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努力有關的勵志文章 關于行動的人生感悟
如果有牧鞭了,就請付出努力,付出行動,沒有行動上的努力,一切只是空想。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與努力有關的勵志文章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行動力的重要
有人在第一時間提煉出主題并完成一篇文章,也會有人感慨:“我還沒有開始呢。”
有種距離,就是你剛寫完提綱,別人已經(jīng)交稿了。一句看似調侃的話,說的就是一個人的行動力。
有名人說過,一個人之所以變得平庸,不是因為他做了什么,而是因為他什么都沒有做。
前不久,一段關于河北石家莊的藝考生蘇靈琪的視頻火了。
她曾重170多斤,為了報考自己熱愛的播音主持專業(yè),經(jīng)過努力,在藝考前20天,成功減到110斤。
為了更快的減肥,她只吃水煮菜和高蛋白的食物,把一切喜歡吃的油炸食品全部戒了,而且每天都堅持鍛煉。
我們人人都不想被嘲笑,人人都明白努力了就不后悔,但卻不是人人都有行動力。
盧蘇偉在《你要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中說過這樣一段話:“一個人的執(zhí)行力和行動力,決定一個人的成就,要成功就要忍受眼前付出的辛苦和各種與目標無關的誘惑。”
的確如此,像蘇靈琪一樣不滿足于現(xiàn)狀的人有很多,而她只是因為有了行動力,將想法付諸于實踐。
她就已經(jīng)開始擁有了不一樣的人生,至少她的成就會比什么都不做的人要大的多。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看見了別人的成果,卻很少去思考,別人為什么會有這用的成就?
除了專業(yè)技能、想法、格局……最重要的,其實就是一個人的行動力。
那些所謂的牛人,只不過是普通人把自己的想法付諸了行動而已,你的行動力直接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我的世界很小,但剛剛好》有這樣一句話:“一切沒有行動力的計劃都是耍流氓。”
也有人說,這世界從來缺少的不是完美的計劃,而是說干就干的行動力,這點我很有感觸。
因為我身邊就有計劃做的非常完美但從來不行動的人。
汪軍就是其中一位,他在朋友圈中極其有影響力,因為他善于思考,思維縝密。
前不久大家商議著一起去泡溫泉,由他來組織安排。
他很熱心,幾乎每天都更新一版計劃,細到出發(fā)大家要帶什么衣服、帶小孩子的家庭要準備什么東西……但就是遲遲不定出發(fā)的準確時間。
每次大家一催促他,他就說,計劃還沒有完全做好,再等等。
這一等就是好幾個月,有幾個急性子忍不了了,一通電話下來,大家開車就出發(fā)了,而據(jù)說他的方案現(xiàn)在還在修改中。
后來讀一本心理學方面的書,才明白原來汪軍這樣的人屬于思考型性格的人。
這類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謀定而后動。
這五個字其實是褒義詞,但如果一個人始終都在謀而不動,謀其實就是一個人不愿意行動的托詞了。
一味的謀而不去做,就永遠不知道后續(xù)的事情如何發(fā)展,等所謂的謀劃完美了,或許已經(jīng)不適用于當下的環(huán)境了,而其實一個小的外界條件就可以對后續(xù)產(chǎn)生無法估計的影響。
所以再怎么謀,做出再完美的計劃,我們也不可能看清楚整個事件的發(fā)展過程。
唯有快速行動,才能推動事情的發(fā)展,最終抵達自己想要的目的地。
就像盧思浩在《愿有人陪你顛沛流離》中說的那樣,沒有行動力的計劃還不如沒有計劃,沒有行動力的想法等于沒想法。
畢竟計劃只是執(zhí)行的前提,行動才是執(zhí)行的真諦,如果計劃不能通過行動去實踐與總結,任何完美的計劃都只能是一個永不能實現(xiàn)的童話。
所以說,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制定多么完美的人生規(guī)劃,而是即刻行動。
