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勵志文章
劉墉是一位值得很多人學習的人物,他也寫過很多勵志文章,那么劉墉勵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劉墉勵志文章:“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成功者的重要特質
作者:劉墉(知名華人作家、畫家)
有一陣子我在臺北的辦公室非常忙,經常加班到晚上七八點鐘。有一天晚上將近八點了,我發(fā)現(xiàn)有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似乎可以合作,就叫助理撥電話過去。
我助理一笑,說:“劉老師,你知道現(xiàn)在幾點了嗎?人家早下班了。”
我問她:“你怎么知道人家早下班了?”
助理說:“當然,現(xiàn)在都八點了,只有我們還在加班。”
我又問她:“既然我們能加班,為什么別人不能加班?”然后,堅持叫她撥電話。
電話居然通了,我喜出望外,先幽默地說:“真不簡單,你們還上班哪!”對方也很幽默地說:“是啊!你如果不認為我還上班,怎么可能打電話過來呢?你也在上班嗎?”
結果我們發(fā)現(xiàn)雙方都是很拼命、很講求效率的。接著談合作,居然兩三下就談成了。
再說個故事:
有一天我一個人在辦公室寫稿子,突然電話響,接起來,是個學生打來的,想邀請我到他學校演講。
因為被打斷了寫作的文思,我有些不高興,問他:“你知道現(xiàn)在幾點鐘了嗎?你怎會想我還在辦公室呢?”
學生說:“因為白天打電話,您的秘書都說您不在,我就試試晚上打,說不定走運,您會在。果然找到您了。”
結果,我因為那陣子忙,本來已經不接演講了,這學生鍥而不舍的精神感動了我,我居然答應了。
我提這兩個打電話的故事,是要說:世界上能夠異軍突起、有了不得成就的,往往是那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人。所以西方有句諺語——“最大的冒險,是不敢冒險”。許多人失敗,不敗在他沒能力、沒經驗,常敗在他不敢嘗試。甚至像前面我提的助理,在我要嘗試之前,先很武斷地說:“人家早下班了!”
相信大家都讀過《論語》里孔子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不要臆測、不要武斷、不要固執(zhí)、不要什么事都以自我為中心。
當你該打電話的時候,你不打,還找借口,說人家一定下班了,就是臆測和武斷。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先前的看法錯了,還堅持不改變,就是自以為是的固執(zhí)。
要知道,很多領導人都是屢戰(zhàn)屢敗,又屢敗屢戰(zhàn),化不可能為可能才能成功的。他們看事情的態(tài)度非常積極。
當他打算外銷鞋子到落后地區(qū),如果你說:“不可能成功的,因為那邊人都不穿鞋子。”他會很反感地問你:“為什么不說,那是太好的市場了,因為大家都沒鞋子穿!”
再舉個真實的例子:
有一天我跟一對夫妻去吃日本料理。丈夫說他要喝咖啡,還沒問服務員,太太已經笑了:“老公啊!你是吃日本料理,人家只有茶,不會有咖啡的。”
丈夫反問太太:“你不問,你怎么知道?說不定就有。”
接著,把服務員叫來問,果然,有咖啡,而且很快就端上來了。那太太挺尷尬,問服務員:“奇怪了!我記得不久前到你們這兒來吃飯,我要喝咖啡,你們說只有茶,沒咖啡,為什么今天有了呢?”
那服務員說:“就因為上次您問咖啡,我們沒有,想到可能有些客人需要,所以立刻進了一套煮咖啡的機器。”om
這件事,給我很大的啟發(fā)。那丈夫是“明知八成沒有,還要問”。太太是“想必沒有,認為不必問”。餐廳是“既然客人有需要,就不能固執(zhí)地堅持日本料理不賣咖啡”。
那不正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最好的例子嗎?
這讓我又想起在一本美食書上談到的真實故事:
有個公司以重金招聘兩位創(chuàng)意人才。從幾百位應征者當中,選出了四個人,每個人都有非常好的學術背景和專業(yè)經驗,讓這公司的老板很為難。老板決定再跟這四個人吃飯,聊聊天,感受一下哪兩個比較適合。
四個人都點了牛排。沒多久,牛排端上來了。其中兩個人先撒了一些鹽,才開始吃。另兩位則先吃了一口,才拿起鹽罐撒了些鹽。
就從這個撒鹽的動作,老板決定了他要的人。
各位猜,是哪兩個?是牛排上來,沒吃,先撒鹽的,還是嘗一口,才撒鹽的?
