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出真知的勵志日志3篇
實踐出真知,理論只有在實踐的土壤中才能煥發(fā)它的青春與活力,而它結(jié)出的果實便是真理。有哪些關(guān)于實踐出真知的日志?以下是學(xué)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實踐出真知的勵志日志,希望能幫到你。
實踐出真知的勵志日志篇一
不在乎人云亦云,堅持自己的看法與發(fā)現(xiàn),直到實踐過后才確認自己的結(jié)論與立場,這就是實踐出真知。——題記
前日中午,蔡老師號召全體文學(xué)社社員前來赴課。在這堂課中,我悟得了:實踐出真知。
一個豐碩的大橘子在老師的右手中,高傲地仰面臥著,略帶嘲諷地望著在座的每位同學(xué)。而在老師的左手里,一個圓圓的小橘子,滴溜溜地打著旋兒,謙和地鞠著躬,笑著連頭頂?shù)男∪~子也不停發(fā)顫。
從第一感覺來講,我還是較為喜愛小橘子,因為它看起來十分謙虛,也很精神,而大橘子看著卻很昏沉,沒有絲毫的靈性。
老師開口了:“請同學(xué)們選擇自己喜愛的橘子。選大橘子的舉手!”一、二、三……、一支又一支手毫不猶豫地舉了起來,三分之一的同學(xué)舉手了。“選小橘子的舉手!”老師再次一聲斷喝。我緩緩舉起手,許多支手也陸陸續(xù)地舉了起來,人數(shù)逐漸超越了三分之一。
接著,老師便請上了幾位同學(xué),來品嘗大小不一的兩個橘子。
剝開大橘子,一瓣瓣金黃色的富有光澤的橘肉露出來了,像一個小姑娘“突”地蹬掉了被子一般,少了層束縛,似乎有些肆無忌憚了。一個同學(xué),捏起橘瓣的尖角,輕輕地將它提起來,放在自己的掌心里,端詳了好一陣子,才戀戀不舍地將它卷入嘴中。他美美地品嘗了好久,才將橘肉吞入肚里。捉住小橘肉,這幾位同學(xué)似乎毫不猶豫,一下子便吞下了它,沒有絲毫品嘗的過程。
一個又一個同學(xué)上去了,他們對大橘子的味道贊不絕口,而對小橘子則沒那么夸贊,只是詳細敘述了它的奇酸,它的苦澀。
我有些動搖了,手也不住左晃右擺,不知該支持哪一方??次覀儶q豫的神情,老師分了一些大小不一的橘子給我們,讓我們嘗嘗味道怎么樣。
“我不信,我偏要嘗嘗,看著味道究竟如何!”我在心底暗暗鼓勵自己,堅持自己的思想。
分到一瓣碩大多汁的橘肉,我禁不住香氣的誘惑,一下子將它塞入口中。嚼嚼,嗯,味道還真是不錯。只是,汁水太多,美味似乎給汁沖淡了。接著,小瓣小瓣的橘肉又躍入了我口中。舔了舔,其實,小橘肉也不差哪!輕輕咬了一口,甜津津的汁水充斥了我的舌尖,我忍不住又咬了一口。小橘肉雖小,但格外的甜,一粒粒果粒,不太分明卻有彈性,一咬,舌尖似乎都要跳舞啦!濃縮的確就是精華!
吃著吃著,我不禁疑惑,既然小橘子這么甜,為什么他們都覺得味道不純正呢?也許是個人喜好不同吧!
幸好我沒有似臺上同學(xué)一樣人云亦云,堅持品嘗了兩種大小不一的橘子,最后明白了小橘子與大橘子的味道差別。我想: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堅持自己的想法,以實踐來證明真正的道理。
實踐出真知的勵志日志篇二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題記
人生路漫漫,需要我們不斷學(xué)習,不斷爭取,才會活得精彩。在學(xué)習中,則需要我們付諸行動,動手動腦才會獲得真知。不能光說不練,紙上談兵。
時間是檢驗問題的唯一標準。在學(xué)習中,我們在聽老師講課的同時,也要思考;在思考的同時,也要做下筆記;不僅如此,學(xué)習了知識還需要我們?nèi)ヲ炞C,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做題方式,去探究問題的正誤。“口頭說出,筆下寫出,不如身上做出。”說的就是這一道理。
中國近些年來,不斷研究出“嫦娥一號”,“嫦娥二號”,“神舟七號”等航天武器,這些都可彰顯出我國經(jīng)濟實力,看出我國科學(xué)技術(shù)的不斷增強。
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發(fā)射,是經(jīng)過各個領(lǐng)域,各個部門的科學(xué)家經(jīng)過不斷努力,不斷實踐,不斷研發(fā)才得以成功!這一次又一次的實踐,告訴我們它的重要性:實踐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是改變現(xiàn)狀的客觀條件。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在我們?nèi)粘I顚W(xué)習中,何不為了自己的夢想付諸一些行動,做一個勤快的人,使自己的理想得以實現(xiàn)!