當然了,不是說只要你開始行動就一定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行動力不是萬能的。
當我們把想法付諸行動之初,大部分人都是充滿信心的,但在受到各方面的阻力后,還是有一些人會放棄行動。
近期我在商學院的課程走到了踐行階段,所有人離開了課室,重新回到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圈子里踐行擬定的行動計劃。
起初大家都信誓旦旦的表示一定會堅持行動100天。
而開始沒幾天,就有人準備放棄了,理由就是事情多,家人反對……總之就是無法繼續(xù)堅持下去。
阿雪就是第一個放棄的人。
昨天我和同學一起去勸她,她講了很多的理由,讓我們覺得的確是無法堅持下去了。但在我看來,她所謂的那些理由,頂多算是借口而已。
在真正強大的行動力面前,所有外界的干擾都是無法阻礙一個人持續(xù)行動的,這點我最佩服的人都是《根》的作者哈里。
他曾是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的一名廚師,業(yè)余時間幫同事們寫情書,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愛上寫作后,就下定決心兩到三年內寫一本小說。
于是,每天晚上當別人出去娛樂時,他就在房間里寫作,后來退役后,他依然堅持寫。
因為沒有多少稿費,他的欠款越來越多,甚至沒有買面包的錢,但他依然堅持寫。
期間有朋友實在看不下去了,就給他介紹了一份到政府部門工作的差事,他拒絕了,理由是他要成為作家,所以要不停的寫。
十二年后,他寫完了那本書,就是他的成名之作《根》。
據(jù)說他的手指都變形了,視力也下降了很多。
值得慶幸的是,他的那本書火了,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僅在美國就發(fā)行了160萬冊精裝本和370萬冊平裝本,他的收入一下子超過了500元美元。
他曾說過:“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徑就是立刻行動,努力工作,并且對自己的目標深信不疑。”
但在我看來,他成功的原因除了立刻行動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在行動的過程中排除萬難,堅持下去,因為這比立刻行動要難很多。
也唯有排除萬難堅持行動,才能真正的實現(xiàn)目標。
不過,當有人意識到自己沒有行動力時,很容易對自己說,現(xiàn)在晚了,來不及了,只能算了。
于是他們總是不肯開始,就讓很多原本能夠實現(xiàn)的夢想和目標在自我嘆息中煙消云撒。
其實,無論過去如何,當下你只要立刻開始行動,就不為晚,因為遲開的小花也能結果,而且有可能結出更加珍貴的果實。
著名畫家齊白石畫蝦可以說是畫壇一絕,靈動活潑,栩栩如生,來自生活,卻超越生活,大膽概括簡化,被人稱為傳神妙筆。
而他其實是在六十二歲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對蝦的領會還不夠深入。
于是,他就在花案上放了一個水碗,常年養(yǎng)著幾只蝦,反復觀察蝦的形狀、動態(tài),不斷的練習,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一幅幅畫。
所以,有想法,就去做,而不是想著到底可不可以,行動力,比你空想更重要。
只要你想開始,任何時候都不晚。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行動力呢?
前面我們說過,一個人行動力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個人愛思考。
那么,面對一件事情,首先就結合愛思考的特點算概率,當一件事情有七八成能夠成功的概率,就可以立即行動了。
因為很多人都認為,確保有百分百成功的可能性才可以行動,這顯然不現(xiàn)實的,因為沒有人能有這個把握。
人要敢想敢做,有想法就去行動,一但沖動的想法淡了,行動力也就弱了。?
其次是要堅定一個想法:辦法比問題多。
善于思考的人,會在行動之初就設想出很多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這是導致他們遲遲不行動的重要原因,但我們都應該清楚,辦法一定比問題多。
就像哈里,在堅持寫作的過程中,甚至連溫飽都成問題了,依然堅持寫,事實也是他寫了12年都沒有餓死,用事實證明了辦法總比問題多。
最后一點是行動開始就要多付出。
這里的付出包括但不限于時間、金錢、時間等,因為愛思考的人經(jīng)常會認為,付出了那么多,不收獲點東西太吃苦了。
所以一般前期付出多一些,就會更容易堅持一些。
當然了,做到這三點雖然能夠提升一些人的執(zhí)行力,但畢竟每個人的人生是自己負責的。
提高自己的行動力,不要過于寄希望于外部,外部的力量終究是外力,內部催生出來的力量才能源源不斷地獲得。
不管怎么樣,只要有想法,先試著踏出一步總是沒錯的。
我們一生的成就其實都來自行動,行動的速度就是成功的速度。
而你拖延的時間就是你悲慘的時間,那些我們所認為的遙不可及的東西,其實離我們無比之近。
2.你不努力,怎么收獲?
小雙是個熱情爽朗的微胖姑娘,經(jīng)常向大家說起她的減肥夢想:我要是能瘦到100斤以內就好了!但僅限于說說而已,從沒見過她有什么行動。
有一天,她突然很激情地告訴大家,她決定要減肥了,還把微信頭像換成了:不瘦十斤不換頭像。
一問才知道:隔壁辦公室的娜娜在減肥,一個月瘦了快10斤,這給了小雙極大地動力和信心。
第一周,小雙每天中午只吃1根黃瓜和1個蘋果,下班后不再坐車,改為步行40分鐘回家。
到周末,小雙興奮地跑來匯報戰(zhàn)果:我瘦了4斤。
為了犒勞自己,小雙約了朋友周末一起去逛街。周一早上,小雙哭喪著臉:在外面吃了頓飯,又重回來2斤……
這樣折騰了一個月,小雙的體重一直在減4斤回2斤、減5斤回3斤的范圍內浮動,而隔壁辦公室的娜娜已經(jīng)成功瘦身了20斤,從微胖姑娘妥妥地變身為體重不過百的苗條美女。
小雙灰心喪氣地說:算了,胖就胖點吧,減肥這么痛苦的事不適合我。
如果把減肥換成寫作、讀書、跑步、健身,你就會發(fā)現(xiàn),小雙就是你,也是我。
我們都像小雙一樣,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夢想,想努力一把去夠一夠,但基本上都因為太辛苦而堅持不下去。
在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認知里,只有逼著自己去做的事,才能稱之為努力,努力等于苦和累,努力很難,門檻很高。
沒有看過凌晨4點鐘的日出,你好意思說自己努力了嗎?
在一眾朋友當中,老肖屬于最不起眼的那個,30多歲,公司的基層業(yè)務員,能力一般,資質平平,沒有什么特長,也沒什么愛好,妥妥的佛系男子一枚。
可是自從他突然迷上了金融理財,老肖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每天跑圖書館,埋頭猛啃一堆晦澀難懂的金融書籍,晚上經(jīng)常熬夜看全球的股市行情和市場走向,為了能第一時間看懂外國的金融新聞和資訊,老肖竟然還開始把丟了十幾年的英語撿起來自學。
大家都說老肖這是財迷心竅了吧,這么拼命學累不累呀。老肖卻覺得原來每天看球、看比賽、刷朋友圈,現(xiàn)在變成看書、看股市而已。也不辛苦,而且看這些發(fā)現(xiàn)特有意思,比追劇還過癮呢。
你看到的努力是苦的,卻不知別人嘗到的是努力的甜。
真正沉浸在努力當中的人,并沒覺著自己在努力,對于他們來說,這就像吃飯睡覺追劇一樣,是一項生活習慣和個人興趣所在。
經(jīng)典電影《阿甘正傳》里,智商只有75的阿甘,憑借一雙“飛毛腿”,不知疲倦地跑跑跑,竟然取得了讓人瞠目的成功。
小時候阿甘被人欺負,珍妮對他說:阿甘,記住,快跑。這句話成了他的人生信條,無論遇到什么,只管堅持跑就對了。
他就這樣一路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跑進了大學,還被破格錄用,成了橄欖球巨星;到了戰(zhàn)場上,因為救人有功,成了戰(zhàn)斗英雄;一個人跑步穿越美國,跑成了名人。
阿甘努力嗎?當然!阿甘痛苦嗎?并不。
奔跑對于阿甘來說不是一項負擔或任務,他只知道悶頭猛跑,不管外面是嘲諷,是追趕,是喝彩,還是槍林彈雨,他只管撒開腿奔跑。
這種完全來自于自己的內部感受,不需要別人提醒、鼓勵,也不受外界干擾的行為,才是努力的真正涵義。
你的努力里,藏著你的行為習慣。
在開始行動之前,如果你已經(jīng)把它當成一座難以攀登的高山,當然就會覺得艱難和痛苦。
努力其實只是一種自發(fā)行為,看輕它,你才能掌控它。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內在驅動力,是指出于內心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一種做事的動力。心理學家認為,那些被自己內在的目標和需求驅動的人,更愿意為了長遠的目標而做出努力。
也就是說,努力的前提,不是因為看到別人努力,不是因為想被人夸贊,也不是為了逼迫自己必須去完成某一項任務,而是因為你的內心真的想做這件事。
村上春樹堅持跑步20多年,每年參加一次馬拉松比賽。在常人看來,這是一件需要超強的意志力才能完成的事吧,但村上春樹的動機卻很簡單:寫小說需要健康體魄的支持,跑步正好是符合自己性情的運動,如此而已。
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一書中這樣描述自己的性格特征:喜歡獨處,不愛爭強好勝,一次只能專心做一件事。
所以,當他決定去做一件事,就會沉下心一股腦兒地去做,并且保持專心致志、持之以恒,把它變成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而然的事情。這就是村上春樹對于努力的看法。
真正努力的人,是源于內心的自我驅動力。他們不會把努力當成一項痛苦的任務,而是想做就去做,去享受努力的過程,并樂在其中。
你的努力里,藏著你的人生態(tài)度。
那么問題來了,怎么才能激活內在的驅動力呢?不妨從這幾點試一試:
1、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
巴菲特說:“在你的一生中,你應當做你熱愛的事情。”對一件事情的熱愛,無疑就是最有效的內在驅動力。
心理學分析認為,當你在內在動機驅使下完成了一個行為、一個任務,或解決了一個問題之后,會獲得巨大的內在滿足感,你會為自己的成長而愉快。而這一切,都是不需要別人提醒、鼓勵的。
試著問自己:你想要做的事是什么?你為什么想做?
找到那件你真正想做的事,不是被人鼓動,也不是因為受到了刺激或感受到了恐懼,而僅僅是因為你想做。
2、把它變成你的習慣
很多人參加過戰(zhàn)隼老師發(fā)起的100天行動計劃,并反饋通過100天的行動,為自己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戰(zhàn)隼老師強調100天行動計劃的關鍵是:每次只做一件事,把它分解成可量化的小目標。如果你堅持了一周發(fā)現(xiàn)沒有完成,沒關系,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及時調整為你能完成的量。
一口氣吃不成大胖子,不要過分強迫自己,每天固定時間段進行,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讓它逐漸變成你不可或缺的一項生活習慣。
3、不和別人比,只和自己比
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里說:成長過程中會出現(xiàn)很多不如意,歸根到底都是因為和別人相比。不看別人,只看自己是否有獲得,那么幸福感每天都是滿滿的。
正所謂焦慮來源于對比。你應當明白,每個人的境況都是不同的,你拼命奔跑的終點可能只是別人的起點,但那并不代表你的努力就是沒有意義的。
只和自己比,你才能聽見心底的聲音,感受到自己的點滴變化。
努力沒那么難,它不是你想象中那塊難啃的硬骨頭。
想要開始努力,你唯一要去做的事就是馬上行動,然后不斷地重復再重復。
就像村上春樹所說:“假如有我的墓志銘,而且上面的文字可以自己選擇,我愿意它是這么寫的:村上春樹,作家(兼跑者),1949—20××,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你的努力里,藏著一個真實的你,愿你早日遇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