答案是,后者。正如老板后來說的,如果你沒吃,怎么能武斷地認為一定不夠咸?就算你十回有八回吃到的牛排都要加鹽,你也應該先試一下。我要的是有創(chuàng)意的人,是能在沒有機會中找機會、在絕望找希望的人,而不是自以為是、獨斷獨行的人。
同樣的道理,讓我們再回到打電話的主題,如果今天你老板叫你在怎么想對方都早已經下班的時間打電話去,你能武斷地說不嗎?
劉墉勵志文章:三思而后言,半句廢話出問題
作者:劉墉(知名華人作家、畫家)
有道是“沉默是金”,在談怎么說話之前,我先得談怎么不說。
舉個最近的例子吧!上個月臺灣省有位官員在被質詢的時候說錯了話,被打得滿頭包。事情是這樣的,臺灣省南部連日豪雨,造成淹水,有人質詢“農委會”的官員該怎么幫助受損的農民,那位官員回答:“根據(jù)我們的統(tǒng)計,云林、彰化、高雄,都沒有達到我們所謂的天然災害救助辦法的標準,比如說云林要達到一億八千萬,事實上,三個地區(qū)加起來損失差不多兩千多萬而已。”
各位一看,就知道他為什么被打了,只怪他多講了那“而已”兩個字,如果他講“三個地區(qū)加起來損失差不多兩千萬,沒達到救助標準。”怎么可能有問題呢?
請各位千萬別怪這個官員笨,要知道我們很多人都有這種“多說半句廢話”的毛病,而且往往因為那半句廢話出問題。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有一天我跟朋友約好中午碰面,因為辦公室忙,出門晚了些,對方著急了,就撥電話到辦公室問。電話是我秘書接的,她說“劉先生早出門了,應該在路上,馬上就到了。”她不是答得很好嗎?
她偏偏畫蛇添足,又加一句:“劉先生很忙的!”我那朋友一聽就火了,回一句:“他忙?我不忙嗎?”跟著就看我進門了,又把那火發(fā)到我頭上:“你秘書說你忙,好像你遲到有理似的,你要知道我也忙耶!”
再舉個大家常碰到或常犯的毛病。你是職員,老板問你今天客戶一共叫了幾箱貨。平常一天有一百多箱,那天特別少,只叫了10箱。你是不是很可能答:“報告老板,今天只叫了10箱耶!”
你現(xiàn)在想,一定覺得這樣說沒什么錯。但我要很鄭重地告訴你:如果你只是個小職員、小主管,你錯了!除非你是合伙人、大主管或老板娘。你最好不要說“今天‘只’叫了10箱”而應該講“今天叫了10箱”。
為什么?因為你不是老板,你應該先客觀地把事實告訴他,下面他要跳起來,或大吼:“什么?才叫10箱?怎么搞的?”都是他的事,你沒有資格用你的主觀去影響他。
記者作新聞報道,也必須客觀。發(fā)生了兇殺案,在那嫌犯沒被判決有罪之前,你不能稱他為殺人兇手,只能說他是嫌犯,否則就可能是新聞審判。
知道了這些,如果你是職員、小主管,下次你老板問你情況,我建議你先冷靜地告訴他實情,千萬別添油加醋。
相對的,如果你是老板,碰上這種愛添油加醋的職員,你也要糾正,說“今天叫貨叫得是多還是少,由我來判斷,請你們以后不要加這些副詞”。
劉墉勵志文章:讓你的心總保持在平靜的狀態(tài)
作者:劉墉(知名華人作家、畫家)
“平常心”也是“心常平”,讓你的心總保持在平靜的狀態(tài),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劉墉
“后天就要生物科會考了,我好緊張。”晚餐時你皺著眉說。
“要有平常心。”我先簡簡單單地答,又加了一句,“我和你媽媽就有平常心,所以明明知道你要會考了,也不多問你,怕你因為我們問而更緊張,也更沒有平常心。”
“什么叫平常心?我不懂。”你說。好!我就用平常心跟你談談平常心吧!