雄鷹不會動自己的雙翅,永遠學(xué)不會飛翔;李時珍不云游天下,嘗遍草藥,是寫不出《本草綱目》的;而我們,不好好學(xué)習,多看多練,也永遠不會成功的。“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實踐之。”足以說明這個道理。
無數(shù)事實印證:付諸實踐,才能得真知。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光說不練,不能僅僅靠聽,靠看,靠想就能成功。要成功,就得做個勤快的人,不斷努力,不斷學(xué)習,不斷實踐,為自己的夢想奮斗。
實踐出真知的勵志日志篇三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
這話一點不錯,一個人知識再豐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果缺少實踐,也只能坐守老底,干不成大事業(yè)。
我們對于歷史上的長平之戰(zhàn)并不陌生。趙國四十萬大軍被秦全部活埋,堪稱世間悲劇,原因也只是在于用了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才讓歷史留下了遺憾的一筆,假使趙王善于用人,用的是廉頗而不是趙括,我想歷史將會改寫。這是血的教訓(xùn),我們應(yīng)時刻銘記在心,時刻警告自己,要善于實踐。
蘇東坡寫過一篇《日喻》,說的是:一個天生的盲人不知太陽為何物,問有目者。有人告訴他太陽像銅盤,并敲了敲銅盤讓他聽;過幾天,盲人聽到鐘聲,就認為是太陽。又有人告訴分太陽的光芒像蠟燭,并讓他摸了摸蠟燭,過幾天,盲人摸到了竹笛,又以為是太陽。蘇東坡在文章中還說,南方有一種沒人,能長時間潛在水中,只因為他日與水居。得于水道,所以七歲能涉,十歲能游,十五歲就能沒了。假如北方一名從不識水的勇士來找沒人學(xué)沒,沒人給他講得再好,他沒到水里也只有死路一條。
魯班被茅草上的小細齒割破手指還發(fā)現(xiàn)蝗蟲的大板牙上也排列著許多小細齒。魯班從中得到啟發(fā),心想:如果仿照茅草和蝗蟲的細齒,來做一件邊緣帶有細齒的工具,用它來鋸樹,豈不比斧砍更快、更好嗎?魯班忘記疼痛,轉(zhuǎn)身下山,做起試驗來。在金屬工匠的幫助下,魯班做了一把帶有許多細齒的鐵條。他將這件工具拿去鋸樹,果然又快又省力。鋸子就這樣發(fā)明了。這個故事雖說是傳說,但是,我們從中卻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發(fā):實踐出真知,鉆研出智慧。
馬伶、李伶是明朝金陵最紅的兩位京劇演員,一次,兩人在東西兩座戲臺上演同一出戲來競技。兩人扮演的都是奸相嚴嵩。結(jié)果觀看馬伶演出的觀眾逐漸被李伶卓越的演唱舞技吸引而去。馬伶含羞而退。他連夜出走,投到千里之外的京城,在宰相顧秉謙的門下當了一名差役。因為顧秉謙與嚴嵩都是一樣的奸臣,馬伶悉心伺候,更細心揣摩顧宰相的行為舉止。三年過后,馬伶回到金陵,與李伶相約再行競技。結(jié)果李伶的觀眾都成了馬伶的戲迷,他們被馬伶惟妙惟肖、行神兼?zhèn)涞谋硌菟鄯U邱R伶長達三年的實踐活動,為他贏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穿過歷史的長河,讓我們回到現(xiàn)在。
毛澤東用實踐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通過實踐人們發(fā)現(xiàn)無產(chǎn)階級才是領(lǐng)導(dǎo)人民取得政權(quán)的核心力量;通過實踐人們逐漸淘汰了舊的社會工具,使得人類社會不段向前發(fā)展。
古往今來,哪個成才的人沒有經(jīng)過實踐。愛迪生為了發(fā)明電燈泡進行了上千次實驗;法拉第為了得到磁與電之間的關(guān)系,不也是一次次實踐得來的嗎?無數(shù)的客觀事實證明,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干。只有從實踐中來,又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理論,才是真正的科學(xué)知識。實踐離不開正確理論的指導(dǎo),否則在實踐中就會迷失方向,無所適從。故此,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yīng)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jié)合,認認真真學(xué)習,扎扎實實做事。
看了“實踐出真知的勵志日志3篇”的人還看了: