗎呢?大好青春,是吧?!蔽乙幌耄前?,于是掏出手機給城里的狐朋狗友打電話,然后他們說,趕緊出來吧,啥也別說了。說好了晚上先去哪吃飯,然后唱歌、捏腳,說得很熱鬧。
收拾了一下準備出門,走到門口,就看到那些書上落滿了灰,買回來5天了,一次也沒有碰過,于是想應該給它們一次機會。然后隨便拿起一本書,翻了不到 3頁,就有一句話像雷電一樣擊中我,就是李敖年輕時候講過的一句話:不怕苦,吃苦半輩子;怕吃苦,吃苦一輩子。當時看到那句話,心想說得多好啊。你想,我當時就是一個二十幾歲的人,一事無成,現(xiàn)在剛制訂了一個階段性的人生計劃,挺了不到幾天又準備放棄了。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居然有個遠在臺灣的人說了這么一句話,怎么就陰差陽錯被我看到了呢?這種神奇的感覺,就有點像失戀的時候,在馬路上聽到任何一首情歌,都覺得那歌詞是唱給你的。我當時羞愧不已、嚎啕大哭,跪在地上又撞墻又打滾、抽搐,什么眼淚、冷汗,全出來了,最后沖進浴室沖了一個冷水澡。然后抽了自己十幾個耳光,回到電腦邊,冷靜下來,先背單詞,然后做題,做題做惡心了背單詞,背單詞背惡心了做題。這樣輕輕松松又挺了一天,到第二天、第三天,很猶豫,但還是停下來了。
到了第四天,一模一樣,又想放棄了,就覺得我這是干嗎呢,大好的青春在這兒耗著,于是又想放棄。走到門口看到那些書,心想應該再給它們一次機會,于是又拿起一本。注意!這時候有個技術性的問題,如果你再拿上次那一本,翻到那句話,“不怕苦,吃苦半輩子;怕吃苦,吃苦一輩子”,管不管用?肯定不管用。沒準你一看心里就直罵娘,心說就是上了你這句話的當,老子才多受了3天罪!要不然老子早就滾滾紅塵去了!所以,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告訴我們:絕對不能再碰那本書。我當時為什么要買一堆呢?就是因為這個,不然一本不就夠了嘛。拿起另外一本,隨便一翻,翻了不到3頁,又一句警示之言,說:失敗只有一種,那就是半途而廢。我心想,哇,說得多好啊!然后號啕大哭、滿地打滾,又不行了,沖到衛(wèi)生間洗個冷水澡。這次很極端的是甚至把光鮮一點的衣服都剪掉了,就只剩些秋衣秋褲,不能出去見人了。
平均每3天放棄一次,絕不夸張。中間有一兩次,狐朋狗友實在不忍心了,殺到郊區(qū)把我拎出去滾滾紅塵了一把。但基本上靠著那堆書,我堅持到了最后。實際上等到離開那個房子的時候,那一堆書只剩兩三本沒碰過,其他的都看了。也就是說,量得掌握很關鍵,如果你差那么兩三本,可能就前功盡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