平常心就像這三個字,是“平常有的心”,是“平常的心情”。舉個例子,你平常早餐都吃一個雞蛋、一塊面包,晚上都睡七個小時;考試的時候,也像平常一樣睡七小時,早晨吃一個雞蛋、一塊面包,就是有平常心。
至于沒有平常心的人,可能碰上考試只睡五個小時,早上為了增加體力,多吃一個蛋、一塊面包,還多喝杯果汁、吃根香蕉,到了考場,又灌下一瓶濃縮雞湯。結果,你猜怎么樣?
因為他的生活方式跟平常不一樣,睡得少,本來新陳代謝已經不好,又吃太多東西,不習慣,反而可能在考場胃痛。
我就曾經在參加大專聯(lián)考的時候,因為沒有平常心而嘔吐;我也曾經因為沒有平常心,在上電視主持特別節(jié)目的那天,臉上長了兩個大皰。
為什么?
因為考試之前,我為了補充體力,特別買了幾瓶健康飲料,那飲料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是氨基酸,我不習慣。至于主持節(jié)目長大皰,則因為我在前一天晚上照鏡子,看到幾個粉刺,擠又沒擠好,造成發(fā)炎。
我平??倲D痘子,很少發(fā)炎,為什么偏偏那天出問題呢?
很簡單,因為沒有平常心——平常我要擠就擠,反正第二天沒什么大事,擠壞了也沒關系;可是那一天既想擠又不敢擠,生怕擠不好,結果因為不敢用力擠,反而沒擠干凈,造成第二天發(fā)炎。
所以我說,要有平常心,你平常習慣怎樣,考試前保持那樣,就不會出問題。
我甚至建議你完全照平常的時間上床,即使早準備好了,也別因為想多睡幾個小時而提早睡覺,因為太多人得過這樣的教訓,就是碰上第二天有大事,早早上床,既不困,心情又緊張,反而造成失眠。
媽媽在晚餐時也說過——她學生時代,大考前不洗頭,考試那天不穿新衣服新鞋子。
我在學生時代跟她一樣,那也是一種維持平常心的表現(xiàn)。因為當你放太多的注意力在服裝上面,或是穿了自己不習慣的衣服、鞋子,剪了不習慣的發(fā)型,造成分心或臨時出了情況,反而會影響考試。
舉個例子,我小時候有一次參加全臺北市的演講比賽,特別在那天穿了新衣服、新皮鞋,就差點兒出問題。
因為才彎腰系鞋帶,褲襠就咔嚓,裂了。等縫好褲子,匆匆出門,又發(fā)現(xiàn)那雙皮鞋因為是新的,硬,磨腳,走一步痛一下,造成我連上臺都一拐一拐的。
你說,那不平常的心,不是弄巧成拙嗎?
經過大半輩子,我覺得愈是碰上不平常的事,愈要有平常心。
所以,在做膽囊割除手術的前一天,我跟平常一樣寫文章、看書、看電視劇,跟平常一樣時間上床;我每次出國前,也必定跟平常一樣的時間睡覺、起床、打球。
我見太多了!許多人在出門旅行前,趕著安排未完的公事,上飛機前一夜,先赴應酬,大吃大喝,又裝行李裝到深夜,結果還沒出門,已經扭傷了腰,上飛機之后又開始瀉肚子,加上出門之前休息不夠,沒幾天就感冒了。
或許你要說,出門前的事情當然要安排好,行李也當然要裝。
對!這正是我強調的。
愈是將要面對不平常的情況,你愈應該早早安排,把那不平常的負擔,用前面充裕的時間分散。如同考試,你想能有平常心,就應該早早準備;你想出門之前表現(xiàn)得從容,就應該早早去規(guī)劃,甚至兩三天前已經收好行囊;你想要穿新衣服上臺,則應當早早就把衣服試穿一遍,甚至穿上鞋子里外走走,看看步子跨不跨得開,腳又會不會踩到裙角。
“平常心”要以“平常”來準備,而非臨時抱佛腳。
“平常心”也是“心常平”,讓你的心總保持在平靜的狀態(tài),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所以,只有平常就努力、平常就警醒的人,才有資格談“平常心”。
看了“劉墉勵志文章”的人還看了:
1.劉墉的勵志語錄
劉墉勵志文章
上一篇:勵志正能量1000字的文章
下一篇:盧思浩勵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